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洛索洛芬钠片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李祺

关键词:洛索洛芬钠片, 玻璃酸钠注射液, 骨关节炎, 关节腔内注射
摘要:目的 观察洛索洛芬钠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O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每次25 mg,每周1次,关节腔内注射,连续注射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洛索洛芬钠片,每次60 mg,每天3次,口服,持续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2组患者关节滑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价2组患者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记录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44/45例)和82.22%(37/4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1β,IL-6,TNF-α分别为(34.27 ±5.88),(7.71±2.45),(12.71 ±3.08)μg·mL-1,对照组分别为(45.29±6.18),(11.55±3.00),(16.30 ±4.13) μg·mL-1(均P <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75±1.01),(3.63 ±0.94)分(P<0.05);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分别为(31.51 ±6.37),(33.85±7.4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主要药物不良发应为胃肠道症状和轻微皮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例);对照组主要不良发应为胃肠道症状和关节红肿,药物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1.11%(5/4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索洛芬钠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及改善膝关节功能的作用,对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Web of Sciences的循环肿瘤DNA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目的 用文献计量的方法探索循环肿瘤DNA研究的文献分布特点.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s数据库,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循环肿瘤DNA研究的年发文量、年引文数、国家、作者单位、期刊、被引频次.结果 共检索得到708篇循环肿瘤DNA研究的相关文献,虽然文献总数不多,但其发文量和年引文数逐年递增,且增长迅速.美国的发文量大,JClin Oncol的载文量多.所有文献年引被引11.53次,以介绍循环肿瘤DNA对肿瘤的诊断和预后相关的文献引用次数较多.结论 循环肿瘤DNA的研究较为新颖,是当年的研究热点.相关文献多被高水平杂志收录,且引用次数较高.预期其在肿瘤的诊断和预后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丽红;赵志刚;李新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6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予以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利尿药及洋地黄等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 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脑心通1.6g,ti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7%(38/43例)和72.09%(31/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为(33.16±6.43)和(27.98±5.62) mm,收缩末期内径分别为(53.23±5.39)和(47.36±1.56)mm,LVEF分别为(47.44±5.73)%和(57.61±5.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有恶心和呕吐,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和腹泻.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和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治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李中山;史磊;孙玉岩;陈会强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因多态性对他莫昔芬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影响

    随着分子药理学的发展,基因多态性对药物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莫昔芬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规定的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药,其在乳腺癌患者体内的疗效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细胞色素P450 (CYP450)代谢酶和常见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影响了他莫昔芬在乳腺癌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本文就CYP450代谢酶和常见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对他莫昔芬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影响展开综述,为他莫昔芬的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过怿赟;张翠锋;谢海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雷替曲塞注射剂联合奥沙利铂注射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雷替曲塞注射剂联合奥沙利铂注射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4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试验组22例.对照组予以第1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3h+第1~5天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氟尿嘧啶375 mg·m1,静脉滴注;试验组予以第1天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15 min+第1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3h.2组患者1个周期均为3周,共治疗2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9.09%(13/22例)和31.82%(7/22例),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7.1和5.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粒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分别为18.18%和13.64%,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5%和9.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雷替曲塞注射剂联合奥沙利铂注射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赵晓光;宋明霞;徐曦;何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试验组34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50 mL,qd,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1.0g,bi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20 mL,qd.2组患者均治疗10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32/34例)和70.59%(24/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的主要药物不良反应类型为头痛、胃肠道反应、皮疹,对照组出现的主要药物不良反应类型为头痛、肝酶轻度上升、胃肠道反应、皮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2%和14.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黄慧;张九进;晏东;彭春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红芪总多糖对急性肺损伤小鼠细胞因子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红芪总多糖对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按照体重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及3个剂量实验组.正常组注射等体积量0.9% NaC1,其余各组腹腔注射10 mg·kg-1LPS,建立小鼠肺损伤模型.在造模后4h,3个剂量(50,100,200 mg·kg-1)实验组每日分别灌服红芪总多糖,对照组每日灌服3 mg·kg-1地塞米松,正常组与模型组每日每只给予0.9% NaC1,连续3d.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以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小鼠淋巴细胞DNA损伤.结果 给药后,与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IL-10含量分别为(156.23±7.39),(44.24 ±2.89) ng·L-1相比,中、大2个剂量实验组的TNF-α、IL-10含量分另别为(139.45±6.57),(35.30±1.88);(120.13±6.81),(33.11 ±2.71)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模型组小鼠血清T-AOC、SOD水平分别为(5.56±0.13),(67.68±4.86)U·mg-比较,中、大2个剂量实验组的T-AOC、SOD水平分别为(5.91±0.10),(70.00 ±3.04);(6.10±0.09),(76.21 ±4.03)U·mg-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模型组小鼠血清MDA含量(5.55 ±0.11)nmol·mg-1相比,中、大2个剂量实验组的MDA含量分别为(5.01±0.11),(4.17 ±0.12) nmol·mg-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模型组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尾长、尾矩及Olive尾矩分别为(6.45±0.08),(3.22 ±0.14),(3.35±0.12)μm相比,中、大2个剂量实验组的DNA尾长、尾矩及Olive尾矩分别为(5.81±0.10),(5.24 ±0.10);(2.86 ±0.12),(2.71±0.16);(2.67±0.10),(2.17±0.18)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红芪总多糖对LP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促炎因子TNF-α和抗炎因子IL-10比例失衡,调节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有关.

