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宁
患者女,50岁.因右乳单纯切除术后5 d入院.患者1年前发现右乳肿物,于当地医院手术切除,病理为纤维腺瘤.2个月前又发现肿物,且生长迅速.查体见右乳皮肤浅表静脉扩张,肿物位于外上象限,直径约10 cm,分叶状,光滑,活动,与皮肤和胸大肌无黏连,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见肿物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强回声,部分无回声,实性部分内有血流信号;X线表现为密度较高肿物, 边界清楚.2002年9月11日于外院行右乳单纯切除,术后5 d欲行腋窝清扫而入我院.复阅外院切片,镜下见肿瘤性成骨及成软骨成分,病理诊断为乳腺原发性骨肉瘤,不再行腋窝清扫.
作者:张涛;张保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52岁.因右颈前肿物5个月,音哑半个月来院就诊, 于2002年6月25日入院.查体:右颈前可触及9.0 cm×6.0 cm大小肿物,质硬,可随吞咽移动.颈部CT可见右侧甲状腺区有一明显占位性病变.
作者:李正本;李庆宏;鲁克宇;于乾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主要的全身治疗手段,在复发转移乳腺癌的解救治疗和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取得明确疗效.分子肿瘤学研究成果,又使分子靶向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赫赛汀(Herceptin)是针对癌细胞Her-2基因靶点的第一个分子靶向药物,为乳腺癌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
作者:江泽飞;宋三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发病前后EB病毒 VCA/IgA、EA/IgA滴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在鼻咽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中山市首次鼻咽癌筛查后12年VCA/IgA阳性人群中54例新发鼻咽癌患者发病前后的血清学资料,用免疫酶法检测EB病毒抗体VCA/IgA和EA/IgA.结果确诊前1~7年VCA/IgA、EA/IgA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病前7~4年VCA/IgA平均滴度在1∶21.04上下波动,确诊前第3年起VCA/IgA急剧上升,确诊时几何平均滴度接近1∶80.EA/IgA升高较为缓慢,确诊时几何平均滴度为1∶6.49.放疗后两种滴度均呈快速下降趋势,第4年起接近阳性人群的平均滴度. 结论多数鼻咽癌患者在确诊前3年VCA/IgA滴度持续增高,但EA/IgA滴度增高缓慢;VCA/IgA可以检出早期鼻咽癌,但EA/IgA作用不大;鼻咽癌发展临床前期平均时间为3年.
作者:季明芳;郭媛卿;梁锦胜;郑受昂;程伟民;余炳辉;欧星泰;王得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复发性妇科肿瘤的治疗十分困难,尤其是某些良性或低度恶性的肿瘤复发后无放疗或化疗指征,手术切除可能是惟一的治疗选择.我们成功地为6例复发患者施行了盆、腹腔及阴道等部位复发肿瘤和受累器官的切除及功能重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章文华;吴令英;白萍;刘丽影;王桂香;马绍康;李晓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一、新辅助化疗的概念自20世纪70~80年代,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化疗能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后,化疗便成为浸润性乳腺癌的主要疗法之一,且多采用手术后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是指在局部治疗前先以全身化疗为第一步治疗,局部治疗(手术或加放疗)后继之完成全程化疗而言.与其同义词有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primary chemotherapy和induction chemotherapy等.
作者:张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或改良根治术后不同剂量分割放射方案的疗效.方法 367例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根据术后放射治疗的不同剂量分割方案分为3组:常规分割组149例,2 Gy/次, 每日1次,每周5次,总DT 50 Gy;隔日照射组177例,3 Gy/次,每周3次,总DT 45 Gy;快速照射组41例, 第1天和第3天DT 5 Gy/次,第15天和第17天DT 6.5 Gy/次,总DT 23 Gy.共有257例接受了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4%和89.6%.常规分割组、隔日照射组和快速照射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0.8%、86.5%和84.6%(P=0.16);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2.7%、2.8%和2.4%,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隔日照射可取得和常规分割照射同样的疗效;快速照射缩短了疗程时间,其疗效和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君心;惠周光;李晔雄;余子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 AI)是目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研究活跃的部分.随着第三代AI 的研制开发及应用,三苯氧胺(TAM)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标准地位受到了挑战,其中弗隆(来曲唑)的临床研究为系统,结论为肯定,针对复发转移病灶二线解救治疗的效果好于氨基导眠能(AR/BC2的试验)及甲地孕酮(AR/BC3试验).弗隆一线解救治疗(025试验)及术前新辅助治疗(024试验)的效果都明显好于TAM.与TAM比较的术后辅助治疗,有万人的大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NCIC CTG MA17及BIG1-98试验)正在进行,可望得到较好的结果.
