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4152
  • 国内刊号:42-1154/R
  • 影响因子:2.06
  • 创刊:198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342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学杂志   2006年2期文献
  • 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及职业安全管理探讨

    目的了解护士的职业安全意识,以探讨职业安全管理模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100名临床护士进行针刺伤经历及相关问题的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97.0%被调查护士在工作期间发生过针刺伤,77.3%被针刺伤>1次/年,71.6%在操作和处置中被污染针头所伤,54.6%的针刺伤不能确定感染源;与针刺伤有关的主要操作有清洗、处置注射器、回套针帽、处置临床医疗废物等;在针刺伤发生后40.0%护士不知道报告的程序和处理措施;所有护士都希望获得针刺伤相关的知识及帮助与支持.结论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防护意识不强,职业安全制度不健全.建议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医疗单位管理部门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制度,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以促进医疗职业安全.

    作者:李映兰;李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唇腭裂修复术后患儿护臂夹板的制作及应用

    唇裂及腭裂修复术后伤口有一定张力,其护理要点在于防止伤口裂开及感染.如护理不周患儿易用手挠抓伤口,有导致伤口裂开和感染的危险.临床上多采用约束带固定上肢,但长时间的强迫姿势易使患儿产生术后体位不适.

    作者:黄义娣;蔡云霞;刘庆华;吴湘玉;王瑞;罗小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三角裤牵引带的研制与应用

    牵引是骨科一种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在小儿的下肢牵引治疗过程中,由于患儿活动和牵引力等原因,使牵引患儿慢慢滑向床尾,双足顶在床尾架上,或牵引锤落地致牵引无效.2000~2004年我科自制三角裤牵引带应用于下肢牵引的女患儿27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盛菊莲;李天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一次性滴壶式集尿袋的制作与应用

    危重或特大手术患者每小时尿量是一项重要的监测指标.传统开放集尿袋的观察方法容易造成泌尿系上行感染,且尿量测量的精确度不高而不利于病情的观察及评估.为此,我科制作了一次性滴壶式集尿袋,经临床应用,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霞;赵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精细输液器预防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精细输液器预防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4例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患者进行自身对照,按照治疗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普通和精细输液器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各6 d.结果观察组注射局部无痛率为78.1%,静脉炎发生率为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精细过滤输液器能有效降低七叶皂苷钠引起的血管疼痛及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张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饮用白萝卜汤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后肛门排气的影响

    目的观察白萝卜汤对腹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式子宫切除术患者134例,按入院先后顺序以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术后禁食水6 h后,观察组少量频饮白萝卜汤;对照组则少量频饮番泻叶浸泡汁.结果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为(37.2±5.4) h,对照组为(36.1±4.9) h,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观察组乐意服用白萝卜汤者65例(97.0%),对照组乐意服用番泻叶者42例(62.7%).结论饮用白萝卜汤对腹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乐意接受.

    作者:吴雪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设置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

    阐述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设置及其发展过程,对照我国护理教育中存在的课程设置局限、师资薄弱等问题,提出国内护理教育应全面弘扬人文精神,加强学生广博知识的传授,真正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作者:朱秀丽;颜琬华;冯卫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教师对教师有效特征认同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教师对教师有效特征的认同情况.方法运用临床教师特征量表(CTCI)对45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7.8%~88.9%临床护理教师认为真诚对待患者及关怀患者;知识丰富,并能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能将理论与护理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其专业职责;当临床工作发生变化、学生需要帮助时,能及时提供帮助为非常主要的教师特征.不同学历临床护理教师对专业能力、师生关系、个性的认同程度存在差异(均P<0.05);特别在对学生的期望符合实际、真诚坦率地对待学生、具有激励学生学习愿望的能力3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学历水平越高,认为该3项越重要.结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普遍认同的教师有效特征是其专业能力,而在富有幽默感和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局限和过失有待改进.

    作者:王吉平;宣蕊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自体血回输的护理进展

    对自体血回输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概括,内容主要包括自体血回输的分类、采集方法、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预防、护理措施等.