    作者:耿广琴;谢晓蓉;王雅莉;邵晶;向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丙种球蛋白注射剂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注射剂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8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4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50 mg·d-1,tid,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人血丙种球蛋白1.5 mL,一次性肌内注射.2组患儿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白细胞介素-17(IL-17)、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水平、内皮细胞数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40/44例)和77.27%(34/4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IL-17分别为(17.32±3.83)和(42.67±4.38)ng·L-1,IL-6分别为(24.19±5.32)和(56.47±6.29)ng·L-1,VEGF分别为(109.73±18.17)和(147.32±17.69) ng·L-1,MMP-2分别为(0.47±0.15)和(0.84 ±0.17)ng·mL-1,MMP-9分别为(0.43 ±0.11)和(0.93 ±0.23)ng·mL-1,内皮细胞数量分别为(2.56 ±0.74)和(1.58 ±0.15)cell·μ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冠状动脉病变和胆囊积液,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冠状动脉病变、关节炎、胆囊积液,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82%和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注射剂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程力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右美托咪定治疗重症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肺损伤和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重症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肺损伤和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及肝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重症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肺损伤和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2组患者均维持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丙泊酚注射液进行早期镇静治疗;试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 μg·kg-1·h-1进行早期镇静治疗.2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8 h.记录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时间及肾替代治疗(CRRT)持续时间.检测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肝肾功能指标.结果 对照组的ICU入住时间和CRRT持续时间分别为(96.32±13.51),(61.30 ±9.85)h;试验组分别为(76.18±11.32),(52.93 ±9.21)h(P <0.01).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降钙素原分别为(2.05±0.39),(2.43±0.24)ng·L-1;C-反应蛋白分别为(56.36±9.94),(79.91±12.55) ng·L-1;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78.72±11.33),(92.07±12.55)ng·L-1;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17.56±4.07),(24.41±4.25)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谷丙转氨酶分别为(21.37±4.73),(30.46±6.44)U· L-1;谷草转氨酶分别为(29.61±6.97),(38.60±7.53)g· L-1;碱性磷酸分别为(67.27±7.26),(71.75±8.41)U·L-1;总胆红素分别为(11.36±2.91),(14.72±2.29) μmol·L-1;尿素氮分别为(7.03±2.03),(10.07±3.12)mmol·L-1;血清肌酸酐分别为(87.98±10.56),(123.73±11.74) μ.mol·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与丙泊酚相比,右美托咪定对症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肺损伤和肾损伤患者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对脏器的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的改善作用更强.

