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平;张甦
目的:探讨宫颈 LEEP 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阴道病原体感染的疗效,研究的病原体主要包括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沙眼衣原体(Ct)及常见的阴道感染菌群如链球菌、大肠杆菌。方法:选取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患者16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所有样本个体均有生育史。所选样本个体均在月经干净后3~7 d 行宫颈 LEEP 术治疗,且术前均进行相关病原菌的检测,手术后1个月进行复查,并在术后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对相关病原菌进行检测,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病原体感染情况。结果:166例患者中所有患者的随访资料均得到及时反馈,该166例患者宫颈 LEEP 术前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率有明显差异(P <0.01);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P >0.05);常见的阴道感染菌群如链球菌、大肠杆菌的感染率在手术前后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颈 LEEP 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 HPV 感染率明显下降;对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效果较差,而对于常见的阴道感染菌群不具有治疗效果。
作者:朱巧君;彭慧平;颜剑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波姆光辅助霉克霜剂治疗外阴皮肤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外阴皮肤真菌感染患者共86例,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霉克霜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波姆光辅助霉克霜剂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了大部分的感染,并且各种细菌几乎都是耐药菌属;观察组43例患者中,在接受波姆光辅助霉克霜剂治疗后,其中痊愈率达到100.00%,与对照组的痊愈率93.02%相比,其痊愈率明显高出,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外阴皮肤真菌感染疾病时,可以给予患者积极的波姆光辅助霉克霜剂治疗,患者康复快、疗效明显、痊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菲;付曼妮;於建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保守手术联合戈舍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受孕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 EMT 妇女104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1例,给予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戈舍瑞林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效果、术后6个月和1年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和雌二醇(E2)含量;并观察治疗后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37.74%(20/53),高于对照组25.49%(1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无效率为3.77%(2/53),低于对照组17.65%(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妊娠率为39.62%(21/53),高于对照组19.61%(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1年 LH 和 FSH 分别为(36.27±2.02)U /L、(35.37±3.61)U /L 和(43.08±2.86)U /L、(42.16±3.07)U /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六个月和一年 E2为(51.67±2.69)pmol/L、(42.55±3.92)pmol/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保守手术联合戈舍瑞林明显提高 EMT 临床效果,提高患者妊娠率。
作者:曹文卿;李怀芳;初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和态度。方法:选取我院在职医务人员37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医务人员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职业暴露时采取的措施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我院大多数医务人员能够正确分辨艾滋病的各种传播途径,少数传播途径不能够正确分辨。发生职业暴露时,87.87%的医护人员均能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处理措施,12.13%的医护人员不知如何进行处理,缺乏职业暴露处理知识。结论: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发生率较高,应该加强医务人员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教育、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和发生职业暴露时的正确处理方法的教育。
作者:陈燕达;王芳;阮连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疗法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疗效。方法: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患者用 ELISA 法查封闭抗体,将封闭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随机分成非免疫治疗组和免疫治疗组,随访两组患者至孕满28周经产前筛查无异常作为保胎成功的标准。结果:共有61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了封闭抗体检测,有451例为阴性,阴性率为74%;自愿接受治疗且资料完整的患者有320例,其中非免疫治疗组130例,免疫治疗组190例,保胎成功率分别为71%和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因胎儿异常需终止妊娠的发生率分别为3.8%和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封闭抗体缺乏可能是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一个潜在因素,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疗法是针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一种有效安全的保胎方法。
