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庭医学(下)杂志

家庭医学(下)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0203
  • 国内刊号:41-1076/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86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0-151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家庭医学(下)杂志   2017年1期文献
  • 糖友专属的喝粥窍门

    天气渐冷,“粥”成为了餐桌上的常客。冬季喝粥不仅暖身驱寒,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专家表示,糖友喝粥要讲究种类和窍门,推荐以下几类粥和煮粥窍门给糖友参考。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办公室常备三类零食

    两眼发干、又累又饿、困意不断……这些不适困扰着很多上班族。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储备一些合适的零食,有助缓解这些不适。护眼零食:枸杞、蓝莓枸杞自古有“红宝”之称,它富含的天然色素β胡萝卜素作为维生素 A 的前体,可预防维生素 A不足,能护眼明目。长时间注视电脑、电视、游戏机等,都会使维生素A消耗量增大,要格外注意补充。枸杞常见的吃法就是泡水喝,但泡完水的枸杞不要丢掉,嚼着吃完更能护眼。蓝莓富含花青素,有保护微血管改善眼睛供血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冬季进补袁一鸽胜九鸡

    冬季是大多数慢性病患者调养的绝佳时机,食疗是非常好的选择。民间有“一鸽胜九鸡”的说法,鸽肉为肉中之精品,与药物配合使用保健功效更好。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粗细搭配,改善大米消费理念

    大米是人们日常消费大宗的主粮品种,也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很多人选购大米时,都喜欢色泽亮白的精制米,营养专家则表示,大米并不是越精越好。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冬补仅仅是补肾吗

    我国一般将农历十、十一、十二月称为冬三月,祖国医学认为,此时天寒地冻,阴气盛而阳气衰,故冬天进补正当时。但进补是有讲究的,不是人人都需要进补,也不是单纯进补品、服补药就可以达到健身壮体的目的。中医学认为,冬季为“闭藏”之季。由于阳气潜伏,阴气盛极,万物生机闭藏,人体新陈代谢缓慢,生理功能处于抑制、降低状态,此时若用药物对人体进补的话,药物的补益作用往往有推波逐浪之势,可促进人体功能活动,增进脏腑活力。

    作者:李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膏方进补莫跟风

    我国民间有“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谚语。《内经》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意思是说冬天人胃口较好,是人体进补的佳时节。进补做好营养储备,来年才会精力好、力气壮,而且不会生病。传统的膏方进补正是城镇居民时下流行的冬补方法之一。入冬后,从南方到北方,许多城市的中医医院举办“膏方节”,像过节一样大张旗鼓地宣传膏方进补,常见的就是“固元膏”。

    作者:韩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动补生阳宜适度

    冬季除了药补、食补以外,千万不要忘了动补。中医讲动则生阳,尤其是冬至过后一阳生,宜合理运动,以助阳气升发。那么读者朋友在冬季做什么运动比较合适呢?

    作者:杨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进补药物如何选

    进补是指通过补益药物或食物对(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进行补充的一种方法。如今市场上补益类药物名目繁多,难免让人挑花了眼。只有依据不同的临床特点,选择正确的进补药物,才能达到补益的目的,否则很有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对身体造成伤害。

    作者:储真真;王晓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盘点冬季食补宜忌

    冬天到了,天寒地冻,人们自然想到进补。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中医认为,随着冬天的到来,人体的气血由外向内回收,脾胃消化能力由此加强,也适于进补。冬天适当进食滋补温补的食品,调补气血阴阳,既能抵御寒冷,又能增强体质,来年春天才能生机勃勃。正如谚语所言:冬令进补,春天打虎。

    作者:李晓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冬补三九有法度

    说起冬补,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民间素有“冬天进补,来年打虎”之说,可见其深入人心。但如何冬补,却是各行其是。入冬以来,每日里骨头、羊肉、老母鸡煲汤者有之,大鱼大肉顿顿不离者有之,购置药饵补气、补血、补肾者有之,打点膏方进补者有之……但其实,许多人把冬补想象得过于简单了。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家有暖气宜温润

    如今,许多人家中装有暖气,室外寒风凛洌,室内温暖如春,感到非常舒服惬意。殊不知,暖气改变了人体“冬藏”的状态,原有的“冬补”习惯也应做适度调整,以免补过了头。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浅解冬令进补

    冬三月,现代是指阴历十月至十二月,从立冬至立春前,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是一年中气候寒冷的季节。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气温多在零摄氏度以下。冬季天寒地冻,草木凋零,昆虫蛰伏,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避寒就温,敛阳护阴,以合“养藏之道”。

