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4152
  • 国内刊号:42-1154/R
  • 影响因子:2.06
  • 创刊:198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342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学杂志   2012年6期文献
  • 妇科病房绩效考核细则的制定及实施

    目的 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工作热情,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在妇科病房从技术职称、岗位风险、工作量、工作质量、科研教学、工作态度方面制定绩效考核细则,建立各项考核记录,采取积分制作为奖金分配依据.结果 方案运行1年,科室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护理人员的不良行为明显减少.结论 绩效考核细则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公开、公平、公正的分配原则,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方秀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农村卫生服务机构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农村卫生服务机构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组建患者安全改进团队,对3所农村卫生服务机构护理人员针对住院患者跌倒问题采用RCA法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教育,并指导其应用RCA于跌倒事件的分析处理.结果 运用RCA后2所合作卫生服务机构患者跌倒例次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培训和教育农村卫生服务机构护理人员掌握并应用RCA,可降低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的跌倒发生率,从而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谢建飞;丁四清;刘爱忠;魏容容;秦春香;易琦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助产士工作压力源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助产士的工作压力源及一般自我效能感,明确压力源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以帮助管理层及助产士本人正确认识和设法减少工作压力,从而提高助产士的自我效能感.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50名助产士的一般资料、工作压力源、自我效能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助产士工作压力源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41土0.43,显著低于常模(P<0.01),工作压力源与自我效能感呈中高度负相关(均P<0.05).结论 建议从管理角度减少或消除助产士工作压力源,重视激励机制的体现,以提高助产士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助产事业的发展.

    作者:郑桂香;张明娜;勾宝华;陶渝;姜梅;翟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与效果

    目的 探索基层医院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参照广东省卫生厅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对89名病区护士进行核心能力培训,即成立核心能力培训小组,以临床专科为培训基地进行培训.结果 培训后的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及护士、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培训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基层医院护士采用核心能力培训模式有助于提高基层医院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护士自身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刘赛平;孟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快速药物识别手册的制作与应用

    口服药物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口服药物具有服用方便、疗效可靠、患者易于掌握等优点.但口服药物种类繁多,很多药物形状、颜色极为相近,对于护士正确识别、准确执行医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此,笔者设计制作了快速药物识别手册,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孙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改良外周静脉穿刺钢针的设计与应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给药途径,输液静脉穿刺时大多采用扁平针柄的穿刺钢针,当针头斜面紧贴静脉管壁时,常出现静脉输液缓慢、不畅.临床护理工作中常采用在针柄下垫棉签头的方法解决输液不畅,但操作繁琐且不美观,针尖易刺破血管,导致患者不必要的痛苦.为此,笔者改良外周静脉穿刺钢针,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介绍如下.

    作者:陆一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密闭状态下可视引流滴数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目前,我国医院使用的引流袋须打开底部活塞,行开放式引流方可通过观察引流物滴数来判断引流的通畅情况.此举不仅使引流物暴露于空气中,增加病房异味,而且盛放引流物的容器易被打翻,造成污染或引起职业暴露,对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形成感官上的恶性刺激.鉴此,我科护理人员设计密闭状态下可视引流滴数装置,并与苏州林华器械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成品200件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明;陈艳;应梅;王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功能预防足下垂支架的制作与应用

    急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椎体囊的受损、肌张力增高等原因,易发生足下垂、足外翻、足外旋等并发症,极大地影响其康复后的步态及生活质量.为解决这一难题,我科于2010年3月设计制作多功能预防足下垂支架,应用于98例患者,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陈桂兰;高作良;阮巧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W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W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152名护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班(72人)和对照班(80人),分别采用WPBL和讲授为主的(LBL)教学法对《外科护理学》中损伤章节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对护生进行闭卷考核和问卷调查,比较护生的考试成绩和综合能力.结果 实验班与对照班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教学法有助于掌握知识一个项目外,实验班对WPBL教学法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班对LBL教学法的评价(P<0.05,P<0.01).结论 将WPBL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能明显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应用过程中应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张俊玲;陆予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现状与对策研究进展

    医疗机构中暴力事件以护理人员发生的概率高.介绍国内外护患暴力、护士间暴力研究的现状及护士在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出现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异常.提出应分别从加强沟通、护士自身、政策、医院管理寻找对策,以期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田凌云;李映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胸部手法振动配合环状软骨按压协助排痰效能影响因素及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结合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以经典效能评估模型(ADC模型)为理论框架,分析和评价了胸部手法振动配合环状软骨按压在备用阶段、运行阶段和结局指标中影响排痰效能的因素,旨在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合理应用和评价胸部手法振动配合环状软骨按压排痰提供依据.

