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防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坠积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将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骨牵引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IMB模型对患者实施干预.结果 观察组防控坠积性肺炎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为13.79%,观察组为0.结论 利用IMB模型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并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作者:张琦;秦元梅;李贞;戎娜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骨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ICU骨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142例,每日2次使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评估患者是否发生ICU谵妄并收集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骨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为40.8%,89.7%在入ICU 5 d内发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疼痛、机械通气时间和低钙血症是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骨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较高,ICU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病情严重、机械通气时间长的患者,采取积极的措施缓解疼痛和纠正低钙血症,以降低ICU谵妄发生的风险.
作者:黄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双胎母乳喂养现状和主要障碍,为构建双胎母乳喂养支持体系提供借鉴.方法 便利抽取上海市某三甲妇婴保健院双胎分娩母亲148人,电话访谈了解其母乳喂养状况.结果 双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77.0%、66.2%、47.3%、14.2%和28.7%、24.3%、1o.8%、3.4%.母亲泌乳不足是双胎12个月内各时期离乳的主要原因.结论 双胎母乳喂养率相对较低,支持母亲泌乳是提高双胎母乳喂养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赵敏慧;刘金凤;王勤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防范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以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步骤为蓝本,采用头脑风暴法及根本原因分析法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暴露性角膜炎发生原因,并拟定对策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确认活动效果.结果 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21.18%降至品管圈活动后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
作者:张晴;胡娜;王婷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护患互动式综合干预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170例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不同病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5例.干预组给予护患互动式综合干预,包括互动资料收集、互动方案初建、实施互动循环和互动效果反馈4个环节,推动患者/家属主动参与治疗护理活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3个月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肢前屈、外展角度及握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护患互动式综合干预促使患者积极参与治疗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作者:陈越;颜巧元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持续微量滴注联合手动喷雾用于喉癌喉切除术后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提高气道湿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85例喉癌喉切除术患者按住院先后时间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注射器推注湿化液的方法进行气道湿化,观察组采用改装的镇痛泵进行持续微量滴药,并用鼻腔喷雾器手动喷雾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和血性分泌物发生率显著降低,日均湿化液滴入量更多,日均吸痰次数减少,术后状态焦虑和抑郁评分降低(均P<0.05).结论 镇痛泵持续微量滴药联合手动喷雾气道湿化,能改善喉癌喉切除术后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性状,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并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水平.
作者:杨慧;李小妹;张荣荣;雷辉荣;王继红;马思敬;刘静;武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选择一种较为理想、安全、有效的吸氧方法,提高氧疗效果.方法 选取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于气管插管拔管后分别给予单侧鼻导管给氧、鼻外导管双孔给氧、面罩给氧.监测三组患儿干预前(气管插管拔除前)和干预后(拔除气管插管吸氧1h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气分析值(pH值、PaO2、SaO2、PaCO2),以及患儿皮肤是否温暖干燥、口唇是否红润、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三组HR、RR、pH值、PaCO2、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SpO2、PaO2值及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面罩给氧PaO2高,鼻外导管双孔给氧依从性高.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气管插管拔除后采用3种给氧方法,均能达到良好的氧疗效果;患儿对鼻外导管双孔给氧的依从性优于单侧鼻导管给氧和面罩给氧.但给氧时间仅为1h,长时间应用的氧疗效果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欣;周秀花;乔建红;赵红;乔秀芸;江淑敏;许翠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对1例大便失禁患者采用骶神经调节术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每日大便2~3次,为成形软便,Wexner失禁评分3分.根据该术式分为临时性刺激器植入阶段和永久性刺激器植入阶段,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尤其敦促患者准确记录排便日记,做好两个阶段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胜男;尹淑慧;汤海燕;卓光鑽;姜红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总结异体巩膜移植治疗下睑退缩合并睑内翻倒睫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5例(56眼)下睑退缩合并睑内翻倒睫患者应用异体巩膜移植联合睑板固定矫正术治疗,给予细致周到的术前准备及术后饮食、眼部、疼痛等护理.结果 患者住院5~9 d(平均6.5 d),未出现感染、排斥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33例(54眼)下睑睫毛位置正常,无眼睑内外翻、成角畸形,睑缘弧度自然.2例(2眼)于术后10个月倒睫复发,无下睑退缩,再次行轮匝肌缩短矫正术.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出院后加强随访护理,对确保手术效果非常重要.
作者:董江;夏莹;张昌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规范化设置烧伤科急救车,缩短急救操作用物准备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方法 确定烧伤科急救车中的急救物品、药品并分类设置,急救药品按颜色分类,增设急救车分布标识图.将36名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人,分别应用规范化设置的急救车和传统方法设置的急救车进行急救模拟演练.结果 实验组简易呼吸气囊辅助通气、协助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留置胃管、静脉输液、静脉采血操作6项急救操作的用物准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规范化设置的急救车可缩短急救操作用物准备时间,从而减少急救过程中因用物准备时间过长造成的急救延误.
