学术投稿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东省护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256
  • 国内刊号:37-1257/R
  • 影响因子:1.45
  • 创刊:1995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24-49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2008年获全国优秀医学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齐鲁护理杂志   2011年3期文献
  •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在骨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在骨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骨折住院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在采用ADL量表(Barthel指数)对其进行功能评定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实施前后Barthel指数、功能恢复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应用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对骨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提高自理生活能力.

    作者:张艳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高热期158例临床护理

    2008年9月~2010年10月,我们共收治急性期乳腺炎高热患者158例,实施按摩乳房治疗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58例,年龄23~38岁,中位年龄30岁,平均28.6岁.体温高于39℃62例,38~39℃83例,低于38℃13例.乳房均可触及肿块并触痛、红肿.

    作者:屈凤;孙爱辉;王丽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可脱性球囊栓塞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0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外伤性CCF患者进行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精心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积极防治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一次栓塞成功8例,二次栓塞治疗成功1例,因并发症鼻出血死亡1例.结论:可脱性球囊栓塞术治疗外伤性CCF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和疗效可靠的特点,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保证手术成功及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美琴;茅晓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新瑞普欣配合胰岛素局部换药治疗老年糖尿病足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纳(新瑞普欣)配合胰岛素局部换药治疗老年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将100例Ⅱ~Ⅲ级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新瑞普欣配合胰岛素行局部换药,对照组采用0.2%活力碘乙醇液配合胰岛素行局部换药,疗程均30 d.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0.4%,对照组治愈率4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瑞普欣配合胰岛素行局部换药治疗愈合迟缓创面效果明显优于0.2%活力碘乙醇配合胰岛素局部换药.

    作者:邱长宜;何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铜绿假单胞菌制剂治疗妇科癌性腹腔积液21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茵制剂治疗妇科癌性腹腔积液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1例妇科癌性腹腔积液患者注射铜绿假单胞菌制剂,全部治疗过程给予对症护理及心理、饮食指导等.结果:本组腹腔注入铜绿假单胞菌制剂33次,每例1-2次,平均1.6次,总有效率为81.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制剂治疗妇科癌性腹腔积液不良反应轻微,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观察.

    作者:鞠小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舒适理论在甲状腺手术体位改进中的应用

    2008年12月-2009年7月,我们应用舒适理论对90例常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体位实施改进,经过临床验证和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80例,男78例,女102例;年龄20.65岁.行甲状腺腺瘤摘除术87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51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20例,甲状腺腺叶切除12例,行甲状腺癌切除联合颈部淋巴结清扫6例.

    作者:陈玉苹;康亚婵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106例护理告知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是上世纪70年代应用临床的一项新的检查技术.该检查技术应用后,使肺部疾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们共做纤支镜检查106例,给予护理告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6例,男80例,女26例;年龄15-80岁.气管切开5例.在纤支镜检查术操作前、中、后实施规范化的临床护理告知,如口头告知、书面告知、公示告知等.使用设备:日本fusion型纤维支气管镜、利多卡因胶浆、吸引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42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入,老年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由于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的衰竭,低血糖症状的知觉减少,加之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脑、肾等其他系统疾病,更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还有些患者发生后症状不典型,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导致心脑脏器损害而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作者:尹志侠;郭文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顽固性鼻出血38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给予有效的处理方法及恰当的护理措施,同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及时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8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及再出血发作.结论: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苏庆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重症结核性脑膜炎胃管脱管18例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对112例留置胃管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观察,并对其中18例胃管脱落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积极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留置胃管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12例,男68例,女44例;年龄2-82岁,平均32岁;胃管均采用佰通鼻胃肠管;置管时间6-30 d,置管期间完全脱管11例,部分脱管7例;脱管发生率为16%.

    作者:叶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脑血栓效果观察

    近年来,我们对45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脑血栓,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90例,男50例,女40例;54-88岁,平均(69.0±6.3)岁.均为符合WHO诊断标准且自愿合作的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两组在年龄、病历、用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张秀美;马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救治百草枯中毒28例临床护理

    2009年8月-2010年4月,我们对2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血液灌流治疗,经积极救治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百草枯中毒患者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19-76岁.均有口服百草枯史,口服10-300 ml,临床表现以恶心、呕吐为主,呕吐物为绿色液体,严重者出现口唇发绀、呼吸困难.既往均身体健康.

