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成莉
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研究尿常规检验中收集前、运送保管、分析检验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的收集前、运送保管、分析检验中有较多因素影响尿常规检验,针对发生的原因,严格控制检验质量,规范操作流程,增强对各类细胞检验认知,可有效减少尿常规检验误差发生。
作者:刘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采用两种麻醉方式进行麻醉的效果进行研究,并分析其麻醉效果。方法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麻醉,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等阶段,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的过程中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提高麻醉质量,对患者血压和心率影响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继晨;王慧玲;艾喜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儿科疾病中应用丙种球蛋白来进行治疗,探讨儿科疾病中应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产生的情况。儿科疾病中应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具有免疫保护作用与减轻症状的功能。丙种球蛋白具有免疫性功能与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在进行治疗儿科疾病时,治疗免疫疾病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作者:吴江;宋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DN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SDS评分比对照组低;研究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白蛋白清除率(UAER)等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DN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110例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分别采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焦虑指数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止血,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促进患者较快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王雪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方法治疗,并对手术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排气时间为8~15 h;术后平均下床时间7.5 h,术后住院天数为3~4 d。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是一种极佳的早期诊断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晓峰;韩秋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老年重症脑卒中行综合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重症脑卒中中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综合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分析两组血清指标、神经功能缺损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代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均明显降低,研究组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重症脑卒中行综合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世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及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6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包括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42例(观察组)与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2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平均病程、压迫血管情况、减压程度、压迫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疼痛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相比,典型三叉神经痛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能原因为患者发病年龄较大且病程较短,主要为动脉压迫且为单支分布,术中减压充分等。
作者:郭放;杨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肺癌患者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38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同时给予围术期精心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84.2±11.3)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1±0.5)d;经相应护理干预,患者均得到良好恢复,且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肺癌患者临床治疗常用术式,在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马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越加关注,近年来,由于心房颤动到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不断增加,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心房颤动的治疗中,通常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虽然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会出现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其研究进展。
作者:张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皮肤痤疮瘢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2例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皮肤磨削术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疗效好,可临床推广。
作者:赵军磊;顿耿;吴德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在临床中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对60例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6~12个周期的三苯氧胺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9例痛经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74%;经量表现增多20例,总有效率90.00%。结论三苯氧胺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药物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王桂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唾液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水平检测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评估的联系。方法4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按照血液透析时间,将其分为透析前组、透析后组,均45例。收集所有患者2 ml唾液,2 ml动脉血,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清、唾液尿素、Cr、UA含量进行检测,并对透析前组、透析后组患者的血清、唾液尿素、Cr、UA浓度进行比较,分析唾液尿素、Cr、UA水平与血清水平的关系,分析两组患者血清、唾液尿素、Cr、UA的下降比率。结果透析前后患者的血清与唾液尿素、Cr、UA水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经过透析,透析后组患者的血清、唾液尿素、Cr、UA浓度均明显降低,与透析前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血清、唾液尿素、Cr、UA的下降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后,患者的唾液尿素、Cr、UA浓度明显降低,其清除效果与患者血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唾液尿素、Cr、UA水平检测具有评估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作用。
作者:张士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临床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385例AMI患者中的50例AMI并室内传导阻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心电图展开有效分析。结果 AMI并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结论在临床上,当患者发生AMI时,其室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并不是很典型,故临床工作者需准确把握两者间的关系,仔细诊断与识别,以减少误诊与漏诊率,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宋玫;王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局部矫正术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106例鼻中隔单纯嵴状突、棘状突的局部偏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局部矫正组,B组为传统手术组,分别施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局部矫正术和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观察其疗效、并发症及术中、术后情况,随访6~18个月。结果全部病例切口一期愈合,鼻中隔恢复平直,无一例出现鼻中隔血肿、脓肿、穿孔等并发症,但局部矫正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方面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局部矫正术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方面具有优势。
作者:陈春霞;霍秀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护理工作体会。方法分析2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护理工作。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好转。患者的疼痛评分平均为2.1分。能够正常的生活和休息,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重要因素是治疗的配合、心理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
作者:叶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8%)高于对照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10.8%)高于对照组(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可靠,值得应用。
作者:吴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神经内科使用卡马西平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17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潜伏期为3~19 d,平均潜伏期12.6 d,3 d的1例,7 d的3例,11 d的1例,14d的6例,15d的2例,19d的2例,24d的2例。17例患者中15例治愈出院,2例好转,皮肤愈合后留下不规则色素沉着、瘢痕,无一例死亡,治疗效果好,住院时间7~30 d,平均治疗20 d。卡马西平引起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与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药物过敏史无明显相关性,是不可预测的;但与起始剂量和潜伏期有关。结论卡马西平引起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应尽量预防,如有异常及时停药,尽早治疗,控制病情,缩短病程,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王奎鹏;夏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关于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体会。方法行择期手术的小儿患者70例,随机分为F组和K组,各35例。F组先给予芬太尼1μg/kg静脉滴注, K组给予氯胺酮0.5 mg/kg静脉滴注,随后两组都给予丙泊酚1~1.5 mg/kg静脉滴注。手术中如果患儿出现不自主的手足活动或者肢体活动时,可适当追加一定剂量的丙泊酚维持麻醉。将两组患儿麻醉前、麻醉后2 min、5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结果丙泊酚用药量K组明显小于F组(P<0.05), K组麻醉后2、5 min及术毕血压、心率和呼吸变化不大, F组麻醉后2 min血压、心率和呼吸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减轻各自的心血管反应和氯胺酮术后的精神症状,使麻醉过程更加平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百艳;朱世明;顾静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前,肿瘤生物治疗是相继手术、放疗以及化疗传统的手段以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的相关模式,国际新研制的自体高效CIK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主要是在体外活化和扩增患者或供者免疫细胞回输机体后,以期达到利于杀灭肿瘤的免疫平衡状态,通过与手术、放化疗结合应用,具有清除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对增加放化疗的耐受性、敏感性和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1]。
作者:程保丽;范本本;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