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定治疗重症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肺损伤和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曾燕萍;马卫星;缪志军;向辉;薛骅;丁峰;柳东之;钱振华

关键词:重症脓毒血症, 急性肺损伤, 右美托咪定, 炎症因子, 肝肾功能
摘要: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重症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肺损伤和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及肝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重症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肺损伤和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2组患者均维持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丙泊酚注射液进行早期镇静治疗;试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 μg·kg-1·h-1进行早期镇静治疗.2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8 h.记录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时间及肾替代治疗(CRRT)持续时间.检测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肝肾功能指标.结果 对照组的ICU入住时间和CRRT持续时间分别为(96.32±13.51),(61.30 ±9.85)h;试验组分别为(76.18±11.32),(52.93 ±9.21)h(P <0.01).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降钙素原分别为(2.05±0.39),(2.43±0.24)ng·L-1;C-反应蛋白分别为(56.36±9.94),(79.91±12.55) ng·L-1;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78.72±11.33),(92.07±12.55)ng·L-1;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17.56±4.07),(24.41±4.25)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谷丙转氨酶分别为(21.37±4.73),(30.46±6.44)U· L-1;谷草转氨酶分别为(29.61±6.97),(38.60±7.53)g· L-1;碱性磷酸分别为(67.27±7.26),(71.75±8.41)U·L-1;总胆红素分别为(11.36±2.91),(14.72±2.29) μmol·L-1;尿素氮分别为(7.03±2.03),(10.07±3.12)mmol·L-1;血清肌酸酐分别为(87.98±10.56),(123.73±11.74) μ.mol·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与丙泊酚相比,右美托咪定对症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肺损伤和肾损伤患者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对脏器的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的改善作用更强.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Web of Sciences的循环肿瘤DNA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目的 用文献计量的方法探索循环肿瘤DNA研究的文献分布特点.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s数据库,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循环肿瘤DNA研究的年发文量、年引文数、国家、作者单位、期刊、被引频次.结果 共检索得到708篇循环肿瘤DNA研究的相关文献,虽然文献总数不多,但其发文量和年引文数逐年递增,且增长迅速.美国的发文量大,JClin Oncol的载文量多.所有文献年引被引11.53次,以介绍循环肿瘤DNA对肿瘤的诊断和预后相关的文献引用次数较多.结论 循环肿瘤DNA的研究较为新颖,是当年的研究热点.相关文献多被高水平杂志收录,且引用次数较高.预期其在肿瘤的诊断和预后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丽红;赵志刚;李新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雷替曲塞注射剂联合奥沙利铂注射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雷替曲塞注射剂联合奥沙利铂注射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4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试验组22例.对照组予以第1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3h+第1~5天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氟尿嘧啶375 mg·m1,静脉滴注;试验组予以第1天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15 min+第1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3h.2组患者1个周期均为3周,共治疗2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9.09%(13/22例)和31.82%(7/22例),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7.1和5.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粒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分别为18.18%和13.64%,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5%和9.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雷替曲塞注射剂联合奥沙利铂注射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赵晓光;宋明霞;徐曦;何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剂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剂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作对照组40例与试验组40例.对照组予以脑苷肌肽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bi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 μg,肌内注射,bid.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38/40例)和75.00%(30/4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10.94±1.31)和(15.24±1.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和烦躁,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局部疼痛和皮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和1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剂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陆斌;陈思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六味地黄汤水提醇溶部位的成分分析及对小鼠的补肾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六味地黄汤水提醇溶部位的主要成分及其补肾作用机制.方法 用Hypersile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27∶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6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味地黄汤水提醇溶部位的主要成分及含量.按照性别和体重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n=10):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实验组按9.75g·kg-1体重灌胃六味地黄汤水提醇溶部位,连续给药9d;在给药第6天,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按50 mg·kg-1体重灌胃氢化可的松,连续4d,建立肾阴虚小鼠模型.第10天,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小鼠血清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及睾酮(T)含量.结果 莫诺苷、獐牙菜苷、芍药苷和马钱苷的线性范围分别在0.24~2.40 μg(r =0.999 6)、0.14~1.38 μg(r =0.999 1)、0.12 ~1.20 μg(r =0.999 1)及0.24 ~2.40 μg(r =0.999 4)内,线性关系良好;这4种成分的回收率分别为(100.22±1.80)%,(100.83±1.94)%,(102.40±1.47)%,(101.40±1.50)%,RSD分别为1.80%,1.92%,1.44%,1.50%.在六味地黄汤水提醇溶部位中按生药量计算,莫诺苷、獐牙菜苷、芍药苷和马钱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0%,0.02%,0.06%,0.13%.给药9d后,模型组与实验组cAMP含量分别为(8.20±0.63),(6.90±0.15) n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与实验组FSH、E2、T含量分别为(0.54±0.10),(0.88±0.04) mU·mL-1;(13.93±0.29),(15.48±0.43) pg·mL-1;(2.23±0.14),(5.63±0.4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六味地黄汤水提醇溶部位主要含有马钱苷、莫诺苷、獐牙菜苷、芍药苷,其补肾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cAMP含量及HPG轴中各环节激素水平有关.