作者:吴巍巍;程丹;张丹丹;郎欢馨;魏友亮;潘黎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三镜联合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方法 将33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成三组,快速康复外科组(FTS组)采取三镜联合手术治疗,并在围术期各环节贯彻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传统开腹组和传统腹腔镜组围术期治疗护理均按照外科常规.结果 3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胆汁引流时间比较,FTS组显著短于另外两组(均P<0.01).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护理中应用,为患者及早、顺利康复出院提供了保障.
作者:肖黎;魏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比较三级综合医院男女护士职业生活质量的异同,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护士职业生活质量量表,对广东省27所三级综合医院的628名男护士和与之匹配的628名女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男护士工作家庭平衡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护士(P<0.01),其他3个维度得分及总分男、女护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自我评价有差异的条目主要分布在工作家庭平衡、工作量及工作环境维度.影响男护士职业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对科室的喜欢程度及学历,影响女护士职业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对科室的喜欢程度、职称、用工性质、月平均夜班天数以及是否独生子女(P<0.05,P<0.01).结论 广东省三级综合医院男护士工作家庭平衡优于女护士,影响男护士职业生活质量的因素少于女护士.建议护理管理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不同性别护士的职业生活质量.
作者:魏丽君;胡亚妮;黄惠根;蓝惠兰;肖柳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对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认知状况.方法 采用医护人员对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认知现状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医院45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对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整体认知得分为(68.97±9.12)分;对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参与内容得分依次为决策性参与(3.94±0.91)分、照护性参与(3.67±1.10)分、诉求性参与(3.50±1.23)分;护理人员认为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现存困难主要在于媒体报道、患者自身因素以及护士自身工作繁忙.结论 护理人员较认可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意义,对患者参与患者安全内容更多地支持决策性参与,对开展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有一定的顾虑.
作者:刘彤;姚佳;顾媛;任惠荣;朱秀慧;刘爽;赵艳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应用实景图片提高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效果.方法 科室成立清洗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制定清洗质量控制标准,实景拍摄记录各操作环节中操作不规范、清洗质量不迭标与缺陷现场,通过科室微信或QQ群平台及时沟通、反馈与改进.结果 实施实景图片管理后器械生锈率、污渍率、返洗率、报损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实景图片管理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过程,有助于提高器械清洗质量.
作者:刘世华;何迎春;尹忠元;郭立平;陈怡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对1例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在血管内形成死结的患者,通过多学科协作成功取出导管,并总结此病例对护理工作的启示和反思,为防范此类置管并发症提供参考.
作者:杨梅;王莉;杜凌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比较3种气道湿化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大鼠气道湿化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将8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各22例.对照组不建立重型颅脑损伤模型,其他三组(A、B、C组)用Feeney法建立重型颅脑损伤模型,术后第2天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后4h开始气道湿化,A组湿化液为0.9%氯化钠溶液、B组为0.45%氯化钠溶液、C组为0.9%氯化钠与盐酸氨溴索混合液.气道湿化后第7天和第14天取肺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变化,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值,并测量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A、B、C三组颅脑损伤模型制作成功.A、B、C三组大鼠气道湿化后第7、14天肺组织湿干重比值、SP-A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0.9%氯化钠联合盐酸氨溴索湿化气道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大鼠气道湿化效果,促进SP-A蛋白分泌,更好地保护肺组织,是较为理想的气道湿化液.
作者:苏鑫阳;许红梅;王梅林;鲁文先;李珍珠;王清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分析开胸手术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介绍非药物性呼吸道廓清技术的7个方面及使用方法,总结开胸术后患者应用非药物性呼吸道廓清技术的现状,为临床工作人员更好地应用和进一步研究非药物性呼吸道廓清技术提供参考.
作者:何静婷;喻姣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简述正念干预的概念及相关机制,介绍正念干预在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提出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发展护理正念干预的建议和展望.
作者:汪冕;陈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影响患者的生殖与代谢及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问题的风险,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介绍了PCOS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生活方式干预的意义,以及饮食、运动及行为疗法用于PCOS干预的现状,为护理人员改善PCOS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张珂;欧阳艳琼;王晓慧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骨科洁净手术间留置物品对空气净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Ⅰ级、Ⅱ级、Ⅲ级骨科洁净手术间各2间随机均分入物品留置组和物品移出组,每组3间.物品留置组手术间按照常规留置次日手术所需物品和仪器设备;物品移出组仅保留手术床和麻醉机,手术患者入室前将所需仪器设备和物品转运进手术间.两组均按常规流程运行空气层流净化系统,分别于静态净化结束后、麻醉开始和手术切皮时3个时点采集空气样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组内比较,随手术操作开始各级手术间空气菌落数呈显著升高趋势(均P<0.01);组间比较,麻醉开始物品留置组手术间空气菌落数显著低于物品移出组(P<0.05),净化结束后、手术切皮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手术间留置物品对室内空气层流净化效果无不良影响.