    作者:邱莉;李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术前皮肤准备方法及卫生经济学分析

    从备皮方式对术后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面,总结术前剃毛备皮、剪毛备皮、脱毛剂备皮及不除毛备皮的优点及不足,综述各种备皮方法的经济学分析情况,并介绍了国内外备皮方法的应用现状,指出剪毛和脱毛剂备皮法导致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更低;从长远效益来看,脱毛剂备皮及剪毛备皮的成本要低于剃毛备皮法.

    作者:李香风;赵红;曹晶;吴欣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CBI双语教学及其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介绍内容依托式(CBI)教学法及其国内外应用状况,分析本科护理教学中CBI双语教学的四个关键问题,即师资队伍的培养、护生情况、教材选择、教学效果评价,为今后临床护理教学中实施CBI双语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作者:栾伟;陆丽清;钱益萍;钱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滤器后加热法对患者体温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滤器后加热法对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CRRT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将加温装置连接到置换液的管路上,观察组将加温装置连接到滤器后静脉端血液回输管路上.两组均于CRRT治疗开始3h、6h、12h时测量患者体温及深静脉置管的动、静脉端的血液温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溶血反应相关检验结果.结果 在CRRT治疗不同时段,两组深静脉置管的动、静脉端的血液温度比较,干预主效应均P<0.05;治疗12h时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溶血反应相关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滤器后加热血液回输管路的方式可安全有效地补充CRRT治疗中循环热量,降低CRRT治疗中低体温发生率.

    作者:魏培红;冉晓;刘伟权;涂莉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刀治疗中央型肺癌致气道阻塞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应用高频电刀治疗中央型肺癌致气道阻塞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中央型肺癌阻塞大气道导致呼吸困难患者12例,在全身麻醉后喉罩通气下经支气管镜应用高频电刀对病变进行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熟悉麻醉和手术要点;术中做到熟练、紧密配合;术后注意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喉痉挛等.结果 12例患者经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2例术中SpO2下降,1例术后发生喉痉挛,经处理好转.结论 周密、及时、细致的护理措施可保障治疗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林丽萍;刘予红;厉银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Whipple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对54例胰腺癌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Whipple术,9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低血容量休克2例,胰瘘3例,胆瘘1例,肺部感染1例,胃排空障碍2例.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体征,测定引流液性质判定有无胰瘘、胆瘘、胃肠吻合口瘘发生,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预后良好,住院14~30 d出院.随访1~6个月,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无一例死亡.提出对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Whipple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采取积极措施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严密观察和监测,做好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龚海洋;马嫦娥;陈月英;虞文魁;彭南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期创伤后成长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期创伤后成长状况,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30例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期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和创伤后成长状况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期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均分为67.33±14.17,欣赏生活维度条目均分高,其次是精神改变、人际关系、个人增强,新的可能性均分低.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状况、月收入、病情、病程等患者的创伤后成长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期患者呈中等程度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性别、年龄、社会支持、病情等为其影响因素.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看到患者心理的积极改变,并针对患者的不同,护理措施有所区别.

    作者:汪娟;张平;宋旭红;李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创伤性主支气管断裂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创伤性主支气管断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4例创伤性主支气管断裂患者实施术前急救、心理护理;术中、术后的护理;呼吸道管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肺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术后无呼吸衰竭,住院30~35 d痊愈出院.结论 创伤性支气管断裂是闭合性胸部创伤的严重并发症,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丁玉辉;罗宇;朱翠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音乐疗法与自控镇痛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音乐放松想象训练(MRIT)联合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技术(PCIA)对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围术期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各15例.A组采取常规护理,术后根据需要间断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在此基础上,B组增加MRIT;C组增加术后PCIA;D组采用MRIT联合术后PCIA.采用ELISA法测定术前30 min、术毕和术后不同时间的TNF-α、IL-6、IL-10浓度及BP、HR、VAS评分.结果 四组不同时段TNF-α、IL-6、IL-10,收缩压、舒张压、HR值及VAS评分比较,干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D组优.结论 围术期实行MRIT联合PCIA能获得较好镇痛效果,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地调控促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性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以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

    作者:郑丽萍;应燕萍;施莉莉;洪梅;谢园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并发低心排综合征患者的监护

