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黏弹剂在前房积血手术中的应用

柯敏;蔡小军;叶琳

关键词:前房积血:黏弹剂, 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黏弹剂在前房积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来我院Ⅱ~Ⅲ级前房积血手术治疗的9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48例,前房冲洗术中未应用黏弹剂,B组50例冲洗术中应用黏弹剂.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小于A组,P<0.05;术后1周时视力大于0.5者B组为78%,A组为31.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6月,各种并发症发生率B组显著少于A组,P<0.05.结论黏弹剂应用于前房积血手术可使手术简便、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三硝基甲苯的眼部职业危害调查

    三硝基甲苯(TNT)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蒸汽,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作者:宋月光;梁青枝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CsA滴眼液防治角膜缘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A(CsA)滴眼液对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3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Cs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6只.建立右眼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1月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术后分别给予1%CsA滴眼液及生理盐水治疗,共4周.移植术后每日观察植片存活、角膜新生血管和上皮再生情况,共8周;术前1日及术后1~8周动态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5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先于CsA组出现上皮排斥反应(P<0.05).CsA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5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早期应用CsA滴眼液可抑制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5的表达从而抑制排斥反应发生.

    作者:丁勇;陈剑;周清;徐锦堂;王彦平;赵松滨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固定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固定性内斜视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固定性内斜视采用内直肌肌腱完全断腱,外直肌缩短联合眶缘骨膜固定术,且将眼球固定于过矫5°.结果出院时10例中6例眼位正位,1例残留有5°内斜,3例仍过矫5°.随访1年后,9例为正位,1例欠矫.结论固定性内斜视,采用内直肌断腱、外直肌缩短并眶缘骨膜固定联合手术,眼位过矫5°~10°.一年随访观察效果满意.

    作者:王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先天性双泪点一例

    患者,男,65岁.主因双眼溢泪2年于2000年3月5日就诊.双眼无炎症或外伤史,家庭史无特殊.眼部检查:视力,两眼均为1.0,前段及眼底未见异常.裂隙灯下见双眼下泪点狭窄,泪点扩张器扩张泪点后,见泪点处膜状物增生,冲洗泪道通畅.

    作者:李春增;戚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后部间接外伤性视神经病变41例

    目的观察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对后部间接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5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的41例后部间接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依据就诊时间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天一次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 mg/kg·d,连续5天,对照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mg,连续7天;然后口服强的松40mg,每3天减10 mg.结果治疗组26例经治疗视力恢复至0.05以上者22例(84.62%),对照组15例中7例(46.67%)视力达0.05以上,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伤后24h以内就诊治疗者视力恢复情况明显好于24h以后就诊治疗者(P<0.05).结论早期应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后部间接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效果明显.

    作者:赵晏黎;张有亭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高海拔地区眼外伤调查分析

    目的对高海拔地区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眼外伤进行调查分析.方法2000~2002年眼外伤共163例.对其性别、年龄、致伤物与眼部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63例(167眼)中男131例(135眼),女32例(32眼);年龄2~68岁,其中25~45岁较多.由竹棍、铁钉、剪刀、酒瓶、打火机、致眼穿孔伤26例;有石块、玻璃、铁屑等眼内异物5例,砖块、玩具枪子弹致眼挫伤63例;酸硷化学烧伤8例;拳击伤、足球、交通事故等59例.眼部损伤以前房积血、眼球穿孔伤,视网膜震荡、外伤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角膜上皮损伤等多.结论眼外伤多为中青年.以前房积血、眼球穿孔伤、视网膜震荡、外伤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多.

    作者:艾利萍;刘枫芸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高龄老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与效果.方法1998~2003年对110例(124眼)高龄老人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年龄:70~94岁.对手术切口、截囊方式、超声能量、术后视力、并发症及全身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随访3月~1年,术后视力≥0.5者110眼,占88.7%,0.2~0.4者12眼,占9.7%;≤0.1者2眼占1.6%.结论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切口小、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反应轻、手术时间短,适宜于高龄老人白内障患者,术者需要具备娴熟的手术操作技巧.眼底病变对术后视力的提高有直接影响.

    作者:郜青叶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麻醉斜视手术眼心反射观察

    目的探讨氯胺酮及异丙酚复合麻醉下斜视矫正手术中眼心反射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斜视患儿120例,分为两组,A组为氯胺酮及安定复合静脉麻醉,B组为氯胺酮及异丙酚复合麻醉组.术中观察心率变化情况.结果A组麻醉后心率加快比B组明显(P<0.05);A组有28例,而B组只有8例出现眼心反射,两组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平均手术时间短,术后苏醒快.结论氯胺酮+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比氯胺酮+安定麻醉效果好,眼心反射发生率低.

    作者:曾思明;莫恃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双巩膜咬切联合前房角分离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目的研究双巩膜咬切联合前房角分离手术对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处于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难治性青光眼36例36眼,实行双巩膜咬切联合前房角分离术,观察对比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36眼术后视力进步和不变者31眼(86.11%).近期眼压控制32眼(88.89%),远期眼压控制22眼(22/27)(81.48%).近期获得功能性滤过泡28眼(77.78%).36眼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双巩膜咬切联合前房角分离手术对难治性青光眼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术式.