作者:宋三泰;江泽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乳腺癌手术通常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这对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是必要的;如果患者没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是否需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则值得商榷.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会使部分患者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等并发症,而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帮助医生判定是否需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作者:胡晓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NO浓度,探讨其与HP感染的关系,以及HP感染引起胃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导致胃癌形成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以ELISA法检测血清IL-8浓度,镀铜镉粒还原法检测血清NO浓度.结果 IL-8浓度在正常组织(22.50±1.87 pg/ml)、浅表性胃炎(34.99±7.89 pg/ml)、萎缩性胃炎(65.27±10.60 pg/ml)及胃癌(94.84±11.09 pg/ml)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萎缩性胃炎组NO浓度(39.93±5.43 μmol/L)明显高于胃癌组(37.02±4.13 μmol/L,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HP(+)组IL-8和NO浓度显著高于HP(-)组(77.30±20.92 pg/ml,39.16±14.40 pg/ml, P<0.01; 39.77±5.57 μmol/L, 35.35±5.24 μmol/L, P<0.01);CagA(+)HP组IL-8和NO浓度显著高于HP(-)组(83.45±16.92 pg/ml, 66.24±23.21 pg/ml, P<0.01; 40.97±4.59 μmol/L, 37.62±6.58 μmol/L, P<0.05).浅表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组的IL-8与NO呈正相关(r分别为0.881和0.995),正常组和胃癌组无相关性.结论血清IL-8和NO浓度与CagA(+)HP菌株感染密切相关;血清IL-8和NO浓度测定与HP菌株CagA分型联合检测将有助于胃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作者:宋春芳;孙丽萍;戴文颖;袁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索放射诱发的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08例鼻咽癌患者因放射诱发的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8例患者中,鳞状上皮癌43例,占39.8%;肉瘤类26例,占24.1%;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4例,占13.0%;腺样囊性癌12例,占11.1%;甲状腺乳头状腺癌8例,占7.4%;恶性黑色素瘤5例,占4.6%.手术治疗50例,放射治疗32例,全身化疗18例,诱导化疗并手术治疗8例.手术组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4.0%和36.0%,放疗组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4.4%和18.8%.结论放射诱发的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如具备手术适应证,应首选外科治疗.与治疗第一原发癌一样,积极治疗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同样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伍国号;陈福进;曾宗渊;李浩;林国武;宋明;魏茂文;许光普;杨安奎;陈文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浅表性膀胱肿瘤腔内手术的方法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腔内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396例,其中180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21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术(TVBT),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瘤复发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TVBT组在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TURBT组,且TVBT视野清晰,操作简便.两组在手术时间、肿瘤复发率方面无显著差别.结论 TVBT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
作者:王伟明;叶敏;陈建华;张良;孔良;朱英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预防肿瘤化疗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自身交叉对照研究方法,将试验药品和安慰剂分为A药和B药,入选患者随机分为AB组或BA组.在化疗结束后24 h开始用药,25 μg/kg体重,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用药7~14 d或至血小板计数≥300×109/L.结果有118例可评价疗效.rhIL-11可显著升高化疗后血小板低值和化疗第21天血小板值,升高幅度分别达60.7%和86.1%(P<0.001);治疗周期出现血小板减少(<100×109/L)的持续时间为1.0±2.0 d,而对照周期为6.9±5.4 d.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疼痛(24.6%)、红肿(16.1%)、硬结(11.9%)、结膜充血(16.1%)、水肿(8.5%)、心悸(6.8%)、乏力(5.1%)等,大都程度较轻,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rhIL-11具有明显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可显著减少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缩短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不良反应较轻且较易处理.
