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RI SPIO增强扫描对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家兔的观察

沈钧康;蒋震;周剑影;赵培峰;张彩元;陆雪官;田野;胡勤芳

关键词:增强扫描, 放射性肝损伤, 肿瘤治疗, 临床应用, 肝脏特异性, 诊断方法, 软组织分辨率, 放疗, 预处理技术, 放射性损伤, 磁性氧化铁, 磁共振成像, 照射, 应用价值, 损伤诊断, 损伤初期, 三维适形, 骨髓移植, 动物模型, 参数成像
摘要:随着放疗在腹部肿瘤治疗中的广泛运用及骨髓移植辐射预处理技术的开展,特别是近年来将三维适形、组织间插植内照射等放疗新技术用于肝脏肿瘤治疗[1],使肝脏局部受到大剂量照射,而由此引发的肝脏放射性损伤往往会影响或制约放疗的进程,甚至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目前临床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而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参数成像等特点,特别是肝脏特异性MR对比剂--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的临床应用,使MRI用于急性放射性肝损伤诊断的价值开始受到关注.笔者用家兔制作动物模型,观察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初期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变化,探讨MRI SPIO增强扫描对急性放射性肝损伤进行诊断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相关文献
  • 单细胞凝胶电泳对o-PDA诱导CHL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的研究

    基因组不稳定性是DNA接受损伤因素作用后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它不仅使受损细胞的损伤敏感性提高,加速损伤,而且具有传递性,即:基因组不稳定性所致的遗传效应并不是出现在受照细胞本身,而是以加强自发突变的形式表现在受照的子代细胞中[1].邻苯二胺是药物合成、染料、杀虫剂生产过程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副产品,是一种强的化学诱变剂[2].本实验主要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对化学诱变剂邻苯二胺(o-PDA)处理的CHL细胞及其经再次染毒子代细胞的彗星尾长进行测定与分析,初步探讨o-PDA诱发的CHL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

    作者:沈波;王仲文;邢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NADH对正常肝细胞株LO2辐射后p53和bax表达的影响

    放射治疗在于大程度地杀伤肿瘤细胞和尽可能地减小正常组织细胞的损伤.但临床上往往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从而限制了肿瘤的放射治疗剂量的提高,特别是对于亚临床病灶的放射治疗.为此,减小正常组织细胞的放射损伤成为放射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研究通过还原型辅酶NADH对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及其凋亡信号传递分子p53、bax表达的影响,探讨NADH抗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作者:刘发全;崔念基;张积仁;夏云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放疗前后喉癌组织中Bcl-2及Bax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放疗对喉癌组织中Bcl-2和Bax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放疗后喉癌复发原因.方法通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27例患者放疗前、放疗后和复发后喉癌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放疗前相比,放疗后喉癌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喉癌放疗后局部组织中Bax蛋白表达与复发的时间长短有关(P<0.05).结论喉癌组织内Bcl-2和Bax蛋白表达参与了放疗引起的细胞凋亡过程,局部组织内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喉癌复发时间有关.

    作者:王明方;胡惠玲;邢鲁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贵阳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物的放射性水平

    高层建筑物使用的轻质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含量一般都比较高,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渣.贵阳市早期的高层建筑物几乎都使用的是这类建筑材料,致使这类建筑材料的放射性严重超标.为此,笔者调查了贵阳市正在施工的10栋高层建筑物,进行了室内γ剂量率和相应的建筑材料的核素比活度分析.对于显著超标的墙体,按照辐射防护基本原则提出了建议.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殷毅;魏复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UVA诱导的细胞凋亡通过神经酰胺和JNK信号通路

    目的探讨神经酰胺和JNK信号通路在UVA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MTT法和DNA梯形条带检测细胞死亡率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JNK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UVA照射后,正常的淋巴细胞JY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而MS 1418细胞则没有.MS 1418来自D型Niemann-Pick病人,酸性鞘磷脂水解酶遗传性缺陷,导致神经酰胺产生受阻.给予外源性神经酰胺,两种细胞都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表明UVA诱导的细胞凋亡是通过神经酰胺介导的.UVA激活了JY而不是MS 1418细胞的JNK信号通路;给予外源性神经酰胺,两种细胞的JNK信号通路都被激活,说明神经酰胺位于JNK信号通路的上游.结论UVA诱导的细胞凋亡依赖神经酰胺和JNK信号通路.