    目的 总结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LCOS)患者的监护,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54例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35例术后并发LCOS;经严密生命体征监测,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及胸腔引流液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LCOS.结果 35例中死亡5例,其他患者经密切监护及采取针对性措施均好转出院.结论 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后LCOS发生率高,严密监护和有效处理可提高换瓣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周卫红;凌云;何振爱;刘映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

    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不同程度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3例,12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延期愈合.住院27~55(39.6±15.3)d出院.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皮瓣质地良好,外形美观,足踝功能恢复满意.提出积极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和皮瓣血供观察,重视疼痛、康复的护理和出院指导,是保证皮瓣成活、重建肢体功能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凤;黄干秀;夏燕;周艳莲;刘俊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外膜电极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高龄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心外膜电极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高龄晚期心力衰竭(下称心衰)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例晚期心衰经冠状静脉植入左心室电极失败的患者,选择外科手术植入心外膜电极技术心脏再同步治疗.手术由心外科、心内科、手术室护士和导管室护士共同协作完成.结果 3例患者术中电极植入均顺利,术中无即时并发症.1例术后第2天并发重症肺部感染,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2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心外膜电极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高龄晚期心衰患者是可行的.护理上应注重完善的术前准备,训练患者掌握有效呼吸和咳嗽;术后做好各项监护和疼痛护理,防止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晓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术中失血量对手术患者记忆障碍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术中失血量对手术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82例外科手术患者采用称重法、计量法统计术中出血量,于术前24 h、术后24 h采用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进行记忆功能的测评.结果 282例患者中,发生术后记忆障碍194例(68.8%),其中轻度98例(50.5%),中度93例(47.9%),重度3例(1.6%);术中失血量>400 mL的患者术后记忆障碍发生率高,且程度重(P<0.01).结论 术中失血量对术后患者的记忆功能有一定的影响,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术中失血量可降低术后患者记忆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张新华;雷鹏琼;陈长香;姚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手术腔镜器械管理流程再造

    目的 探讨手术腔镜器械管理再造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手术腔镜器械使用和发放的流程进行再造,制定标准并实施.并对流程再造前后日平均腔镜手术量、连台手术等待时间以及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流程再造后日平均腔镜手术量、连台手术因为器械灭菌等待的时间与传统流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流程再造后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的满意率较再造前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再造流程优于传统护理流程,使手术腔镜器械的发放和使用流程更加合理、科学.

    作者:尹育芳;李韶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元情绪和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元情绪和社会适应性的关系,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12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运用元情绪量表和社会适应性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患者元情绪得分2.49±0.26;社会适应性得分3.02土0.38;元情绪与社会适应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元情绪3个变量均是社会适应性危险因素.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元情绪处于低等水平,社会适应性处于中等水平,元情绪各因素能有效预测乳腺癌患者的社会适应性,提示护士和家属应该培养提高患者的元情绪水平.

    作者:杨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优效病例示范在肿瘤手术患者心理干预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优效病例示范对改善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 选取手术治疗成功、出院1~6年、生活质量良好的病例,由其撰写康复成功的经历与方法,附照片,置于病区走廊墙上,创建“优效病例示范园地”,冠名“希望之墙”,每次8个病例,每半年更新1次.对100例肿瘤住院手术患者,于术前检查阶段指导阅读各项内容;术后康复阶段再次针对患者的薄弱环节与患者及家属探讨应对术后不适的方法等;出院指导患者学习优效病例适应性调适方法.结果 出院时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均P<0.01).结论 优效病例示范心理干预法可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蚁涵纯;钟巧玲;钟就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穴位敷贴加穴位按摩防治全麻术后恶心呕吐

    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加穴位按压防治全麻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为防治全麻术后恶心呕吐提供有效方法.方法 将外科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采用足三里、内关穴敷贴加按压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结果 两组术后24 h恶心呕吐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穴位敷贴加穴位按摩防治外科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价廉、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汪仕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延续健康教育对生长激素腺瘤患者出院后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健康教育对生长激素腺瘤患者出院后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对152例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评分≥62.5分的生长激素腺瘤患者实施延续健康教育方案,分别比较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及1年时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结果 患者不同时段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时间主效应均P<0.01.结论 延续健康教育方案能使生长激素腺瘤患者在出院后对疾病的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和不可预测性保持足量的刺激,从而有效降低患者出院后的疾病不确定感.

