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舵;王占军;李佳青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保证人民用药安全的有效措施.我院于2002年第一季度正式设立专职人员.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从2002年初到2003年6月共收集到合格ADR报表62份.总结一年多来的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房树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种类多的一类药物,而我国至今对其尚未制定统一的治疗指南,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今将近2年来我院有关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简介如下:
作者:关英;郑彦云;徐峰;陆平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例1男,70岁.因尿频于1999年4月13日开始服用肾宝合剂30 ml,bid.服药前BP 150/90mmHg.6 d后,患者自感头部沉重.查BP170/110 mmHg(1 mmHg=0.133 kPa).加服牛黄降压丸1丸,bid.1天后症状消失,BP 150/90 mmHg,两药继续同服,共用30 d,每昼夜排尿次数由10~12次减至5~6次.随访4个月,疗效巩固,血压未再升高.
作者:张文朴;刘海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42岁.因双脚患有脚癣多年,近来加重并感染,于2002年6月21日来我院就诊.医嘱给予氟康唑片口服治疗.当日晚餐后患者口服氟康唑片200 mg,服药后4 h左右开始出现较严重恶心、呕吐,同时出现腹泻,随后周身严重瘙痒,出现皮疹,尤以胸部和四肢更为严重,继而发生排尿困难.患者随即来院就诊,根据症状,考虑是药物过敏反应,立即静滴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ml,tid,口服赛庚定片4 mg,bid.2 d后患者皮疹部位开始脱皮,7 d后症状完全消失.询问病史,患者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作者:石舵;王占军;李佳青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药物不良反应(ADR)调查是通过总结ADR个案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发展规律,临床特征,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的一种方法.ADR调查研究对指导临床安全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按照规范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总结,才可得到高质量的结果.
作者:编辑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重视SARS患者支持疗法的意识,降低病死率.方法:调查SARS患者临床各期的静脉入量、热量及营养问题,分析上述情况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早期入院治疗,给予适当的静脉补液及肺损伤期注意补充足够热量可明显改善SARS的预后;多数重症SARS患者在整个病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低白蛋白血症、贫血、血糖升高和低钙血症等营养问题.结论:早期治疗,注意适当静脉补液,纠正液体入量不足,采用静脉高营养治疗,尤其对重症SARS患者病程的各期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营养问题,对改善SARS预后非常重要.
作者:项晓培;蔡晧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例1女,54岁.因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于2003年1月31日入院.患者既往无药物不良反应史.查体:T 37.8℃,P 80次·min-1,R20次·min-1,BP 110/70 mmHg(1mmHg=0.133kPa).实验室检查:RBC 4.16×1012·L-1,WBC 15.8×109·L-1,N 0.95,ALT 66.7 U·L-1,AST 17.1 U·L-1,T-Bil14.7μ mol·L-1.
作者:张晋萍;葛卫红;薛永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文法拉辛为一新的抗抑郁药,是一种与其他抗抑郁药结构不同的双环化合物,本文对其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加以探讨,以引起临床注意.
作者:黄韶清;邱泽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8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40余年,加重伴恶心4d,于2002年5月19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查体:T 36.3℃,P 100次·min-1,R 24次·min-1,BP 90/6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语言流畅;双肺可闻及湿啰音、痰鸣音;腹软,肝肋下2指,剑突下3指,质硬,无触痛.
作者:王虎军;刘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胞磷胆碱(citicoline)又名尼可林为核苷衍生物,可增强脑干网状结构,尤其是与意识密切相关的上行网状结构激动系统的机能;增加锥体系统的机能,改善运动麻痹;改善大脑循环,通过减少大脑血流阻力,增加脑组织血流而促进大脑物质代谢,对促进大脑功能恢复和促进苏醒等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郑雅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网站http://www.fda.gov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隶属于美国卫生教育福利部,负责全美国药品、食品、生物制品、化妆品、兽药、医疗器械以及诊断用品等的管理,是世界权威的医药管理机构.FDA的网站非常庞大,内容丰富,管理局的日常行政、公告、会议、资料等均可在网站上查询,是医药工作者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来源.
作者:朱鸽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60岁,因不慎右足烫伤后感染,于2002年12月31日来医院治疗,给予喜炎平注射液6支(每支50mg)静滴,每日一次治疗.当日静滴后,患者出现右上肢肿胀疼痛,活动困难,未予注意.
作者:于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女,28岁.因产后羊水感染,于2002年12月5日静脉滴注克林霉素0.3 g治疗,首次治疗后约14 h,患者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并于两股内侧出现水肿性红疹,皮疹迅速波及四肢及躯干,次日在皮疹基础上出现广泛粟粒至针头大小脓疱疹,伴发热,体温高达39.3℃.
作者:孟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例1女,45岁.因肠梗阻术后,给予硫酸阿米卡星4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作者:郭会平;吴传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奥扎格雷钠(sodium ozagrel),为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塞和脑梗塞所伴随的运动障碍疾病.我院在1998年~2003年临床应用过程中,有2例出现舞蹈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桂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本文对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除治疗高血压外还具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逆转左心室肥厚,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偏头痛、房颤复律后复发,脑保护,肾保护,抗肿瘤等多方面的作用,安全性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林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边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林可霉素注射液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生素,棒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
作者:张赞玲;尹桃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