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小针刀联合中药热封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硬膜外封闭治疗,治疗组予小针刀联合中药热封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SF-MPQ)及腰椎功能障碍程度(ODI),评估近期、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低于治疗组(96.6%)(P<0.05).两组治疗后VSA、PPI、PRI、SF-MPQ总分及疼痛、单项功能、个人综合能力、ODI总分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VSA、PPI、PRI、SF-MPQ总分及疼痛、单项功能、个人综合能力、ODI总分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两组SF-MPQ总分、ODI总分评分在治疗后4周、12周、24周呈逐渐增加趋势;治疗组SF-MPQ总分、ODI总分评分在治疗后4周、12周、24周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事件.结论:与硬膜外封闭治疗相比,小针刀联合中药热封包治疗LDH患者具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作者:王芳;张秀琢;王明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穿刺抽脓联合公英阳和汤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30例,给予穿刺抽脓联合公英阳和汤治疗.结果:经治疗,25例临床症状完全消退,复查乳腺彩超脓肿消失,治愈率为90.00%,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时间为(13.77±2.97)d.结论:穿刺抽脓联合公英阳和汤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钟馨;翟臻;祝东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术后给予内异消癥汤治疗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2例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治疗组(n=30).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指导同房,鼓励妊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3个月经周期的内异消癥汤治疗.术后3个月、6个月各随访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妊娠例数、复发例数、CA125和CA199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术后,组内治疗前后比较,3个月、6个月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治疗3个月、6个月后,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妊娠例数及复发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妊娠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A125、CA19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前后CA125水平,两组患者3个月、6个月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CA125水平,治疗组术后3个月、6个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治疗前后CA199水平,术后6个月治疗组CA199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CA199水平,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腹腔镜术后联合中药内异消癥汤治疗,可以更好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复发率,降低CA125水平.
作者:杨岢;杨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苍肤洗剂联合酮康唑乳膏治疗角化过度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例角化过度型足癣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00例,苍肤洗剂外洗后外用酮康唑乳膏)和对照组(100例,温水外洗后外用酮康唑乳膏),两组均以10周为1个疗程.对治疗前、治疗后4周、10周的皮损情况和真菌镜检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0%和78.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0周的真菌镜检阳性率分别为4.0%和16.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苍肤洗剂联合酮康唑乳膏治疗角化过度型足癣具有较好疗效,复发率低.
作者:周涛;徐文俊;张镜;王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龙琥醒脑颗粒抗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龙琥醒脑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颅脑CT检查结果、颅内血肿以及脑水肿体积、NHISS评分、ADL生活能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在各时间点的脑水肿体积、血肿体积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HISS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NHISS和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0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龙琥醒脑颗粒,能够有效对抗急性脑出血后出现的脑水肿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余文运;喻坚柏;罗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火补土法指导下谷井文祖传秘方谷方益元1号方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3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井文祖传秘方谷方益元1号方口服,对照组予以复方玄驹胶囊口服,疗程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表(IIEF-5)评分、阴茎勃起硬度(EHS)评分、雄激素水平的变化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IIEF-5评分、阴茎勃起硬度(EHS)评分、雄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5%,对照组为80.4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火补土法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疗效确切.
作者:谷井文;何清湖;宾东华;陈康清;赖湘文;廖复光;匡春平;杨丰华;罗春田;黄美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西药调节甲状腺功能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硒酵母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和中药内服治疗20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血清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甲状腺左右径、前后径和峡部厚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TPO-Ab、TG-Ab)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甲状腺各径线大小均较治疗前减小,而对照组有部分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内服可调节桥本甲状腺炎自身免疫功能,且对肿大甲状腺具有缩小作用.
作者:胡春平;严军;蔡以生;冯珍凤;张艺;陈见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人参养荣丸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92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联合人参养荣丸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眩晕评分及椎动脉血流参数.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眩晕评分(EEV量表评分、DHI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EEV量表评分、DHI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人参养荣丸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邓娟娟;杨春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灸与手功能训练联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针灸与手功能训练联合治疗.结果:在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Fugl-Meyer评分、VAS评分和肿胀程度评分3个指标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疗效上,治疗组有效率94.11%,显著优于对照组79.4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治疗基础上,针灸联合手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黄卫;钟前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额叶cGMP、MDA和SOD的影响,进一步研究电针干预治疗抑郁症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行孤养,并接受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方式造模.各组大鼠分别于应激前1d、应激2d后进行开野试验、测量体质量和糖水消耗试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应激21d后,断头取脑,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和额叶cGMP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海马、额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海马、额叶MDA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和电针组均高于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指标高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和额叶组织cGMP、MDA升高(P<0.01),SOD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电针组海马和额叶组织的cGMP、MD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SOD的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具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电针可降低模型大鼠不同脑区cGMP、MDA含量、升高SOD含量,这可能是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机制.
