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致过敏反应

赵和云;高凤云

关键词:盐酸, 哌替啶注射液, 肾输尿管结石, 切开取石术, 腰部疼痛, 术前检查, 肉眼血尿, 麻醉医师, 检查结果, 大腿内侧, 病情分级, 硬膜外, 血生化, 心电图, 肾功能, 麻醉下, 过敏史, 中段, 诊断, 药物
摘要:患者女,25岁.体重55kg,因左腰部疼痛并放射至左大腿内侧3h,伴肉眼血尿,于2002年10月20日来我院就诊.诊断为左肾输尿管结石,拟于次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输尿管中段切开取石术.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术前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分级)Ⅰ级,术前检查:BP110/65 mmHg(1mmHg=0.133kPa),HR 80次·min-1.心、肺、肝、肾功能,心电图,血生化检查结果均正常.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磷霉素钠致小儿腹痛、腹泻及肾损害

    患儿男,13岁.因发热伴咳嗽2 d,于2002年3月2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患儿平素体健,无呕吐、腹痛及腹泻病史,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 37.6℃,神志清楚,呼吸平稳,无皮疹,咽部充血,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无肿大,肠鸣音正常.血常规:WBC 11.0×109·L-1,N 0.8,L 0.20.尿常规正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于12:05给予磷霉素钠针剂6.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

    作者:王岩;高利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SARS患者激素治疗与继发感染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与继发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26日至5月24日住院治疗的253例非典型肺炎患者的血、尿、便、痰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培养结果依据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3例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80株.79例未使用激素者,继发感染率7.6%;174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继发感染率为19.0%.其中普通型SARS的继发感染率为12.9%,重症SARS的继发感染率25.9%,使用糖皮质激素小剂量患者的感染率为10.3%,中大剂量患者的感染率为23.3%.结论:SARS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出现的继发感染率要高于未使用激素者,随着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的增加,患者继发感染的几率也在增加;重症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更易引起继发感染.因此,在治疗SARS病人中应注意合理使用激素.

    作者:赵辉;王慧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欢迎订阅《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防治管理

    我院2000年共有2282名患者使用造影剂进行影象学检查,其中发生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患者有8例,发生率为0.35%,而且有5例为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其中1例死亡.为此,临床药学室与医学影象科共同制定了造影剂不良反应防治措施如下:

    作者:齐晓涟;陈树英;王育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欢迎订阅《中国药房》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欢迎订阅《中国新药杂志》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蜂胶外用致接触性皮炎4例

    蜂胶是蜜蜂所产天然产品,因具有抗菌消炎等多种作用而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保健中,可口服也可外用.有关其接触性过敏反应国外早有文献报道.在我国,随着应用日益增多,其致敏性也逐渐显露出来.

    作者:王文慧;李林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地西泮静注致皮肤瘢痕及色素沉着

    患者男,39岁,因脑外伤后癫痫,于2001年入院.查体:T 36.5℃,BP110/70mmHg,精神检查:生活不能自理,问话不答,对人物、时间、地点定向力丧失,不认识家人,思维贫乏,反应迟钝,表情呆板,情感反应淡漠,智能及人格缺损,记忆力基本丧失,有冲动、伤人、自伤、自知力丧失.血常规:WBC 6.9×109·L-1,RBC 4.20×1012·L-1,Hb125g·L-1,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正常,脑电图中度异常.

    作者:郭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欢迎订阅2004年《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唑尼沙胺、米非司酮等药物致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致过敏反应

    患者女,25岁.体重55kg,因左腰部疼痛并放射至左大腿内侧3h,伴肉眼血尿,于2002年10月20日来我院就诊.诊断为左肾输尿管结石,拟于次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输尿管中段切开取石术.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术前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分级)Ⅰ级,术前检查:BP110/65 mmHg(1mmHg=0.133kPa),HR 80次·min-1.心、肺、肝、肾功能,心电图,血生化检查结果均正常.

    作者:赵和云;高凤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甘露醇的临床安全性

    近年,甘露醇静脉及口服给药的不良反多有报告,其中过敏反应较为常见,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还可致肾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肺水肿、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本文仅对近五年来甘露醇应用时有关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回顾,探讨导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以期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

    作者:夏小平;单桂丽;李艳妍;孙智辉;王国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乙酰螺旋霉素致耳鸣

    患者女,46岁.因牙痛3天,来我院口腔科就诊.诊断为牙周炎,给予乙酰螺旋霉素0.2g,po qid.当日首次服用0.2g,约2h后,患者出现双侧耳鸣,无头痛、头昏、听力减退、恶心、皮疹;耳鸣持续3h后逐渐缓解.患者自行停药.次日,因耳鸣完全消失,而牙痛不见好转,再次服该药0.2g.约2h后,再次出现双侧耳鸣.患者因畏惧耳鸣加重和听力障碍不再服用乙酰螺旋霉素.停药后耳鸣好转.3日后来院就诊.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双眼突出有神,耳道无异常分泌物,听力正常,肺、心、腹(-).追问病史:患者6年前患甲亢,现服甲巯咪唑和地西泮治疗;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曾用红霉素,未发生耳鸣症状.考虑患者耳鸣为乙酰螺旋霉素所致.

    作者:陈义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的肾脏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与葡萄糖酸钙联用致严重心血管反应

    患者男,37岁.因进食河虾30min后,出现全身皮疹及瘙痒,于2002年5月8日晚7时40分来本院急诊.患者既往有海鲜类食物过敏史,否认有心血管病史及家族遗传史.

    作者:张珠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欢迎订阅《中国药学杂志》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欢迎订阅《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特征及免疫异常

    目的:研究SARS病人临床特征及其免疫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52例确诊SARS病人,35例1周内入院者进行联合抗病毒治疗,17例在院外接受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组1周以上者为对照,探索SARS治疗方法.检测病人不同阶段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水平及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研究SARS病人免疫功能变化规律.结果:SARS病人69%具有双峰热型特点,病情演变呈阶段性,可分为四个时期:发热期、肺损伤期、免疫麻痹期、恢复期.早期以联合抗病毒治疗35例,重症3例,无1例死亡;早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者17例,重症7例,死亡7例,死亡均与严重机会感染有关.SARS病人起病初即有T细胞、B细胞、NK细胞下降,在病程8~12天降至低,普通病人第3周恢复正常,重型死亡病例持续低下.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与流式细胞仪T细胞亚群直线相关,可代替后者观察病情.结论:SARS病人主要矛盾是免疫力低下,病毒直接杀伤淋巴细胞可能是其原因.早期联合抗病毒治疗有较好疗效,不宜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作者:刘景院;郭利民;赵红心;董庆华;郭霞;王凌航;何忠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新型抗抑郁药中毒的救治

    新型抗抑郁药是指非经典的、含有杂环的抗抑郁药,不同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新型抗抑郁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抑郁症,也用于治疗一些其他精神病如强迫症、恐惧症、贪食症.本文主要叙述本类药物中毒的毒理和救治,由于我国这一类药物中毒的处理经验很少,本文资料主要来源于国外.涉及的新型抗抑郁药有:曲唑酮、萘法唑酮、安非他酮和米氮平.

    作者:黄韶清;邱泽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全国药物临床安全性与合理用药研修班开课通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