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咽癌常规放疗配合分次立体定向放疗疗效观察

宁雪坚;冯献斌;曾自力

关键词:鼻咽癌, 放射治疗, 分次体定向放射治疗
摘要: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ractionat-ed stereotatic radiation tnerapy,FSRT)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放疗技术.其大优点是可使肿瘤获得比常规放射治疗高得多的剂量,而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显著减少,且采用分次照射,既符合肿瘤放射生物学规律,又发挥了放射物理的优势.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

    我院自1998年6月至2001年2月对17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应用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阮江;李家仁;洪诗哲;李镭钰;戴奕奕;陈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新世纪化学药物治疗肿瘤的趋势

    1概述内科肿瘤学(medical oncology)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它主要是用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内分泌与生物制剂等措施来治疗癌瘤,系一种全身治疗方法,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当前临床肿瘤研究中活跃的一个领域.

    作者:王肇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特尔津预防化疗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特尔津(rHuG-CSF)预防化疗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效果.观察rHuG-CSF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单盲随机、自身交叉对照研究方法,对15例经病理学证实的乳腺癌、肺癌、恶性淋巴瘤和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在治疗周期(A周期)末次化疗给药48 h后,按5μg/kg剂量皮下注射rHuG-CSF,每天1次,共用7天~14天;隔日查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结果: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天数和白细胞减少持续天数A周期明显低于对照周期(B周期),1.80对10.46天、3.53对12.6天,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主要是骨肌肉疼痛、注射局部反应、乏力和感冒样症状.结论:预防性使用rHuG-CSF能有效地防止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减低,缩短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减少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刘健;陈强;王晓杰;林榕波;林剑扬;王强;吴标;杨建伟;杨瑜;黄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低剂量分次照射脾脏提高食管癌放疗患者抗辐射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低剂量分次照射脾脏对食管癌放疗患者抗辐射能力及对机体正常组织的合理防护作用的影响.方法:6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联合组放疗配合低剂量辐射照射脾脏,对照组单纯放射治疗;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技术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同时观察两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及出现时间.结果:治疗后细胞免疫指标NK细胞活性及CD4+、CD4+/CD8+比值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联合组为40.0%、36.7%和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76.7%和27.6%(P<0.05).出现并发症时的平均放疗剂量联合组分别为49.23 Gy、42.25 Gy和64.00 Gy明显晚于对照组的28.17 Gy、22.56 Gy和42.53 Gy(P<0.05).结论:低剂量分次照射脾脏配合放疗治疗食管癌,可提高食管癌放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抗辐射能力.

    作者:李涛;郎锦义;王捷;卢铀;向明芳;王静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同步或序贯放化疗治疗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采用同步或序贯放化疗的模式作为进展期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后的辅助治疗,并分析评价治疗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36例Ⅱ期患者和56例Ⅲ期患者随机分为ⅡA组、ⅡB组和ⅢA组、Ⅲ B组,其中Ⅱ A和ⅢA接受序贯放化疗模式(DT45 Gy/25次,共35天后休息2周~4周接受LV+5-Fu 4疗程),Ⅱ B和ⅢB接受同步放化疗模式(DT45 Gy/25次,共35天同步LV+5-Fu 1疗程,休息1周~2周后接受LV+5-Fu 3疗程).结果:两种治疗模式对Ⅱ期患者的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对于Ⅲ期患者,除1年总生存率无差异外,同步治疗模式明显延长了1年、3年无进展生存期和3年总生存率.同步治疗模式的毒副作用虽有一定提高,但无明显差异,大部分均可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作为Ⅲ期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后较为理想的辅助治疗模式,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延长长期生存期.

    作者:孙清;吴福林;赵伟;杨继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88 Re对食管癌ECA109细胞辐射效应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辐射剂量188Re对ECA109细胞生长影响.方法:采用克隆形成法探讨ECA109细胞β射线的辐射效应.结果:188Re作用于ECA109细胞其平均灭活剂量为2.196 Gy,SF2、SF8分别为0.565 5和0.062 0.α值0.223 Gy,α/β为7.25 Gy.结论:ECA109细胞属中度耐辐射性细胞.低辐射剂量188Re具有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较高剂量(>8 Gy)表现出对ECA细胞明显灭活效应.