作者:杨利娟;赛音朝克图;赵江豪;牟秋杰;刘俊彤;景泉凯;李可;李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自身教学科研经验,通过分析《中药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并对其改革方法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深化《中药化学》教学内容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陈宏降;夏苗芬;王翰华;崔明超;秦昆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盐城市中医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的成效.方法:制定学员及带教老师的考核办法,进行评优、奖励并与个人绩效挂钩,同时加强沟通、监督、反馈等方式进行有效补充,通过比较改革前后规培学员和指导老师的考核成绩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与改革前相比,规培学员的考核成绩(出科考核、执业资格考试、师承考核、结业考核)、带教老师的综合考核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通过改革相关考核办法,能有效提高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作者:郑兴忠;张兴德;唐荣芳;刘芬;张智敏;朱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药王文化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缺乏理论指导、传播观念陈旧、传播手段落后、传播内容单一等问题.为实现药王文化的有效传播,应进一步深挖药王文化内涵,实现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着力于传播理念和技巧的创新;以影视媒介为重点,同时注重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的使用.
作者:张黎;李亚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梳理药学教育独立之初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经验和教训.通过文献查阅法,总结归纳法,认为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传统中医药体系受到西医西药的强烈撞击,近代药学教育开始出现,其高等、中等、初等教育的机构还不能形成体系.但是,其奠定了药学教育的基础,培养出来的药学人才对医药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海燕;程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护理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护理,护理干预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状况,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MMSE各因子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MMSE各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BI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BI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依从性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疗效,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利敏;庄平;钱彩文;郭利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对阑尾炎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阑尾炎术后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至出院.观察两组术后住院情况、并发症情况及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可有效促进阑尾炎术后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金玉贤;陈涛;徐淑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检测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与非(KOA)患者关节液中miR-146a和MMP-13的表达情况,并探讨miRNA家族链与该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NA-146a、MMP-13在KOA组(n=40)与非KOA组(n=40)关节液中的表达水平,并运用Spearman分析miRNA-146a与MMP-13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关节液中的目的基因均能检测到,扩增曲线良好,扩增率高;KOA组患者膝关节液中的miRNA-146a袁达量显著低于非KOA组,MMP-13表达量明显高于非KO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KOA组关节液中miRNA-146a和MMP-13之间呈明显负相关性(r=-0.675,P<0.05).结论:miRNA-146a与MMP-13的负相关性表达与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有相关性,且呈现高MMP-13、低miRNA-146a表达.
作者:欧国峰;董博;刘继华;李小群;袁普卫;朱峰峰;符奇飞;李淼;方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美洲大蠊提取液对大鼠创面组织中TGF-[β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中12只制备急性全层皮肤缺损(急性组)模型,36只制备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慢性难愈合创面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贝复济)及实验组(美洲大蠊提取液),药物干预5、7、11、14d后,留取创面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创面组织中TGF-β的表达.结果:第5~7天,各组TGF-β表达逐渐上升,第7天达到高,第7~14天表达逐渐下降;第5、11、14天,急性组TGF-β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及阳性组(P<0.01),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急性组TGF-β表达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第5、7、11天,实验组TGF-β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及阳性组(P<0.01);第14天,实验组TGF-β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与阳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洲大蠊提取液能有效提高大鼠难愈合创面中TGF-β的表达,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刘筱;伍伟明;尹婷;吴志荣;李文华;曾娟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黄二仙颗粒对db/db小鼠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只db/db小鼠分为双黄二仙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厄贝沙坦组及空白组,每组12只,中药组按照高、中、低剂量分别给予9 g·kg-1、4.5 g·kg-1、2.25 g· kg-1双黄二仙颗粒,厄贝沙坦组给予45 mg· kg-1厄贝沙坦,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2周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肾脏病理学形态,检测小鼠体质量、肾指数、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采用BN100型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结果:12周后双黄二仙各剂量组体质量、肾指数、24 h尿蛋白总量、Bun、Scr水平均优于厄贝沙坦组(P<0.05),且双黄二仙各剂量组随双黄二仙剂量增加,各指标改善水平逐渐增加(P<0.05),厄贝沙坦组体质量、肾指数、24h尿蛋白定量、Bun、Scr水平均优于空白组(P<0.05);双黄二仙各剂量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厄贝沙坦组(P<0.05),厄贝沙坦组与空白组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二仙颗粒可正向调控db/db小鼠免疫球蛋白生成,发挥肾脏保护作用,从而减缓糖尿病肾病病程进展.