    作者:任琳;任学芳;郎黎薇;张铮;庞娇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术前置胃管时间对全麻胃肠道手术患者皮质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前置胃管时间对全麻胃肠道手术患者皮质醇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胃肠道手术需要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于术晨病房常规置胃管,观察组于全麻诱导后置胃管.每组分别监测术晨,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2 min及5 min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清皮质醇.结果 两组不同时段各观察指标比较,干预主效应均P<0.05.结论 将手术患者置胃管时间放在麻醉诱导后进行能减少患者的不适感,避免血压、心率及皮质醇急剧升高,减轻应激反应.

    作者:袁玉萍;尹罗庚;贡国娟;吴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便秘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1例老年行全喉切除术后便秘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情况提出问题,采用与便秘有关的中英文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Pubmed、CINAHL、Medline及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获取护理证据;参照实施深呼吸训练、增加腹压方法训练、补充水分、卧床期间腹部按摩、鼓励下床活动、训练规律排便反射、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鼻饲双歧杆菌等措施.结果 患者逐步恢复排便的力量,大便秘结逐渐改善,每1~3天规律排软便1次,未再发生便秘.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可以对老年喉癌患者喉切除后发生便秘根本原因进行探究、寻找证据,终解决便秘问题.

    作者:田梓蓉;张平;梁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留置液囊空肠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 预防液囊空肠导管置管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肠内营养治疗的顺利进行.方法 通过对24例留置液囊空肠导管行肠内营养治疗患者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采取胶布“Y”形粘贴固定方式,严格交接班;改进冲管方法,保持导管通畅;改进囊内注入的液体;做好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 有效地解决导管堵塞、拔管困难等护理问题,未出现呼吸困难及缺氧的现象,仅1例导管脱出体外、1例导管在体内打折拔除.结论 针对性干预措施有助于防护置管过程中液囊空肠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

    作者:洪菁;郭芸;周桂兰;苏梅芳;廖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导尿管对小儿尿道成形术后引流尿液,缓解患儿排尿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尿道成形术后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在新成形尿道内置一管径8~10F的多侧孔短硅胶支架管.观察组则应用8~12F改良导尿管引流尿液,即在导尿管中、下段剪多个侧孔,持续导尿10 d左右后将改良导尿管中段多侧孔段下移至新建尿道处作为短支架管,指导患儿自控排尿.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尿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术后尿培养均为阴性,无尿路逆行感染.结论 应用改良导尿管引流尿液能有效缓解小儿尿道成形术后排尿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程琳;齐超;吴轶璇;曾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互动达标护理在肝移植患者PICC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King互动达标理论在肝移植患者P1CC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5例肝移植留置PICC患者按就诊科室分为观察组(67例),应用King达标理论行PICC管理;对照组(68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行PICC管理.采用自制“护理目标单”、“PICC相关知识问卷”等工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目标达标率和PICC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测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目标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ICC相关知识掌握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King互动达标理论的应用,促进了肝移植患者PICC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了患者的PICC健康知识水平.

    作者:高东霞;张利岩;毛莎;宋慧娜;林牡丹;杨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家居环境改造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居环境改造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54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出院后按常规定期进行康复指导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与装修公司技术人员合作指导患者进行家居环境改造.结果 观察组出院3个月、6个月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干预主效应P<0.05;出院6个月两组肌肉萎缩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预见性家庭环境改造,能大限度地利用其残存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吕英瑛;陈小芬;李巧玲;孟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公共保健操对颈肩综合征针刀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公共保健操(公健操)对颈肩综合征针刀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门诊颈肩综合征针刀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千预组教会患者公健操锻炼方法,发放光碟及书面资料,督促患者坚持锻炼,每日2次,每次15 min.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量表(JOA)以及视觉疼痛量表(VAS),对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VAS、JOA评分比较,干预主效应均P<0.01.结论 坚持公健操锻炼能提高颈肩综合征针刀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陈杏云;王开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太极云手训练对颈性眩晕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太级云手训练对颈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与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太极云手练习,均干预3周.采用多功能颈椎检测系统(MCU)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袁评价锻炼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左侧屈活动度、右侧屈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太级云手训练有助于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和提高患者的颈部活动度.

    作者:江苏珍;曹云;刘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致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致胃肠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87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产后出血致胃肠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 87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发生胃肠功能障碍30例(34.5%),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为年龄、麻醉方式、出血量、合并感染(均P<0.05).结论 产后出血可导致患者发生胃肠功能障碍.避免高龄妊娠,选择腰麻-硬膜外麻醉,做好产前、产时及产后的护理,建立预防产后出血预案及急救预案,预防和积极控制感染可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导致的胃肠功能障碍.

