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彩一
目的 探讨比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择期组与急诊组,各49例.择期组患者接受择期PCI治疗,急诊组患者则需要接受急诊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择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5%,急诊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急诊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择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731,P=0.001<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PCI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栾慧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并浅述一些个人见解.方法80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前的收缩压为(167±15)mm Hg(1 mm Hg=0.133kPa)、舒张压为(98±16)mm Hg、兴奋激越评分为(75±7)分,护理后分别为(137±20)mm Hg、(89±13)mm Hg、(38±8)分;对照组护理前的收缩压为(168±14)mm Hg、舒张压为(97±14)mm Hg、兴奋激越评分为(74±7)分,护理后分别为(160±14)mm Hg、(95±12)mm Hg、(67±6)分.两组护理前收缩压、舒张压、兴奋激越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后收缩压、兴奋激越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兴奋激越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其血压水平,改善其精神状态,临床应加以推广.
作者:宋丽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 试验组FEV1(2.790±0.982)L、FEV1/FVC(59.616±10.112)%、PaO2(76.441±9.294)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的(2.300±0.911)L、(48.563±8.344)%、(71.445±7.752)mm Hg,PaCO2(45.841±5.223)mm Hg低于对照组的(57.673±7.233)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取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眼科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出院1年的护理满意度、卫生服务利用度以及出院后视野损伤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视野损伤发生率6%、眼压>2.81 kPa率9%、急诊就诊率5%、再次入院率3%均低于对照组的17%、20%、28%、1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1年护理满意度98%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措施将护理工作延伸到了患者的生活当中,可以给予患者更加长久的护理,卫生服务利用度也明显提升,有效降低了患者的视野损伤发生率、再次入院率、急诊就诊率和眼压,该护理方式可在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进行推广利用.
作者:张瑞娟;郑良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采用颅骨修补术对脑外伤伴脑积水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择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3个月后采取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采用颅骨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OS评分为(4.26±0.85)分、GCS评分为(12.99±1.7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52±0.58)、(10.23±1.0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采用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作者:王国权;李晓玲;齐云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高危妊娠产妇各类型危险性因素,同时总结专业治疗措施.方法 90例存在高危妊娠指征产妇作为甲组,另选100例同期健康产妇作为乙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并对甲组产妇高危妊娠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甲组产妇中顺产17例(18.89%)、剖宫产44例(48.89%)、阴道助产22例(24.44%)、胎儿死亡7例(7.78%),乙组产妇中顺产61例(61.00%)、剖宫产25例(25.00%)、阴道助产13例(13.00%)、胎儿死亡1例(1.00%),乙组产妇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产妇危险性因素集中于:高龄初产、早产、胎儿窘迫、胎位异常以及盆骨异常等因素.其中,高龄初产12例(13.33%),早产29例(32.22%),胎儿窘迫17例(18.89%),胎儿异常13例(14.44%),盆骨异常19例(21.11%).结论 对于存在高危妊娠风险的产妇,其危险因素临床类型多样,要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黄晓戈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HD)加灌流在急性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0例急性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2±3.6)d,治愈率为92.5%(37/40);治疗前尿肌酐(Cr)为(432.5±36.6)μmol/L,血尿素氮(BUN)为(29.2±4.8)mmol/L;治疗后Cr为(213.1±94.2)μmol/L,BUN为(9.3±4.6)mmol/L.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3±4.2)d,治愈率为72.5%(29/40);治疗前Cr为(426.3±33.5)μmol/L,BUN为(28.8±4.6)mmol/L;治疗后Cr为(358.3±102.4)μmol/L,BUN为(14.4±7.2)mmol/L.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加灌流在急性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郭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探讨右美托咪定预防儿童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后躁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72例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应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的患儿,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儿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生理盐水泵注,观察组患儿给予右美托咪定泵注.比较两组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苏醒时间以及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的HR、MAP以及苏醒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躁动发生率为69.4%(25/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9%(3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26,P<0.05).结论 儿童应用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泵注,能够对患儿苏醒起到显著镇静效果,儿童躁动发生几率大大降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宏青;周赞得;张晓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 70例因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诱发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用药后所致的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有:二重感染12例(17.1%)、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6例(22.9%)、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4例(20.0%)、肾功能损害13例(18.6%)、过敏反应11例(15.7%)、其他不良反应9例(12.9%).其中,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占比高.结论 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诱发不良反应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对于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婵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腹部B超与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8例异位妊娠患者实行阴道B超及腹部B超检查,对比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B超及腹部B超检查的效果.结果 腹部B超检出例数为49例,检出率为84.48%(49/58);其中输卵管妊娠30例,检出率为86.67%(26/30);子宫角部妊娠20例,检出率为90.00%(18/20);宫颈妊娠5例,检出率为60.00%(3/5);卵巢妊娠3例,检出率为66.67%(2/3).阴道B超检查检出例数为56例,检出率为96.55%(56/58),其中输卵管妊娠30例,检出率为100.00%(30/30);子宫角部妊娠18例,检出率为94.44%(17/18);宫颈妊娠6例,检出率为83.33%(5/6);卵巢妊娠4例,检出率为100.00%(4/4).阴道B超检查的检出率高于腹部B超检查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B超检查包块或者孕囊的平均时间为(38.56±4.21)d,阴道B超检查包块或者孕囊的平均时间为(46.23±5.21)d,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异位妊娠患者中应用阴道B超检查相较腹部B超检查效果更具优势,可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 ,明显提升临床检出率,具有广泛的临床价值.
