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荆芥有效组分的佳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压力、解析温度4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7个水平进行试验.结果:超临界CO2萃取的佳萃取条件是: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43℃;解析压力5.6 Mpa,解析温度40℃.结论:该法简便,选择性高,萃取效率高,可行.
作者:陈峰;郭立玮;潘林梅;沈静;聂爱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四妙加味方中君药黄柏生物碱成分配伍前后的定量、定性变化.方法:用薄层-分光光度法测定四妙加味方及黄柏中生物碱的含量,并对煎煮液中沉淀物进行TLC检识.结果:黄柏中的生物碱配伍后含量减少30%;沉淀物中含有黄柏中5种生物碱成分、阿魏酸、绿原酸及黄酮.结论:四妙加味方复方配伍后,其君药黄柏中的生物碱均能与阿魏酸、绿原酸等结合形成沉淀复合物.
作者:尹莲;沈丽丽;彭瑞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对肠炎颗粒的抑菌作用进行探讨.方法:用试管法研究肠炎颗粒对9种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试管培养24~48 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低抑菌浓度为0.039 g生药/ml,对伤寒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福氏志贺菌低抑菌浓度为0.31~0.62 g生药/ml.结论:肠炎颗粒对9种实验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强.
作者:张军东;曹永兵;阎澜;姜远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柚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测定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进行提取工艺的优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佳提取工艺测定了前年、去年采摘的4批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去年采摘的柚叶总黄酮略高于前年.结论:该方法简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杨燕军;梁北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蒙成药那如-3丸中没食子酸含量的HPLC法.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0.008 mol·L-1磷酸水溶液(5:95,v:v)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80 nm;进样体积5 μL;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没食子酸在80~400 μ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1.163×104C-3.651×104,r=0.999 2,其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2%(n=9);测得那如-3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为0.071 94%.结论:方法简便,准确,提供了那如-3丸中没食子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陶淑娟;邵太丽;毕开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补肺止咳颗粒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采用浓氨水诱发、电刺激致咳法;酚红祛痰、毛细管排痰量法.结果:补肺止咳颗粒能抑制浓氨水小鼠咳嗽和电刺激诱导的豚鼠咳嗽;能增加肺和支气管酚红分泌量以及大鼠的排痰量.结论:补肺止咳颗粒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
作者:戴光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七宝美髯颗粒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C18-ODS色谱柱(4.6 mm×250 mm,25 μm) (大连依利特); 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检测波长32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对照品在0.168 4~0.842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99.36%.结论: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杨庆胜;李彩荣;杨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优化附子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多糖中的葡萄糖含量为指标,对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作了L9(34)正交实验考察,确定附子粗多糖佳提取方案.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50 ml,提取3次,90 min/次.结论:优化工艺稳定,提取率高.
作者:马鸿雁;刘小彬;李楠;杨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测定养肝澳平合剂中芍药苷的含量,以控制制剂质量[1].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3 nm.结果: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论:可用于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万伟中;田立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宁血消痔栓对抗痔疮疼痛的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宁血消痔栓对小鼠的镇痛效果.结果:宁血消痔栓均有很好效果,以低剂量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宁血消痔栓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作者:文莉;舒成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柴胡超临界CO2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柴胡超临界CO2萃取物进行分析.结果:从萃取物中分离并鉴定出11种化合物,其中主要组分为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气化产物总量的96.2%.结论:本研究为柴胡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孟青;郭晓玲;冯毅凡;陈耕夫;梁汉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完善柠檬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以十八烷为内标,色谱柱为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高纯氦气为载气,FID为检测器.结果:柠檬烯在0.05~0.2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1.41%,n=5.结论:该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柠檬烯胶囊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邹玉繁;汪小根;黄艳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优选羊脂油炙淫羊藿电烤工艺的佳炮制条件.方法:用正交设计法以淫羊藿药材的主要成分淫羊藿苷的含量为指标,对其羊脂油电烤工艺进行筛选.结果:优选出佳羊脂油炙淫羊藿电烤工艺,验证实验结果满意.结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为:B>C>D>A,佳工艺条件为A2B3 C2D3.综合实验结果淫羊藿羊脂油炙电烤工艺应定为:取淫羊藿加10%水润湿,30%的羊脂油融化拌匀,烤箱预热到110℃开始烤40 min,取出,放凉.