    作者:刘莉;迟晓华;杜海岭;王金燕;王香;徐凌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对42例AMI并发各种心律失常患者在主要时段进行特别防护、对各种诱因采取预见性护理、对女性患者予以特别关注等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者28例治愈,8例好转,6例死亡,总有效率85.71%.结论:对AMI并发心律失常实施预见性护理,可减少或避免猝死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淑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三叉神经痛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5例临床护理

    2009年1月-2010年5月,我们对5例三叉神经痛全麻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POCD)老年患者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例,均为神经外科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下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或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刘春兰;程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瘘12例营养支持与护理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瘘患者的肠内、外营养的应用及术后护理.方法:对1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胰痿患者给予接受常规生命体征监测、血糖监控、营养支持、切口观察及引流管护理等.结果:本组患者手术1个月后胰液引流量明显减少,2个月后胰瘘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肠内、外营养支持及良好的术后护理能明显改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胰瘘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琦;严荣燚;郁华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委员会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成立健康教育委员会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在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将183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由健康教育委员会实施健康教育,出院前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成立健康教育委员会,从理论教育入手,建立健康教育规范化程序,为患者提供真正有健康教育意义的服务,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桂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患肢被动活动的基本护理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予间歇性充气压力泵的综合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无肿胀25例,轻度肿胀11例,中度肿胀4例,重度肿胀0例;对照组治疗组无肿胀11例,轻度肿胀10例,中度肿胀8例,重度肿胀1例.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的综合干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

    作者:黎华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优化护理管理策略在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管理策略在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09年12月行食管癌弓上吻合术高龄患者37例为优化护理组,从入院开始即行术前宣教、咳痰训练、饮食护理及术后输液控制等优化护理管理;选取2007年1月-2008年64以传统方法护理的同类患者2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管理策略可降低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张莹;库红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目的:探讨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96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骨科手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住院时间、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较高,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其发生,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短,提高患者满意度高,也有利于自身素质和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黄菊;谢立红;祁方遒;张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改进皮内注射进针法对变态反应特异诊断的影响

    目的:探讨采用两种皮内进针方式进行变态反应特异诊断对患者痛感及一次皮丘注射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在两侧上臂外侧皮内试验做变态反应特异诊断患者127例,将每位患者左上臂外侧23个皮丘作为对照组、右上臂外侧25个皮丘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共观察皮丘2921个,采用传统的皮内注射进针法;实验组共观察皮丘3175个,采用针尖斜面向下与皮肤呈45°角刺入皮内注射法,观察两种皮内注射进针法在变态反应特异诊断中对患者疼痛反应及一次皮丘注射成功率的影响.结果:两组疼痛反应及一次皮丘注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针尖斜面向下与皮肤呈45°刺入皮内注射法疼痛反应轻且一次皮丘注射成功率高,明显优于常规皮内注射法.

    作者:赵文慧;蔡贺;张淑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心脏性猝死8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心脏性猝死(SCD)患者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后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组8例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病情稳定,无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对心脏性猝死患者行ICD术后加强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是确保术后康复的关键.

    作者:邢启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21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1例行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做好术前评估,心理护理.手术体位练习,指导气管推移训练和呼吸功能锻炼.术后做好颈部制动,密切观察呼吸,切口引流情况并给予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指导.结果:患者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5d,平均术后颈围保护时间8.5d,18例在术后4周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3例在术后4-8周恢复工作,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未见假体下沉和移位情况.近期效果显示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结论: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护理非常重要,特别是术前的心理护理、气管推移训练和呼吸功能锻炼以及术后神经功能的监测尤应注意.

    作者:付其美;姜风华;高颖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增设健康教育护士岗对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目的:通过增设病房健康教育护士岗,探讨对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某住院病房试行增设健康教育护士对162例患者(观察组)专职进行健康教育,与同期由责任护士对138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其结果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2 d的健康教育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前1 d的健康教育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房增设健康教育护士岗是提高健康教育水平和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有效措施,病房应重视健康教育护士的培养.