    作者:蒋模;秦应举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Nd:YAG激光与内高频电灼治疗泪道阻塞的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Nd:YAG激光与内高频电灼两种方法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对355例428眼各种泪道阻塞分为2组.A组167例207眼行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B组188例221眼行内高频电灼术.随访6~24月,观察其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A组治疗上泪道阻塞有效率为88.68%,显著优于B组的68.29%(P<0.05);A组治疗下泪道阻塞有效率83.11%,与B组的86.11%(P>0.05).结论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对各种类型的泪道阻塞均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懿;刘德成;王惠敏;刘凤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下泪小管吻合术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修复术的方法,总结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26例均为单眼,其中20例采用直视法,2例采用环形插管术,4例采用泪囊切开术修复.结果26例中24例成功吻合,2例失败.结论下泪小管断裂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只要准确无误寻找到断端并进行正确吻合,术后留管时间恰当,都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叶梅;杨靖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暴力性眼外伤损伤特征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分析暴力性眼外伤的损伤程度、部位、致伤物及致盲后遗障碍的类型.方法对1990~1999年近10年法医临床学鉴定案例中的暴力性眼外伤369例进行分析.结果暴力性眼外伤受害者中男302例,女67例.伤害主要发生于公共场所、乡村及农场.致伤物中以钝器尤以拳掌多见,伤眼中左眼多于右眼.损伤部位以眼睑184例为多见.损伤程度:轻度损伤以单纯眼睑擦伤175例为多见,中度损伤以外伤性瞳孔散大76例和前房积血76例为多见,重度损伤有角巩膜穿孔伤76例和外伤性白内障83例为多见.致盲病变中角膜瘢痕、外伤性白内障分别列第一、二位.结论暴力性眼外伤的损伤特征研究有利于从多方面综合预防眼外伤,降低眼外伤的发生率.

    作者:张志威;邓振华;陈晓刚;易旭夫;刘敏;刘陇黔;廖志钢;李波;杜春茂;曾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手术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手术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可能性及效果.方法对15例15眼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先予置硅胶条带和/或环扎带.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行视网膜裂孔及变性区冷凝、硅胶顶压后,检查裂孔位置是否正确.结果15例15眼视网膜全部复位,视力提高14眼、不变1眼.无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视网膜冷凝反应清晰可见,轻度屈光间质浑浊,并不影响观察冷凝反应和裂孔定位.结论手术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方便、准确、可靠等优点.

    作者:孔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新鲜羊膜在结膜囊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新鲜羊膜在结膜囊成形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在给2例(2眼)无眼球,结膜囊狭窄患者行结膜囊成形术时,将新鲜的人羊膜移植到结膜缺损的植床上.结果2例2眼术后20~30天移植的羊膜被结膜上皮覆盖.随访12~20月.无继发感染或排斥反应.2例放置正常大小义眼片,外观满意.结论新鲜人羊膜移植治疗结膜囊狭窄取材方便,疗效显著.

    作者:杨雯;田琪;陈绯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黏弹剂在前房积血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黏弹剂在前房积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来我院Ⅱ~Ⅲ级前房积血手术治疗的9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48例,前房冲洗术中未应用黏弹剂,B组50例冲洗术中应用黏弹剂.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小于A组,P<0.05;术后1周时视力大于0.5者B组为78%,A组为31.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6月,各种并发症发生率B组显著少于A组,P<0.05.结论黏弹剂应用于前房积血手术可使手术简便、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柯敏;蔡小军;叶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地形图改变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术后角膜地形图的改变.方法对40例(40眼)翼状胬肉行手术切除,分别于术前、术后使用角膜地形图仪进行检测,记录术前、术后角膜地形图主要参数、佳矫正视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角膜地形图参数:平均地形图散光术前(5.08±2.75)D,术后(3.33±2.38)D;平均中央角膜球形屈光度术前(42.94±2.64)D,术后(44.08±3.00)D;平均角膜地理中心与视轴中心距离术前(1.31±1.00)mm,术后(0.70±0.69)mm;平均角膜表面形态系数SF术前(0.47±0.21),术后(0.38±0.18);平均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CIM术前(3.34±1.24),术后(2.03±1.31),上述参数术前与术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平均佳矫正视力术前(0.50±0.35),术后(0.66±0.34)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能明显改善术前角膜地形图的不规则形态,有利于提高视力和视觉质量.

    作者:张磊;曹晓滨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眼内激光光凝术在玻璃体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眼内激光在玻璃体切除术中的用途及有效性.方法将眼内激光应用于18例22眼玻璃体手术中.眼内光凝的方式:广泛视网膜光凝术14眼;环形激光视网膜拦截并封闭视网膜裂孔2眼;局限性光凝1眼;原发性或医源性裂孔光凝4眼;视网膜切开处光凝1眼.结果术后随访1~24月(平均9月),2眼术后再次视网膜出血,其余20眼均达到视网膜平伏、裂孔封闭、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眼内激光是现代玻璃体手术中重要的辅助措施,它的应用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臧晶;周斌兵;卞庆宁;张少冲;高汝龙;林晓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后暴露的原因及防治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以其良好的性能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其并发症也逐步受到关注.义眼座暴露是其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

    作者:周莅斌;张大勤;符晓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睫状体暴露及小梁支撑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睫状体暴露及小梁支撑术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方法.方法手术32例(32眼),其中急闭17例,慢闭15例.术前眼压21~77 mmHg,平均37.1 mmHg.术前视力无光感3眼,光感~0.049眼,0.05~0.2 6眼,0.3及以上14眼.结果术后观察治疗3~6月,术后1周平均眼压9.3 mmHg,术后3~6月平均眼压13.3 mmHg(1mmHg=0.133 kPa),术中无特殊并发症.术后并发症:①浅前房11例:Ⅰ度7例,Ⅱ度4例,②前房积血5例,制动后吸收.滤过泡:术后3~6月,Ⅰ级滤过泡28眼,Ⅱ级滤过泡4眼,无Ⅲ级者.结论睫状体暴露及小梁支撑术术后超滤所致并发症明显减少,临床效果肯定.

    作者:马丽华;荣德彦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眼部拳击伤115例统计分析

    各类眼外伤拳击伤日渐增多,1994年以来我院共收治眼部拳击伤115例(117眼),现总结如下:

    作者:戈伟中;张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