作者:张穗;黄媛;王婷;黎笔熙;董玉梅;周静;周凤玲;朱燕;张帆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移动护理技术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7~9月肝胆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访视;2014年10~12月肝胆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7例作为观察组,应用移动护理技术进行术前访视.结果 观察组因术前访视不到位导致不能按期手术的例数减少,患者对护士术前访视满意度以及《术前访视记录表》检查评分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移动护理技术应用于术前访视,可提高护士术前访视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罗忠梅;邓世红;唐雄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晶体植入患者术中的真实体验,为提高患者术中舒适度、有效应对手术应激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1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归纳患者术中体验的4个主题:手术操作、器械刺激及体位固定引起的生理不适,多样化的主观视觉体验,对手术过程的不确定感以及紧张、害怕等负性心理体验及其应对.结论 患者术中体验复杂多样,应积极关注并给予术前健康教育、放松训练等干预措施,提高术中舒适度和满意度.
作者:程芳;李霞;李燕玲;高玉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对1例右肱骨肿瘤患儿使用3D打印的金属导板辅助实施肿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完全切除,术中出血200 mL,未予输血,术后1周恢复良好出院,3个月后复查肢体活动正常.提出3D打印技术制作的金属导板,可直接引导摆锯,避免人为因素造成误差,可以将手术设计精确地在术中实现,提高手术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室护士需了解导板功能,准确准备用物,严格无菌操作,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刘双欢;严亚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专科人文关怀对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手术患者6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不同手术专科分别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结果 观察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手术室专科人文关怀可有效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荷玉;王萍;高兴莲;胡娟娟;杨英;李婷婷;李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索军队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方法.方法 合理设置军队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目标和内容,选择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和教学方法,并严格教学管理.结果 学员专科理论及操作技能显著提高(均P<0.01),学员对培训基地的教学质量评价较高.结论 根据军队特色制定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并实施,是手术室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作者:周娅颖;王庆梅;王莉;罗跃全;张玲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产后乳腺炎患者对乳腺炎病因中医辨证分类的认识,为开展中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将乳腺炎发病原因进行辨证分类共11类,对1 022例产后乳腺炎患者进行认知调查,并调查患者获取中医哺乳知识的途径及各途径对中医哺乳知识理解程度的影响.结果 患者对其中9类辨证分类完全理解并主动采取预防措施的选择率均低于10%;24.95%患者从孕妇学校获取中医哺乳健康知识,此类患者对健康知识完全理解并主动采取预防措施占80.39%.结论 产后乳腺炎患者普遍缺乏孕期哺乳中医健康知识,不能主动采取预防措施,可能是导致产后乳腺炎的因素之一.
作者:郑翠霞;赵海军;智利彩;杨晓晴;张丽;杜芸;贺秀芳;贾小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门诊8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随访管理模式.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及门诊随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中医特色的慢病管理模式能提高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马玲;陈娟;王桂梅;钟美容;李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胆道闭锁术后患儿延续性护理的方法及作用.方法 将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后患儿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干预组应用电话、网络平台、病友活动等方式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出院时及出院后1、3、6个月测量两组患儿体质量、胆红素及家属满意度,并统计出院后6个月两组再入院率和胆管炎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再入院率和胆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胆道闭锁术后患儿预后,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任平;张玉侠;顾莺;陈劼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提高肩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功能锻炼达标率,促进肩关节功能康复.方法 按品管圈活动步骤,对肩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达标率低的现状进行要因分析,制定并落实6项质量改进措施.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肩关节镜术后康复功能锻炼达标率由49.66%提高至70.83% (P<0.05);品管圈活动开展期间患者术后8周肩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品管圈活动前患者(均P<0.05).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成率为86.27%,进步率为42.63%.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肩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功能锻炼达标率,保证了临床康复护理效果.
作者:真启云;王辉;费文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一般信息调查表对1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乳腺癌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得分为(13.55±2.96)分,其中社交回避得分为(6.73±1.88)分,社交苦恼得分为(6.83±1.79)分.是否保乳、是否需要化疗患者的社交回避得分、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回避及苦恼,是否保乳及是否需要化疗是影响其社交回避的主要因素.医务人员需提供乳腺癌患者修复自身形象的方法及充分调动其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提高自信心,积极面对疾病及治疗,从而改善社交状况.