    作者:曲红梅;那娜;赵俊;朱凤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社区护士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社区护士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将21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必要的药物治疗的同时,社区护士从心理、饮食、运动、服药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给予健康指导,而对照组患者不接受系统的健康指导,只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主要生活行为,包括戒烟、限酒、低盐饮食和适当运动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在定期复查、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护士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指导作为一项科学的护理措施,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能够促使患者尽快改进不良生活习惯,有效提高服药依从性,养成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刘秀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口腔矫治器联合手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2例整体护理

    目的:探讨口腔矫治器联合手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重度OSAS采用口腔矫治器联合手术治疗后临床资料及整体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及出院后,治疗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18;血氧饱和度(SaO2)>84%,打鼾、夜间憋气及白天困倦嗜睡等症状都得到明显改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患者非常满意.结论:细心精致的整体护理可使治疗更合理化、系统化,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疗效和患者满意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夏虹;刘晓蒙;康怀兰;张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层级管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住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包干负责制,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责任制护理干预.应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差异较小(P>0.05).结论:有效的优化层级管理护理干预能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商进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胃肠道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9年5-10月行胃肠道手术的70例患者为观察组,以2007年11月-2008年12月的62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未安置胃管,未常规行肠道准备,与对照组比较,该组患者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该组总体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其中,尿路感染、咽喉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裂开、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应用于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围术期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恢复,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作者:朱华;高辉;毛学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临床分析与护理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99例(402眼)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早期发生高眼压的情况、原因、处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术后发生早期高眼压79眼.发生率19.65%,发生时间常见术后第1-2日,35-45岁年龄段、无晶体眼或人工晶体眼、无眼外伤史的患者,炎症反应为常见原因.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临床比较常见,提示应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早期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做好疾病健康教育,防止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朱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温度对碘对比剂毒副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温度对碘对比剂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000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观察组将碘对比剂加温至37℃后注射,对照组直接注射常温下20-22℃的碘对比剂,观察两组碘对比剂引起的毒副反应程度及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轻度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对比剂快速注射前采取适当加温后应用能增强患者的耐受性,降低其毒副反应发生及血管外渗,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王荣芳;相法伟;孙希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MTA修补髓底及根管穿孔17例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MTA修补髓底及根管穿孔的临床应用及护理配合.方法:使用MTA对17例医源性髓室底或根管壁穿孔病例进行修补,不同时期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配合.结果:半年随访复查,17例病例均可行使正常咀嚼功能,无不适症状,X线片与术前比较,穿孔处稀疏区缩小或消失,成功率100%.结论:MTA修补髓底及根管穿孔具有良好的成功率,只要医、护、惠密切配合,就能有效地保留患牙,提高治愈率,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胡爱云;刘乃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26例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术后认真做好临床观察与护理,早期发现胆漏并及时处理是阻止该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郑明霞;邓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医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抑郁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抑郁症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8例脑卒中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路径.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干预后2周、4周、8周进行评分比较,用中风症状积分量表于8周后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并对全部病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复发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2周、4周、8周HAMD抑郁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脑卒中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年后复发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医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卒中后抑郁症康复效果,改善抑郁症,降低复发率、病死率.

    作者:陈丽萍;陈倩维;杜爱华;柯立珊;陈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安全文化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危重患者集中监护治疗的场所[1].危重患者病情复杂易变,治疗、护理与监测项目繁多,ICU的护理安全问题也相应增多,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直接或间接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为确保危重患者安全,避免发生护理纠纷,2007年12月我们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ICU护理管理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爱霞;娄凤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人性化管理在提高基层医院急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作为基层医院急诊的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中应重视人的因素,充分调动护理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避免和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2007年1月以来,我院将人性化管理应用到急诊护理管理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住院患者防跌倒监控在血液科的应用

    跌倒是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双脚除外)意外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1].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或正在把住院患者跌倒率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项指标[2].<中国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将防范和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列入其中.2008年3月-2010年3月,我院血液科实施预防跌倒监控管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天韵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全程导医服务在医院门诊管理中的应用

    2006年6月以来,我院导医台对门诊患者实行全程导医服务,即从患者的根本需求出发,以导医流程为改造对象,对导医流程进行根本性思考和分析,通过对导医流程构成要素的重新组合,实现导医流程的重新设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烁;褚洪芝;李志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护理工作教训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在新的医疗形式下,护理部如何做好护理安全管理,有效防范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更好地保障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合法权益,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是值得每位护理管理者思考和探讨的问题[1].为提高每位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使安全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科学有效,护理部从2009年开始在全院三个层面即护理部、大科、各病区设立护理工作教训录.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巡视服务在基层医院超声导诊护理中的应用

