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颞骨黄瘤:1例罕见病例

陈鸣;杨蓓蓓

关键词:颞骨, 高脂蛋白血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脂蛋白颗粒, 软组织肿瘤, 载脂蛋白, 遗传类型, 细胞构成, 水平异常, 缺陷, 非肿瘤性, 原发性, 遗传性, 酶缺乏, 反应性, 蛋白脂, 脂肪, 增生, 血脂, 降解
摘要:黄瘤是软组织肿瘤,由充满脂肪的组织细胞构成。为非肿瘤性的反应性增生,常发生于血脂水平异常的病人。有些高脂蛋白血症是由于合成或降解脂蛋白颗粒的原发性遗传性缺陷造成。高脂蛋白血症的遗传类型有,家族性蛋白脂酶缺乏和/或载脂蛋白C-Ⅱ型缺陷(Ⅰ或Ⅴ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Ⅱa和Ⅱb型)、家……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辨别药物导致耳蜗毒性和前庭毒性的客观方法

    目前了解到有些药物对内耳有毒性作用,如引起耳蜗病变,导致听力损失。我们可以用脑干诱发电位(ABR)、耳声发射等方法直接检查发现,但如造成前庭功能损害,就只能通过行为学和组织学的方法进行检查,而上述方法也不易发现早期的前庭损害。本文作者通过实验了解前庭诱发电位(VsEP)在评价前庭功能方面的作用。……

    作者:陈曦;孙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圆窗膜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圆窗膜是位于中耳与内耳之间的唯一的膜性结构,被称之为第二鼓膜。圆窗膜由三层膜结构组成:外层为中耳粘骨膜延续的上皮细胞,中间层为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内层为被覆鼓阶的细胞层延续,其在维持正常听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圆窗膜破裂后对听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尽管圆窗膜具有三层结构,其仍具有半透膜性质,临床治疗中利用这一特性而采用鼓室内给药治疗内耳疾病。

    作者:鲁海涛;龚树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良性发作性头位眩晕症的临床研究

    良性发作性头位眩晕症(BPPV),是主诉旋转性眩晕患者中比例高的疾患。文章对BPPV发病经过、自觉症状、眼震所见、缓解时间等进行了研究。 1999年4月~2000年3月底1年内,主诉眩晕初诊患者619例,经详细问诊和多项检查及眼震诱发试……

    作者:张来虎;汪月月;凌贤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耳石信息的传导通路

    随着耳石信息的研究深入,临床医生对前庭系统的这一重要领域的认识和了解日益加深。鉴于这些研究有助于临床眩晕病人的治疗,本文重点对近期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

    作者:尹彦波;迟放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电图诊断对Bell's面瘫时脑脊液异常无指征意义

    Bell's面瘫在北欧的发病率为0.2‰,各个年龄均可发病。病毒尤其疱疹病毒常在病因中被讨论,近年来发现包柔氏螺旋体也是一种致病原。其早期确诊治疗可得到好的预后。该作者选择56例起病急、单侧面瘫,且发病14天内做过腰穿和电图诊断的病例进行检查,旨在确定1、Bell's面瘫时反映神经系统炎性指征的脑脊液(CSF)异常到何种程序;2、具有异常CSF的……

    作者:阎晓玲;秦进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吸入性变态反应与梅尼埃病:耳蜗电图和鼻内变应原激发试验作为研究工具的应用

    对梅尼埃病尽管已有广泛研究,但确切的发病机制迄今仍不清楚,内淋巴积水的原因和导致症状发作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尚在研究之中。早在1923年Duke就报告过变态反应与梅尼埃病之间的联系,2例有典型梅尼埃病症候群的患者存在严重食物过敏,用肾上腺素控制过敏反应,梅尼埃病症状亦显著缓解,在无症状期用患者高度过敏的食物变应原皮内注射诱发出梅尼……

    作者:刘国辉;马艳红;伍伟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梅尼埃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

    梅尼埃病是一种自发性内耳疾病,伴有波动性听力缺失,一过性眩晕和耳鸣。自从McCabe(1979)首先描述为“自身免疫性感觉神经性听力缺失”至今已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内耳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该领域已有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报道,认为梅尼埃病的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相关,但其病理机制还不完全明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内耳中免疫系统攻击的靶抗原。近来研究着重强调:该病的发病与免疫性或慢性炎……

    作者:曹文枫;曹海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Epley手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应用Epley手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1例,其中女14例,男7例,病程2天至12年,21例中,右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5例,左侧6例。治疗方法:病人取仰卧垂头位,向患侧转45°,脸朝上,头及躯体向对侧转动,直至脸朝下,头位与中线成45°,与原仰卧位成135°,保持每种头位6~20秒,然后坐起,治疗过程中用50Hz振动器放于患侧乳突后。治……

    作者:朱德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特发性面瘫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Meta分析

    应用特定的标准选择前瞻性试验汇总进行Meta分析,通过对照以皮质类固醇、安慰剂治疗和不治疗完全性特发性面瘫(IFNP)病人的结果,评价其面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上的完全性、不完全性的面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作为终点测量值。通过计算率差和Fisher精确检验的P值来评价效果的分级和意义。用随机效果模型进行综合分析。数据分析显示皮质类固醇疗法能提高17%的完全性IFNP病人的面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率。皮质类固醇治疗对完全性IFNP的功能恢复有临床上和统计学上的意义。