    作者:刘大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儿童腹痛应特别警惕的疾病

    多数儿童都经受过腹痛的折磨。腹痛并不是一种病,而是多种疾病都会引起的一个常见的症状。小儿出现腹痛,往往是许多严重疾病的报警信号,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加强观察,及时就医,决不能疏忽大意。延误诊治常会引发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生命安全。笔者认为,儿童出现腹痛,首先应考虑以下常见疾病。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儿感冒要防癫痫和其他并发症

    9岁的小丽自6岁起患上一种怪病,不定时地出现愣神、精神恍惚或突然倒下睡着,对别人的呼叫无反应;还时常毫无预兆、不能控制地突然跌倒,十余秒钟后自己又恢复正常。这些症状反复出现,引起了家长的注意。到医院检查,确诊小丽患上了癫痫。

    作者:高花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孕妇按时产检必不可少

    阿华(化名)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全家人都十分高兴。可宝宝送到新生儿室没多久,医生就来告知家人,女宝宝有些异常,头大、脸小、眼突、水肿,特别是脸部、身体水肿十分严重,已经转到新生儿病房。检查发现患儿血液不正常,白细胞异常增高,血小板极低,全身水肿严重,确诊为新生儿努南综合征。虽经医生积极治疗,但限于目前的医疗水平,女宝宝终没有成活。

    作者:黎淑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孕妇当防妊娠期糖尿病

    虽然妊娠期糖尿病大多产后血糖会逐渐恢复正常,但是月子里合理膳食可早日远离“糖妈妈”。下面,营养师带大家一起来念念糖妈妈月子里的饮食经。

    作者:谷传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手脚冰凉未必都是寒潮惹的祸

    我们的皮肤下有冷、热感受器,可以感受外界温度的变化。当皮肤感受器感到寒冷时,就会关闭皮肤的毛细血管,让血液优先流向心、肺等重要器官。这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在寒冷的环境中让内脏保持温暖,免得出问题。但这样一来,流向皮肤、肢体末梢的血量就会大大减少。这就是为什么在寒冷的季节,人们的手、脚和脸部会很冷。所以,冬天在寒冷的室外,手脚冰凉不足为奇。但有些人即使在暖和的室内也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而且往往女性居多。

    作者:余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关节欲无恙保养要做好

    门诊中类似陈老先生的老年人有很多,这些老年人骨头虽然有症状,却没有发展到病的程度,属于自然老化现象,是渐进的、不可逆的。对于这些骨头没有发展到病态的老年人,是不需要治疗的,更没有必要做手术,只要到医院给骨头做些熏蒸等理疗,骨病症状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尤其要提醒老年朋友,这个群体的老年人骨质都比较疏松(特别是女性),所以好不要通过按摩等手法治疗骨病,以免骨折。

    作者:张洪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尿道炎后综合征无需抗菌治疗

    前一段时间,小王突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以及小便浑浊、分叉现象,去医院检查,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经过规范治疗,尿痛、尿急、尿频等尿道刺激症状消失,细菌学检查转阴。但小王仍然时不时感到下腹部胀满疼痛,偶尔还会出现尿道刺痛及异物感,有时伴有会阴部坠胀刺痛感。由于下腹部不适多出现在夜晚,为此,小王感到烦燥不安,使得睡眠质量下降。

    作者:魏开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如何防治女性尿道炎频发

    说起妇女的频发性尿道炎,真是烦人的问题。得病者并无大碍,只是时常会出现小便时疼痛,排尿之后小腹痛。而且这种情形可以发生在任何年纪,不论老少,年轻和健康的妇女也一样会得。

    作者:吕传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女性清洁私处有讲究

    私处不适,一直是困扰女性朋友们难以启齿的话题。有关统计显示,女性因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就医的人数是男性的4倍,因而显示了女性阴部清洁的必要性。女性私处的清洁卫生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因此,清洁私处是女性一生日常生活中必须采取的卫生保健措施之一。虽是小事一桩,却大有讲究,稍有不慎,陷入误区,将破坏女性生殖道的天然防线,有损健康。

    作者:孟昭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吃出来的“性”福更可靠

    古语曰:“食色,性也。”性生活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本能,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的关键,保持良好的性欲和性能力同样与饮食有关。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吃出激情,起到“助性”的作用,所以说饮食调理有助于性生活。虽然吃不一定会提高性能力,但肯定会起到“助性”的作用。情欲是男女的心灵之火,性爱是上帝赐给人类的好礼物。

    作者:刘姿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吃主食减肥不靠谱

    近几年,不吃主食的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在网上流传甚广,并被冠以“科学”的名号。很多人被这类方法的神奇减重效果所吸引,试者如云。