作者:张晓燕;熊辉;代元英;肖学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牛膝总甾酮含量测定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分离牛膝总甾酮,以50 mg·mL-1香草醛冰醋酸溶液和高氯酸为显色剂,在550 nm波长处测定样品吸收度.结果:总甾酮在100.4~301.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A=321.1C×10-5-0.085,r=0.998 3.结论:分光光度法适合牛膝总甾酮含量的测定.
作者:王龙;胥秀英;郑一敏;傅善权;易中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应用湿热痹颗粒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控制湿热痹颗粒质量.方法:采用荧光扫描法,检测波长366 nm.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042 6~0.213 0 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8 5,回收率为96.38%,RSD为0.68%(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作为湿热痹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李虹;林杰;才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益母草中生物碱成分对大鼠的利尿作用.方法:三组动物分别用生理盐水、益母草碱溶液、水苏碱溶液2.5 ml/100 g灌胃,测定记录排出尿量,测定尿液中K+,Na+,Cl-含量.结果:水苏碱能显著增加大鼠尿量,益母草碱也有一定效果,其作用均在2 h内达到高峰.相比较而言,水苏碱作用更加迅速,而益母草碱作用较为和缓.尿液中的离子分析表明,两种生物碱成分增加Na+的排出量,而使K+的排出量减少,Cl-也有所增加.结论:益母草可作为一种作用和缓的保钾利尿药使用.
作者:晁志;马丽玲;周秀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露木尔不同提取物镇咳祛痰作用,为寻找确定其镇咳祛痰有效部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制备露木尔不同提取物,观察其对浓氨引起的小鼠咳嗽和酚红致呼吸道分泌物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露木尔正丁醇提取物能显著减少小鼠的咳嗽次数,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是露木尔镇咳祛痰的主要有效部位;水提取物也能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是祛痰作用的有效部位之一.
作者:黄小平;张莉;杨大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吲哚美辛栓中硫酸沙丁胺醇的含量.方法:采用Dinamonsil C18柱,5 μm,4.6 mm×200 mm;流动相: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pH 3.10±0.05)-甲醇(85:1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4 nm.结果:硫酸沙丁胺醇在9.6~38.4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7,回收率为99.95%.结论:该法快速、灵敏、准确.
作者:容永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体外溶出度实验比较不同药厂生产的复方丹参片内在质量的差异以及崩解度和溶出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转篮法操作进行体外溶出度测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计算各片累计溶出量和溶出速率,并对溶出参数(T50,Td,m)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崩解时限和T50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6个药厂生产的复方丹参片及同一厂家不同批号复方丹参片溶出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崩解度和溶出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6个厂家产品内部质量差异较大;崩解时限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反映溶出的情况.
作者:董峥;程怡;郑建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粗丝线改良式荷包缝扎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0例使用多股10号粗丝线改良式荷包缝扎治疗髌骨骨折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8例疗效好,优良率99.3%.结论:该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胡起茂;张素兰;刘进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妇康口服液对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妇康口服液连续服用,用药时间及剂量根据临床症状确定,服药过程中随时复查、随访.结果:该药用于盆腔炎治疗效果良好,其慢性炎症优于急性炎症.结论:妇康口服液为治疗宫颈炎的良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云;王秀珍;张海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尿路排石汤对肾、输尿管结石的治疗作用.方法:58例均采用自拟尿路排石汤治疗.结果:治愈共44例,好转共9例,无效共5例,治愈率75.95%,总有效率91.3%.结论:尿路排石汤对治疗泌尿系结石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媛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拟肃肺通便汤治疗顽固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应用自拟肃肺通便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顽固性便秘34例.结果:痊愈23例,显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结论:肃肺通便汤可平金降逆,通调气机,是治疗顽固性便秘的有效方剂.