    作者:朱建英;刘芳;陆小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创伤患者肠内免疫营养支持的应用进展

    综述肠内免疫营养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包括肠内免疫营养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

    作者:曾兢;朱京慈;沈世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侵及颅底的头颈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侵及颅底的头颈肿瘤患者围术期有效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侵及颅底的头颈肿瘤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体位引流、预防脑脊液漏、降低颅内压及受皮区护理.结果 18例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8(5.2±0.4) h.术后2周发生出血3例,术后1周发生脑脊液漏1例,无修复组织瓣坏死.无手术死亡及严重颅脑并发症.住院20~60(41.6±5.3) d.结论采用娴熟的多学科护理知识护理该组患者,并发症减少,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谢燕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护理

    对150例心脏疾病患者进行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一次反搏成功127例(84.7%),发生并发症67例(44.7%),其中下肢缺血10例,出血9例,气囊破裂2例,血小板减少45例,感染1例.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根据患者身高选择合适的导管,适当抗凝,加强对术肢和生命体征观察,积极预防感染,是防治并发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林琼瑜;杨满青;谢建华;姚秀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术的护理

    对13例慢传输型便秘行结肠次全切除伴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引流管的观察及饮食指导.结果13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患者便秘症状明显改善,排便均不需用泻剂.提示完善的护理是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重要保障.

    作者:卢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25Ⅰ 粒子置入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护理

    对22例前列腺癌患者B超引导下行前列腺125Ⅰ 粒子置入术,术前做好患者心理、生理及仪器、125Ⅰ 粒子准备,术后防止感染、保持尿道通畅;做好饮食护理及并发症观察.结果22例患者均一次顺利完成125Ⅰ 粒子置入;随访10~30个月,尿道刺激症状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提示正确、合理的护理是保证B超导向下125Ⅰ 粒子组织间置入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何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肠套叠患儿行腹腔镜下空气灌肠整复术的护理

    对13例难复性肠套叠患儿行腹腔镜下空气灌肠整复术.结果11例整复成功,2例改行肠切除吻合术.提出术前做好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及病情观察,加强饮食、皮肤、引流管等护理和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胡敏;李瑛;韩秋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颅底病变手术与缺损修复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颅底病变手术与缺损修复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30例行颅底病变手术与缺损修复术的患者术前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手术区与供皮区的皮肤准备及全麻常规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观察脑脊液漏、面瘫、感音神经性聋等症状,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 428例均治愈出院;2例因病变累及颈内动脉,手术时血管破裂,行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结扎,术后发生脑疝而死亡.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颅底病变的手术治疗风险极大,而精心、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申小青;吕雁娥;李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岩骨入路巨大听神经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对7例巨大听神经瘤患者在全麻下经岩骨入路行肿瘤切除术.结果7例患者恢复顺利,均临床治愈出院,无任何护理并发症.提出根据岩骨入路巨大听神经瘤切除患者围术期的特点,于术前做好心理、胃肠道和环境等准备,术后除一般护理措施外,重点进行神经系统的护理,同时做好出院指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毛霆;刘希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监测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股静脉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患者选择有效的锻炼时机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12 h即开始被动运动,术后第1天使用CPM进行锻炼.用彩色多普勒血流超声显像仪监测术后第1天,第1周、第2周末股静脉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股静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10.72,P<0.01),且功能锻炼时心率、血压及手术伤口均无明显波动.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卧床期间股静脉流速显著减慢;功能锻炼可增快股静脉血流速度,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赵丹宁;王晓红;田东岩;李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肋间神经冷冻术预防开胸术后切口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术中肋间神经冷冻术对开胸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38例开胸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肋间神经冷冻组)、对照1组(硬膜外置管给药组)和对照2组(肌内注射给药组)各46例.比较三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χ2=33.6、27.6,均P<0.01),术后咳嗽、咳痰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1、2组(均P<0.01);术后肺炎和肺不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2组(P<0.01).结论术中肋间神经冷冻预防开胸术后切口疼痛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术后有效咳嗽、咳痰,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熊静;董翠萍;欧阳灵芝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腔内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护理

