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明;闫素英;刘琛;刘宁;李晓玲;白向荣;王雅葳;李星炜;程红勤;唐静;褚燕琦;王育琴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例78岁女性患者因心肌梗死给予阿司匹林100 mg,1次/d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1次/d口服。次日晨,患者腹部及双下肢出现瘙痒、红斑。停用硫酸氢氯吡格雷,予氯雷他定10 mg,1次/d口服。1 h后瘙痒缓解、红斑消退。第1天,患者自行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过敏症状再现,继续服用氯雷他定。4d后,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采用替格瑞洛(90 mg、1次/d口服)联合阿司匹林(100 mg,1次/d口服)抗血小板治疗,随访6个月无不适症状。
作者:章靓;王婷;郭晓芳;乔建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四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调查万古霉素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1011年9月至1013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5家医院住院期间应用过万古霉素、年龄≥60岁且病历资料完整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与肾功能不全1组,主要就万古霉素用药情况(给药方案、药物利用情况和血药浓度监测)、临床疗效以及药物对患者肾功能影响等进行回顾性分析。药物利用情况以药物利用指数(DUI)反映;肾功能检测指标为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共149例患者纳入分析,男性60例,女性89例;年龄60~91(76±7)岁。肾功能正常组87例,肾功能不全组61例。万古霉素给药方案肾功能正常组应用多者为0.50 g,1次/11 h (19/87,33.33%);肾功能不全组为0.50 g,1次/d(30/61,48.39%)。万古霉素总用药量为1135.15 g,总用药时间为1919.5 d,DUI 为0.56。149例患者中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者111例(74.50%),肾功能正常组与肾功能不全组行血药浓度监测者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11%(61/87)比80.65%(50/61),χ1=1.113,P=0.146]。行血药浓度监测者均监测了万古霉素谷浓度,监测峰浓度者7例。万古霉素谷浓度以﹤10 mg/L者占比大,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不全组分别为30例(49.18%)和15例(50.00%)。各组间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1=1.16,P =0.54)。149例患者用药前后Scr[(117±79)μmol/L比(119±81)μmol/L]、BUN[(10.5±5.7)mmol/L比(11.5±8.0)mmol/L]和Ccr[(69±37)ml/min比(67±36)ml/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不全组患者用药前后 Scr[(59±16)μmol/比(70±30)μmol/L,(189±110)μmol/L 比(103±113)μmol/L]、BUN[(7.4±3.5)mmol/L 比(9.1±5.8)mmol/L,(14.8±6.5)mmol/L比(17.4±9.0)mmol/L]和Ccr[(107±19)ml/min比(96±16)ml/min,(44±30)ml/min比(33±16)ml/min]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万古霉素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相对谨慎。应用该药时可根据血药浓度和肾功能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给药方案,实行个体化给药,提高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朱曼;王东晓;郭代红;黄春燕;王育琴;杨莉萍;裴斐;王伟兰;汤智慧;陈超;任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由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合理用药国际网络( 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等多家学术团体联合主办的“第七届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风湿免疫疾病与肾病药物专题研讨会”将于1015年5月上旬在北京召开,第三届INRUD临床安全用药组年会将同期召开。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人工浏览湖北省房县人民医院1010年1月至1011年11月检验科计算机系统中全部临床科室标本资料,筛选出分离得到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资料。记录菌株来源、送检科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菌株和药物敏感试验情况,并进行数据整理。结果分离出大肠埃希菌菌株359株,肺炎克雷伯菌菌株196株;前者主要来源于尿液[111株(33.7%)],后者主要来源于痰液[165株(55.7%)]。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88株(14.5%)]、普外科[69株(19.1%)]和神经外科[56株(15.6%)];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69株(13.3%)]、呼吸内科[50株(16.9%)]和神经外科[36株(11.1%)]。359株大肠埃希菌株检出产ESBL菌株175株,检出率为48.7%;196株肺炎克雷伯菌株检出产ESBL菌株116株,检出率为39.1%。产ESBL 菌株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替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上述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1.3%、3.4%、5.1%和8.6%,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分别为1.6%、3.4%、1.1%和1.8%。