作者:马征兵;王艳秋;张爱英;蔺琳;郑琦;王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下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生育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不同治疗方案,其中期待疗法98例(A 组),药物治疗120例(B 组),手术治疗144例(C 组),随访2年内的生育结局情况。结果:治疗后 A、B、C 组患者 HCG 下降至正常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6.6±11.5)d、(11.5±3.0)d、(13.1±2.1)d,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5),其中 A 组患者与 B、C 组患者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但 B、C 组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A、B、C 组患者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38.6%、69.8%、75.4%,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A、B、C 组患者2年内妊娠率分别为为57.1%、72.5%、80.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复异位妊娠率分别为18.4%、12.5%、9.7%;继发不孕率分别为24.5%、15.0%、9.7%,A 组患者与 B、C 组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药物治疗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期待疗法,而手术治疗的效果又优于药物治疗,应该根据患者对生育要求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凤英;章彤华;羊正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纳西族和汉族初中生性别角色取向的异同,为纳西族、汉族初中生性别角色教育提供参考。方法:整群抽取云南省丽江市两所中学1000名初中生,采用性别角色量表测评。结果:纳西族和汉族初中生未分化和双性化比例均高于单性化(P <0.05)。纳西族和汉族男生男性化比例均高于女生,女生女性化比例均高于男生(P <0.01);纳西族女生双性化比例高于男生(P <0.05)。纳西族初中生4种性别角色类型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汉族初中生双性化初一>初二>初三(P <0.05)。纳西族独生子女男性化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P <0.01);汉族非独生子女双性化比例高于独生子女(P <0.05)。结论:纳西族和汉族初中生性别角色总体分布表现出一致性,但不同性别、年级、家庭结构性别角色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何木叶;李昌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舍曲林治疗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组和联合组,各50例。单用组予口服舍曲林,每日睡前服用50mg,1次/d;若预计当日发生性生活,则在性生活前4~6h 服用50mg。联合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等)加减方药,1剂/d,早晚服用。上述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intravaginal ejaculationg latency time,IELT)、配偶性生活满意度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单用组有效率为59.18%,联合组总有效率79.07%,两组总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联合组射精潜伏期时间,改善患者及性伴侣的性生活满意度方面优于单用组(P <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舍曲林治疗早泄疗效明确,为治疗早泄的一种可行性治疗方法。
作者:宣志华;刘宝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师范生的性健康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为了更清晰系统地了解其现状及相关问题,采用自编《师范生性健康现状调查问卷》,对6所本科师范院校600名在校师范生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生性健康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社会、高校以及教师应给予针对性的性健康教育和指导,让其更好的度过大学学习生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作者:刘延金;祝清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娼妓这个行业似乎从来没有真正消失过。虽然在道德上,我们反对娼妓,但是在基本权益上,我们理应尊重性工作者。如果要帮助地下性工作者这个群体,就必须要了解他们的内心,这样才能制定切合实际的帮助措施。
作者:彭成;黄小龙;马晓年(审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种植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临床成功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211例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种植成功55例,种植失败156例,分析患者年龄、不孕原因等身体因素,体外受精方式、外源性促性腺激素使用量等临床治疗因素对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种植成功率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终 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受精成功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卵裂球数目对胚胎种植影响较大、年龄(OR =0.870,P <0.01)、受精成功率(OR =0.921,P <0.05)、优质胚胎率(OR =1.025,P <0.05)、移植胚胎卵裂球数目(OR =0.889,P <0.01),其中年龄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是否成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他因素成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种植成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作者:周蓉;黄楠;谢守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及研究米索前列醇联合间苯三酚在改善绝经取环妇女不适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的78例绝经取环妇女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取环组)39例和观察组(米索前列醇联合间苯三酚组)39例,然后将两组患者中不同上环年限者的疼痛评分、宫颈软化程度、取环情况、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构成情况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中不同上环年限者的疼痛评分、宫颈软化程度、取环情况、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构成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 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间苯三酚在改善绝经取环妇女不适感中的效果较好,且可有效改善取环过程的顺利程度。
作者:叶娟娟;严育宏;王月花;王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育龄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采取以描述性研究为基础,对441例育龄妇女选择人工流产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41例人工流产女性中有重复流产者247例,占56.01%;年龄、婚姻状态及生育史与重复流产不相关,文化程度、职业状态、户籍、避孕情况等对重复流产影响程度较高。结论:重复流产比例较高,直接原因为未避孕及避孕失败,应加强人流后生殖健康服务和避孕指导,避免和减少重复流产的发生。
作者:刘瑞华;陈粮;林佩萱;李雅文;张娣;刁伟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透过现代女性的性话语与实践,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建构的投射与社会变迁的缩影。立足于已有的典型性实地研究成果,本文对中国城市年轻女性的性话语与实践进行了理论梳理与述评,呈现了女性主体意识在男性体系里的觉醒与博弈,并从脱嵌与再嵌入的视角对上述话题予以了历史性反思。