作者:胡泉;涂翔;钟文;杨威英;龙驹;贾华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在系统回顾了三焦概念的内涵,以及相关争议的基础上,提出三焦是三焦-水道-津系统的中枢,对于体液的正常输布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并将此认识引入桂枝加桂汤证的解析.桂枝加桂汤证奔豚的发生是由于烧针被寒,体液无法从体表外泄,在回收的过程中,由水道到三焦,再由三焦到肺脉,管道中的体液量过大,压力过大所致.采用桂枝加桂汤治疗,既可以调和营卫,解肌发表,还可以温经通阳,平冲降逆,体现了中医从治的思想.
作者:陈健;张冬梅;李丽娜;陈萌;李亚欢;刘佳丽;何飞武;王飞;赵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伤寒论》中芒硝用法用量的回顾,探讨现代芒硝的用法用量为芒硝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伤寒论》原文为基础,对比2015版《中国药典》中的芒硝用法用量,以及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结果:芒硝在《伤寒论》中以“去滓,内芒硝,更煮一二沸”为主,用量在40~150 g之 间药典芒硝的用法为:待汤剂煎得后,溶入汤液中服用,用量口服为:6~12 g.结论:《伤寒论》“内芒硝,更上火一二沸”可避免芒硝因溶解吸热导致药液降温,影响溶解,同时煮沸可保持药液的卫生学质量.在芒硝的用量上,实际临床中的用量往往超出药典规定的用量.对此应视患者体质具体掌握,做到中病即止,以防过剂伤正.
作者:马欣;穆兰澄;宋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养生思想源远流长,意义深远,历来受到医家重视,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更加关注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规律,启迪人体生长壮老已对应自然生长化收藏,顺应自然规律,从而达到人体的阴阳平衡,得以健康长寿.
作者:孙辉;潘琳琳;高明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李维贤教授治疗宫寒不孕擅从脾肾入手,整个治疗过程体现“温经通络以除沉疴,温肾健脾以固根本,益气养血以助孕育”的思路,如此使胞宫得暖,先天得固,后天得充,精充气盈,两精相抟,受孕乃成.
作者:邓彩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轻链蛋白型肾淀粉样变性1例;初期以“水肿”论治,辨证属脾肾虚弱证,佐以中药补肾健脾,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确诊轻链蛋白型淀粉样变性肾病后,采用BD方案化疗,中医治以补肾健脾、活血化瘀、利尿消肿为主;病情控制尚可,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均降低.
作者:张瑞林;方亚祥;姚源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51岁.初诊日期:2015年12月15日.主诉:反复发热畏寒2d.患者发病前14d出差马来西亚1周,有蚊虫叮咬史,同住当地舍友于2015年12月12日因“反复发热数天”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登革热.患者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8.7℃,轻畏寒,无汗,头重如裹,眼塌不适,全身关节肌肉酸痛,疲倦乏力.自服三九感冒冲剂、布洛芬对症处理,服药后汗出上症好转,随后上症旋即复起,反复发热(体温38~39℃).刻诊:精神差,发热,畏寒较前加重,无汗,头重如裹、轻头痛,眼塌不适,鼻塞,无流涕,全身关节肌肉酸痛,腰及下肢较重,疲倦乏力,口微苦,眠浅时醒,纳差,无咽痛口渴,无咳嗽咳痰,无心悸、胸闷胸痛,无盗汗及体重改变,无恶心呕吐,小便稍无力感,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大便调.体温38.5℃,神清,颜面潮红略浮肿貌,眼睑结膜充血(++),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舌淡苔白厚边有齿痕,脉浮紧.
作者:彭旋铃;张志玲;谢更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分析张璐使用黄连的医案,其功效归纳为:祛邪散热、清热燥湿、清解郁热、厚肠止泄、清除伏火、清心醒神,经配伍可治疗时疫发热、呕吐痞满、经行泄泻、虚痰中风等病证.