    对96例(99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腔内钬激光治疗术,结果67条(67.7%)大隐静脉在术中即刻闭合,术后1周内99条(100%)全部闭合,均无创口感染;2例患者有轻度皮肤灼伤,1例隐神经损伤,3例大腿瘀斑,均经治疗后痊愈,3~4 d出院.提示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患肢的观察及并发症处理是护理成功的关键.

    作者:沈秀兰;金玲;史云霞;杨筱英;葛琴芳;陈明月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手术配合

    对4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施行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结果46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1例效果欠佳,45例排尿明显改善.1例拔除尿管后有排尿疼痛感,但可耐受;1例出现轻微血尿(2周后症状消失).住院8~11 d,平均(9.2±0.7) d.提出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手术特点,熟练掌握仪器操作要领,术中保证膀胱冲洗顺利,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辉;李玲玲;任秀平;于成娥;宫月花;张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胸腔镜下微创胸骨抬举术治疗漏斗胸的手术配合

    总结15例胸腔镜下行微创胸骨抬举术治疗漏斗胸的手术配合经验.认为护士的熟练配合尤为重要,而熟悉和了解手术步骤,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和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冬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方法的改进

    采用常规方法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由于其浓度高易堵塞针头.为解决该问题,笔者采取抽完药液后再抽少许0.9%氯化钠注射液肌内注射的新方法,2002年6月至2005年8月用于150例次患者,效果理想,介绍如下.

    作者:余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用3 L粘贴手术巾固定麻醉导管

    硬脊膜外腔麻醉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麻醉方式之一.术中既要妥善固定导管,防止扭曲、脱出,又不能影响手术部位的消毒和手术操作.我科采用3 L粘贴手术巾固定硬膜外导管,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崇爱;徐彩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凡士林纱条制作新方法

    外科常采用凡士林纱条进行伤口换药,传统凡士林纱条过于粘稠,在换药过程中纱布孔易被凡士林油剂堵塞,致使分泌物引流不畅.我科对凡士林纱条制作方法进行改进,并应用于临床换药,效果较好且无不良反应,介绍如下.

    作者:李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注射式负压吸引法用于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是一项常规基础护理操作.临床上颌骨粉碎性骨折或口腔恶性肿瘤的患者由于张口受限,器械无法伸入口腔;且由于口腔组织受损,无法按常规进行操作.笔者通过改进操作方法,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齐会萍;赵晓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假两性畸形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对13例假两性畸形患者行外生殖器再造术,于术前、后根据其不同程度的羞辱、抑郁、自卑、角色冲突、恐惧焦虑等心理,采取尊重患者、保护其隐私、帮助克服自卑心理及术后自我形象紊乱和角色冲突等措施.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至4年,第二性征均接近生理状态(能够结婚和行性生活),均能以术后的性别角色在现实生活中较愉快地生活,提出全面掌握此类患者的心身状况,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心身康复及重返社会.

    作者:薛峻岭;尚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对513名护理专业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女大学生SCL-90总均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6个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而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等3个因子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对护理专业的满意度低、自感学习生活的压力大、同学关系较差、有心理问题不愿求助于他人等是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来自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城市学生.结论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学生的健康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作者:董胜莲;刘海娟;陈长香;丁淑萍;温颖娜;张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集体心理干预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烧伤患者中实施心理干预的基本方法,了解不同心理干预方式对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干预组(61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体心理干预,由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一起座谈探讨烧伤有关问题,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干预.采用Zung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对患者入院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SAS、SD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入院第7天、第14天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对烧伤患者实施集体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付京;程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骨折患者由择期改为急诊手术时的生理应激与心理干预

    目的分析骨折患者由择期手术改为急诊手术时的生理变化,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例骨折患者分为三组,A组9例,为择期手术患者;B组14例、C组17例,均为择期改为第2天急诊手术患者.A、B组行常规护理,C组术前实施心理干预.在各时间段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及皮质醇浓度.结果入院时、术前1 d晨三组血压、心率和皮质醇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前1 d晚、术日晨、术后1~3 d B组上述各指标均显著高于A、C组(均P<0.05).结论择期改为急诊手术使患者的心理应激增加,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应激状态.

