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

孟俊华;刘桂霞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并发症, 临床观察, 护理
摘要: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有发热、胃肠道反应、肝区疼痛、肝衰竭、呃逆等.我们对76例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对其并发症采用相应的护理,旨在提高护理水平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第一、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保妇康栓致腰腿痛及发热

    患者女,63岁.因绝经20多年,阴道分泌物增多、色黄,外阴痒1周,于2004年4月2日来医院就诊.

    作者:张健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洛美沙星注射液诱发癫痫

    患者男,68岁.因头顶部外伤性出血0.5 h,于2004年4月18日来院急诊外科就诊.患者伤时无昏迷,无呕吐,无抽搐发作.

    作者:吴小洪;刘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心绞痛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的依从性研究

    背景: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一、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通过其降脂和非降脂作用,可显著改善不同胆固醇水平个体的预后.他汀类的收益依赖于药物的长期不间断治疗.目的:通过对平均胆固醇水平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辛伐他汀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治疗依从性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提高药物的干预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平均胆固醇水平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口服辛伐他汀作为二级预防手段,随访药物治疗的依从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分析不依从治疗的原因.结果:辛伐他汀治疗3、6、18个月的依从性分别是68.9%、48.0%,40.0%,依从性下降以前6个月明显.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分型和患者的年龄群对治疗依从性影响不大,高危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低.不依从治疗的主要原因有患者对高危人群血脂控制水平、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认识不足,以及经济条件限制等.结论:辛伐他汀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治疗依从性较低,为提高远期疗效,有必要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骆雷鸣;范利;刘静;刘煜;张明华;刘国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表阿霉素大剂量持续静滴对心脏毒性反应的观察

    目的:观察表阿霉素大剂量持续静滴化疗的心脏毒性和安全性.方法:147例无心脏疾患的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按照病理分期应用常规剂量和方法化疗(Ⅱ期,对照组)及表阿霉素大剂量持续静滴化疗(Ⅲ期,观察组),连续6个周期,第2,4,6周期末和化疗后第3、6个月分别检查心电图、心功能评价和心脏超声检查心脏射血分数.观察组表阿霉素应用80mg/m2,持续24h静滴.结果:化疗第2周期末,心脏毒性反应几乎未发生.第4周期末开始,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并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而增加.化疗停药后患者的心脏毒性逐渐下降,心功能恢复.观察组患者发生率的绝对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未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表阿霉素大剂量持续静滴化疗的心脏毒性与常规剂量使用方法相当,安全性较高,患者能耐受.

    作者:高文斌;于克达;王丽双;王蕾;尹良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剂量阿司匹林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Aspirin,ASP)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调查同期非食道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80例(402例次),根据出血前是否正在服用ASP分为两组:ASP组38例(出血42例次)与非ASP组342例(出血364例次),回顾性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特点.结果:ASP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年龄(64.5±5.4)岁,高于非ASP组(43.5±16.5岁),胃溃疡和胃黏膜病变的发生比例(69.1%)高于非ASP组(26.70%)(P<0.01),57.1%的患者出血前有诱因.出血量、Hb两组间无差异,止血时间(平均3.7 d)长于非ASP组(平均23 d)(P<0.05).结论:口服小剂量ASP是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胃部病变发生比率较高,止血所需时间较长,口服ASP时加强胃粘膜的保护、控制诱因有望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作者:殷健;吴志强;候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药师提供安全用药服务的探讨

    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合理及经济的药品是医院药师的责任.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药品潜在的安全性问题时,应及时与患者和医生沟通及交流,有助于减少差错,提高用药安全性,同时加强对患者用药教育也是药师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就药品质量、用药教育并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梅丹;唐彦;刘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女宝有潜在危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AT1受体拮抗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诱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AT1(AngⅡ)受体拮抗剂通过恢复和维持血管内皮功能,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防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等作用,在抗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林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利福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肝功能损害

    患者女,51岁.因腹泻1 d,于2003年7月6日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天因腹泻,自购肠炎灵片(每片含利福平0.1125 g、次硝酸铋0.15 g),服用4片后约10min,自感胸闷、气促、全身乏力、四肢酸冷,继而双下肢抽动、晕倒在地,在当地县医院就诊.

