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海英;王玉英
患者女,51岁.因患风心病、心房纤颤、右侧脑栓塞,于1999年3月13日入院.当日先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12ml加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未见任何不适.后又继续静滴胞二磷胆碱0.5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约15min左右,患者突然出现精神异常,处于兴奋状态,坐立不安,烦躁多语,哭闹无常,被害妄想,人物定向障碍及视物不清,出现逆行与顺行性遗忘.
作者:刘安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药物流行病学(pharmacoepidemiology)是近年来临床药理学与流行病学两个学科相互渗透、延伸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医学研究领域,也是流行病学的一个新分支.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进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药物流行病学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一方面表现在研究领域日益丰富,除药物的安全性与药效的评价外,还包括了对药物的经济学评价和药物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评价等;另一方面表现在药物流行病学本身及时引进和发展了一些新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如病例交叉设计、病例-时间-对照设计等.本文在简要回顾目前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这些新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讨论.
作者:詹思延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例1男,40岁,蒙族.因患高血压病多年,血压波动于160~230/100~130mmHg.患者于1995年9月至1996年5月期间服用卡托普利片25mg/d,血压降至正常.但服药期间出现痉咳(胸透及血常规均未见异常,且口服止咳药及抗生素均无效),服药6个月后,连续3周测定血糖和尿糖;血糖分别为10mmol/L,9.8mmol/L,11mmol/L,尿糖为(+++)、(++)、(+++).本患者无吸烟史、无可逆性气道阻塞史及糖尿病史.停药后12天,痉咳止,再次连续3天测定血糖分别为5.6mmol/L,5.0mmol/L,6.0mmol/L,尿糖阴性.因停药后血压回升,又继续服卡托普利片25mg/d,15d后,测血、尿糖指数又出现升高.停药后指数正常.
作者:李敦贞;亚平;李佳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文献报道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引起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过敏等不良反应,以及对软骨发育的影响,提示临床使用这类药物时尚须慎重.
作者:付艳环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联苯双酯是治疗病毒性肝炎和药物性肝损伤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常用药物.以往认为它具有保护肝细胞,增加肝脏的解毒功能的药理作用.尤其是其降酶作用,效果明显,且毒性低,副作用小.但近年来发现该药对慢性肝炎的疗效较差,有少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现黄疸,肝损害加重[1~5].我们自1991年1月至1996年12月也遇到5例肝损害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皓东;卢书伟;鲁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坎地沙坦环已羰乙酯(candesartan cilexetil,商品名:Atacand)系武田公司开发的一个口服有效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Ⅱ)AT1受体拮抗剂.于1997年在瑞典首次上市,继而在英、美等国家上市.其结构式如下:1药理作用坎地沙坦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长效AT1受体拮抗剂(AT1RA),在化学结构上与氯沙坦(Losartan)、伊贝沙坦(Irbesartan)相似,同属二苯四咪唑类.其与AT1受体的亲和力是AT2受体的10000倍.具有亲和力强和解离慢的特点.它可选择性地阻断由AⅡ亚型AT1受体所介导的AⅡ功能(如血管收缩和醛固酮分泌),从而发挥降压作用[1].
作者:李琼;左明新;傅得兴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秋水仙碱即秋水仙素,作用与长春新碱类药物相似,能使细胞的有丝分裂停止于M期.本品尚有消炎镇痛作用,因而可用于痛风的急性发作期.该药具有光毒性,某些敏感体质的个体在服用本品并光照后可出现皮肤的过敏反应.近来我们发现一例由该药诱发的光敏性药疹,现报道如下.
作者:席海英;王玉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女,59岁,精神失常22年余,因失眠、兴奋、语乱、疑心被害,加重2个月而于1998年11月18日收入我院.入院后各项检查正常,分别予氟哌啶醇、哈力多治疗4个月余,精神症状仍存在,改予氯氮平治疗,剂量从25mg/d逐渐加至225mg/d,测氯氮平血药浓度在正常范围内,精神症状有所缓解,在服用该药第56天晨,感觉心前区不适,查心电图,可疑前壁心梗,予极化液加硝酸甘油治疗,中午11:30突然意识丧失,血压测不到,经心肺复苏术后恢复自主呼吸,呼之能应,血压80/70mmHg,心率100次/min,中午12:01梗死面积扩大至侧壁、前壁,心肌酶谱示CK 1000U/L,LDH 332U/L,AST 195U/L,翌日9:00梗死面积进一步扩大为下壁,侧壁,广泛前壁,中午12:30再次突然意识丧失,喘憋,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张德亮;孟庆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706代血浆(低分子羟乙基淀粉代血浆),以其扩容、减少红细胞聚集,降低全血粘度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病及抗休克治疗.本文报告我科近3年来收治因连续静滴706代血浆后出现急性肾衰5例,分析探讨发病原因,以引起注意.例1男,58岁.因头晕,左侧肢体活动不灵3天于1996年5月4日入院.既往糖尿病史20年,冠心病下壁心梗3年,否认肾脏病史.查体:BP150/90mmHg,神志清,无浮肿、双肺无干湿啰音.
