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来氟米特不良反应

关键词:来氟米特
摘要: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致严重过敏

    患者男,10岁.因发热、咽痛、伴全身不适,于2003年4月6日来我卫生队就诊.查体:T 38.5℃,咽部红肿无滤泡,余未见异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2 ml,im,以退热.5 min后,患者自感恶心、呕吐、腹痛、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汗淋漓,并出现眼睑、口唇水肿,全身出现红色风团,奇痒.

    作者:王金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甘露聚糖肽致过敏3例

    例1女,43岁.原发疾病为甲亢,于2003年5月13日来我院复诊.患者要求注射甘露聚糖肽以增强免疫力,经询问无支气管哮喘史、无过敏史后,医生处方甘露聚糖肽注射液,于下午5时左右在我院门诊注射室肌注甘露聚糖肽5 mg.5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喉头水肿、痉挛,全身重度发绀、眼睑水肿、呼吸急促、全身大汗、乏力.HR128次·min-1,脉弱.考虑为甘露聚糖肽过敏,立即给予平卧、吸氧,同时给予肾上腺素1 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20mg,iv,异丙嗪25 mg,im,5 min后转入急诊科抢救.

    作者:张宇靖;张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成药致肝损害41例分析

    目的:探讨有关中成药致肝损害的原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1998年-2002年确诊为中成药所致41例肝损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例患者均出现黄疸、消化系统症状及肝功能异常.经停药,并给予保肝治疗,1~4周内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近年来有关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包括肝损害,应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重视.

    作者:梁兵;周光友;尹玲;张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人血白蛋白致急性肾功能损害

    患者男,54岁.因上腹不适2+月,便血20+天.胃镜示胃粘膜病变,可能癌变,2002年8月23日收入我院.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嗜酒量每日100 g,少量吸烟.血常规:WBC 5.2×109·L-1,RBC 4.3×109·L-1,Hb 97 g·L-1,PLT 34×109·L-1;肾功能:Cr 84.80 μ mol·L-1,BUN 4.91 mmol·L-1,肝功能正常,血糖7.83 mmol·L-1,出凝血时间正常.

    作者:易正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泌尿系统ADR术语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银屑敌胶囊与甲氨蝶呤合用致急性造血停滞

    患者男,64岁.于2003年2月24日开始服用银屑敌:每次5粒,每日3次;共7次,服药35粒后,患者自觉皮肤瘙痒,同时发现全身散在钱币至手掌大小的紫红色斑疹,伴发热,T 38℃.遂去当地医院皮科就诊,给予氯苯那敏、西替利嗪等药口服,外用复方康纳乐霜治疗.

    作者:杨秋亚;沈司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利福平的肾脏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

    例1女,34岁.因心前区不适、胸闷、憋气,于2001年12月16日收入我院治疗.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 36.2℃,P 82次·min 1,R 20次·min,BP 125/75 mmHg(1 mmHg=0.133 kpa),心界不大,心音低钝,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的病理性杂音,未见其他阳性体征.

    作者:孟淑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麝香壮骨膏致接触性皮炎

    患者女,46岁.曾有青霉素过敏史.本次因右踝关节扭伤,疼痛,使用麝香壮骨膏7 cm×5 cm贴于患处.数小时后,患者右踝关节处出现肿胀、皮疹、瘙痒难忍.

    作者:郭金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尼美舒利与肝损害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阿昔洛韦注射液致急性肾功能不全3例

    例1女,19岁.因带状疱疹来我院就诊.给予阿昔洛韦750 mg,地塞米松10 mg静滴治疗.当晚,患者自觉腰酸、恶心、呕吐.次日来院经给予甲氧氯普胺等药对症治疗后,恶心、呕吐稍有好转,但仍觉腰胀,随之出现尿量减少,再次来院就诊.

    作者:方宰平;方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卡托普利不良反应的综合报道

    本文对1998年-2002年8月有关文献记载的卡托普利不良反应508例,按系统分类统计,并作综合报道.结果表明,其不良反应几乎可在各系统出现,其中以剧烈干咳、味觉异常、蛋白尿、血尿和低血压等常见;能危及生命的有:急性血小板减少症、高血钾、严重心律失常和肾功能衰竭.

    作者:金仲品;韩淑梅;王翠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护士在ADR监测中的作用

    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既是各种药物治疗的实施者,也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护士参与住院患者的用药全过程,能了解患者的主观及客观反应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为医师和临床药师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及诊疗依据.因此,护士在ADR监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明;王慧霜;刘桂霞;田丽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卡马西平的严重不良反应及护理

    近年,卡马西平临床严重不良反应时有报道,本文通过检索1994年-2003年国内相关文献,就其主要报道进行归纳,并探讨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加强对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防治.

    作者:崔宝珠;唐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氯氮平与氯硝西泮并用致急性肺水肿3例

    例1女,29岁.因患未定型精神分裂症复发,于1997年10月6日入院.入院后即口服氯氮平300mg·d-1,氯硝西泮8 mg·d-1治疗.2 d后,患者突然出现急性肺水肿,表观为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口腔和鼻腔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HR 128次·min1,R 32次·min-1,双肺闻及大量水泡音.

    作者:黄仁君;廖振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系列问题71--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原因与危害有哪些?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氧氟沙星胶囊致晕厥

    患者男,73岁,因鼻塞、流涕、咳嗽、咳痰,于2002年9月14日在我卫生所就诊.当时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三九感冒灵冲剂、半夏糖浆口服,症状未见好转.9月16日开始出现明显咽痛,咳嗽、咳痰有所加重.

    作者:鲁邦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女,42岁,因左眼外伤,疼痛、流泪、视力减退3 d,于2003年3月20日入住我院五官科.入院时检查:左眼视力0.2,眼睑轻度痉挛,眼前段混合性充血明显,角膜中央出现两处约1mm大小的灰白色混浊斑,水肿、表面粗糙.

    作者:杨春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环丙沙星静滴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男,20岁.因发热3 d,于2002年12月20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T 37.8℃,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可见脓性分泌物,双肺呼吸音清,HR 88次·min-1,律齐,腹软,无压痛.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给予环丙沙星0.2 g静滴.

    作者:宋杰;王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司氟沙星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女,21岁.因子宫炎伴少量出血,于2003年7月7日来院就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给予司氟沙星(巴沙)治疗.患者首次服用1片,服药2 h后,患者于四肢、颈、面部出现少量红疹,逐渐蔓延至全身,全身无力,立即来院就诊.

    作者:黄莉莉;葛卫红;凌春燕;韩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