作者:曾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加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45例颈性眩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11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配合针刺等疗法;对照组采用西比灵、谷维素、维生素B1,口服,配牵引疗法.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治愈率加好转率)为98.3%,对照组有效率为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合针刺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述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外台茯苓饮加味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用外台茯苓饮加味水煎服治疗,1 d/剂,15 d为1个疗程,可连用1~2个疗程.结果:按拟定的疗效标准判断,总有效率为92.6%.结论:外台茯苓饮加味治疗慢性胃炎疗效颇佳.
作者:曾海;付灿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急性冠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病之一,我科以复方西瓜霜糊剂治疗96例,效果满意.
作者:徐炜;李现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两药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膈下逐瘀汤加减,水煎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对心绞痛相关情况,心电图、血脂的改善及远期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膈下逐瘀汤可明显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从甘味药的药物来源及药效范围、中药四性及归经关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甘味药配伍等方面,研究探讨甘味药的药性理论,发现甘味药归经与中药传统理论存在矛盾,指出甘味药的药性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于培明;田智勇;林桂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通过查阅国内古今文献,结合用药实践,以临床疗效为依据,以张锡纯运用龙骨、牡蛎、山药为例,指出张锡纯对<本草纲目>药物的发展运用经验,值得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借鉴和学习,促进中医临床学科的发展.
作者:朱自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制备舒筋壮骨合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标准,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当归、白芍等通过煎煮浓缩的方法制成合剂,建立质控方法.将316例骨折及关节扭伤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舒筋壮骨合剂和骨折挫伤胶囊治疗,并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制备的合剂质量可靠.治疗组和对照组骨折总有效率分别为99.23%,100.00%;关节扭伤总有效率均为96.97%.结论:舒筋壮骨合剂有散瘀止痛、续筋壮骨的作用,为跌打损伤之良药.
作者:丁磊如;陈祝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舒合剂的制备工艺及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中僵蚕、地龙分别以95%和70%的乙醇提取,余药水煎煮提取.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芩、炙麻黄定性鉴别.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合理,质量可控,疗效可靠,总有效率95%.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临床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齐建;张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制腮腺炎宁膏贴和拟订质量控制标准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处方中药物通过研磨法、常压煎煮、乙醇渗滤等方法制成膏,用薄层色谱法(TCL)进行有效成分的鉴别.结果:工艺含量、质量可控,疗效确切.结论:腮腺炎宁膏贴对腮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许斌;任晖;余家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选择袋泡剂的佳包装材料.方法:恒温加速实验法.结果:四种包装材料的袋泡剂,铝箔包装的袋泡剂有效期长.结论:佳包装材料为铝箔.
作者:邢桂菊;李跃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对甘草的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进行探讨.认为甘草的炮制方法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即由少到多又到少;炮制工艺由粗到精;炮制理论由无到有,后趋于完善.
作者:吴世强;种月荣;石勇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控制壮元酒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理化反应对其中的淫羊藿、补骨脂、原蚕蛾进行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淫羊藿苷含量.结果:定性鉴别能从样品中检出相应的成分,定量测定所得淫羊藿苷含量为3.65%,平均回收率99.52%,RSD=1.6%.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具专属性,稳定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酒剂质量.
作者:黄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以松萝酸得量为指标,研究优选长松萝的醇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回流时间、溶媒量、乙醇浓度和次数四因素对松萝酸得量的影响;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松萝酸含量.结果:乙醇浓度对松萝酸得量有非常显著性影响(P<0.01),提取次数对其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佳工艺条件为:95%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1次加4倍溶媒提取3 h;第2次加3倍溶媒提取2 h.
作者:高保栓;秦青;和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蜂蜜来源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及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n.所酿的蜜[1],既可药用,又可食用,更多地是作为辅料应用于中药的炮制、制剂中.本文就蜂蜜的功用、鉴别及在中药炮制、制剂中的应用分述如下.