作者:秦巧萍;蔡波;肖福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男,75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6小时于1998年6月30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查体:BP 180/120mmHg,神志清,口角右歪,左侧鼻唇沟变浅,右肺下野可闻及湿啰音,HR 80次/min,律齐,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全身皮肤粘膜无出血点,颅脑CT示左基底节区脑梗塞,化验PLT156×109/L,出血时间(BT)1 min,凝血时间(CT)3 min.诊断为左侧脑梗塞、原发性高血压、右肺内感染.控制血压,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蝮蛇抗栓酶0.5U静脉点滴,每日1次,并配合抗生素控制感染.
作者:杨进彬;聂树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们对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文献进行调研,将收集的文献信息进行分类总结,阐述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机制及原因,望能引起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严重后果;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蕾;潘巧仪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例1男,61岁,因间歇咳喘4年,心悸、气促2周,1998年4月8日住院,查体:T 37.8℃、P84次/min,R 22次/min,BP 110/68mmHg,慢性病容、胸廓呈桶状,叩诊过清音,心界缩小,肺底部及腋下闻及中等干湿性啰音.心率84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未扪及,肾区无叩击痛.体检:血常规:Hb 125g/L,WBC12.1×109/L,N 0.78,L 0.22,BUN 7.1mmoL/L,Cr 102μmol/L.电解质、血糖、血脂、肝功能均正常,尿常规正常.
作者:肖庆贵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卡铂+依托泊苷(Vp-16)即CE方案常作为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国内有关CE方案对肝功能影响的报告较少.今将1990年~1992年期间我院的肺癌患者在使用CE方案化疗后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接受CE方案的22例肺癌患者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证实.男18例,女4例,平均年龄57.3岁,小细胞肺癌(SCLC)7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 15例,分别有纵隔、肺门淋巴结及其他部位的转移,但均无肝脏转移(腹部.B超证实)和肝炎病史.
作者:焦玲;李玉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同志们:这次在武汉召开的工作会议,是我局组建以来与卫生部联合召开的第一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会议.首先,我向出席参加这次工作会议的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负责同志,各省、市、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厅(局)、医药管理局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作者:郑筱萸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对大多数革兰阴性(G-)杆菌引起的感染疗效确切等特点.但该类药物具有个体差异大、治疗指数窄等缺点,应用不当,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本文参考近期文献从葡萄糖转运及其代谢、第二信使、微量元素和线粒体功能等方面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可能机制及临床处置作一综述.
作者:盛海峰;刘皋林;邓渝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国ADR监测报告工作近年又有了新的进展:1998年3月我国成为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计划的正式成员国;1999年11月出台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2000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会议.这些可喜的进展显然会促进我国ADR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但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形成一完整的ADR监测报告系统(monitoring reporting system).
作者:程经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西沙必利是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的一种胃肠动力药,可增强并协调胃肠运动,防止食物滞留、返流.其主要不良反应为瞬时性腹部痉挛、腹痛、腹泻,但出现尿频、兴奋、失眠副作用较罕见.现将我院患者使用该药过程中出现的上述副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张卫兵;程俊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男,48岁,因慢性乙型肝炎,脾功能亢进,食道静脉轻度曲张,于1998年5月行脾切除术.术后自觉症状尚可,肝功能稳定.1999年2月22日查肝功能,ALT:31U,AST:38U,GGT:49U,T-Bil:14.9μmol/L,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B超示左肝厚5.2cm,上下径7.0cm,右肝大斜径13.0cm,肝内光点粗,回声增强,未见占位性病变,门脉内径1.3cm.1999年3月自行服用从香港购入的拉米夫定100mg/d.连服1月,停1个月后又服1个月.
作者:周家善;刘国庆;周鹏;毛卫国;邱玉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1998年6月~12月出院病案143份(例),进行分析.结果:其中应用抗菌药物132例(92.3%).132例中,用于治疗69例(52.3%),用于预防63例(47.7%).细菌培养标本16份,培养阳性率31.5%.应用抗菌药物10大类43种1573用药日.不合理应用比例分别为39.4%(按例数算)及42.5%(按用药天数算).不合理应用的主要原因是:非适应证用药和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结论:调查结果提示:①应及早制订本单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并认真贯彻执行.②强化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③充分利用实验室条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黎月玲;黄作君;吴苑珊;郑企琨 刊期: 2000年第03期
ADR监测是医院临床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ADR监测工作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近年来,我院ADR监测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制定了ADR监测报告制度,组建了ADR监测网络,从而使ADR报告数逐年上升,1999年达到103份,进入我市先进行列.我院ADR监测工作的发展和院领导的重视,医护人员的支持,以及药师积极开展宣教活动、深入临床密切相关.现将我院药师下临床开展ADR监测工作的情况简介如下.
作者:齐晓涟;王育琴;徐燕侠;王淑洁;周凤兰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