    作者:范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血管疾病的妙药丹参

    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双子叶植物唇形科 Labiatae 鼠尾草属植物。其药用价值在于根,主要生产于我国山西、安徽、河北、四川、江苏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生用或酒炒用。丹参入心、肝经,《本经》称其“味苦,微寒,无毒”;具有“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功效。临床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等症。尤其是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动静脉血栓、周围血管征等心血管疾病,屡试不爽,因此有心血管疾病之“妙药”或“圣药”的美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丹参滴丸等,都有丹参的成分。

    作者:陈汉裕;周政;高文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冠心病患者必备的两种药物

    秋冬季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高危期”。这时明显的变化就是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逐渐增大,且气温越低,早晚温差越大,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就越高。原因是人体受到寒冷刺激以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会释放出较多可引起外周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收缩的儿茶酚胺,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反射性加快,心肌负荷增大,心肌耗氧量增加;寒冷还会影响血小板功能,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导致动脉及下肢深静脉形成;经口鼻吸入的冷空气还可以直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脏供血减少,诱发心绞痛,甚至引起心肌梗死,威胁患者生命。

    作者:刘祖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巴比妥类用药六项注意

    新生儿,男,出生4天,体重4公斤。由于全身发黄而被诊断为新生儿黄疸。患儿母亲急于给宝宝退黄,自行喂给患儿苯巴比妥片7.5毫克(半片),早晚各1次口服。第2天早上又口服半片,患儿嗜睡,唤之尚可醒来。到了下午,患儿进入昏睡状态,唤之不醒。急诊科以药物中毒待查收入住院。急查苯巴比妥血药质量浓度,测定结果为208毫摩尔,超出正常范围。

    作者:魏开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人老多活动宜忌要分清

    早晨起床前做伸展运动把双臂缓缓伸到头顶上方,双手交叉,伸个懒腰。这个动作能够锻炼手臂肌肉和手腕力量,促进人体血液回流。但动作一定要柔和、缓慢,不然很可能伤到肌腱。而且人刚睁开睡眼,需要几分钟的清醒过程。另外,做伸展运动前可以揉搓一下关节热热身,不要让身体一下子紧张起来。

    作者:韩沐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打好冬季一日三餐保“胃”战

    对于很多上班族而言,新的一天从起床开始就忙忙碌碌,不少人把早餐的时间都放在了公车上,而早餐花色基本是“老三样”:馒头、蛋饼和面包,有些注重营养的上班族会加上一杯豆浆或者一袋牛奶。类似于“面包+牛奶”这样的搭配,看似营养,但如果像夏天一样,不加热就吃进肚里,对于冬晨来说并不合适。冬季早晨室外的温度相对较低,人的胃也还没有真正“暖”起来,此时摄入较冷的饮食会使胃气受损,一大早就吃未经加热的面包和牛奶对胃的保护是不利的。

    作者:刘万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莫让醉酒成为节假日“杀手”

    64岁的张大伯,20年前就患有高血压,但坚持服用降压药和阿司匹林,自认为身体维护得很好。春节老朋友来拜年时,500克高浓度的白酒两人分而尽之,大醉而卧。孰料当晚正在睡觉时突然出现呕吐,大口大口的鲜血夹杂着胃里尚未消化的食物喷射而出。老伴听到响声后赶紧起床,看到这一幕吓了一跳,赶紧找纸巾擦了擦老伴嘴角的污物。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老伴已经没有了反应。

    作者:罗学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形形色色的心律失常

    临床资料显示,心律失常在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脏疾病中排名第三,位居高血压、冠心病之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并不是心脏病人的专利,也不是只有老年人才会得。人的一生都不可避免会发生心律失常,它针对的对象范围很广,对身体的伤害也很大。本文主要介绍关于心律失常的一些科普知识。

    作者:周胜华;肖宜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解读窦性心律不齐

    我们可能在每年的健康体检时,或者在遇到身体稍有不适去医院看病时,医生常常给我们做心电图检查;在心电图的报告单上,很多人会遇到窦性心律不齐这样的结论。多数人都知道心跳应该是规律整齐的,所以一听说“心律不齐”,便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现象。虽然没有任何症状,也要四处求医,找专家,想赶快治好“病”。但医生往往又说:“不用治。”有些人心里又打鼓了:是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治不好了?那么窦性心律不齐是说明我们的心脏不健康吗?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严重吗?要吃什么药吗?要住院治疗吗?

    作者:杨宇帆;刘启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惑之年的溺爱困局

    “砰”的一声,陈贝甩上门离开了家。五分钟前,她和女儿因为换手机的事吵得天翻地覆。女儿想要5000元买一款号称“自拍神器”的手机,陈贝不同意,理由是丈夫半年前才给女儿换了一部新款的手机,而且女儿应该把精力放在高考上。虽然已经决定参加艺术类招考,但文化课至少要达到分数线。一提到成绩,她趁机数落了女儿几句。于是从小被宠坏的女儿用穿透力极强的高分贝喊道:“你别管我,别管我!我就要换,就要换!”陈贝不想再次因为母女吵架声音过大而导致邻居找上门,只能在小区鹅卵石路上一遍遍地问自己:“我是一个老师,为什么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呢?”