    作者:戴冰;张嘉妮;吴沁璇;李玉星;范金茹;肖子曾;杨磊;肖望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帕罗西汀片和氯米帕明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帕罗西汀片和氯米帕明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名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试验A组40例和试验B组40例.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每次45 mg,tid,口服;试验A组予以氯米帕明每次25mg,tid,口服;试验B组予以帕罗西汀每次20 mg,qd,口服.3组患者均治疗10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A组、试验B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的HAMD评分分别为(18.64±1.06),(17.12±1.54)和(22.45±1.24)分,治疗10周后的HAMD评分分别为(13.20 ±0.99),(12.81 ±0.98)和(21.12±1.05)分,试验A、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试验A组、试验B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36/40例),85.00%(34/40例)和30.00%(12/40例),试验A、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A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体重减轻、头昏和焦虑,试验B组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恶心、体重减轻和头昏,试验A组和试验B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0%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片和氯米帕明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

    作者:王云琼;何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红芪总多糖对急性肺损伤小鼠细胞因子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红芪总多糖对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按照体重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及3个剂量实验组.正常组注射等体积量0.9% NaC1,其余各组腹腔注射10 mg·kg-1LPS,建立小鼠肺损伤模型.在造模后4h,3个剂量(50,100,200 mg·kg-1)实验组每日分别灌服红芪总多糖,对照组每日灌服3 mg·kg-1地塞米松,正常组与模型组每日每只给予0.9% NaC1,连续3d.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以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小鼠淋巴细胞DNA损伤.结果 给药后,与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IL-10含量分别为(156.23±7.39),(44.24 ±2.89) ng·L-1相比,中、大2个剂量实验组的TNF-α、IL-10含量分另别为(139.45±6.57),(35.30±1.88);(120.13±6.81),(33.11 ±2.71)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模型组小鼠血清T-AOC、SOD水平分别为(5.56±0.13),(67.68±4.86)U·mg-比较,中、大2个剂量实验组的T-AOC、SOD水平分别为(5.91±0.10),(70.00 ±3.04);(6.10±0.09),(76.21 ±4.03)U·mg-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模型组小鼠血清MDA含量(5.55 ±0.11)nmol·mg-1相比,中、大2个剂量实验组的MDA含量分别为(5.01±0.11),(4.17 ±0.12) nmol·mg-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模型组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尾长、尾矩及Olive尾矩分别为(6.45±0.08),(3.22 ±0.14),(3.35±0.12)μm相比,中、大2个剂量实验组的DNA尾长、尾矩及Olive尾矩分别为(5.81±0.10),(5.24 ±0.10);(2.86 ±0.12),(2.71±0.16);(2.67±0.10),(2.17±0.18)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红芪总多糖对LP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促炎因子TNF-α和抗炎因子IL-10比例失衡,调节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有关.

    作者:耿广琴;谢晓蓉;王雅莉;邵晶;向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3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试验组62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100 mg,qd,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qn,口服+培哚普利4 mg,qd,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qd,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曲美他嗪每次20 mg,ti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和脑钠肽(BNP),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为80.65%(50/62例)和72.13%(44/6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LVEF分别为(38.85±4.72)%和(36.53±3.10)%,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375.23±43.84)和(344.64±38.92)m,血浆BNP分别为(335.48±211.36)和(420.52±237.47) p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胃部不适.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5%和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片虽不能明显提高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但其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降低BNP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郭峰;周乃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西格列汀片联合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片联合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2组患者均予以地特胰岛素,每晚1次,初始剂量0.2U·kg-1,皮下注射.对照组予以瑞格列奈0.5~2.0 mg,rid,口服;试验组予以西格列汀100 mg,q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57/60例)和76.67%(46/6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餐后2h血糖(2 h PG)分别为(8.20±1.14)和(9.87±1.64) mmol·L-1,胰岛素用量分别为(20.81±6.32)和(39.86±5.40)U·d-1,高血糖时间比(2 h PG>11.1 mmol·L-1)分别为(2.26±1.85)%和(15.93±10.76)%,低血糖时间比分别为(2.64±1.99)%和(3.60±2.84)%,血糖波动系数分别为1.50±0.26和2.47±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为低血糖,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67%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片联合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能够有效地控制老年T2DM患者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刘玉溥;曾芳馨;彭祖江;田源;邱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索拉非尼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抑癌机制探讨

