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洪华;付天明
目的:分析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围手术护理。方法92例经脑血管造影所证实的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分析两组临床相关时间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为(4.7±1.1)d、(3.3±0.8)d;对照组分别为(8.4±2.4)d、(6.3±1.8)d,观察组临床相关时间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05、10.330,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39.13%低于对照组的8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性护理,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胡洁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系统性护理对氯氮平所致便秘的疗效观察。方法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普通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通便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通便显效率93.55%,对照组患者通便显效率74.1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69,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氯氮平所致便秘情况,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方法77例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实施非早期(病发24 h后)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早期(病发24 h内)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生活能力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1.05%;观察组病情控制时间为(5.69±1.26)d、住院时间为(8.99±2.04)d,短于对照组的(7.41±1.40)、(13.61±2.19)d;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5.64%,低于对照组47.37%;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为(8.63±2.57)分,优于对照组为(5.89±3.2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及脑出血,疗效显著,肺部感染发生率低,可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丁金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76例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欣母沛治疗,观察组给予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2~24 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15.79%),观察组术后出现感染1例(2.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可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且术后感染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瑞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麻疹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82例麻疹合并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发热消退时间、炎症吸收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优于对照组的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疹汤内服合并西药治疗方能够缩短发热时间,促进患者康复,从而缩短病程,减少其严重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晓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接受腹膜透析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低钾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72例患者中出现低钾血症患者18例,低钾血症发生率为25.0%。低钾血症患者和非低钾血症患者总钾摄入量和透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钾血症患者腹膜透析液用量和腹膜透析剂量显著高于非低钾血症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的发生与腹膜透析剂量和腹膜透析液用量存在直接联系,为确保患者腹膜透析的安全性应严格控制腹膜透析剂量和腹膜透析液用量。
作者:李蕊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开展家庭访视护理的效果。方法8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家庭访视组和常规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与护理,家庭访视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内容。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健康教育效果和服药依从度的差异。结果在干预前,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家庭访视组患者舒张压(85.49±5.22)mm Hg(1 mm Hg=0.133 kPa)和收缩压(135.49±7.70)mm Hg低于干预前(90.38±5.97)mm Hg和(144.25±12.49)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行为、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两组患者三项得分均有明显上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家庭访视组患者健康行为、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得分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具有积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其血压控制水平,亦可增强其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服药依从性。
作者:杨巧婷;莫衬嫦;郑慧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细菌感染特征及其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80例糖尿病足伴细菌感染患者,依据泛大西洋学会联盟分级分为A、B、C、D四组,各20例。比较四组病原学特点、耐药情况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的差异。结果①四组患者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中性粒细胞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80例患者中,重度感染15例(18.75%),中度感染35例(43.75%),轻度感染30例(37.50%)。其中,重度感染患者中C、D级患者10例(66.67%),中度感染患者中C、D级患者23例(65.71%),轻度感染患者中C、D级患者16例(53.33%)。随着糖尿病足伴细菌感染患者血管病变程度的持续加重,其中度及以上感染患者比率也随之增加。依据药敏试验结果,产生抗生素耐药患者49例(61.25%)。③单一感染:革兰阳性菌感染占30.00%,革兰阴性菌感染占27.50%,真菌感染占5.00%,混合感染占37.50%。80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22株,排名前三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16.39%),铜绿假单胞菌15株(12.30%),粪肠球菌9株(7.38%)。伴随糖尿病足伴细菌感染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持续加重,其混合感染的比率也随之升高,其中D级患者中混合感染比率为66.67%。结论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程度与混合感染之间明显相关,其下肢血管病变程度越严重,其混合感染几率越高,临床医师在治疗时应重视这一点。
作者:彭红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究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以及意义。方法33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生化检验指标检测。比较两组的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结果观察组的总蛋白含量为(83.19±8.95)g/L、球蛋白含量为(37.54±4.32)g/L,均高于对照组的(72.41±7.53)、(25.86±3.29)g/L(P<0.05);观察组白蛋白含量为(39.69±2.62)g/L、白球比为(1.06±0.35),均低于对照组的(48.87±3.05)g/L、(1.89±0.42)(P<0.05)。结论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指标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相关指标的数值变化能够有效判断患者的具体病情,从而给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诊断依据。
作者:龙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针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52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9~2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2.7±4.5)个月,两组患者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满意,脊柱生理曲度恢复良好。术后治疗组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针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获得良好的脊柱稳定性,明显改善损伤脊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俊;梁红锁;李林;李红波;韦程寿;黄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索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0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每组40例。氯氮平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单纯的氯氮平进行治疗,利培酮组在常规治疗上加服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氯氮平联合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三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6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利培酮组治愈4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7.5%;氯氮平组治愈5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氯氮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氯氮平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均发生轻微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恶心1例,静坐不稳1例,头昏2例,困倦2例,锥外系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氯氮平组出现恶心2例,静坐不稳2例,头昏2例,困倦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利培酮组出现恶心1例,静坐不稳2例,头昏2例,困倦1例,锥外系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单纯采用氯氮平或单纯采用利培酮治疗临床疗效更佳,可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安全可靠。