    作者:袁长青;丁振华;杜华;凌朝辉;马树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pETNF-P16质粒的构建及其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特性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pETNF-P16并研究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系EC9706中X射线照射诱导表达特性和基因-放射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ETNF-P16,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EC9706细胞.利用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pETNF-P16在被转染的EC9706细胞中的X射线照射诱导表达特性.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载体pETNF-P16并转染EC9706细胞.在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被转染细胞中TNFα的表达量明显高于0 Gy组(P<0.05或P<0.01).2GyX射线照射后2~48 h TNFα和P16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在正常的EC9706细胞中没有P16的表达,在转染组和辐射诱导组中P16有较强的表达.结论在pETNF-P16质粒转染的EC9706细胞中X射线可诱导TNFα和P16的表达增强.本研究结果为临床食管癌基因-放射治疗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吴丛梅;黄天华;谢庆东;李德锐;吴德生;徐小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测量高空宇宙辐射及扣除γ贡献的方法

    以往测量大水面和低空的宇宙辐射时,采用高压电离室和闪烁辐射仪的联合测量方法.根据两种仪器对宇宙辐射及γ辐射响应的显著不同,来扣除γ辐射对高压电离室读数的贡献.测量12 km以上的高空宇宙辐射时,只能用歼教机载轻便的FD-3013进行测量.这是因为国内运输机的飞行高度高可达12 km左右,而歼教机可飞行的更高,但歼教机舱内空间小,不可能再用RSS-111测量.笔者探讨了用FD-3013测量宇宙辐射的方法及其如何扣除歼教机本身的γ辐射对仪器读数贡献的问题.

    作者:王建超;王其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32P-磷酸铬组织间照射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研究32P-磷酸铬(32P-胶体)术中间质给药行组织间照射在食管、贲门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91例食管、贲门癌临床确诊病例,在剖胸手术中切除病变食管及胃体后,于病灶相应部位及其淋巴引流区域间质组织内多点浸润注射,未能切除病灶者注射于瘤体组织及其淋巴引流区域内,32P胶体剂量为296~370 MBq/10 ml.对照组99例为同期同病种单纯手术病例.观察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淋巴结转移时间、淋巴结转移率及术后1、3和5年生存率.结果手术+32P胶体组及单纯手术组均无手术死亡,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淋巴结转移时间、纵隔淋巴转移率、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和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切除肿瘤的手术+32P胶体组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2.5%、56.4%、42.6%,单纯手术组分别为67.7%、38.1%、25.0%.术后1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及5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P<0.01).结论32P胶体间质给药应用于食管、贲门癌手术中,方法简单,使用安全,在控制术后淋巴结转移及提高中远期生存率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旭东;刘璐;刘志勇;马超;王宇;谢亦山;高宏;蒋佩明;童冠圣;封国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包头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调查

    笔者依照<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办法>等法规、标准,对包头市放射工作人员实施每年度的个人剂量监测,现将1997~2002年的监测结果分析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仪器设备:FJ-377型热释光剂量仪(北京核仪器厂);LiF(Mg,Cu,P)剂量片(5 mm×5 mm×0.8 mm,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FJ-411型退火炉(北京核仪器厂).

    作者:苗金萍;靳容;武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cAMP-PKA参与辐射诱导p27Kip1蛋白的表达调控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反应中p27Kip1表达调控机理.方法将p27Kip1蛋白编码全长基因克隆导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再经GST-Sephrose 4B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取的GST-p27Kip1融合蛋白作为磷酸化底物,并进行体外磷酸化检测.结果PKA具有磷酸化p27Kip1蛋白的功能,该反应能被PKA的特异性抑制剂H89所抑制;照射后细胞内源性的PKA对p27Kip1的磷酸化程度减弱.结论cAMP-PKA在电离辐射诱导细胞周期检查点蛋白p27Kip1表达降低的调控机理中起到主要作用.

    作者:张枫;孟祥兵;宋宜;梅柱中;董燕;刘斌;孙志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谷氨酰胺全肠外营养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消化道营养作用的研究

    急性放射性肠炎是腹盆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导致绒毛破坏,黏膜糜烂,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谷氨酰胺(GLN)对胃肠道形态及功能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可促使短肠大鼠胃肠道的功能代偿[1,2].本实验探讨GLN对大鼠急性放射性损伤后胃肠道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元珍;高春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乏氧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周期阻滞和p53表达的影响

    据报道,细胞周期阻滞与放射敏感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乏氧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并可导致肿瘤细胞出现G0/G1阻滞,并认为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是乏氧诱导细胞周期G0/G1阻滞的必需元件,但作用机理及对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程度目前尚不清楚[1-3].p53作为抑癌基因,是影响细胞周期调控机理的重要基因[4].因此,笔者采用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分别进行12和24 h乏氧,然后测定HIF-1α、p53及细胞周期,研究HIF-1α在乏氧条件下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及其与p53的关系,为以HIF-1α及p53为靶点治疗G0/G1阻滞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袁响林;于世英;夏曙;胡健莉;胡国清;许三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60Co γ射线重过滤低剂量率照射剂量学研究

    Luckey[1]1980年发现低剂量辐射能诱导机体适应性反应,近年来刘树铮教授等亦通过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证实了低剂量辐射能提高机体免疫[2-5].常规60Co放射治疗机输出剂量率为1.33 cGy/s左右,以时间秒为小单位放疗,并存在进出源的终端滞后效应,故一般每野照射时间需大于30 s才能在0.5%误差范围内定量靶区剂量.