    目的 研究索拉非尼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抑癌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用终浓度为0.01,0.1,1.0,2.5,5.0 mg·L-1的索拉非尼干预宫颈癌HeLa细胞(实验组),无任何药物处理的宫颈癌HeLa细胞为对照组,培养1,2,3d后,用溴化四唑蓝比色(MTT)法检测各组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情况,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培养3d后,对照组、0.01,0.1,1.0,2.5,5.0 mg·L-1实验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15±1.67)%,(9.16±1.58)%,(23.07±1.86)%,(30.86±2.67)%,(55.94±3.92)%,(68.75±4.48)%.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细胞培养3d的增殖抑制率与培养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中绿色荧光明显增强,经不同浓度索拉非尼处理后,绿色荧光明显减弱.对照组、0.01,0.1,1.0 mg·L-1实验组的VEGF-C分别为(1326.54±139.57),(1305.64±119.82),(1235.57±102.34),(1083.33±89.61) pg· mL-1;对照组、0.01,0.1,1.0 mg·L-1实验组的p-ERK分别为(2.34±0.28),(2.21 ±0.22),(1.56±0.21),(0.96 s0.13) μg·mL-1.实验组的VEGF-C和p-ERK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VEGF-C和p-ERK的表达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拉菲尼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且抑制率与其作用时间、浓度呈正比,其抑癌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VEGF-C和p-ERK蛋白表达相关.

    作者:唐菊花;王菡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3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试验组67例.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qd,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瓜蒌皮注射液20 mL,qd,静脉滴注.2组患者均治疗12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BI)评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4%(62/67例)和76.12%(51/6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11.91±2.33)和(13.21±3.35)分,BI评估量表评分分别为(62.32±12.83)和(52.72±16.53)分,CRP分别为(3.92±1.15)和(7.12±1.96)mg·dL-1,IL-6分别为(15.54±4.93)和(19.23±3.84) ng·L-1,TNF-α分别为(26.85±8.75)和(43.73±12.52)n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试验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爱岳;李强;余丹;周治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用药患者11665例的血液系统药品不良反应自动监测研究

    目的 借助自动监测系统高效获取大样本桂哌齐特用药人群相关的血细胞减少发生率,提供临床精准的药物风险数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4-08-01-2016-07-31我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历史库中使用过320 mg/10 mL和80 mg/2 mL桂哌齐特的所有住院患者病案记录进行自动监测,人工逐一甄别系统报警的疑似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1665例用药人群中,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0.12%,0.34%和0.20%,总发生率0.66%(无重合病例);有17例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但未达到粒细胞缺乏标准.血小板减少和贫血多发生在用药5d前后,而白细胞减少多发生在用药接近10 d.感染是发生该药引起血细胞减少的危险因素.结论 桂哌齐特相关血液系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均属偶见.老年伴感染且联用多种药物的桂哌齐特用药患者,应个体化减量并重点观察,以及时发现ADR并规避风险.自动监测系统对接HIS历史数据库,有助于开展更多品种的大样本安全性监测,并高效获取准确ADR发生率.

    作者:郭代红;胡鹏洲;王啸宇;刘佳;夏玉坤;马亮;范琦;田小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成药在综合性医院的不合理使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6年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汇总,对不合理中成药使用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占总处方的2.23%,其中不规范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9.28%,用药不适宜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88.54%,超常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2.17%.主要表现为用法用量、遴选药物不适宜及适应证不适宜等.结论 通过处方点评总结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的不合理情况及医务部门对其不合理情况的干预,使我院中成药临床使用日趋规范.

    作者:李亚利;陈世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因多态性对他莫昔芬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影响

    随着分子药理学的发展,基因多态性对药物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莫昔芬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规定的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药,其在乳腺癌患者体内的疗效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细胞色素P450 (CYP450)代谢酶和常见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影响了他莫昔芬在乳腺癌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本文就CYP450代谢酶和常见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对他莫昔芬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影响展开综述,为他莫昔芬的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过怿赟;张翠锋;谢海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百令胶囊致牙痛和腮部肿胀患者1例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发现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肾移植术后服用百令胶囊患者的用药监护,通过详细的药学问诊,发现患者多次服用百令胶囊致牙痛和腮部肿胀反复发作,查阅相关文献,并按照药物不良反应关联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和结论 关联性评价为“很可能”是百令胶囊新的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监护,有利于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促进药物的安全使用.