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治疗时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与ESBL检测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赵华;饶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例74岁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通心络、辅酶Q10、阿托伐他汀钙、维生素E及维生素C。因降脂效果不达标,患者自行停用阿托伐他汀钙,改服瑞舒伐他汀钙10 mg,1次/d。随后4个月,患者血糖水平较前升高,空腹血糖波动于6.5~7.8 mmol/L,餐后血糖波动于7.7~10.5 mmol/L。7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达11.5 mmol/L,餐后血糖达16.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9.6%。患者自行停用瑞舒伐他汀钙。3个月后,空腹血糖降至5.9 mmol/L,餐后血糖降至7.4 mmol/L,糖化血红蛋白降至6.6%。
作者:李玲;宋桉;宋光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一稿两投(一稿多投)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投寄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二次发表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发表,无论是印刷版媒体还是电子媒体。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伊立替康是治疗胃肠道肿瘤和小细胞肺癌的常用化疗药物,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因素涉及羧酸酯酶、肝脏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和细胞色素P4503A4等多种酶与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患者的年龄、吸烟、合并用药等非遗传因素也可影响机体对伊立替康的敏感性和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针对不同基因型患者制定伊立替康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汪皖青;缪丽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例17岁女性患者确诊为Ⅰ型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后给予6-氨基己酸4 g/d静脉滴注。第1次用药约1h时患者出现头痛、恶心,逐渐发展为双颞侧剧烈跳痛,伴全身乏力、精神萎靡、行动困难等症状,静脉滴注结束后约1h上述症状消失。第1~8天静脉滴注6-氨基己酸后上述症状复现,且逐日加重,均在用药结束后约1h症状消失。
作者:汤蕊;张宏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本刊法定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1/3101--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1001年出版)。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例46岁男性患者误服生草乌、川乌粉约5 g后3 h出现意识障碍、全身抽搐;心电图检查示心室扑动,心率110次/min。立即电除颤,静脉推注胺碘酮,未复律。再次静脉推注胺碘酮,同时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00 mg和15%硫酸镁8 ml(1 g),复律。心电监护示频发多源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继续持续静脉泵入胺碘酮和利多卡因。1 min后,再次出现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率180~190次/min。静脉推注胺碘酮和利多卡因以及电复律均无效。再次静脉推注硫酸镁8 ml(1 g),室速仍存在但频率逐渐降至160~170次/min。遂第3次静脉推注硫酸镁8 ml(1 g),心率140~150次/min。10 min后,第4次静脉推注硫酸镁8 ml(1 g),心律转复。1 h后给予患者行血液灌流,初1 h出现4次多形性室速,每次静脉推注硫酸镁(1~1 g)均有效。次日,患者恢复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
作者:魏红江;崔秀涛;于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老年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右美托咪定”、“α1受体激动剂”、“老年”、“高龄”、“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安全性”及相应英文词汇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1013年10月,收集围手术期老年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的随机对照临试验( RCT),采用RevMan 5.1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比较围手术期右美托咪定组和生理盐水组老年患者术中、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 MAP)、芬太尼累积用量和不良反应(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以加权均数差( WMD)、相对危险度( RR)和95%置信区间( CI)表示。结果共纳入6项RCT研究,涉及403例老年患者,其中右美托咪定组100例,生理盐水组103例。根据改良Jadad评分,4篇为高质量文献,1篇为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心率和MAP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心率:WMD=-11.70,95%CI为-13.76~-9.65,P﹤0.01;MAP:WMD=-8.74,95%CI为-10.81~-6.68,P﹤0.01),芬太尼累积用量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 RR=-7.11,95%CI为-11.30~-3.14,P ﹤0.01)。右美托咪定组和生理盐水组患者围手术期呕吐发生率( RR =-0.11,95%CI为-0.16~-0.03,P=0.13)、心动过缓发生率( RR=5.16,95%CI为0.63~41.14, P=0.13)和低血压发生率(RR=1.01,95%CI为0.18~3.69,P=0.9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可稳定心率和平均动脉压,镇静效果明确,安全性较好。