    超声影像科是医院的医技科室,是对外服务的窗口,也是候诊患者多的科室,等候时间长,再加上憋尿、空腹等,患者及家属易将就医过程中的不满向护士发泄,导致护患纠纷.2006年1月以来,我院在超声影像科实施巡视服务,保证患者候诊过程中及时获得全程服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家菊;吴晓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急诊科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全民物质生活水平和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日益增多,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患者的前线,患者集中、病情复杂多变,抢救任务重,其科室护士的工作压力也与日俱增.现将急诊科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王炳莲;张菁;张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急诊护理措施中存在隐患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有效地规避隐患,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方法:进行急诊护理隐患分析识别.重新修订规章制度,2008年1月份起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并与实施前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做对比.结果:急诊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投诉及护理差错发生率下降.结论:有效的护理隐患防范措施,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缺陷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程满意;卢晓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手术室使用移动式X线机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

    移动式X线机(以下称X线机),常用于外科各专科手术中,以其方便、实用、快捷、显像清晰为特点,深受临床医生的欢迎,但是由于X线对人体的危害,国家卫生部门特制定了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标准.现就我市基层医院手术室术中使用x线机存在防护问题及防范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郭延平;华靖;李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自我管理教育在肝硬化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肝硬化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并采用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于入院第1周、出院前2 d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通过自我管理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患者是其出院后治疗护理任务的主要承担者.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在设计上符合肝硬化患者健康需求,简单易行,有较好的成本效益.

    作者:韩爱云;蔡淑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外来器械管理与质控

    外来手术器械是指不由医院自行采购而是由器械供应商提供给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以满足各种新型手术开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外来器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人员管理(包括器械厂商工作人员及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与清洗灭菌两个方面.现将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英;孙娜;吕筱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分层管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分层管理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1].2005年1月以来,我们开始施行这一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儿科门诊和病房全体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共涉及护理人员22名,全部为女性,年龄19-49岁.

    作者:栾桂珍;李捷;薛咏梅;宋纪英;张俊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糖尿病专业小组在护理会诊中的作用

    据WHO估计[1],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可达1.5亿,近1亿的人是未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已位居我国当前非传染性慢性病的第四位.由于我院采取立体收住患者[2],使得糖尿病患者被分收于全院的各个病房.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专科护理水平,管理好糖尿病患者,我院护理部于2008年底成立了糖尿病护理专业小组(以下称专业小组),参加并指导全院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建美;王龙凤;袁阿珍;卞月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细节管理在急诊留观病房安全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人口的日趋膨胀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急诊患者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急诊留观病房患者具有难预料、随机性强、病种广、变化急、流动快、进出迅速等特点,同时人们健康知识水平在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怎样加强留观患者的安全管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已成为急诊护理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张克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的应用

    护理风险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中,尤其是呼吸科患者具有年龄大、自我保护能力差、病情反复、危重且变化快等特点,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险概率高,护士在整个护理工作中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风险.因此,我院将护理风险管理作为呼吸科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和理解护理风险意识,针对临床可能发生风险的因素.制定实施防范护理风险的系列措施,严查护理工作中的隐患,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玉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综合医院中医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分析与对策

    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护理记录是病历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有权复印的客观资料,即可作为护患双方举证的依据.如何书写符合要求的护理文件已成为护理管理人员和临床护理人员的重点与难点[1].2009年5-6月,我院通过对综合医院中医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对策以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建;罗比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特殊场所.随着医学的发展及新手术的不断开展,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对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也相应增多,护理管理者应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主动采取防护措施,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现将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夏艳;孙兆贞;罗惠;王淑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不同型号胰岛素笔用针头临床应用后的效果观察

    随着糖尿病知识的普及,胰岛素治疗已被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所接受.胰岛素在剂型、使用方法、治疗方案、给药形式及注射装置等方面均有了很大的进展,目前临床使用的多为笔式胰岛素注射器.而胰岛素笔用针头也在不断改良,为观察BD公司新生产的31G×5 mm超细超短型胰岛素笔用针头与30G×8 mm普通型胰岛素笔用针头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2009年3-8月,我们对48例分别应用两种针头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比较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发生的作用

    2008年1-12月,我们对1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以预防便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21例,男369例,女52例;平均年龄(70.5±7.42)岁;住院时间3-90 d.入院评估大便正常,无便秘发生.将2007年1-12月收治的223例设为对照组,将2008年1-12月收治的198例设为干预组.