作者:孙静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两种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9.56±6.58)ml、住院时间(4.10±0.68)d、切口长度(4.35±0.29) cm,均优于对照组的(74.49±11.89)ml、(7.24±0.92)d、(7.15±0.59) 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03%,高于实验组的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陈建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药氧驱动联合针灸康复综合疗法用于中风恢复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34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采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实施药氧驱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2%(P<0.05),观察组2个疗程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为(20.92±3.84)分低于对照组的(23.77±4.56)分(P<0.05)。结论药氧驱动联合针灸康复综合疗法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和Dxion手术在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6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每组30例。腹腔镜手术组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开腹手术组实施Dxion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和局部复发或转移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开腹手术组,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摘除淋巴结数量和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开腹手术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共2例,开腹手术组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共3例,腹腔镜手术组局部复发或转移率(6.7%)和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中创伤小,手术治疗效果和开腹组近似,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较开腹术有显著优势。
作者:刘中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评价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前后房角镜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观察对比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帮助。方法23例(2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行视力、眼压、前房、裂隙灯、房角镜、OCT等检查,对比分析术前术后情况及二者检查情况。结果23例(26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术后眼压为(15.53±4.61)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术前的(37.30±3.29)mm Hg (P<0.01)。术前及术后4个对应方位进行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OCT房角检查与房角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好。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有效治疗途径,可作为治疗这类疾病的首选方法之一。房角镜、OCT房角检查具有一致性。
作者:廖武;曾广川;肖琛辉;谭叶辉;刘方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急诊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在术前、术后3 d 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咳嗽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为(143.89±28.56)、(29.87±5.20)ml,均少于对照组的(378.45±35.68)、(49.85±7.31)ml;术后咳嗽时间、住院时间为(2.41±0.65)、(8.30±1.75)d,均短于对照组的(4.39±0.80)、(13.50±2.2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2例胆痿,3例肺部感染,1例恶心呕吐,1例剧烈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14%;观察组患者发生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 P=0.027<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前后给予生长抑素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磊;张俊东;陈志奇;魏斌;康德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剂量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75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所有患者采用小剂量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激素变化以及月经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子宫内膜的平均厚度为(6.72±1.73)mm,治疗后为(1.83±0.48)mm,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和孕激素相比之前显著降低(P<0.05);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全部闭经,其中15例月经正常,20例月经稀少,40例绝经;随访1年发现,患者中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腹痛等不良症状为9例,复发率为12%。结论对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小剂量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有效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激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美玲;肖凤珍;王彩霞;吕向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用药情况,评价儿童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儿科门诊处方849张,对医生所开具的处方中患儿的年龄、病情、诊断以及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点评,以此了解儿科门诊患儿用药合理性,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系统地评价和分析。结果849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182张,不合理处方中存在不规范112张,用药方面不规范、不适当41张,用药超常规的处方29张。结论本院儿科门诊医生所开具的用药处方基本合理,但是也存在部分不合理处方。
作者:冯江生;高明娥;刘云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的效果。方法10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行妇科手术患者,经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通过咪达唑仑、舒芬太尼联合麻醉,对照组通过咪达唑仑麻醉。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给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分别为(2.17±0.41)、(3.97±0.89)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遗忘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和镇静的效果较好,且患者遗忘的程度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马少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不孕不育妇女支原体感染的类型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618份不孕不育妇女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618份送检标本共有376份检出支原体,感染率为60.8%,以单纯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为主,其次是Uu合并人型支原体(Mh)感染,单纯Mh感染少。体外药敏结果显示:Uu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比较耐药;Mh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罗红霉素比较耐药;Uu合并Mh对环丙沙星、司帕沙星、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本地区不孕不育妇女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支原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壮观霉素的总体耐药率较低。
作者:高爽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