作者:侯胜群;陆箴琦;裘佳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家庭生活质量量表用于中国肝癌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测量的可能性,为其生活质量测量提供工具.方法 方便抽取上海市某三甲医院介入治疗肝癌患者的主要照顾者501人进行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确认因子结构,对所得维度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为效标.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社会功能、家庭困扰4个因子27个条目;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4因子模型数据拟合良好(GFI=o.959,AGFI=0.924,CFI=0.985,RMSEA=o.031,x2/d f=1.472);CES-D得分与量表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均P<0.01).总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91,4个分量表为0.80~0.89.结论 家庭生活质量量表用于肝癌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测评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车惯红;卢惠娟;李晓蓉;秦薇;魏林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研制口腔加湿通气管,缓解鼻腔手术后患者因鼻腔填塞导致的口干、咽痛等不适,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 将260例鼻腔术后鼻腔填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1例和观察组1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口腔加湿通气管.结果 观察组术后9个不适症状评分、口咽部干燥不适程度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口腔加湿通气管能有效增进鼻腔术后鼻腔填塞患者的舒适度,促进康复.
作者:李虹芬;刘忠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设计可照明的外耳道冲洗器并探讨应用效果.方法 将420例耵聍栓塞需外耳道冲洗的门诊患者,按处方号奇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可照明外耳道冲洗器行外耳道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冲洗.结果 观察组紧张恐惧及眩晕呕吐、疼痛、外耳道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操作中遵医配合显著优于对照组,冲洗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采用可照明外耳道冲洗器进行外耳道冲洗,能减轻患者对冲洗的恐惧感及损伤,简化冲洗次数及提高效率.
作者:黄敏;彭明先;周密;陈国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为使护士更好地衔接减轻病痛、恢复健康和健康促进工作,本研究基于南丁格尔的护理哲学以及观念、行为和状态的哲学关系,建立观念—行为—状态护理模型.该模型由人的健康、健康问题、护理和护理者四部分构成,在阐明护理学基本问题的同时,融合了减少病痛、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等护理工作内容,可解决当前护理实践内容无法有效整合的问题.
作者:韦凤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由于家庭与社会关爱不足、医院智能化水平提高等原因,老年人就医难问题十分突出.本文从伦理学视角探讨老年人就医难问题的主要表现,分析解决老年人就医难问题的伦理学意义,并从四个方面提出解决老年人就医难问题的对策.
作者:朱宏晋;刘芮彤;顾倩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肾移植受者对自身移植后健康状况的认知评价及其应对方式,并探索认知评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健康认知评价量表(CAHS)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260例门诊肾移植受者进行调查.结果 肾移植受者CAHS的威胁、挑战、有害/失去、不相关/良性得分分别为2.65±0.74、3.70±0.49、2.87±0.71、3.11±0.69,MCMQ的面对、回避、屈服得分分别为2.53±0.49、2.20±0.43、1.73±0.64.与慢病常模相比,肾移植受者面对和回避维度得分更高(均P<0.01).威胁与回避、屈服呈显著正相关;挑战与面对呈显著正相关,与屈服呈显著负相关;有害/失去与屈服呈显著正相关;不相关/良性与回避、屈服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 肾移植受者对自身健康状况持积极评价,主要采取面对和回避的应对方式.应引导患者减少对健康状况的消极评价,避免回避甚至屈服的应对方式,实现移植后全面康复.
作者:林晓鸿;彭晓;张文馨;滕沙;尚雅彬;刘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肾移植受者服药依从性和服药信念的状况,并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移植随访门诊就诊的255例肾移植受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Basel评估量表、服药信念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54.90%肾移植受者术后服药依从性差;服药信念各维度得分:服药必要性20.35±2.76、服药顾虑16.85±3.69、药物过度使用10.29±2.89、药物有害11.15±2.86,服药必要性与顾虑差值得分为3.50±4.06.服药依从性好和依从性差组的服药必要性、药物有害、药物过度使用及服药必要性与顾虑差值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门诊肾移植受者服药依从性亟待改善,服药依从性与服药信念有关,应提高患者的服药信念,以改善其服药行为.
作者:滕沙;张文馨;林晓鸿;尚雅彬;彭晓;刘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肝移植患者临床检验指标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按照住院时间段将80例肝移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随访护理和健康管理即成立健康管理小组并提供系统的院内和院外管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1、3、6、9个月临床检验指标(转氨酶、血肌酐、尿素氮、血糖)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胆红素和血药浓度正常率在术后9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运动锻炼、认知性症状管理与实践、与医生沟通等8项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每次再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肝移植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善临床结局.
作者:何宁宁;陈婧婧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体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13例肝移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资料分析采用MAXQDA10软件.结果 肝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体能得到改善,但存在并发症威胁和记忆力下降;豁达、乐观,幸福、感恩,困惑、担心等多样化心理;频繁复诊、出行受限、饮食对生活造成的不便;以及感受到家庭和病友的支持,但自觉经济压力大.结论 肝移植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但针对并发症、心理、经济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关注.
作者:乔悦;卢惠娟;徐建鸣;秦薇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