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栋;王海霞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2013年9月-2014年8月选取护理人员134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模式下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不良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采取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玉琼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调查2013年6月-2014年6月出院的120例患者,对其执行延续护理服务。结果:随着延续护理工作的推进,大部分患者对延续护理都持赞许态度,且大部分患者都掌握了病症的基本信息和处理方法。结论:延续护理是建立在人性化护理与整体化护理基础上的全新护理方式,建立了医护人员和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的良好沟通与互动,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资料采集,了解二甲双胍治疗的使用情况,并对现状进行分析。方法:对本市及所属5家基层医院的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237例,其中持续服用二甲双胍39例(16.5%);既往服用现未服用151例(63.7%);从未服用过二甲双胍47例(19.8%)。对既往服用现未服用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对药物认识不足者、因经济因素而停药者、服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而停药者、因其他疾病导致不能服用二甲双胍者、医务人员干预者等的例数分别为59例(39.1%)、44例(29.1%)、23例(15.2%)、11例(7.3%)、9例(6.0%),其他原因5例(3.3%)。对从没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害怕不良反应24例(51.1%);相信“中药降糖效果强于西药”16例(34.0%);其他7例(14.9%)。结论:基层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的使用情况并不理想,患者依从性的缺乏是影响二甲双胍使用情况的主要因素。
作者:刘线;陈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研究使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乳腺增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消乳散结胶囊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愈47例,显效3例,无效0,治愈率94%;对照组治愈30例,显效11例,无效9例,治愈率6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宋微珩;姜淼;孙丽敏;佐炳会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为妇女孕期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家三甲医院的中草药进行调查与统计。结果:中草药也会影响孕妇和胎儿健康。结论:掌握孕妇合理用药,减少禁用中草药的使用,尽可能不用、慎用中草药。
作者:赵亚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食管静脉曲张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36)予以常规胃镜在清醒状态进行套扎治疗,观察组(n=36)予以无痛胃镜在麻醉状态进行套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2%,明显高于对照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46,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166,P<0.05);观察组呛咳、流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8%、5.6%、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4%、77.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a=31.846,χ2b=35.714,χ2c=13.177,P均<0.05)。结论:采用无痛胃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视野清晰,诊断效果好,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董明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ACS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路径模式给予急诊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进门-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在ACS行PCI患者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急救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疗效显著。
作者:刘涛;田春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律失常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基础上服用参松养心胶囊,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90%(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陈智;冯小坚;徐细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收治慢性丙型肝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持续病毒应答率、丙肝病毒阴转率及空腹血糖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具有安全、可靠、有效等优点。
作者:郭芙蓉;吴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通过观察快速体位复位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为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术前行快速体位复位,联合术中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观察患者术前术后椎体前缘压缩率,疼痛感评分(VAS评分),JOA评分,症状、体征计分,术后并发症,术中出血,手术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手术时间47~102 min,平均56 min;术中出血153~390 mL,平均187 mL;术后随访12~22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椎体前缘压缩率由术前(0.423±0.145)减少至(0.104±0.031),VAS评分由术前(6.32±1.47)减少至(0.23±0.11),JOA 评分由术前(14.21±1.82)增加至(27.93±0.96),症状、体征计分由术前(16.73±1.31)减少至(2.13±0.29)。结论:快速体位复位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够理想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临床并发症少,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新思路。
作者:张修儒;高延征;高坤;张永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ICU重症患者严重低血糖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对预后的相关影响。方法:2013-2014年收治严重低血糖患者120例,60例早期严重低血糖,60例延迟严重低血糖,停止强化胰岛素控制,以50%葡萄糖注射液60 mL静脉注射,再以50%葡萄糖注射液50 mL静脉持续泵入,10 mL/h处置严重低血糖患者。对患者一般资料、APACHE评分、病史、预后等内容进行记录,并对其2种疾病的发生几率及预后影响进行探讨。结果:重症患者发生早期严重低血糖与延迟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严重低血糖患者的APACHE评分、死亡率要高于延迟严重低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患者出现严重低血糖能反映出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且早期严重低血糖对患者生命安危造成了威胁,其死亡率要显著高于延迟严重低血糖,在临床中,患者应引起重视,及时加以治疗。
作者:王云琰;万竹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角膜基质内注射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真菌性角膜炎患者57例,对所有患者给予角膜基质内注射氟康唑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7例患者中,治愈42例(73.68%),好转13例(22.81%),无效2例(3.51%),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9%。无一例患者出现角膜切口感染。注射以后没有明显刺激症状和疼痛,无一例患者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临床住院时间6~30 d,平均(14.2±6.8)d。结论:真菌性角膜炎采取角膜基质内注射氟康唑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溃疡愈合,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胎盘早剥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初步诊断疑似胎盘早剥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所有患者采取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检查,以探讨超声在胎盘早剥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超声诊断快速准确提示血肿位置、胎盘增厚数据、胎盘早剥面大小,与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100%。结论: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都很高,且能迅速提示胎盘早剥的位置、范围大小和严重程度以及胎儿状况,可作为诊断胎盘早剥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何淑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柏拉图分析法在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制作《护士针刺伤查检表》,对护士针刺伤事件进行数据收集,并通过绘制柏拉图统计表对护士针刺伤事件进行解析,找出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比较应用柏拉图分析法前后的效果。结果: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柏拉图分析法便于护理管理者从多个可能发生针刺伤原因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是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章俊梅;胡素容;吴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正确引导儿童进行牙齿的合理保健、促进儿童健康生长。方法:通过5年来对嘉兴市南湖区新兴街道5所幼儿园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分析引起龋齿的原因,指导正确保护牙齿的方法。结果:儿童患龋齿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从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口腔清洁可以减少牙齿腐蚀机会,可大大降低儿童患龋齿的发病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罗俊敏;李晶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加强对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有效地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早日康复。方法:总结近2年对36例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6例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均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并切实有效地实施,可预防术后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患者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赵彩霞;王美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软组织感染,主要的特征为皮下组织及筋膜滑丝,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该病多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厌氧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等,对全身与局部组织的免疫功能造成损害,纵隔感染为其常见感染之一。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50个病例中有2例颈部坏死性筋膜炎伴纵隔感染者,分析其诊治效果。
作者:王明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先天性双侧桡骨缺如并脐膨出临床罕见,四维超声可显示胎儿表面细微结构特征、实行跟踪扫查胎儿运动,更直观明确诊断,以降低畸形儿的产出率。本文主要介绍了1例四维超声诊断双侧桡骨缺如并脐膨出复合畸形患者。
作者:李小英;姚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2011-2014年某综合医院传染病诊断准确性,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提高传染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采用χ2检验对传染病诊断的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传染病诊断准确率61.18%,2012年64.35%,2013年92.64%,2014年96.41%,诊断准确性显著提高。结论:加强培训、充分利用 HIS 系统、强调制度管理等措施可明显提高传染病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季桂安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