    作者:曾燕萍;马卫星;缪志军;向辉;薛骅;丁峰;柳东之;钱振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患者1例左甲状腺素剂量调整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剂量调整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综合评估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患者死亡危险度和复发危险度后,对患者左甲状腺素替代剂量提出调整建议,并为患者制定药学监护计划.结果与结论 患者左甲状腺素片剂量减少至225μg,qd,从而在保证促甲状腺激素得到充分抑制不使肿瘤复发的同时,纠正患者轻微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情,体现了临床药师在甲状腺癌术后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上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博宇;计成;崔向丽;葛卫红;刘丽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注射用两性霉素B致肝损害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输注两性霉素B引起肝功能异常的药学监护.方法 通过参与1例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肺曲霉菌病后出现肝损害的治疗过程,协助医师调整抗真菌药物的使用.结果与结论 治疗13 d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在临床上应用两性霉素B时,尤其是合并应用多种药物时,应监测患者的肝功能,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于晓佳;周虹;崔向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缺血性前循环卒中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缺血性前循环卒中合并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46例缺血性前循环卒中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和试验组73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10 mg,qd,口服;试验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40 mg,q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1年.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员卒中量表(NHI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ADL-BI)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1%(66/73例)和76.71%(56/7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NHISS评分分别为(8.24±1.65)和(12.03±2.21)分,ADL-BI评分分别为(80.94±2.67)和(68.75±3.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不适、一过性转氨酶和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不适.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22%和1.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40 mg治疗缺血性前循环卒中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阚丽丽;王妮妮;徐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氟尿嘧啶注射剂联合紫杉醇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氟尿嘧啶注射剂联合紫杉醇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3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与试验组2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2500 mg·m-2·d-1卡培他滨,bid,给药2周后停药1周+第1天静脉滴注75 g· m-2紫杉醇.试验组予以静脉滴注氟尿嘧啶0.5g·d-1,qd,给药2周后停药1周+第1天静脉滴注75 9·m-2紫杉醇.2组患者一个周期均为21 d,共治疗3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19/20例)和66.67%(12/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胃肠道反应和皮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和2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尿嘧啶注射剂联合紫杉醇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刘传亮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洛索洛芬钠片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洛索洛芬钠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O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每次25 mg,每周1次,关节腔内注射,连续注射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洛索洛芬钠片,每次60 mg,每天3次,口服,持续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2组患者关节滑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价2组患者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记录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44/45例)和82.22%(37/4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1β,IL-6,TNF-α分别为(34.27 ±5.88),(7.71±2.45),(12.71 ±3.08)μg·mL-1,对照组分别为(45.29±6.18),(11.55±3.00),(16.30 ±4.13) μg·mL-1(均P <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75±1.01),(3.63 ±0.94)分(P<0.05);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分别为(31.51 ±6.37),(33.85±7.4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主要药物不良发应为胃肠道症状和轻微皮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例);对照组主要不良发应为胃肠道症状和关节红肿,药物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1.11%(5/4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索洛芬钠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及改善膝关节功能的作用,对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李祺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钙片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 将86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d-1,口服;试验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1,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及血清hs-CRP、sVCAM-1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35%(41/43例),对照组为79.07%(34/43例,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4.38±0.89),(1.54±0.79),(2.23 ±0.82)mmol·L-1,对照组分别为(4.79 ±0.87),(1.90±0.83),(2.61±0.89)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hs-CRP分别为(4.83±1.13),(5.12±1.78)mg·L-1,sVCAM-1分别为(0.37±0.15),(0.39±0.13)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便秘、腹痛、恶心,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3%(5/43例),13.95%(6/4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曲玉峰;宗桂芝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3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试验组62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100 mg,qd,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qn,口服+培哚普利4 mg,qd,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qd,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曲美他嗪每次20 mg,ti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和脑钠肽(BNP),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为80.65%(50/62例)和72.13%(44/6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LVEF分别为(38.85±4.72)%和(36.53±3.10)%,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375.23±43.84)和(344.64±38.92)m,血浆BNP分别为(335.48±211.36)和(420.52±237.47) p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胃部不适.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5%和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片虽不能明显提高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但其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降低BNP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郭峰;周乃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索拉非尼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抑癌机制探讨