    作者:闫琰;黄艳;王月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音乐治疗对ICU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全麻手术后进入ICU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39例全麻手术后进入ICU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前晚及术后1~5 d进行音乐治疗.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视觉模拟焦虑(VAS)方法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第5天STAI、SDS、VAS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音乐干预可降低ICU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且使护理更加人性化.

    作者:韩斌如;张琰;王欣然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管理技能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管理技能,为制定管理者的培训课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管理人员管理技能问卷对767名护理管理者进行调查.结果护理管理者认为人际技能为重要,其评分为(9.38±0.74);技术技能相对不重要,其评分为(8.71±0.91);具有平衡工作与家庭的能力(9.73±0.82)、急救能力(9.64±0.83)、人才的培养(9.63±0.96)对护士长为重要;决策能力(9.51±0.94)、工作有计划(9.46±0.96)、合理使用人才(9.42±0.85)对护理部主任为重要.结论应建立系统的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并对护士长及护理部主任分层次进行培训.

    作者:李晓波;苏兰若;王爱萍;郑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例全内脏反位肝移植患者围术期护理

    对1例全内脏反位行肝移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恢复良好,肝功能明显好转,术后29 d出院.提出术前予以周密准备及心理支持,术后对呼吸及循环系统和排斥反应的严密监护以及早期预防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建华;吴雪;孙京旭;马芳;石媛;马文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例尾侧重复综合征患儿的手术配合

    总结1例罕见的尾侧重复综合征患儿先后切除重复结肠,行结肠双筒外置术、左肾、左巨输尿管切除结肠还纳及腹壁疝修补术、阴茎矫治龟头成形术后3次手术的配合要点.结果患儿术后大便恢复正常,控制良好.2个月后随访患儿体重明显增加,能参与学校的正常活动.提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肖娟;赵剑侠;姚爱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3次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结1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3次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认为在患者术前、病情变化、进入ICU治疗、恢复期等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应对心理变化,减轻心理压力,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手术及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围脖式冰敷袋的制作和应用

    目的进一步减轻口咽部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出血等反应,克服常规简易冰袋的弊端.方法采用蓝色防水布和塑料薄膜、高弹松紧带、75%乙醇等制作成围脖式冰袋.将148例口咽部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术后用围脖式冰敷袋行颈部冰敷,对照组用简易冰袋行颈部冰敷.结果术后伤口无痛率、止血时间、进食时间、伪膜完整形成时间和预后发音情况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围脖式冰敷袋能有效减轻术后患者局部症状,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姚康群;朱虹;姚义珍;刘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透气式不锈钢器械托盘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节省器械烤干、打包时间,延长器械包布使用寿命,提高灭菌合格率.方法对同样的腹部手术器械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包扎材料,各包扎、灭菌300次,其中A组直接采用包布包扎,B组采用器械托盘承托后包扎,C组采用自制透气式不锈钢器械托盘承托后包扎.结果 C组器械烤干、打包时间,包布使用寿命及灭菌合格率均显著优于A、B组(均P<0.01).结论使用透气式不锈钢器械托盘承托包扎器械进行灭菌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可节约资源,保证灭菌效果.

    作者:邓秋儿;冯宝琴;谭惠芹;梁群;陈碧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自制高频电刀治疗放疗性后鼻孔闭锁的护理

    对5例鼻咽癌放疗性后鼻孔闭锁患者应用自制高频电刀于鼻内镜下行造口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鼻咽腔的自护法及加强术中高频电刀的管理,术后加强鼻咽腔、口腔的护理.结果5例患者均造口满意、通气良好,随访2~4年无复发.提示本治疗方法疗效好,护理到位.

