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晖;杨诗梅;隋华
目的:探讨小儿麻醉中采用七氟烷与地氟烷麻醉维持后苏醒质量的比较。方法:2014年2-12月收治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吸入七氟烷麻醉维持,观察组给予吸入地氟烷麻醉维持,对比两组患儿出现睁眼或体动的时间、完全清醒时间以及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睁眼或体动的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哭闹、烦躁、恶心呕吐以及严重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3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0.0%(P<0.05)。结论:小儿麻醉中采用地氟烷进行麻醉维持后,患儿出现睁眼或体动的时间、完全清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均明显优于七氟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世雄;马东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胎盘早剥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初步诊断疑似胎盘早剥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所有患者采取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检查,以探讨超声在胎盘早剥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超声诊断快速准确提示血肿位置、胎盘增厚数据、胎盘早剥面大小,与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100%。结论: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都很高,且能迅速提示胎盘早剥的位置、范围大小和严重程度以及胎儿状况,可作为诊断胎盘早剥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何淑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疗效差异。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上消化道穿孔患者80例,随机分成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40例,开腹组采用单纯修补加大网膜覆盖治疗,腹腔镜组利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结果:腹腔镜组切口长度(2.5±0.7)cm,手术时间(62.3±13.3)min,肠功能恢复时间(24.9±9.3)h,住院时间(7.2±2.2)d,并发症3例,并发症发生率7.5%,其中发热2例,术后感染1例。开腹组切口长度(12.2±3.3)cm,手术时间(86.6±22.2)min,肠功能恢复时间(71.4±11.9)h,住院时间(11.4±3.6)d,并发症6例,并发症发生率15.0%,其中发热4例,术后感染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上消化道穿孔切口小,手术时间短,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解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产后出血产妇4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心率明显下降(P<0.05),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恢复患者正常生理指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后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手术室是救治患者的重要场所之一,具有特殊的要求,手术室的护士责任心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避免护理缺陷,是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的关键。为探讨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缺陷及防范措施,本文结合20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国内外有关文献,对手术室存在的护理安全缺陷及隐患进行分析,着重阐述规章制度不健全、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应急能力和新旧知识的更新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护士责任心不强、手术室护理劳动强度大等方面,并提出来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安全缺陷,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魏利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龈下根治和根面平整联合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牙周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龈上洁治术,4周后根据患牙具体情况给予SRP 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85颗,显效9颗,有效4颗,无效2颗,总有效率98.0%;对照组痊愈60颗,显效11颗,有效5颗,无效24颗,总有效率76.0%。治疗前,两组患者 MD、PD、SBI、PL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MD、PD、SBI、PLI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龈下根治和根面平整联合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联性。方法: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给予超声检查后,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同时测定血清Hcy水平,对3组血清 Hcy 水平进行分析。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血清 Hcy 水平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cy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正相性,Hcy值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重。
作者:严亚琪;严金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缩宫素对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服用药物终止妊娠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联合用药进行药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完全流产人数明显较多(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接受常规药流后,使用缩宫素,可以明显减少阴道出血,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许岚;吴莉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马坊镇农村地区阿司匹林药物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参加慢病规范化管理和门诊就诊的1000例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收集调查表1000例,合格调查表978例,合格率97.8%。男性、女性阿司匹林服用率分别为59.3%、64.7%。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服用率分别为63.8%、49.3%、74.6%、79.6%、86.2%。未服用阿司匹林药物原因中,45.07%患者认为不用服药,25.07%不知道需要服用,22.54%担心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服用率相对较高,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服用率远远不足,应加强对社区全科医生规范培训及患者的宣传教育,使阿司匹林在慢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郭春平;岳长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收治慢性丙型肝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持续病毒应答率、丙肝病毒阴转率及空腹血糖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具有安全、可靠、有效等优点。