作者:刘怡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报告了1例小儿不明原因发热的中医治验经过,通过对病因病机的探讨,对所选方剂的解析,以阐明中医辨证论治在此类疾病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作者:郭威;张立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四磨汤为基础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6个数据库有关四磨汤为基础治疗便秘型IB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月1日,由2名评价者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2独立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和提取有效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0个RCT研究,共816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13例,对照组403例.Meta分析显示:四磨汤组与其他药物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R=2.44,95%CI(0.76,7.83),P>0.05].四磨汤+其他药物组与其他药物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68,95%CI(2.92,7.52),P<0.01].2组病例均未发生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四磨汤单用效果未见明显优势;四磨汤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效果优于常规单纯西医组,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由于所纳入的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因此仍需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简丽妹;周俊亮;陈奕江;黄允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通过文献分析比较中医健康管理模式与国内外健康管理模式以及信息化在国内外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中医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并对中医健康管理与干预信息化建设进行思考与展望,以期达到促进中医健康管理模式信息化发展的目的.
作者:梁百慧;刘莎莎;林静;陈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系统评价桃红四物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桃红四物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研究质量评估采用Cochrane风险偏移评估工具,并使用Revman5.3软件对DVT发生率、伤口引流量和D-二-聚体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包括412例患者.Meta分析发现:在预防THR术后DVT发生率方面,桃红四物汤组与低分子肝素[RR=0.91,95%CI(0.41,1.99),P=0.81]或者利伐沙班组[RR=0.84,95%CI(0.20,3.55),P=0.81]的效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桃红四物汤联合利伐沙班可明显降低DVT的发生率[RR=0.15,95%CI(0.04,0.55),P=-0.004].结论:桃红四物汤预防THR术后DVT发生的疗效与常规抗凝药物相近,而联合常规抗凝药物应用可以增加疗效.
作者:谢求恩;欧梁;朱付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解析真实世界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肺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特征,为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电子医疗数据大型集成数据仓库,提取全国范围内22家大型三甲医院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肺恶性肿瘤的11,203例患者电子医疗数据,对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联合用药等特征信息进行基于频数与率的描述性分析.结果: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肺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集中在45 ~65岁;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由肿瘤科、心血管科入院;总有效率58.80%;单次用药剂量以10~20 mL居多;疗程以4~7d1、8~14d为主;临床常见联用药物包括地塞米松、托烷司琼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甲氧氯普胺片、参芪扶正注射液等.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肺恶性肿瘤的人群特征明确,符合肺恶性肿瘤疾病的一般规律;其临床用药剂量、疗程范围基本符合品种说明书相关界定,联合用药类型广泛且符合相关临床指南.
作者:尹业辉;谢雁鸣;张寅;陈岑;庄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蒋益兰教授认为“禀赋不足,邪毒内蕴”为EGFR-TKI相关性皮疹的发病病机,肺气阴亏虚为本,风、湿、热、毒为标.结合皮疹发病特性,辨证分型为风盛热毒证、湿毒蕴肤证、热毒入营证、气阴两虚证等.肺在体合皮,蒋教授主张从肺论治皮疹,自拟益肺消疹方益气养阴,清热解毒透疹,随证加减,标本兼治.
作者:邹思;蒋益兰;杨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基于疏肝角度探讨“甘温除热”法在癌性发热治疗中的应用.“甘温除热”是治疗癌性发热的常用方法,其作用机理多被概括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是其代表方剂.
作者:齐晓玉;张莹;孔凡铭;王华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湖南省中药饮片调配处方应付现状,为促进规范中药饮片调配处方应付提供依据.方法:将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收载的既有生品又有炮制品的179种常用中药为调查对象,以调查表的形式,选取湖南省有代表性的省、市、县级中医医院为调查对象,调查处方单写药名,药房付何种炮制品或生品,然后统计整理.结果:调查的14个医疗单位处方应付完全一致的仅55味药,占30.73%.结论:医疗单位认真组织医药人员共同学习药品标准,并在处方和配方时严格执行标准规定的处方应付.监管部门加强针对医疗单位药品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
作者:彭学著;曾梅;罗仁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标准制剂金黄膏粒度情况进行分析.方法:设定打粉设备的筛网分别为80、100、200目筛,对金黄膏的原料药材进行打粉,用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粒度测定.结果:当打粉设备的筛网分别为80、100、200目筛时,我院金黄膏原料粉中,有9.12%、5.04%和1.56%大于180 μm的粒子通过了筛网,而其他两家医院金黄膏原料粉则有近1/3大于180 μm的粒子通过了筛网,均不符合2015版药典软膏剂通则项下对粒度的规定.结论:金黄膏是一种十分常用的中药外用制剂,在我院有特殊的地位.然而,中国药典软膏剂通则项下对粒度的规定与中药饮片打粉的现状有一定的距离,这导致金黄膏粒度不达要求已经成为一个行业普遍现象应该继续累积数据,为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中药粉末粒度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潘宇炯;杨铭;陈佳蕾;周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完善和提高定痛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定痛膏中木香、大黄、黄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定痛膏中有毒成分次乌头碱进行限量检测:色谱柱为Benetnach C18,以乙腈-四氢呋喃(25∶15,V/V)为流动相A,以0.1 molL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10μL.结果:木香、大黄、黄柏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均无干扰.次乌头碱检测限为1.25×10-2 μg,定量限为3.75×10-2 μg,HPLC法所测3批定痛膏中次乌头碱含量均未超出规定限度.结论:完善和提高的标准有利于定痛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毅东;张美容;叶凌云;林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阐述了药斗的设计,认为医院编排中药斗谱,既要按照药物功效、质地、经方等传统斗谱编排原则,又要结合医院HIS系统、药品信息编码法、关联规则挖掘分析法等现代科学技术合理编排中药斗谱.