    作者:王明智;楚建军;范强;章国芬;胡玉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肺癌术后并发乳糜胸6例报告

    胸导管附近的手术操作均有可能损伤胸导管或其分支,而导致术后乳糜胸.常合并乳糜胸的手术是食管癌切除术,而肺癌切除术后并发乳糜胸少见.近年来由于扩大肺癌手术指征和对纵隔淋巴结的彻底清扫,其发生率有所增高[1].

    作者:朱汉达;王强;许广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放疗同时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病例的2/3以上,而且就诊时晚期患者占大多数,失去手术机会.单纯放射治疗生存率较低,近年来化疗加放射治疗同时进行生存率有了明显提高.

    作者:蔡春梅;于永清;段长民;阎福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大肠癌术后腹腔加静脉双路化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为探讨腹腔加静脉双路化疗对大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我科于1997年1月-1999年12月随机对60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秀升;雷妍玮;张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上皮性恶性肿瘤细胞异常表达Ig物质的临床血清学分析

    目的:探讨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与瘤细胞异常表达免疫球蛋白样物质的关系.方法:以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肿块尚存的175例7种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IgG、IgM、IgA.以50例健康献血员为正常对照.结果:7种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血清3种sIg有不同方式和程度的增高:IgG增高者占37.1%(65/175),IgA增高者占41.7%(73/175),而IgM增高者占24.6%(43/175);sIg增高的患者血清IgG、IgA及IgM平均值各为26.6 g/L、5.0 g/L及4.0 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7种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中,以乳腺癌病患的sIg增高为显著(P<0.01).结论: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sIg水平明显增高,可能与肿瘤细胞在其癌变过程中异常表达免疫球蛋白样物质有关.

    作者:张悦;朱玉琨;陈忠明;吕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食管癌多发皮下转移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3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胸骨后灼烧感3个月于2000年11月8日入院.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示:食管中段一长约5 cm的黏膜紊乱区,管壁僵硬,管腔扩张欠佳.行胃镜检查并行活检示:鳞状细胞癌.

    作者:邢建军;王光胜;尹文广;孙剑笠;孙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治疗(附78例报告)

    1991年8月-2002年2月,我们共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78例,均经病理证实.现就其诊断及治疗的体会,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李伟;金哲;李子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肿瘤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水平在大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6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研究,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蛋白和MVD在大肠癌的表达水平.结果:VEGF表达阳性率为62.8%.MVD和VEGF表达的程度明显相关.VEGF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及肿瘤位置无显著相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肝肺等远处转移及浸润深度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VEGF是由肿瘤细胞所分泌的,并在大肠癌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志国;冯家成;孙达春;扬欢珍;莫海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呕必停与胃复安及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治疗大剂量顺铂所致的迟缓呕吐

    5-HT3受体拮抗剂的问世使大剂量顺铂为主的化疗所致呕吐的控制率有显著提高,但DDP导致的迟缓呕吐常难以控制.

    作者:卞志远;琚勤昌;刘宝琴;任会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鼻咽癌常规放疗配合分次立体定向放疗疗效观察

    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ractionat-ed stereotatic radiation tnerapy,FSRT)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放疗技术.其大优点是可使肿瘤获得比常规放射治疗高得多的剂量,而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显著减少,且采用分次照射,既符合肿瘤放射生物学规律,又发挥了放射物理的优势.

    作者:宁雪坚;冯献斌;曾自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55例外耳道及中耳癌的临床及疗效分析

    外耳道及中耳癌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多,发病率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0.7%~1.6%.我院自1976年-1992年共收治外耳道及中耳癌患者55例,现在就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田双莲;罗定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灭吐灵加地塞米松化疗前1天预处理控制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自身对照研究

    恶心呕吐是肿瘤化疗中常见副作用,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降低患者化疗的顺应性和增加治疗难度的主要原因.

    作者:门琼;吴瑾瑜;施媛;叶成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乳腺富含糖原的透明细胞癌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1岁,因发现右乳肿物1月余入我院普外科.体检:双侧乳房外型对称,皮肤外观无改变,乳头无内陷,无溢液.右侧乳房外下象限可扪及约1.5 cm×2.0 cm肿块,质地中等,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双侧腋窝及锁骨上区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作者:林明雄;刘小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经皮肺穿刺瘤体内注射结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仍以非手术的综合治疗为主,化学治疗(化疗)在晚期NSCLC综合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NSCLC因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等原因对化疗并不很敏感.

    作者:李坚;陈国强;束国荣;陈萍;张德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

    大肠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年在我国特别是大城市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复发、转移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自1999年3月-2002年4月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大肠癌共2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玲;付小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主管: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