    作者:杨帅;苏小雯;罗太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人胎盘组织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的护理

    目的 观察人胎盘组织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的效果及探讨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 将100例妇科门诊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患者,按就诊先后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对症处理,增生型营养不良应用1%氢化可的松软膏止痒;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给予2%丙酸睾丸酮鱼肝油软膏涂搽患处等.观察组予以人胎盘组织液加利多卡因在外阴患处皮下注射,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人胎盘组织液联合利多卡因外阴患处皮下注射法治疗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疗效满意.而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注射时护理、注射后不良反应的观察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刘佳举;张淑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双氯芬酸钠纳肛联合舒适护理在输卵管通液术中的应用

    目的 减轻输卵管通液患者术中疼痛.方法 将160例继发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输卵管通液术过程中对照组行常规处理,不予镇痛药物;观察组于术前45 min取双氯芬酸钠栓50 mg纳肛,同时行舒适护理.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输卵管通液术过程中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纳肛联合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手术时间,使下床活动时间提前.

    作者:白蓉;李亚兰;田晓勤;汪艳红;刘珍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可调式助行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设计一种可调式助行器,由上下平行的手臂弓形托、底托及中间起支撑作用的内外套管组成.其根据个人身高调节内套管的长度,使双上臂支撑在手臂弓形托上,双手握住手柄,身体微向前倾,即可推动助行器向前行走.该步行器便于患者站立或步行;减轻患者胸腰部及下肢的负荷;增强患者步态行走时的安全性和平衡性.适用于各种脊柱疾病手术后早期下地行走锻炼的患者,减少卧床并发症.

    作者:王文慧;韩丽前;江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自制避光病员服用于眼科光动力治疗患者

    目的 探讨自制避光病员服应用于眼科光动力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44例眼科行光动力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两组患者均做好避光指导并佩戴宽边墨镜.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穿深色长袖、长裤,佩戴帽子、围巾、口罩、手套;观察组着自制避光病员服,并做好穿戴该服的健康指导与护理.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结膜损伤和视网膜损伤;对照组发生轻度皮肤损伤1例;两组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避光病员服方便患者穿脱,提高患者穿着舒适度,保证避光效果.

    作者:洪欢;罗汉萍;薛朝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术前体位练习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延长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患者面向下体位的保持时间,提高患者被迫卧位期间的舒适度.方法 将60例(60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的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于术前3d在护士指导下依次练习床上俯卧位、床旁头低坐位、床上头低坐位及站立头低位.结果 观察组术后遵医嘱体位控制率及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术前多种体位练习有利于提高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患者遵医体位控制率和舒适度.

    作者:谌晓兰;罗汉萍;严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常温局部氧疗促进细菌性角膜溃疡愈合

    目的 探讨常温局部氧疗辅治细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64例细菌性角膜溃疡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常温局部氧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第3天、第7天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常温局部氧疗对细菌性角膜溃疡愈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丹;宋玉伟;徐文烽;陈平;李兰;张旭;邓婷;陶宗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状况,分析影响营养达标的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有效护理措施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肠内营养制剂第3天供给热量能否达到患者需求[104.6 kJ/(kg·d)]的60%,将82例患者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的主要因素.结果 82例患者中17例(20.73%)达标.达标组患者体质量水平、术中出血量、肠内营养不耐受例数显著低于/少于未达标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体质量、术中失血量、肠内营养不耐受对早期营养达标有影响.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实施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体质量越重、术中失血量越多、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越高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达标的危险大.

    作者:周飞燕;许勤;陈丽;曹斌;杨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澳大利亚工作的中国护士职业体验研究

    目的 了解在澳大利亚工作的中国护士的主要职业感受,为我国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士人事管理的发展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9名有中国临床护理工作经历、曾担任护士长职务,后取得澳大利亚护士执照并在澳大利亚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进行深入访谈,以现象学分析法对其职业体验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护士在澳大利亚工作的职业体验集中临床护理工作内容差异、护理管理理念与方式差异、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实效性的护理培训及徘徊的回国愿意五个方面.结论 我国护理管理者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护理经验,改革护理模式及护理管理方式,提升护士专业价值,稳定护理队伍,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张旭媛;Helen Hon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