作者:郭芙蓉;吴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从视网膜功能和形态相关性评价曲安奈德玻璃体注射治疗黄斑囊样水肿(CME)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9例29眼CME患者,进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2 mg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进行佳矫正视力(BCVA)、晶状体、眼内压(IOP)、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及FFA检查等。结果:治疗后患者视力明显提高,CFT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f-ERG:N1波潜伏期变化不大,P1波潜伏期及N1、P1波振幅密度有所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1、P1波潜伏期与CFT无相关性(P>0.05),N1、P1波振幅密度与CFT存在负相关性(P<0.05)。结论:mf-ERG联合OCT能更客观、更全面的评价IVTA治疗CME在黄斑功能和形态上的变化。
作者:郭冕;蒋模;潘乐;罗艳;谭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律失常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基础上服用参松养心胶囊,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90%(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陈智;冯小坚;徐细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合理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2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抗炎、平喘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6岁以下7.5 mg/次,2次/d,6~12岁15 mg/次,2次/d。结果:观察组痰量减少时间(4.1±0.2)d,咳嗽消失时间(7.6±0.2)d;对照组痰量减少时间(7.3±0.2)d,咳嗽消失时间(10.4±0.3)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96例(87.3%),有效10例(9.1%),无效4例(3.6%),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显效78例(70.9%),有效12例(10.9%),无效20例(18.2%),总有效率81.8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祛痰快,症状恢复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付立华;殷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求早期先兆流产的中医证素特点。方法:采用临床调研的方法,对138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证素特点进行研究,研究其病性、病位特点。结果: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病位证素主要涉及肾、肝、胞宫、脾等。病性证素主要为气虚、阴虚、气滞、血热。证素特点与年龄、流产次数、产次有相关性。结论: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病位主要在肾、肝、脾、胞宫;病性特征为气虚、血热、阴虚、气滞。证素特点与年龄、流产次数、产次有相关性。
作者:邱峰;黄熙理;洪丽美;连月卿;陈智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三大常规检验是检验学当中的基本项目。因此,检验人员必须规范操作,不能因其是常规检查而忽视,准确的检验结果能够更好地诊断出疾病,并为医生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任爱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飞利浦OE数字胃肠机与西门子dRF数字胃肠机在常规模式下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对摄片图像质量的影响,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两种数字胃肠机 HSG 检查对子宫、输卵管病变显示的影响。方法:A组:HSG检查240例次,选用监视设备为飞利浦OE数字胃肠机;B组:HSG检查246例次,选用监视设备为西门子dRF数字胃肠机,对A、B两组受检者采用同样的造影方法,共用1个PACS系统,并在1个电脑显示屏上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并比较A、B两组受检者子宫造影结果、输卵管通畅度及摄片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A、B两组受检者子宫造影结果及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摄片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模式下西门子dRF数字胃肠机进行HSG检查比飞利浦OE数字胃肠机摄片图像质量高,但两种数字胃肠机在HSG检查中皆能满足诊断要求。
作者:徐爱霞;沈乃澎;李永奎;邓金龙;张仕状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早产患者的临床诊治及并发症防治。方法: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胎膜早破早产患者56例,给予舒喘灵4.8 mg,1次/6 h,地塞米松10 mg,2次/d,以及25%硫酸镁,30~60 mL/d,注意观察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体温、羊水性状及胎心等指标。结果:本研究纳入56例患者中,保胎成功48例,失败8例,分娩者围生儿病死率方面,<34孕周明显高于≥34孕周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方面,<36孕周高于足月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S 方面,<34孕周者明显增加,≥34孕周围生儿存活率显著提高。结论:对于胎膜早破早产临床救治的关键是正确使用地塞米松及预防感染类药物,并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张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社区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00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则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5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率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能够显著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各项指标,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国栋;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分别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与宫腔填纱止血的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行剖宫产分娩且产后出血患者72例,随机将其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根据常规止血法进行宫腔填纱治疗,观察组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处理,研究两组的临床止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止血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总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血期间均有不良反应出现,观察组8.33%(3/36),相比对照组27.78%(10/36)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后反应出血患者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处理,整体止血效果更理想,且安全性更佳,值得在临床普及。
作者:丛夏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肢深静脉血栓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组采用冠心宁联合利伐沙班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半个月后患者的下肢肿胀、疼痛情况以及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结果,测量健侧与患侧肢体相同部位的周径,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8%)显著高于对照组(8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优于单用尿激酶治疗。
作者:杜凯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