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84例疗效观察

蒋艳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为临床患者治疗方案提供选择.方法: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生素环丙沙星静滴,400mg/次,2次/日,替硝唑400mg/次,2次/日.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温服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2周治疗,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实验室检查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患者半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行保胆手术的可行性

    目的:临床分析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行保胆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0例胆囊结石患者,其中15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对照组;另外1S例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术,为观察组.对比分析其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3.3%,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行保胆手术具有明显可行性.

    作者:吴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胫骨、股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胫骨、股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实施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胫骨、股骨骨折患者66例,依照固定方式的不同随机给予33例患者带锁髓内钉内固定(观察组),另33例患者给予加压钢板内固定(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在手术和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当中的出血量上,分析组均明显低于比较组(P<0.05);在量折愈合上,观察组有30例愈合,3例延迟愈合,无不愈合情况,愈合率100%.对照组有20例愈 合,8例延迟愈合,5例不愈合,愈合率84.8%,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采用带锁髓内钉为胫骨、股骨骨折的患者实施内固定,稳固性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创伤小,整体疗效较高.

    作者:何彦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专家咨询法在社区妇幼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社区保健机构妇幼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应用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的筛选的应用情况.方法: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备选的社区保健机构的妇幼卫生评价指标进行筛选,经初筛选出具有实用性、代表性的评价指标.结果:该研究的各位专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经过专家咨询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筛,为进一步的评价研究做好了铺垫工作.结论:专家咨询法是社区妇幼卫生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中简单、实用的一种方法.

    作者:叶宜根;陈渊青;罗红;吴成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孙曼之叶氏茯苓饮治疗胃痛

    2009年笔者拜陕西渭南名医孙曼之学习,见其临证善用茯苓饮,通降阳明,和胃降气,其后笔者临证治疗胃痛不以中医教材辨证分型论治而以茯苓饮随证化裁,临床治疗百余例,疗效满意.

    作者:刘显红;郑安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北京市亚运村地区3~6岁儿童乳牙龋病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地区3~6岁儿童乳牙龋病患情况,为以后本地区预防和控制龋齿提供依据.方法:对亚运村地区1314名儿童的乳牙进行口腔检查,同时进行口腔健康宣教.结果:调查儿童患龋率43.61%,平均龋齿数3.41颗.3~6岁不同年龄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6岁儿童患龋率高.龋齿患病率与性别无关(P>0.05).儿童乳牙患龋率以上颌中切牙及磨牙比较高.结论:必须加强对3~6岁儿童乳牙龋齿预防和治疗,社区医院积极参与介入3~6岁儿童防龋工作.

    作者:张宇;王成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58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时,治则及方剂亦因中医证型不同而有所不同,但用药均包括自拟的、有效的中药方剂降糖基本方.结果:治疗后>90%的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空腹查血糖,由治疗前平均数225.55mg降至97.22mg,24小时尿糖定量由51.30g降为7.38g.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明显,不仅在消除三多症状,降血糖、尿糖方面疗效显著,而且在防治并发症上也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王树新;肖明海;肖允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甲状腺包块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包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包块患者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1.5±10.5)分钟,总有效率100%;术后VAS平均分(3.28±1.02)分;手术中均无重度损伤发生,有1例患者的喉返神经受到损伤,1例患者的甲状旁腺受到损伤,经过及时积极治疗好转.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包块安全可行,选择低位小切口可大限度地保证切口美观.

    作者:冯春善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分析体会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方法:收治异位妊娠患者50例,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子宫附件的大小及其周围有无异常回声,腹腔盆腔有无积液.结果:50例患者的超声检出附件区仅有异常团块,未伴发腹盆腔积液32例,同时合并腹盆腔积液18例.结论:超声检查评价异位妊娠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对了解有无异位妊娠,观察保守治疗疗效及腹腔、盆腔积液情况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岩;金小平;张莉;宁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2例为治疗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20例为对照组.对照分析两组的临床症状、止血效果.结果:经采取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及出血现象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7.5%)与对照组(70.0%)相比相对优良.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效更佳,可促进血块收缩、血小板聚集,提高止血率,并且药物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美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糖尿病与前驱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相对于空腹血糖(FPG)和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诊断糖尿病及前驱糖尿病的效力.方法:选取89例可疑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新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患者、前驱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患者,分析FPG、OGTT和HbA1c数据.结果:以HbA1c为标准,69.7%患者诊断为糖尿病;以2小时OGTT为标准,64.3%患者诊断为糖尿病;以FPG为标准,43.1%患者诊断为糖尿病.FPG与2小时OGTT,FPG与HbA1c,OGTT与HbA1c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一种新的筛选方法,HbA1c在鉴别糖尿病与前驱糖尿病患者中更胜一筹.