    作者:魏崴;王正敏;戴春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梅尼埃病与行为特征

    以往对梅尼埃病与紧张状态相关性研究的报告尚不多见。1997年山下先生通过对梅尼埃病行为特征的调查,提出具有A型性格的梅尼埃病患者易发生紧张反应。为此把易发生紧张状态的行为特征做为指标,采用包括紧张因素、行为特征、紧张缓解因素等项内容的问卷,来量化分析紧张状态与梅尼埃病的关系。 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为某企业职员150例。病例组选择病史2年以内的门诊就诊的梅尼埃病患者21……

    作者:杨玲;程继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颞骨黄瘤:1例罕见病例

    黄瘤是软组织肿瘤,由充满脂肪的组织细胞构成。为非肿瘤性的反应性增生,常发生于血脂水平异常的病人。有些高脂蛋白血症是由于合成或降解脂蛋白颗粒的原发性遗传性缺陷造成。高脂蛋白血症的遗传类型有,家族性蛋白脂酶缺乏和/或载脂蛋白C-Ⅱ型缺陷(Ⅰ或Ⅴ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Ⅱa和Ⅱb型)、家……

    作者:陈鸣;杨蓓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额肌的经颅磁极皮层刺激:前额运动诱发电位的特征表现及细节

    该作者研究了16位健康受试者线圈位于沿耳间线的头皮表面时经颅磁极皮层刺激所产生的额肌运动诱发电位(MEPs)。当线圈位于头顶旁开2~12cm时,所有受试者均出现双侧额肌可以重复的运动诱发电位反应。和下唇模拟肌及拇短展肌相比,额肌有较高的运动诱发电位的幅度,这可能显示额肌有较大的皮层运……

    作者:黄益灯;李兆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外淋巴瘘的研究现况

    外淋巴瘘可引起耳聋、眩晕及耳鸣,但在临床上确诊较难,本文将对其病因,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王育璠;李克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耳蜗和前庭窗性耳硬化

    在耳硬化早期,内软骨骨内被新生海绵灶骨所取代。在晚期,脱钙灶重新钙化成致密骨斑。前庭窗耳硬化导致进行性传导性听力减退,但耳镜检查正常;2/3此类病人在早期均有耳鸣,耳蜗耳硬化将引起进行性感音性聋。当两型俱在时,则可出现混……

    作者:胡艳玲;郭玉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外半规管阻塞术治疗位置性眩晕的效果

    报告1例应用外半规管阻塞术治疗位置性眩晕的患者。患者女,63岁,因位置性眩晕11个月于1998年11月10日就诊。当病人处于右侧或左侧侧头位时出现眩晕,持续时间约30秒。当病人处于右侧侧头位时,眩晕症状较重,不能在此体位入睡。病人无听力减退、耳鸣、头痛、运动失调、肢端麻木等症状。临床资料:患者发育良好,耳鼻喉检查正常,听力图正常,颞骨放射学检查、血细胞计数、血清学检查正常。平衡功能检查:平……

    作者:朱德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庆大霉素体外诱导豚鼠前庭感觉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

    近来的研究表明活性氧物质(ROS)和一氧化氮(NO)均可造成内耳某些病理变化。ROS的产生可导致包括各种耳毒性在内的病理改变。然而,关于氨基糖苷类的耳毒反应中,ROS和NO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旨在弄清庆大霉素(GM)在内耳病理变化中的作用,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耳毒性的机制。为了证实GM刺激后内耳特别是前庭……

    作者:韦正波;徐志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水通道蛋白-2及加压素的调控——水通道蛋白-2在内淋巴囊的表达和调控

    水通道蛋白-2(AQP2)是一种加压素调控的四聚体通道蛋白,是水转运的特异性通道,主要表达于肾脏集合管主细管腔侧(顶端)的细胞膜上和细胞质内。研究发现不论是人类还是大鼠的内耳组织,水通道蛋白-2仅在内淋巴囊表达,其它内耳组织则未见表达;而AQP2是肾脏尿液的重吸收,充血性心衰的水潴留等生理、病理机制的重要环节。这个发现无疑对有关内耳水代谢疾病的研究,如梅尼埃病,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AQP2在肾脏和内淋巴囊的特异性表达,进一步揭示了耳肾相关的机制,也提示了内淋巴囊在耳肾相关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陈婷;张榕;林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迟发性内淋巴积水的临床含义及手术治疗的研究和文献综述

    迟发性内淋巴积水(DEH)早于1975年报道,由Schuknecht命名并将DEH分为同侧性、对侧性或双侧性。同侧性DEH的特点是有类似梅尼埃病样眩晕症状,而且这些症状在同侧耳发生耳聋后,经若干年后的间歇期才出现。对侧性DEH则在聋耳对侧出现梅尼埃病综合征症状,典型者包括进行性和波动性听力下降,……

    作者:袁晖;杨蓓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对急性面神经麻痹肌电图描记的预后评估

    通过355例病人突发原因不明的面神经麻痹,分析肌电图描记在急性面神经麻痹的预后评估。急性面神经麻痹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极恐怖的情况,近十年来,医师寻找足够精确的信息来及早发现。70年代初,主要是通过各种肌电图实验,电诊断学成为面神经减……

    作者:刘嘉楠;孙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气压伤引起的继发于外淋巴瘘的迷路积气1例

    外淋巴瘘一直是有争议的论题。与外淋巴瘘相关的迷路积气罕见。通常由颞骨高分辨率CT诊断。 外淋巴瘘引起的迷路积气还与耳气压伤,医源性损伤,头颅外伤,慢性耳疾相关,也可自发产生。可能的气体进入部位有卵圆窗和圆窗龛,后半规管和圆窗之间的微小裂隙,以及窗前裂隙。本文报道1例手术探查证实的继发于外淋巴瘘的迷路积气。 62岁的白人女性,突发严重的眩晕并伴有恶心呕……

    作者:何建国;杨蓓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管: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