作者:储大同;徐兵河;宋三泰;毛雪华;焦顺昌;张爱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肾盂移行上皮癌是原发于肾盂黏膜上皮的肿瘤,占肾脏肿瘤的7%[1,2].静脉肾盂造影(IVP)、超声和螺旋CT是其常用的检查诊断方法.现就肾盂移行上皮癌的生长部位、病灶隆起高度等病理特点对这3种诊断方法的影响进行探讨.
作者:周建军;丁建国;周康荣;陈祖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卵巢上皮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生存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85~1997年收治的455例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利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比较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40岁组92例,>40岁363例.≤40岁组早期、高分化、黏液性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40岁组,浆液性癌、腹水、肿瘤残存所占比例低于>40岁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40岁组和>40岁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9.5%和28.2%,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01).单因素分析两组间同一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分级、肿瘤残存情况等显示,在相同情况下,≤40岁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40岁者.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肿瘤残存情况和年龄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40岁的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其早期、Ⅰ级、黏液性囊腺癌所占比例高,肿瘤残存小,腹水少,总的5年生存率高.临床分期、肿瘤残存情况、年龄是影响卵巢上皮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张蓉;吴令英;章文华;李洪君;李淑敏;刘丽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膈肌平滑肌肉瘤临床上较少见,当瘤体向腹腔内生长时,会与肝脏紧密接触,影像学表现与肝占位很难区别.我们收治了1例影像学表现酷似肝脏肿瘤的膈肌平滑肌肉瘤患者,经过手术明确了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虎城;王红梅;许红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51岁.4个月前不明原因胸闷、心累,均在夜间出现,伴咳嗽、咳少量白色黏液痰,无其他不适.院外CT示右下肺块影.入院后纤维支气管镜显示,支气管黏膜炎症改变.入院检查:颈部无包块,CT示前中纵隔肿块,以畸胎瘤可能性大.
作者:杜淼;张哉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还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 COX-2)蛋白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对54例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COX-2蛋白检测.结果 COX-2蛋白在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表达率(81.8%)和相对含量(20.08±3.53) 明显高于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0,15.04±0.12)及正常卵巢组织(0, 15.33±0.60;P<0.05);COX-2蛋白在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中表达率(90.0%)和相对含量(20.61±3.03)明显高于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P<0.05).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与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与正常卵巢组织比较,COX-2蛋白表达率和相对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OX-2蛋白表达率和相对含量在不同的临床分期(Ⅰ+Ⅱ与Ⅲ+Ⅳ)、组织学分级、有无腹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结论 COX-2蛋白与卵巢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OX-2可作为卵巢浆液性癌早期诊断指标及治疗靶位点.
作者:唐丽霞;王敏;马坚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羟基喜树碱(HCPT)、醛氢叶酸(LV)、5-氟脲嘧啶(5-Fu)及顺铂(DD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胃贲门癌及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65例胃贲门癌及大肠癌患者均接受了LFH或LFPH全身化疗,21 d为一周期,中位治疗周期为4周期.结果部分缓解(PR)17例,稳定(SD)31例,进展(PD)17例,总有效率(RR)为26.2%(17/65),临床受益率(CR+PR+SD)为73.8%(48/65).其中初治患者有效率(RR)为32.3%(10/31),复治患者有效率为20.6%(7/34),稳定率为47.7%(31/65).胃贲门癌初治患者有效率为33.3%(5/15),而复治患者有效率仍可达29.4%(5/17).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0个月,中位进展时间(MTTP)为8个月.主要毒性反应表现为口腔炎、恶心呕吐和白细胞下降,Ⅲ度以上毒性反应分别为10.8%、12.3%和6.2%.80%的患者有脱发,但无Ⅲ度以上脱发.结论 HCPT联合LV、5-Fu及DDP治疗晚期胃贲门癌及结直肠癌虽然疗效不高,但稳定率较高,且复治患者仍有较好疗效,特别是对胃贲门癌的疗效较好,毒性反应小,生活质量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晓东;沈琳;李燕;李洁;杨伯琴;金懋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医师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应该是针对每一个患者的具体病情来设计的.由于肿瘤临床中有很多不定因素,难以预测,现有治疗方案的设计有时以个体或少数情况为标准,以一部分患者的变化因素为规律,应用于群体(大多数).
作者:屠规益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