作者:熊鹏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乳香、没药的炮制,自唐至清应用广泛的是酒制法,而目前常用的醋制法记载较少.通过文献考证和对炮制作用的分析,认为两种炮制方法各有侧重,不能相互取代,建议保留酒炒法.
作者:王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化瘀通梗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控制与临床疗效.方法:处方药分别粉碎成细粉,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浓缩等方法制成胶囊剂.临床用于脑梗塞患者,并设对照组(以消栓通络片口服)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通梗胶囊制备工艺合理,临床疗效显著,该制剂可用于不同程度的脑梗患者.
作者:杨忠兰;刘莉;余家奇;石尚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鹿角水煎煮工艺,优选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浸出物及总氮为检测指标,用正交实验考察3种因素(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对其含量的影响.结果:鹿角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3 h/次.结论:制备工艺合理.
作者:谢鑫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调血降脂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访随机调查的方式来确定对调血降脂丸的评价.结果:证明调血降脂丸在临床使用后,疗效显著.结论:处方设计合理、可靠,疗效确切.
作者:姬长青;汪冬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主要从病因病机、临床辨证、专方专法、中西医结合、运动、饮食治疗及实验研究几个方面综述了中医药防治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研究进展.提示中医药在防治该病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作者:王祉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综述近年来单味中药及其活性成分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理研究概况,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开发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提供参考.
作者:赵卫杰;谢金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近20年金银花挥发油的萜类成分研究作了综述.
作者:阮鸣;彭国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就中药巴布剂与其它中药常用剂型的比较研究、基质的研究、制备工艺的研究、透皮促进剂的筛选与开发以及中药巴布剂的发展前景等方面做了综述,指出中药巴布剂是一种新型的外用贴膏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开发应用中药巴布剂提供了依据.
作者:沈静;郭立玮;潘林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总结四君子汤对胃肠道作用的药理研究进展,四君子汤具有促进消化吸收,调节胃肠活动和胃肠激素、抗胃肠粘膜损伤、改善肠道粘膜免疫功能的药理作用.
作者:叶富强;陈蔚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综述丹皮酚及其复方制剂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丹皮酚具有包合物、注射剂、口服液、软膏等多种剂型,具有镇痛、镇静催眠、抗炎、解热、抗过敏、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结论:丹皮酚与其他药材配伍制备有多种复方制剂,应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
作者:奚军;柳淑玉;柳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综述了近年来中药的新剂型,着重介绍了长效口腔用药的新剂型-含袋、鼻腔给药的剂型、粘膜给药新剂型-生物粘附片等的开发应用.
作者:裴利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京尼平苷的分离提取、分析和应用前景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栀子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中含有京尼平苷等多种有效成分.京尼平苷是栀子果实中起利胆保肝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随着中药现代化的进展,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利用已成为新的热点课题.
作者:付红蕾;梁华正;廖夫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补阳还五汤为清代用来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名方.现代临床上多用于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近年来常有文献报道其在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皮肤和及儿科等都有良好的疗效,总结后供临床参考.
作者:林燕钦;章成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综述了近几年来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药及其制剂的应用概况.详述了各种制剂治疗该症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治疗白细胞减少证的中药制剂的发展方向;即开发出既适合于急症治疗,又适合于维持治疗的新一代升白中药制剂.
作者:严国俊;潘金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概述丹皮酚的定量分析方法,为丹皮酚及其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同时便于药学工作者根据各种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应用.方法: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追踪、整理分类.结果:归纳出丹皮酚的9种定量分析方法.结论:对丹皮酚的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和广泛,为丹皮酚制剂的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柳淑玉;张彤;柳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海螵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概况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作者:刘永刚;赵富花;何进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综述仙人掌外用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认为仙人掌外用方法简便、应用广泛、疗效确切、成本低廉.
作者:丁玉玲;孙艺平;张忠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综述车前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车前草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车前草具有利尿、祛痰、抗菌、消炎、降血压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乳腺炎、隐匿性肾炎等症.结论:我国车前草资源丰富,应大力研究和开发利用.