    作者:王朝娟;张洛灵;李永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 711例(3 418眼)屈光不正行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的患者,予术前精心准备、术后做好眼部护理及指导.结果 1次达到术前佳矫正视力者1 669例(3 376眼,占98.8%),随访1~2年,患者视力≥1.0者1 659例(3 315眼,占97.0%).结论术前认真检查、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科学指导有助于提高LASIK治疗屈光不正的成功率,并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恢复.

    作者:吕秋荣;林意玲;江海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影响弱视患儿疗效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弱视患儿疗效的相关因素及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352例(594眼)患儿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并检查眼位、屈光间质、眼底和注视性质.经散瞳、检影验光,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者全部配镜矫正,并同时采用遮盖法、家庭精细作业、协调训练及激光综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6.97%,基本治愈率80.30%;弱视类型(注视性质)、治疗的初始年龄以及弱视程度均与疗效相关(P<0.01).结论影响弱视患儿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是弱视类型、初始治疗年龄及弱视程度;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及时治疗、家庭配合及社会的关注是保证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

    作者:凌娅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6例(46眼)黄斑水肿患者采取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做好术前患者心理护理,注射后体位护理及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尤其是眼压的监测.结果 46例(46眼)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35眼(76.1%),黄斑水肿不同程度改善,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加强注射前、中、后护理,尤其是注射后体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对确保该技术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作者:刘荣娇;苏丽金;林婉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围产期的饮食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围产期饮食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5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按初次就诊的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135例)和观察组(119例),两组均予药物控制血糖和基本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缮食计划并分阶段进行反馈调整.结果两组孕产妇孕6个月、产前产后1周体重、空腹血糖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新生儿窒息率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围产期的科学管理能有效降低围产期母婴的危险因素.

    作者:蔡红;孙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鼻唇沟岛状瓣修复鼻尖及鼻翼缺损患者的护理

    采用鼻唇沟岛状瓣一期修复鼻尖及鼻翼缺损14例患者,除1例出现皮瓣部分坏死外,其余均取得了良好的塑形效果.提出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手术后注意观察皮瓣的血运,及时排除引起皮瓣影响血运的病因是护理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洪荣;公茂来;王秋菊;张帆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上颌窦穿刺冲洗术中预防晕针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上颌窦穿刺冲洗术中减少晕针发生率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692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6例)按常规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术;观察组(3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健康知识宣教,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提供独立辅导、音乐治疗等护理干预.结果晕针发生率观察组(2.0%)显著低于对照组(1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穿刺过程中的晕针,提高上颌窦穿刺成功率.

    作者:何玉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论临床路径与其它护理模式的辩证关系

    通过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优点以及国内外实施临床路径的情况;用辩证的观点阐述了临床路径与循证医学、整体护理、个案管理的关系,以及我国在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充分说明临床路径在我国的实施一定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并注意与其它的医护模式相结合.

    作者:赵晓敏;阳爱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自体肋软骨移植修复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的护理

    对13例唇裂术后鼻畸形的患者采用自体肋软骨切取移植手术方法进行修复,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患者均恢复正常鼻部形态结构.提出加强术前、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基础.

    作者:谭君;雷丽;邓双;李维曼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口腔医院患者就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口腔医院患者就诊的相关因素,了解消毒隔离的地位在影响因素中的变化及患者对其认知情况.方法自制调查问卷随机抽取200例患者进行相关调查.结果医疗技术、消毒隔离以及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是影响患者就诊的3大因素(分别占24.6%、20.6%、17.4%);患者对消毒隔离的概念认知不足(占77.0%).结论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医院应该持续关注的问题;口腔科的消毒隔离在患者就诊影响因素的排序中较前,提示加强口腔科消毒隔离工作是提升医疗质量、吸引患者就诊的重要因素.

    作者:叶丽娜;王智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