作者:王睿;任泽彬;李国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014年7月13至18日,第17届基础和临床药理学世界大会在南非首都开普敦举行。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医院药学工作者和临床专家共计15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作者:孙路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国儿童患者中孟鲁司特钠所致精神系统不良反应( PAE)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010年1月至1013年1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过敏反应科就诊并服用孟鲁司特钠的门诊患儿进行随访,收集服药后出现PAE患儿的临床资料,就患儿的疾病诊断、合并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具体表现、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不良反应程度以及停药后症状消失时间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1481例,男性1015例,女性466例;年龄3~17岁,其中3~6岁者613例,7~11岁603例,13~17岁155例;过敏性哮喘780例,过敏性鼻炎701例。1481例患儿中17例服药后出现PAE,发生率为1.15%。男性患儿PAE发生率为1.18%(13/1015),女性患儿为0.86%(4/466);3~6岁患儿PAE发生率为1.61%(10/613),7~11岁患儿为0.83%(5/603),13~17岁患儿为0.78%(1/155);过敏性哮喘患儿 PAE 发生率为1.15%(9/780),过敏性鼻炎患儿为1.14%(8/701);不同性别、年龄段和疾病间PA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7例发生PAE患儿中睡眠障碍者9例(噩梦7例,失眠1例),行为异常5例(攻击性强4例,多动1例),焦虑1例,噩梦合并多动1例。不良反应呈轻度者14例,中度者3例。PAE发生在服药后1周内者15例,1周及3个月者各1例。17例患儿均在停用孟鲁司特钠后1周内恢复正常。结论儿童患者服用孟鲁司特钠后出现的PAE以睡眠障碍尤其是噩梦较为多见。不良反应程度多较轻微,停药后恢复快。
作者:李文静;黄南;祝戎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以氟尿嘧啶类药物如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和替吉奥等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瘤治疗。肿瘤患者是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对已发生血栓或合并血栓形成高危因素者推荐抗凝治疗。华法林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口服抗凝药。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和替吉奥与华法林联用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国际标准化比值升高和出血症状,华法林停用、减量或换用低分子肝素后多数患者可恢复,少数可能需要输血治疗。氟尿嘧啶类药物与华法林相互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5-氟尿嘧啶或其代谢产物抑制华法林代谢酶---肝细胞色素P4501C9酶活性有关。
作者:何碧珊;林子超;黄红兵;刘韬;王风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例3岁男性患儿因溃疡性口炎给予克林霉素0.15 g,1次/d静脉滴注,治疗前血小板计数150×109/L。第1天,患儿左膝关节出现红色瘀斑。第3天,患儿出现齿龈出血及皮肤散在出血点,血小板计数为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1 s。停用克林霉素,静脉滴注甲泼尼龙(30 mg,1次/d)及人免疫球蛋白(6 g,1次/d),口服氨肽素(0.1 g,3次/d)。第4天,患儿血小板计数64×109/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6 s,凝血酶原时间11 s。1周后,患儿血小板计数升至135×109/L,瘀斑消退。
作者:王欣明;王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部1988年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1998年颁布的《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对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的描述,要求写清楚以下事项:⑴品种、品系及亚系的确切名称;⑵遗传背景或其来源;⑶微生物检测状况;⑷性别、年龄、体重;⑸质量等级及合格证书编号;⑹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⑺健康状况。⑻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医学实验动物分为四级:一级为普通级;二级为清洁级;三级为无特定病原体( SPF)级;四级为无菌级(包括悉生动物)。卫生部级课题及研究生毕业论文等科研实验必须应用二级以上的实验动物。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FDA)于1014年6月16日发布安全信息:1%利多卡因胶浆剂可能引起包括死亡在内的严重伤害,不得用于治疗婴幼儿的出牙疼痛[1]。FDA要求就此信息在药品说明书添加黑框警示。
作者:李星炜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