作者:韦焕丽;刘小红;罗亚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婴幼儿支气管炎中药外洗液皮肤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SD大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观察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多次接受高剂量洗液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采用自家兔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过敏性实验,观察用药后全身状况及局部皮肤的变化.结果:婴幼儿支气管炎中药外洗液对SD大鼠未见急性毒性反应;对白家兔的完整皮肤、破损皮肤均无刺激作用,无皮肤过敏反应.结论:婴幼儿支气管炎中药外洗液的皮肤用药安全性良好.
作者:王艳宁;陈兆霓;吴曙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通过6个例子讨论了中医针灸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医、中药、针灸具有无限发展空间;麻仲学、赵软金、郑永奇等海外中医治疗肿瘤的思路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了很大的思考和探索空间.李永明气球模型理论具有提高针灸疗效的潜在价值;冷三华在C神经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创建了逆向刺激疗法,补充了五体刺法在触诊技术上的缺失.针灸肌痛点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将无规则、无定性、无定量的穴位范畴发展成了一个有规则、有定性、有定量的穴位系统以及相应的针刺技术.
作者:巩昌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通过散在的医籍佚文与史书记载,搜集引自《华佗方》的方剂,并通过对华佗的食疗药物进行探索考证,发掘华佗在食疗本草方面的精华.
作者:张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通过对25家中药企业的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的互动效果分析,得出中药企业微信公众号推送时间与用户阅读习惯不匹配、推送形式有待创新以及推送内容尚待深耕等问题,.中药企业利用微信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可采用以下措施:加强微信营销意识、重视内容营销,丰富推送展示形式、提升用户体验,并通过有目的的主题设计来唤起消费者内心共鸣,进而达到深层次的互动效果,提升中药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影响力.
作者:陈宁;高尚;李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利用现有微信公众号管理平台进行二维码管理系统的构建,以展品查询、分类查询、展品介绍等为主要栏目,以网页形式展示相关信息,并自动生成对应二维码,观众手机扫码即可获取相应信息实现了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导览系统信息化,极大地丰富了展品信息,提高了科普宣教效果,不但节约了资金成本,还能弥补解说员数量不足的困境.
作者:张书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了解现阶段首都在校大学生中医药文化科学素养水平和知识应用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中医药素养水平和信任、应用水平提供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中医药文化科学素养和应用调查问卷,以网上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科学知识认知水平、信任与应用情况进行了解分析.结果:2016年首都在校大学生中医药文化科学素养水平为27.27%.总体呈现以下特点:男性高于女性;较低年龄组高于其它2个年龄组;未患慢性病者中医药文化科学素养水平高于患慢性病者;理工类学生中医药文化科学素养水平低于金融管理类,金融管理类中医药文化科学素养水平低于文哲法学类;研究生高于本科生.结论:首都地区大学生中医药文化科学素养水平较高,中医药应用、信任情况也较好;中医药学科思想水平相对较高,但中医药学科方法水平亟待提高;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中医药文化科学素养水平上存在差异.
作者:郭颖;王慧;梁田田;谭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在接受理论视域下结合《黄帝内经》中英译实例,重点讨论中医典籍英译过程中“创造性叛逆”的4个成因:中医自身特点、中医典籍英译的语言特色、社会的客观需求、译者的主观影响;并深入分析了“创造性叛逆”在中医典籍英译中的表现形式进而指导中医典籍英译实践.
作者:董岩;程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选取《红楼梦》的3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中医基本原理、疾病与证候、方荆、养生文化、医俗等方面举例讨论3个英译本,发现3个版本各具特色,对中医药文化的翻译各有所长,但由于译者的文化背景不同及对中医药理解程度有限,在翻译中也存在诸多文化误读.通过分析3个英译本对中医药文化翻译的得失,探讨了中医药文化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作者:王珊珊;李怡然;张清怡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