作者:曲晓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联合卡维地洛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同时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及卡维地洛.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径为(57.68±4.12)mm、左室收缩末径为(48.64±3.18)mm、左室射血分数为(42±6)%,均优于对照组的(61.28±3.89)mm、(52.96±2.69)mm、(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哚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闻威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樟脑酚和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慢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预备根管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樟脑酚根管消毒治疗,治疗组给予氢氧化钙根管消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评分和活动度评分.结果 对照组治疗显效30颗,有效31颗,无效18颗,治疗总有效率为77.22%;治疗组治疗显效52颗,有效21颗,无效5颗,治疗总有效率为93.59%;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为(9.3±4.2)分,活动度评分为(2.5±1.6)分,治疗组患者疼痛评分为(9.4±4.5)分,活动度评分为(2.7±1.4)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为(2.6±1.2)分,活动度评分为(1.5±0.4)分,治疗组患者疼痛评分为(0.9±0.2)分,活动度评分为(1.0±0.2)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活动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氧化钙对慢性牙髓炎的治疗效果优于樟脑酚,可缓解牙齿疼痛度,并改善牙齿活动度,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尚雪;白佳宁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自拟蒲地苋洗液联合远红外线治疗糠秕孢子菌毛囊炎临床疗效及药理作用.方法 180例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依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单用自拟蒲地苋洗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远红外线治疗.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8.9%(62/9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2%(74/90),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复发率分别为9.7%(6/62)与1.4%(1/74),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蒲地苋洗液联合远红外线治疗糠秕孢子菌毛囊炎临床效果较好,且具有起效快,疗效更持久的特点,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作者:劳慧琴;谭锦辉;张细妹;蓝莉芳;李贤周;沈曙晶;张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肥大局部组织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实施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65.4±11.5)min、术中出血量(212.4±24.5)ml、术后住院时间(6.0±0.8)d、留置尿管时间(4.9±0.6)d、膀胱冲洗时间(1.8±0.5)d优于对照组的(76.3±11.8)min、(382.4±28.5)ml、(7.1±0.9)d、(5.2±0.6)d、(2.2±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78,P<0.05).结论 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疗效显著,与传统切除术相比具有并发症少、手术耗时短、术后膀胱冲洗及留置导尿时间短等特点,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纪洪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丹参酮联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PaCO2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输出量(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V、LVEF及CO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SV、LVEF及CO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振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18例采用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对患者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18例患者出现视觉障碍模糊共有2例,转氨酶升高共有1例,低血钾共有1例,白细胞下降共有2例,经过积极治疗以及精心护理后,6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得到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对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使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加速患者病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潇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CPID)合并盆腔积液患者施以药物+体外电场热疗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32例CPID合并盆腔积液患者,由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选择单纯药物方式完成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体外电场热疗方式完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48%)显著高于对照组(8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开展CPID合并盆腔积液治疗工作期间,合理选择药物+体外电场热疗方法施治,对于患者的病情状况可以进行有效缓解,从而促进患者疾病恢复.
作者:杜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护理干预对策和临床效果.方法 9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44/4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0.00%(3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结核治疗有效率为71.11%(32/45),血糖控制良好率为77.78%(35/45);参照组肺结核治疗有效率为35.56%(16/45),血糖控制良好率为48.89%(22/45);研究组肺结核治疗有效率及血糖控制良好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IS)患者到达医院到静脉溶栓时间(DNT)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 70例AIS患者,均接受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DNT不同分为延误组(DNT>60 min,37例)和非延误组(DNT≤60 min,33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分析AIS患者DNT延长的影响因素.结果 非延误组和延误组NIHSS评分分别为9(2,18)分和11(5,17)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6>0.05).非延误组既往有脑卒中史的比例较延误组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基线资料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延误组的血压、血糖低于延误组,发病到入院时间、患者及家属决策时间短于延误组,心源性脑梗死率、醒后脑卒中率低于延误组,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既往无脑卒中病史、入院时血糖、血压不达标、心源性脑梗死、醒后脑卒中、家属决策时间长等因素易发生DNT延长.相反,有脑卒中史、入院血压、血糖达标、非心源性脑梗死、发病时间明确、家属对溶栓认知程度高、决策时间短,DNT缩短.
作者:张晋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商品名:尼莫通)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尼莫通联合腰大池引流缓慢放脑脊液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尼莫通联合腰大池引流缓慢放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当中推广使用.
作者:彭过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