    作者:廖彩霞;吴丽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赖氨匹林致急性肺水肿死亡

    患儿男,4岁.主因发热2 d,于2001年5月2日来院就诊.2 d前患儿发热,体温在39~40℃之间,无咳嗽及流涕,无腹痛及腹泻,无头痛、呕吐、无惊厥.在当地诊所静滴头孢哌酮、清开灵、地塞米松治疗,体温曾降至正常,退热后精神好,但又复升,来院当天体温已持续在39℃以上10 h.患儿平素身体健康,未用过阿司匹林类药物.

    作者:赵丽;王淑玉;张秋河;杜志芳;郑一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卡维地洛致腹泻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金甲排石胶囊致乙型肝炎加重

    患者男,46岁.因患慢性乙型肝炎长期在我院门诊治疗,并定期随访.患者20年前发现HBsAg(+),3年前因肝功能轻度异常在我院门诊治疗.给予口服垂盆草冲剂,亮菌口服液治疗3个月,肝功能恢复正常而停药.以后每年在我院复查2~3次,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

    作者:李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致胰腺炎药物的文献回顾

    许多药物可引起胰腺炎,本文通过查阅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近20年的有关文献,对可引起胰腺炎的主要药物进行回顾分析,以期对临床安全用药有所帮助.

    作者:时颖华;王大猷;李中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环丙沙星致严重精神失常

    患者女,47岁.因咳嗽、咳痰20年,间断咯血15年,双下肢浮肿1年,加重半月,于2003年1月19日入院.

    作者:边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荧光素钠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2例

    例1,患者男,64岁.因右眼底出血,于2004年4月20日就诊.为明确诊断,使用荧光素钠3 mL静脉注射右眼底造影检查.10 min后,患者主诉头痛、头胀,并出现大汗淋漓.

    作者:蒋宇利;冯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致痉挛性灭鼠剂中毒反应及救治

    常见的致痉挛性灭鼠剂有八个品种,其中五种为禁用品种.该类灭鼠剂对所有哺乳动物毒性都很大,对中枢神经系统均有直接兴奋作用,主要表现为癫痫样发作,常伴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中毒主要原因是误食含灭鼠剂的毒饵或被灭鼠剂污染的食物.多数致痉挛性灭鼠剂无特效解毒剂,仅乙酰胺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及甘氟中毒的特效解毒剂.

    作者:丁茂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阿曲库铵致严重过敏反应2例

    例1女,65岁.因胆囊炎、胆石症,于2003年11月12日拟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术前化验检查正常,ECG示:短阵房速,ST-T改变.术前30 min给予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肌注.术前检查BP 150/96 mmHg(1 mmHg=0.133kPa),HR 86次/min,R 16次/min,SPO2 98%,心电监测正常.

    作者:沈伟民;梁峰;闫清;牛英;刘娉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氨苄西林静滴致儿童一过性血尿

    患儿男,10岁.因发热、咳嗽2 d,于2002年6月1日入院.患儿于1年前应用头孢唑林钠出现过血尿,经对症治疗消失.无结核、肾结石等病史,无食物过敏史.

    作者:李军;周景应;于佳平;唐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七叶皂苷钠致双手背部静脉血管萎缩

    患者女,44岁.于2003年6月27日来医院就诊.患者于2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肿胀,以小腿、足踝为著,呈指凹性,可缓慢复原,走路或活动后肿胀加剧,小腿后侧压痛,浅表静脉怒张、充盈,呈青色,大腿不浮肿.诊断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收入我院.

    作者:苏喜改;白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