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敏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优化治疗对心肺复苏患者脑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8年5月收治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于心脏骤停后成功复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治疗,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ICU优化治疗,具体措施:①制定6 h血流动力学治疗目标,力争使患者在6 h内完成目标治疗.②患者入住ICU后进行亚低温治疗,温度控制在33~35℃,维持时间为12~24 h;在控制体温的同时,要预防抽搐或寒战的发生,可以酌情使用镇静药物,并辅以脱水剂与神经营养药;③缺氧或者血氧饱和度不达标者给予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吸气压力不超过30 cm H2O;高血糖患者要控制在6~8 mmol/L.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神经功能达到1~2级24例(48.0%),3~5级26例(52.0%);对照组神经功能达到1~2级12例(24.0%),3~5级38例(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20例,死亡率40.0%;对照组死亡36例,死亡率7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肾功能衰竭、癫痫、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脓毒血症、肺水肿、肺炎等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优化治疗对心肺复苏患者脑复苏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鄢忠平;杨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两组,每组39例.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提高患者就诊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宁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肝癌化疗患者并发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肝癌化疗患者80例,包括PDCA循环管理前肝癌化疗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及PDCA循环管理后肝癌化疗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PDCA循环管理指导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及其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化疗并发症发生率17.50%(7/40),均明显高于观察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观察组患者临床康复满意度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95,P=0.027).结论:肝癌化疗患者应用PDCA循环管理指导下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化疗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晓明;杜英东;许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在降低急诊危重患者医疗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危重症患者5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其抢救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就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从而有效降低护理风险,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小琼;陈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介入行冠状动脉造影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及效果.方法:2018年2-5月收治经桡动脉介入行冠状动脉造影围手术期患者40例作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内容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一系列围手术期护理后,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患者出现并发症率5%,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结论:对经桡动脉介入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穿刺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向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激素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更年期综合征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未采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激素治疗,分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更年期Kupperman评分(8.6±2.3)分,对照组(19.1±2.3)分,且观察组MRS评分无症状和轻度患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激素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POP)的疗效.方法:收治产后轻中度POP产妇168例,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10~15次,观察效果.结果:总有效率94.05%;治疗15次比治疗10次效果好.结论:产后轻中度POP的产妇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10~15次的疗效确切.
作者:沈芸;顾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半侵入疗法在中医骨伤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治骨伤科患者30例,采用随机抽取的办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临床上,治疗骨折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对两组分别选用不一样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都接受手术治疗,治疗组都接受半侵入疗法,治疗完成后,记录所有患者的恢复状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5例,恢复得较慢,卧床时间比较久,大约9周后骨伤才基本痊愈,患者在术后恢复缓慢3例,但骨伤病情有所缓解,患者没有痊愈的迹象1例,治疗无效.在治疗组接受半侵入疗法的15例患者中,患者在8周后恢复较好14例,骨伤基本痊愈,患者虽恢复缓慢但病情有很大改善1例.结论:对骨折患者来说,使用半侵入疗法进行治疗比使用手术治疗效果好,由于不进行手术,患者的疼痛较小,且持续的时间较短,在临床上疗效较好.
作者:严兴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5例,应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33例,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行疼痛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出院时、出院1个月的VAS评分,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出院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各项生活指标均提升,干预组患者提升水平大于对照组,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6.9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12%,两组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疼痛护理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升,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阿雯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在本文的研究分析中主要探讨了呼吸内科患者中出现慢性咳嗽症状如何进行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便于患者的病情改善.方法:收治呼吸内科患者132例,对其患病的特征以及治疗的主要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应用3种药物进行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此方法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可进行大范围推广.
作者:曹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月经周期疗法对卵泡发育不良患者排卵状况的影响.方法:将临床上确诊为卵泡发育不良的患者61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其中周期温针灸组患者30例,普通温针灸组患者31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记录两组患者卵泡成熟时间、大卵泡直径、排卵率的情况,并对结果予以对比.结果:周期温针灸组患者30例,治疗前不能正常排卵例数27例,治疗后能正常排卵例数27例,排卵率高达90%;普通温针灸组患者31例,治疗前不能正常排卵例数28例,治疗后能正常排卵例数22例,排卵率达70%.对比普通温针灸组,周期温针灸组记录到的大卵泡直径、卵泡成熟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月经周期疗法治疗卵泡发育不良,能够促进卵泡发育成熟,提高排卵率,有效改善子宫内膜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受孕概率,对卵泡发育不良患者排卵状况存在良性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宁;陈叙波;杨嘉恩;刘珊珊;黄锦庆;周光进;朱光耀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腔镜与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性疾病的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胆囊炎性疾病患者140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予以腹腔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70例为研究组,予以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0例为参照组,后比对治疗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研究组与参照组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炎性疾病应用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治疗,不仅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作者:刘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析三氧化矿物凝聚体牙髓切断术在年轻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年轻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患儿3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氢氧化钙作盖髓剂,观察组应用MAT作盖髓剂,对两组患者进行部分/全部冠髓切除术,随访观察1年,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两组治疗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个月,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氧化矿物凝聚体牙髓切断术在年轻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治疗中应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涛;刘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序贯疗法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老年肺部感染患者7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5例.参照组采用静脉滴注方法,试验组采用序贯疗法.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试验组患者较参照组有显著的效果,其不良反应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86%),比参照组治疗方法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可有效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肖华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延庆区部分大学生对肺结核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率.方法:选择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2017年9月入学的新生1358名进行肺结核防治核心信息问卷调查.结果:肺结核可疑症状、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疑似肺结核应到哪儿就诊的知晓率高,但肺结核免费政策的知晓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信息获取渠道:校园健康讲座高,纸媒和电视的选择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庆区部分学生的肺结核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较高,但是了解还不够全面,高校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肺结核知识宣教.
作者:段俊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用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方法:收治患者38例,年龄平均45岁,病程平均5年,利用中药配合针刺穴位治疗慢性胃炎.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达90%.结论:采用中药汤剂配合针刺穴位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取得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黄秋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6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智能发育、运动发育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促进了患儿智能发育和运动发育,值得应用.
作者:陈厚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数字放射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近1年接受影像学检查的患者60例,结合实际情况和内容等进行分析,随机分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常规X线检查以及数字放射成像技术检查,对成像结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甲组的显效率87.5%,乙组的显效率97.5%,乙组的显效率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使用数字放射成像技术检查,效果明显,能提升图像清晰度,在数字化过程中能提升整体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精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尺桡骨不稳定双骨折的效果.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尺桡骨不稳定双骨折患儿12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钢板内固定,为常规组;一组采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VAS评分(0.6±0.1)分,腕屈伸度丧失(5.4±1.6)°,治疗时间(28.7±1.5)d,各项数据均优于常规组患儿(P<0.05).结论: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尺桡骨不稳定双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腕屈伸度,治疗周期也更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高昆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骨科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骨科手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则采用风险管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术后风险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12.00%.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配合质量分值(92.15±1.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6±1.46)分(P<0.05).结论:在骨科手术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同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确保手术正常进行.
作者:周瑶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