    作者:窦绍宇;李涛;吴大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儿童头颅CT扫描条件选择

    目的探讨儿童头颅CT扫描条件.方法[1]将病人按年龄划分为四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选择90例病例,采用不同的mAs进行扫描,由3名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进行分析,分别统计甲、乙、丙片率,进行统计学处理.[2]测量不同mAs时的权重CT计量学指数.结果①每个年龄段的儿童随着mAs增加,图像质量提高,超过一定值后,继续增加mAs图像质量不再提高.[2]采用240 mAs的吸收剂量比160 mAs的吸收剂量大51.4%.结论不同年龄的儿童应该选择合适的mAs进行扫描,可以有效地保护病人和保证图像质量.

    作者:高德春;顾卫根;毛定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海生多糖肽对亚急性辐射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

    目的研究海生多糖肽对小鼠亚急性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给小鼠饲以海生多糖肽制剂,用60Co γ射线进行全身性亚急性照射,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脾淋巴细胞转化率、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过氧化酶含量、精子畸形率、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肝细胞半胱氨酸蛋白酶-3等指标.结果海生多糖肽高、低剂量组小鼠的血白细胞数量、脾淋巴细胞转化率、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值和过氧化酶值均高于照射对照组,红细胞丙二醛值、精子畸形率、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肝细胞半胱氨酸蛋白酶-3阳性表达率则低于照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海生多糖肽对亚急性辐射损伤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作者:朱咏梅;钟进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患者的X射线辐射评价

    目的研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HACE)治疗肝癌过程中,患者受到的X射线辐射,为THACE放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HCC患者的辐射剂量资料,DSA机(Angiostar-Plus)配置穿透电离室型剂量监测系统(Diamentor K1 and Diamentor ED),在线读取面积剂量乘积DAP(cGy/cm2)和入射表面剂量ESD(mGy),采用Monte-Carlo转换因子估算有效剂量ED(mSv).并分析近期10例THACE患者,在提高基值管电压、减低透视脉冲频率和摄影帧数下对辐射剂量的影响.结果82例HCC患者透视时间(35.3±21.1)min,摄影(234±108)帧,DAP为(21 748±12 424)cGy/cm2,ESD为(964±632)mGy,ED为(34.8±19.9)mSv.透视对总DAP的贡献(24.0±12.7)%小于摄影(75.9±12.7)%,透视对ESD值的贡献(49.8±14.9)%,与摄影相似(51.6±14.2)%.近期的10例THACE患者的每分钟透视剂量、每帧摄影剂量及总剂量都比HCC患者明显降低.结论在THACE过程中患者受到一次性较大剂量X射线照射.适度提高基值管电压、减低透视脉冲频率和缩减摄影帧数,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陈胜利;朱栋梁;陈国东;邹蓉珠;黄齐好;黄子诚;谢琦;慕容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乳腺癌手术和化疗后胸壁电子束照射对心肺毒性影响的研究

    乳腺癌术后予环磷酰胺(CTX)、阿霉素(ADM)或表阿霉素(EPI)和氟脲嘧啶(5-FU)组成的CAF或CEF方案是目前常用的一线标准辅助化疗方案,其中ADM/EPI的累积性心脏毒性较大.而放射性心肺损伤亦为胸部肿瘤在放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为探讨乳腺癌手术和化疗后,胸壁电子束照射对心肺毒性的影响,笔者自1999年11月至2002年8月在本院门诊收治乳腺癌根治术和化疗后患者220例,采用不同能量电子束照射胸壁,现报道如下.

    作者:管迅行;李凤岩;何振宇;郑剑霄;贾彦征;李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MRI SPIO增强扫描对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家兔的观察

    随着放疗在腹部肿瘤治疗中的广泛运用及骨髓移植辐射预处理技术的开展,特别是近年来将三维适形、组织间插植内照射等放疗新技术用于肝脏肿瘤治疗[1],使肝脏局部受到大剂量照射,而由此引发的肝脏放射性损伤往往会影响或制约放疗的进程,甚至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目前临床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而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参数成像等特点,特别是肝脏特异性MR对比剂--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的临床应用,使MRI用于急性放射性肝损伤诊断的价值开始受到关注.笔者用家兔制作动物模型,观察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初期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变化,探讨MRI SPIO增强扫描对急性放射性肝损伤进行诊断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沈钧康;蒋震;周剑影;赵培峰;张彩元;陆雪官;田野;胡勤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60Coγ射线照射血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研究

    为了防止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应使用60Co γ射线辐射血液制品.但经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辐射是否会影响离体全血T淋巴细胞分泌IL-2、IL-6、INF-γ与TNF-α功能国内外报道较少.为此,笔者应用流式细胞术对此进行了研究.

    作者:李志强;胡来光;徐文皓;乐嘉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SARS诊治中X射线应用的评价

    SARS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临床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的新发传染病.胸部X射线检查对于SARS的确诊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具有重要价值,笔者根据有关调查、监测数据对X射线检查在SARS诊治中应用进行评价.

    作者:刘卫;陈卫辉;赵进沛;任庆余;徐书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