    目的 研究索拉非尼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抑癌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用终浓度为0.01,0.1,1.0,2.5,5.0 mg·L-1的索拉非尼干预宫颈癌HeLa细胞(实验组),无任何药物处理的宫颈癌HeLa细胞为对照组,培养1,2,3d后,用溴化四唑蓝比色(MTT)法检测各组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情况,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培养3d后,对照组、0.01,0.1,1.0,2.5,5.0 mg·L-1实验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15±1.67)%,(9.16±1.58)%,(23.07±1.86)%,(30.86±2.67)%,(55.94±3.92)%,(68.75±4.48)%.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细胞培养3d的增殖抑制率与培养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中绿色荧光明显增强,经不同浓度索拉非尼处理后,绿色荧光明显减弱.对照组、0.01,0.1,1.0 mg·L-1实验组的VEGF-C分别为(1326.54±139.57),(1305.64±119.82),(1235.57±102.34),(1083.33±89.61) pg· mL-1;对照组、0.01,0.1,1.0 mg·L-1实验组的p-ERK分别为(2.34±0.28),(2.21 ±0.22),(1.56±0.21),(0.96 s0.13) μg·mL-1.实验组的VEGF-C和p-ERK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VEGF-C和p-ERK的表达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拉菲尼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且抑制率与其作用时间、浓度呈正比,其抑癌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VEGF-C和p-ERK蛋白表达相关.

    作者:唐菊花;王菡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剂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剂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作对照组40例与试验组40例.对照组予以脑苷肌肽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bi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 μg,肌内注射,bid.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38/40例)和75.00%(30/4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10.94±1.31)和(15.24±1.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和烦躁,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局部疼痛和皮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和1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剂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陆斌;陈思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人全血中他克莫司浓度的一致性评价

    目的 比较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测定他克莫司(FK506)浓度结果的相关性,以及2种方法在他克莫司浓度监测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119例需测定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器宫移植患者的全血样本,建立测定他克莫司全血浓度的HPLC-MS/MS方法并进行确证,用HPLC-MS/MS法和治疗药物监测(TDM)常用的CMIA法分别测定相同临床样本的他克莫司浓度.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对,评价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119例样本中他克莫司浓度分布范围为1.30 ~28.50 ng·mL-1,HPLC-MS/MS法与CMIA法对他克莫司浓度测定的结果平均值分别为(7.57±5.16)和(7.66±5.22)ng·mL-1,2组结果比值为(100.37±16.28)%;2组测定结果方程式为YHPLC-MS/MS=0.97xCMIA+0.16(r =0.988 9),相关性较好.对2种方法测定浓度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LC-MS/MS法与CMIA法测定人全血中他克莫司的结果一致性较好,均适用于他克莫司的日常TDM工作.

    作者:赵瑞;李鹏飞;杜萍;祝锦;刘洪川;于伟越;刘丽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及泌尿道感染1例患者的病例报告

    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 通过分析1例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泌尿道及血流感染的患者临床诊疗经过,结合文献,探讨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与结论 对于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可供选择的有效抗菌药非常有限,应不断总结临床治疗成功的病例,找出更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马序竹;陈旭岩;段瑶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布瓦西坦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评价

    布瓦西坦为突触膜蛋白2A(SV2A)的选择性配体,批准用于治疗16岁及以上患者部分性发作辅助治疗.布瓦西坦为左乙拉西坦的结构类似物,对SV2A的亲和力是左乙拉西坦的15 ~ 30倍,本品易透过血脑屏障,起效迅速,较少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本文主要从药效学、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毒理学、临床作用、安全性、特殊人群应用等方面对布瓦西坦作一评述,旨在为临床抗癫痫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洪雪姣;赵淑娟;王漪檬;秦玉花;赵红卫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