    作者:袁薇;杨明莹;李斗艳;李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穴位指压按摩治疗输液致局部疼痛不适156例临床护理

    2009年1月-2010年3月,我们对156例静脉输液致局部疼痛不适的患者采取了同侧上肢穴位指压按摩,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09例,男71例,女2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6例和对照组153例,治疗组男28例,女128例;年龄15.50岁,平均32岁.

    作者:周娜;曹旺波;张学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开塞露在肛门疾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开塞露在肛门疾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2例拟行肛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90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常规应用0.2%肥皂水于术日晨行肠道清洁,实验组应用开塞露80 ml于术前2 h行肠道清洁.结果:实验组肠道清洁效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灌肠时四大方面不适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缰P<0.05,P<0.01).结论:肛门疾病患者术前应用开塞露灌肠能提高肠道清洁效果,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王丹丹;黄益琼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精神分裂症伴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1例临床护理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一般无意识障碍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1];而慢性肾衰竭是指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后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

    作者:郑书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血友病A并发肠梗阻1例临床护理

    2009年10月,我们收治1例血友病A并发肠梗阻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因”反复膝关节肿痛及皮下血肿18年,确诊血友病A 2年,腹胀3 d”于2009年10月6日以血友病A、肠梗阻、腹腔积液收入院.

    作者:薛晓燕;韩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一氧化碳中毒致左下肢截肢1例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2009年11月,我院收治1例一氧化碳(CO)中毒致严重挤压综合征并动脉血栓形成并终截肢的患者,经对症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于2009年11月27日在浴室内洗澡后出现意识模糊,摔倒在地,于次日下午16时许被发现倒地在浴室,当时神志尚清,左下肢疼痛及肿胀,不能站立,后被送入当地医院治疗.患者于2009年11月29日转入我院.

    作者:祝小亮;邓小玲;戴建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败血症并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临床护理

    2009年7月,我院收治1例败血症并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农民,因外伤后发热2 d入院.1周前在田间劳作时不慎割伤左小腿,在当地医务室行清创缝合,予以抗感染治疗,近2 d出现畏寒、高热转入我院.

    作者:赵艳;任红波;王琪;郑甜;范君;周瑾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食管癌术后并发脓胸1例围术期护理

    2010年3月,我院收治1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并发脓胸,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个月于2010年3月26日就诊于我院.入院时只能进半流质饮食,查体:T36.4℃,P84次/min,BP 110/68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醒,心电图、B超、肺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传染病、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

    作者:陈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输注丹参粉针剂致PICC堵管2例原因分析及防范

    2009年10-12月,我们对10例需长期输液老年患者行PICC置管,其中2例在静脉滴注丹参粉针剂时发生堵管现象,给予拔管.现将堵管原因及防范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需长期输液行PICC置管老年患者10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81岁.堵管时间均在使用丹参粉针剂的第2天,且无法再通致拔管.均未使用高黏度液体,如白蛋白、脂肪乳等药物.

    作者:杜国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社区服务康复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康复医学的兴起是医学发展到较高层次的标志,但在我国康复护理的发展与康复医学的发展极不相称[1].为使新制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培养适应现代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宽、专、多能型的人才,特就社区服务康复护理专业现行的课程设置对我校06-08级社区服务康复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屈朝霞;苏金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PBL联合案例教学法在护校《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医学伦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很强的特殊学科,担负着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情感教育的重任.针对目前医学伦理学教学手段的单一,特将PBL和案例教学两种教学手段引入<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可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具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增强理论授课的教学效果,并能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其能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何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产房临床护理学生带教管理

    临床护理学生实习是在校护理教学的后阶段,是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重要环节.在妇产科的临床实习教学中,产房教学因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随机性,需要进行探索和改进.2007年9月-2009年6月,我院对134名护生实施专人梯次带教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彩霞;赵振普;苏小花;任国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实习护生规范性培训管理

    近年来,我们总结护生实习教学的经验,探讨如何规范执行这项工作,以保证实习效果,使实习护生通过实习这一重要时期成为合格的护理事业接班人.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09年5月-2010年2月来我院实习的100名护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两组人员在学历、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章环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PDCA循环在血液透析中心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2009年7月-2010年3月,我们对45名护生于血液透析中心临床带教中运用PDCA循环系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在血液透析中心实习护生45名,男8名,女37名;年龄19-21岁.来自不同学院,均是大专生,实习4周,由主管护师带教.