    作者:周一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大龄女患上相亲恐惧症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淑害怕去相亲,害怕面对相亲的人,她怕跟相亲的人没有话题;她怕对方嫌她矮、嫌她胖、嫌她没有照片上好看;她怕对方觉得她不健谈、不会说话、不得体;她怕遇到奇葩,担心不知道怎么回绝;她怕对方有心理落差,更怕自己看出这种落差,觉得自己没有价值……面对相亲,小淑说自己一直很失败,让她很感到迷茫。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骨折患者康复须知

    营养丰富、科学合理的饮食,是促进骨折愈合、患者尽快康复的物质基础。但由于骨折病人常需要卧床,活动少,食欲差,消化功能不好,因此容易引起身体代谢的异常,其中明显是蛋白质的负平衡,即蛋白质的消耗大于蛋白质的摄入;此外,外伤所致的失血也容易导致营养损失,因此应重视对骨折病人的饮食调养。骨折病人应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比较清淡的食物,特别是应重视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品,适当多吃动物肝脏、瘦肉、鸡肉、鱼、禽蛋、豆制品、牛奶、香菇、藕、核桃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作者:清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身体病了还是心病了

    自述艾滋病毒感染者冶表现近似疑病症对于“自述未知病毒感染者”的状况,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心理专家王彦玲并不陌生。在临床上,她碰到过各式各样怀疑自己得了某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疾病的患者,其中也包括怀疑自身感染了艾滋病的求医者。“这类人通常都有过不洁性行为,因此很紧张,总是担心自己被感染,反复去做检查,当结果显示他们没感染艾滋病的时候,他们和常人的反应截然不同,不会因为没被感染感到高兴,反而怀疑报告拿错了或医生搞错了,然后周而复始地奔波于不同的医院去检查。这就是典型的疑病症的表现。”王彦玲说。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黄帝内经五常致大论篇(中)

    故乘危而行,不速而至,暴虐无德,灾反及之,微者复微,甚者复甚,气之常也。发生之纪,是谓启陳,土疏泄,苍气达,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其化生,其气美,其政散,其令条舒,其动掉眩巅疾,其德鸣靡启坼,其变振拉摧拔,其谷麻稻,其畜鸡犬,其果李桃,其色青黄白,其味酸甘辛,其象春,其经足厥阴少阳,其藏肝脾,其虫毛介,其物中坚外坚,其病怒,太角与上商同,上徵则其气逆,其病吐利。不务其德,则收气复,秋气劲切,甚则肃杀,清气大至,草木凋零,邪乃伤肝。赫曦之纪,是谓蕃茂,阴气内化,阳气外荣,炎暑施化,物得以昌。其化长,其气高,其政动,其令鸣显,其动炎灼妄扰,其德暄暑郁蒸,其变炎烈沸腾,其谷麦豆,其畜羊彘,其果杏栗,其色赤白玄,其味苦辛咸,其象夏,其经手少阴太阳,手厥阴少阳,其藏心肺,其虫羽鳞,其物脉濡,其病笑疟疮疡血流狂妄目赤,上羽与正徵同,其收齐,其病(疒至),上徵而收气后也。暴烈其政,藏气乃复,时见凝惨,甚则雨水霜雹切寒,邪伤心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呵护乳房远离乳腺疾病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疾病。其原因主要与情绪波动、内分泌失调相关。临床症状以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为主。乳房疼痛一般以胀痛为主,也有的女性表现为刺痛或牵拉痛,疼痛常在月经前加重,经潮后减轻,或随情绪波动而变化。乳房肿块在乳房单侧或双侧均可以发生,质地中等或质韧,表面光滑或呈颗粒状,活动度好,大多有压痛。肿块的大小不等,一般在1~2厘米左右,大者可超过3厘米。肿块的形态可分为片块型、结节型、混合型、弥漫型几种。乳房肿块可在经前期增大变硬,经后期稍见缩小变软。

    作者:卞卫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白癜风诊治的临床经验

    白癜风,中医称为白癜或白驳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易诊难治。白癜风男女均可发病。肤色越深发病越多,如美国发病率不足1%,而印度高达4%,我国患病率在0.1%~2%。无明显性别差异,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少年好发。发病年龄在20岁以内者约占半数。

    作者:闵仲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偏头痛的中医药预防和治疗

    偏头痛是指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它是一种原发性颅内血管和神经功能调节失常所引起的复发性疾病,具有病程长、间隙性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中医将本病归属于“头风”“脑风”“头痛”“厥头痛”等范畴。

    作者:吴明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