作者:张彤;柳淑玉;柳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提高生精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鉴别处方中补骨脂、何首乌.结果:该法色谱斑点清晰,附近无杂质干扰.结论:建立了专属性较强的薄层色谱鉴别生精胶囊中补骨脂、何首乌的方法.该法简便,快捷.
作者:聂明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中药市场上品种混乱、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较为常见,严重扰乱了中药的购销秩序,影响了中药的临床疗效和声誉.现对绵马贯众及其伪品紫萁贯众、狗脊蕨的鉴别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作者:张秀丽;罗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对正品厚朴与伪品天目木兰的差异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性状、显微、粉末及理化鉴别等对两者差异进行比较.结果:两者在各方面均存在差异.结论:对真伪厚朴的鉴别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作者:杨启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鉴别沙苑子与胡芦巴.方法:采用性状、显微、理化、薄层鉴别方法.结果:通过鉴别,可以准确判定是否沙苑子.结论:两者的性味功效不同,不能混用,错用.
作者:陈昆先;游黔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介绍了银柴胡正品及几种常见伪品的鉴别方法.
作者:张晶;聂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鉴别中药菟丝子的正品、掺伪品与伪品.方法:对菟丝子样品采用性状鉴别法、化学鉴别法和紫外光谱法进行鉴别.结果:菟丝子正品、掺伪品及伪品在性状、化学反应及紫外光谱特征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结论:购于安徽省亳州市的菟丝子是掺伪品,其中的菟丝子是杯花菟丝子Semen Cuscutae Cupulata,而不是<中国药典>收载的菟丝子Semen Cuscutae Chinensis;伪品为其它科属植物的种子.
作者:张桂芝;周鹏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药材及饮片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由于一些不法药贩为牟取利润,对中药材及饮片进行造假制劣,笔者在近年来的药品监督检验工作中发现,一些中药材及饮片存在着不少质量问题,尤其是掺伪及混乱现象较多.现将常见中药材及饮片掺伪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闫倩玲;熊梅;张梅;孙剑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介绍罗勒的栽培和采收加工技术,并对罗勒的开发利用情况和应用前景做了详细的分析.
作者:祝丽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索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西红花球茎产量的影响,更好地指导西红花生产.方法:对比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西红花的生长情况.结果: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均较明显影响青丛率;复合处理显著影响西红花球茎产量;单个球茎重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重.结论: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均极显著影响球茎产量.
作者:沈晓霞;姚金富;王志安;沈宇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孕妇生产的过程中,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旧观念对产妇的心理状况及产程影响颇大中,特别是老年人希望生一个男孩,好传宗接代,有的丈夫也是如此,这样对产妇思想压力很大,会造成不良后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做好其它护理的同时要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
作者:裴桂葱;饶丽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糖尿病病人皮肤感染是并发症之一,血糖升高阻碍伤口愈合.我院于2004-02-03收治1例糖尿病病人,因中风后家属护理不当而引起骶尾部Ⅲ期褥疮.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双黄硼酸液合用胰岛素换药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莲宝;程凤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回顾性检查2001年度南京市中医医院住院病人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方法:统计该年度麻醉性镇痛药物消耗量,并用药物利用度(DUI)为指标分析.结果:该年度麻醉性药物使用基本符合要求.结论:南京市中医医院住院病人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推荐晚期癌症患者首选口服吗啡止痛和联合用药.
作者:谈忠;丁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通过查阅本所四年来的监测报告,结合现场监测实践,以数据为依据,对本市洁净室(区)的管理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本市洁净室(区)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作者:李宁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通过对医院HIS系统的介绍,让人们了解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及带来的经济效益.
作者:李玉澄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讨论出血性中风后急性肾衰竭的因素.方法:选择20例出血性中风后急性肾衰竭与同期之ARF的出血性中风50例对照临床观察.结果:出血性中风后急性肾衰竭治疗血、甘露醇脱水、出血量及出血部位、高血钠高渗透压、高血糖等因素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甘露醇脱水、出血部位及出血量、高血钠和高渗量压、高血糖是引起出血性中风后肾衰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海源;陈杰;李金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