    作者:景旭慧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多维度教学模式对护生实习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维度教学模式对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护生60人设为对照组,2008年68人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多维度(多角度、多途径)教学模式进行护理临床教学,岗前培训、实习结束时对护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两组护生在理论考试成绩、操作熟练程度以及带教老师对其理论联系实际、总体印象评价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多维度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

    作者:邢桂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母婴护理》试卷库建设与实践

    试题是一种科学、客观、准确的检测教学质量的方式,它在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水平、学习状态、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激发学生创造力,调整教学策略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1].通过考试在一定程度上能比较客观、公正、准确、高效地测量人的知识和智能.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医院校《儿科护理学》见习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临床护理见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接触临床的起点,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们总结了以往<儿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我院的具体情况,本着优化课程设置、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突出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发展特色、重视能力素质培养的原则,对护理本科生<儿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改革.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文晓;刘艳丽;韩晓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整体护理程序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评价中的应用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本科教育已呈现出特有的优势,护理本科生在知识结构、个人经历及心理的不同特点,在临床实习阶段给临床带教提出更高的要求,许多临床老师提出了成功的教学方法,但对护生实习效果的评价方法单一,不够全面.目前,护生实习一般是以小组的形式各科室轮转,出科时以理论及操作考试为主,再加劳动纪律、服务态度等评价实习情况,并分项填入实习手册.

    作者:舒梅芳;王秀华;陈春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美两国高等护理本科教育比较及启示

    护理学是一门研究有关预防保健及防治疾病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及经验性.本文主要结合中美两国护理学本科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授课方式、教材建设以及教育评估等方面的差异,探索21世纪我国护理学本科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思路.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红霞;袁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颅脑损伤继发高血糖治疗与护理进展

    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脑血管疾病成为继恶性肿瘤后第二大死亡原因.另外在现代社会,交通、建筑等事故中颅脑损伤的发生率亦较高.因此,颅脑损伤成为ICU、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的常见病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颅脑损伤后神经内分泌紊乱,升糖激素、降糖激素比例失调,导致机体对葡萄糖的代谢能力下降,从而发生不同程度的高血糖.

    作者:汪素琴;李士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国内外护士分层级管理现状研究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士在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和执行护理程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分层级管理护士,能够降低护理成本,保证护理质量,体现护士价值,是充分发挥护士作用、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举措.现报告如下.1 护士分层级管理的研究意义1.1 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必要性:目前,护士流失在某些医院已经相当严重,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医院自身对护理人员缺乏合理的使用.

    作者:姚娟;张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现状与进展

    急诊科是医院工作的前线,其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多变,工作预见性难,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影响护理质量,属于高风险科室.急诊科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直接关系着患者生命安危.因此,管理者对急诊护理进行风险管理,对保障患者安全、防止护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汪学付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阿米卡星洗剂治疗溃疡期压疮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凝胶联合阿米卡星洗剂治疗溃疡期压疮的疗效.方法:选取院外带入溃疡期压疮60例(81处),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43处)和对照组30例(38处).对照组常规采用0.5%活力碘和75%乙醇消毒压疮周围皮肤,3%过氧化氢彻底清洗创面,并用无茵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干净后,红外线烤灯照射30 min,局部喷洒阿米卡星洗剂;治疗组常规处理创面后,红外线烤灯照射30 min,局部喷洒阿米卡星洗剂.5-10 min后再将rhEGF凝胶涂于创面,观察、比较两组压疮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愈时间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rhEGF凝胶联合阿米卡星洗剂治疗溃疡期压疮效果满意,且费用低廉,操作简单.