    作者:王丽君;吴华;李春钰;顾红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试验组34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50 mL,qd,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1.0g,bi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20 mL,qd.2组患者均治疗10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32/34例)和70.59%(24/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的主要药物不良反应类型为头痛、胃肠道反应、皮疹,对照组出现的主要药物不良反应类型为头痛、肝酶轻度上升、胃肠道反应、皮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2%和14.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黄慧;张九进;晏东;彭春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牛蒡子不同炒制品中的成分与含量及其对动物的抗炎活性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牛蒡子炒制的炮制机制.方法 用HPLC法检测牛蒡苷、牛蒡苷元含量;用UV法检测总木脂素含量;用醚浸出法检测油脂含量,对不同程度牛蒡子炒制品进行比较.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以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检测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对不同程度牛蒡子炒制品的抗炎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牛蒡子在炒制过程中主成分含量显著变化,随加热时间和温度的增加,牛蒡苷含量从6.03%降至1.07%,牛蒡苷元含量从0.32%增至2.61%,并在27 min产生一个含量逐渐增加的新吸收峰,但总木脂素含量变化不明显,醚浸出物量先升高后降低.牛蒡子生品及各炒制品均能不同程度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及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其中,200℃炒制6 min,耳廓肿胀抑制率36.0%,足肿胀抑制率16.9%.250℃炒制6 min,耳廓肿胀抑制率36.8%,足肿胀抑制度18.7%.炒制样品抗炎活性要强于生品的耳廓肿胀抑制率25.3%、足肿胀抑制率10.0%及100℃(低温炒制品)炒制6 min组的耳廓肿胀抑制率29.8%、足肿胀抑制率12.4%;150℃炒制6 min组的耳廓肿胀抑制率32.7%、足肿胀抑制率13.0%.结论 每200 g牛蒡子药材应在200 ~ 250℃炒制4 ~6 min为宜.牛蒡子炒制是为了使部分牛蒡苷分解成牛蒡苷元,并使外壳爆裂,油脂易被溶出.

    作者:邵晶;文喜艳;王兰霞;王志旺;郭玫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及泌尿道感染1例患者的病例报告

    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 通过分析1例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泌尿道及血流感染的患者临床诊疗经过,结合文献,探讨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与结论 对于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可供选择的有效抗菌药非常有限,应不断总结临床治疗成功的病例,找出更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马序竹;陈旭岩;段瑶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钙片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 将86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d-1,口服;试验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1,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及血清hs-CRP、sVCAM-1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35%(41/43例),对照组为79.07%(34/43例,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4.38±0.89),(1.54±0.79),(2.23 ±0.82)mmol·L-1,对照组分别为(4.79 ±0.87),(1.90±0.83),(2.61±0.89)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hs-CRP分别为(4.83±1.13),(5.12±1.78)mg·L-1,sVCAM-1分别为(0.37±0.15),(0.39±0.13)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便秘、腹痛、恶心,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3%(5/43例),13.95%(6/4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曲玉峰;宗桂芝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洛索洛芬钠片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洛索洛芬钠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O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每次25 mg,每周1次,关节腔内注射,连续注射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洛索洛芬钠片,每次60 mg,每天3次,口服,持续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2组患者关节滑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价2组患者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记录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44/45例)和82.22%(37/4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1β,IL-6,TNF-α分别为(34.27 ±5.88),(7.71±2.45),(12.71 ±3.08)μg·mL-1,对照组分别为(45.29±6.18),(11.55±3.00),(16.30 ±4.13) μg·mL-1(均P <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75±1.01),(3.63 ±0.94)分(P<0.05);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分别为(31.51 ±6.37),(33.85±7.4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主要药物不良发应为胃肠道症状和轻微皮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例);对照组主要不良发应为胃肠道症状和关节红肿,药物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1.11%(5/4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索洛芬钠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及改善膝关节功能的作用,对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李祺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心肌M2受体的表达在瑞芬太尼对心室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影响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M2受体的表达在瑞芬太尼对心室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影响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家兔24只,成功制备Langendorff离体兔心模型后平均分为4组:对照组灌注K-H液60 min;低、中、高浓度实验组灌注含12,25,50ng·mL-瑞芬太尼的K-H液60 min.记录灌注60 min时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M2受体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TDR为8.42±5.33,低、中、高浓度实验组的TDR分别为41.24±15.59,29.64±12.40,31.13 ±20.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低浓度和中浓度实验组的M2受体表达分别为0.32±0.02,0.40±0.01,0.45 ±0.03,高浓度实验组为0.63±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瑞芬太尼浓度依赖上调心肌M2受体的表达可能是其引起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的机制.

    作者:刘艳秋;张凯强;李惠;高鸿;熊永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