作者:李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晚期妊娠合并潜伏期梅毒对母婴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晚期妊娠合并梅毒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入院的30例晚期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新生儿预后情况及孕妇血 RPR 滴度与先天性梅毒儿并发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妊娠结局为足月产、早产、死胎死产及产褥感染相比组间均具有明显差异(χ2=4.34,P <0.05;χ2=4.19,P <0.05;χ2=3.91,P <0.05;χ2=3.96,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预后为正常新生儿、窒息儿、低体重儿、先天性梅毒儿、潜伏期梅毒儿及新生儿死亡相比组间均具有明显差异(χ2=9.67,P <0.05;χ2=5.25,P <0.05;χ2=5.11,P <0.05;χ2=5.28,P <0.05;χ2=4.56,P <0.05;χ2=4.56,P <0.05)。观察组孕妇血 RPR >1∶8与观察组孕妇血 RPR <1∶8发生肝功能异常与骨损害相比组间有明显差异(χ2=5.66,P <0.05;χ2=5.47,P <0.05)。结论:晚期妊娠合并潜伏期梅毒可对母婴健康造成影响,对梅毒行早期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可降低先天性梅毒儿的发病率。
作者:黄密芬;顾海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克霉唑阴道片在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给予克霉唑阴道片和达克宁栓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经治疗后,治疗组的外阴瘙痒、充血水肿、白带异常症状积分分别为(0.42±0.97)分、(0.58±1.10)分、(0.60±1.07)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外阴肿痛的积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复发率分别为11.11%、24.44%,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克霉唑阴道片在改善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确切。
作者:钟庆;黄燕萍;陈家英;张晓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及分析血清细胞因子及红细胞免疫指标与淋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64例淋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64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人员的血清细胞因子及红细胞免疫指标进行分别统计与比较,并将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及有无并发症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以 Logistic 分析处理上述指标与淋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细胞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红细胞免疫指标均差于对照组,同时较为严重及有并发症的患者检测结果差于其他患者,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且经 Logistic 分析处理显示,上述指标均与淋病有密切的关系。结论:淋病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及红细胞免疫指标呈现相对较差的状态,上述血液指标均与淋病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吴爱明;邓雪琴;陈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赤前列方对ⅢB 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ⅢB 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中药黄赤前列方(大黄、没药、乳香、土鳖虫、桃仁、红花、三棱、莪术、赤芍、丹参、甘草等)口服,对照组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mg/次,1次/d),疗程8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 -CPSI)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高于对照组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在 NIH -CPSI 总评分及各项积分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总项及各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赤前列方能有效改善ⅢB 型前列腺炎患者疼痛不适感及排尿异常,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感染性疾病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以及干预方法,改善女性性功能状况。方法:选取女性泌尿生殖系感染性疾病患者406例,根据感染部位分为阴道炎183例、宫颈炎99例、盆腔炎87例、STDs 37例,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对406例女性性功能进行评价,统计四组患者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3个月内性高潮频率。且将其中性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各65例,A 组积极治疗炎症,B 组在 A 组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结果:STDs 及阴道炎患者性欲、性唤起、性生活频率、性生活接受度、性高潮、性关系满意度、性行为症状出现得分均明显低于宫颈炎和盆腔炎患者;阴道炎和 STDs 患者有性功能障碍发生率、3个月内无性高潮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宫颈炎和盆腔炎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 两组性功能障碍患者在自身年龄、伴侣年龄、性生活年限、分娩次数方面无明显差异,经过干预,A 组患者性功能障碍17例(26.15%),B 组患者10例(15.38%),A 组患者没有性高潮者12例(18.46%),B 组7例(10.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炎及 STDs 患者相较于其他感染性疾病更容易影响性功能,在积极治疗感染的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性功能。
作者:夏亚娣;方雅琴;孙芸;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Hedgehog 信号通路三个关键蛋白 Patched -1、Gli -1以及 Smo 在尖锐湿疣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本组共收集56例尖锐湿疣患者、40例尖锐湿疣治疗患者以及20例正常人,应用ELISA、Western 以及 RT -PCR 法检测尖锐湿疣皮损患者、咪喹莫特治疗一个疗程后观测患者及正常人皮肤中 Patched -1、Gli -1以及 Smo 的蛋白及 mRNA 的表达特点。结果:三组 Patched -1、Gli -1以及 Smo 三个指标 ELISA 以及 Western 蛋白、RT -PCR mRNA 表达,患者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同时治疗组三个蛋白和 mRNA 表达略高于正常组。结论:尖锐湿疣皮损表皮中 Patched -l、Gli -1以及 Smo 均处于高表达状态,今后或许可用为检测药物治疗后评价指标。
作者:葛天华;黎超伟;曾州平;苏春志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