    作者:邹运梅;江敏;刘艳;唐丽黎;余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口服硫酸镁在静脉尿路造影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静脉尿路造影是临床常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基层医院设备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B超泌尿系统平片结合静脉尿路造影是泌尿系统疾病主要的检查手段,故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是很重要的一环.2009年6月-2010年2月,我们对50例拟行静脉尿路造影患者给予口服硫酸镁行肠道准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王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和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60例疗效观察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对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和盐酸氨溴索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均符合小儿肺炎防治方案中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38例,女22例;0~6个月32例,6个月~1岁21例,1~2岁6例,>2岁1例.

    作者:宋秀丽;张孝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合同制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临床合同制护士沟通能力现状,为临床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使用<临床护理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对468名临床合同制护士(含本科、专科和中专三个层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在2.5分以上;专科护士建立和谐关系得分较中专护士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护士岗前培训和培养三年护士计划方案的基础上安排不同层次护士参加人际沟通课程培训、专题讲座,规范临床合同制护士管理与培养,可提高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宋海英;王庆华;白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儿科护士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状况,了解二者之间的相应关系.方法:采用马氏人际工作者枯竭量表(MB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市5家不同级别医院的100名儿科护士进行护士职业枯竭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MBI与SCL-90之间的相应关系.结果:我市儿科护士情感耗竭维度和去人格化维度得分较Maslach常模高,个人无效感维度得分较Maslach常模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8%儿科护士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SCL-90总分与MBI各维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我市儿科护士的职业枯竭程度较为严重,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

    作者:李翠红;宋春燕;闫纪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男性护理工作者现状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基层医院男性护士工作的现状,探讨现代护理岗位中男性的优势和作用,推动护理工作的持续和谐发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基层医院620例住院患者、75名女护士,26名在岗男护士进行调查.结果:85%以上的患者不太赞同男性从事护理工作,90%的女护士接受男护士加入其中,47.2%的男性护士感到很大压力,52.6%希望改变工作现状.结论:尽管男性从事护理工作有很大优势,但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促进护理工作的人本化发展.

    作者:韩同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夜班护士不稳定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夜班护士不稳定的原因和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夜班护士的工作特点自行设计调查表,对我院200名夜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夜班护士的离职意愿与护士的年龄、护龄、职称、专业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夜班频率、家庭支持有显著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尊重、理解夜班护士,争取社会、医院和家属的支持,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改善夜班护士工作环境,提高夜班护士的待遇,加强夜班护士自身素质的培养,增加其发展的机会.提高沟通能力,密切护患关系,是稳定夜班护士队伍、提高夜间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赵玉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介绍一种3M Duropore胶布新用法

    目前,深静脉置管术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其利于抢救患者、输液、输血、保护患者静脉等优点得到认同,但保留过程中的固定受护士和患者的关注.固定不妥善,往往导致管道滑脱,造成危险.在工作中,我们尝试用3M Dumpore胶布固定深静脉置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冷雪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调节静脉留置针新方法

    临床上静脉留置针使用非常普遍,应用于危重患者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穿刺静脉,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临床用药.但在临床应用中,虽然采用同样型号的静脉留置针、同样的穿刺方法、同样的透明敷贴固定及同样的固定方法,但在第2次的使用中发现:用肝素钠盐水冲管过程顺利,连接上液体后液体滴速缓慢或者不滴的现象.

    作者:梁勇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巧作尿液量杯

    尿量在临床上经常使用于多种疾病治疗的参考值之一,尿量收集准确与否将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我们利用塑料输液瓶作为患者收集尿液量杯,现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香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医护双方对医护沟通与医疗纠纷的认知状况分析

    医疗纠纷是当前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医患关系日益恶化.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发现,在各种医疗纠纷案中,因医疗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80%缘于医疗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等问题[1].而由于医护关系不当、医护协调沟通不到位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发生率占60%-70%,而且还有逐步上升的趋势[2].

    作者:罗前颖;何国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急诊院前急救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抢救患者的前沿阵地,更是高风险科室.急诊急救的特点是时间紧急、流动性大、随机性强、病种繁多、病情危重、抢救概率大、病死率高,患者及家属心情急躁,情绪容易激动且对突发事件难以接受,加之护理工作繁杂、节奏紧张导致与家属交流时间短等因素,容易造成护患纠纷.本文通过系统地分析纠纷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

    作者:崔景晶;徐凌忠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