    作者:潘宝海;黄炳兴;丁卫兵;顾俊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初产妇中孕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在初产妇中孕引产中使用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的临床措施和相应效果,为此类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治引产产妇134例,根据产妇孕中引产采用的不同药物,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孕中 单纯使用利凡诺引产,观察组74例,孕中引产在采用利凡诺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比较两组产妇注射药物至宫缩开始的时间、分娩时间、产后出血情况、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和软产道撕裂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引产时间、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产妇产后的疼痛程度、软产道撕裂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中孕引产中采用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具有明显的扩张和软化宫颈的作用,能够有效缩短引产时间和总产程,降低产后宫颈裂伤和疼痛的发生率,疗效显著.

    作者:张晓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和地尔硫革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比较治疗2个月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脂、血浆黏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血浆黏稠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具有缓解心绞痛、降血脂作用.

    作者:李华海;徐莲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结核菌素试验在临床结核病诊断中的意义

    结核病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本文就皮质激素及结核菌素试验在临床结核病诊断中的意义做一简单阐述,以期望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郝云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与讨论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跖跗关节损伤患者58例,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或结合克氏针固定进行治疗;B组采用空心钉或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然后在治疗结束后进行少12个月的随访,并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优良率高于B组,但是两组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而且A组在手术之后未发生感染或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用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临床效果良好,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胡其恭;马琳;刘国江;蒋洪;唐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诊抗菌药物处方2100张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的用药情况.方法:抽取急诊内科涉及抗菌药物处方2100张,综合分析患者的情况、用药品种、用法、用量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等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本组抗菌药物应用中,70.24%为单一用药,20.33%为二联用药,9.43%为三联用药,用药基本合理;7.67%用药处方不合理,主要体现在药物选择、用药次数、剂量、联合用药不合理、无指征用药、老年及儿童用药不合理以及禁忌证掌握不严等方面.结论:分析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作者:连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药物流产与手术流产可接受性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在终止早孕方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宫内早孕且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孕妇妊娠终止方法将其分为人流组与药流组,每组60例,药流组孕妇口服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人流组孕妇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后行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比较两组流产成功率、术中出血量、疼痛情况及术后出血持续时长.结果:人流组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药流组(P<0.05);人流组孕妇术中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长及疼痛程度指标明显优于药流组(P<0.05);人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药流组发生率65.0%,人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药流组(P<0.05).结论:无痛人流起效快且镇痛效果好,安全性与有效性十分显著,易于被孕妇接受.

    作者:山凤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其与死因的关系.方法:对1例尸检的病毒性脑炎病例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临床诊断为上感,48小时内突然死于脑疝及脑功能衰竭.病变以累及侵犯脑干和基底神经节为主.结论:病毒性脑炎的早期以普通上感为表现,缺乏特异性,脑电图、CT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正确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死亡主要是由脑组织的变质、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导致的脑疝所致.

    作者:王红军;胡学信;李从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产后42天产妇盆底肌肉康复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分娩产后42天门诊病例150例,选取常规产后42天检查的产妇深、浅层盆底肌肉肌力均≤Ⅲ级共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行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照组行肛提肌锻炼(用力收缩肛门括约肌的动作).结果:治疗组盆底肌肉肌力≥Ⅳ级22例,对照组盆底肌肉肌力≥Ⅳ级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有效促进产后盆底肌肉肌力的恢复.

    作者:吴秋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利多卡因注射液与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在拔除下颌中高位阻生齿时麻醉效果的比较

    目的:探讨单纯应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行下齿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与单纯应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行局部浸润麻醉,在下颌中高位阻生齿拔除时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下颌智齿阻生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单纯应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行下齿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B组30例单纯应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行局部浸润麻醉,麻醉后按照常规方法拔除阻生智齿,术后患者填写术中及麻药注射时疼痛调查表,分析比较麻醉效果.结果:A组注射时轻微疼痛5例,一般疼痛20例,严重疼痛5例;B组注射时轻微疼痛25例,一般疼痛4例,严重疼痛1例.术中A组无痛12例,轻微疼痛8例,一般疼痛7例,严重疼痛3例;B组无痛24例,轻微疼痛3例,一般疼痛3例,严重疼痛0例.结论:单纯应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行局部漫润麻醉,在下颌中高位阻生齿拔除时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行下齿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的效果.

    作者:陈博;谭学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牙隐裂早期纯钛冠修复1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纯钛冠修复早期隐裂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早期隐裂牙患者16例,均采用纯钛冠修复,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15例未出现咬豁痛及牙髓炎症状,随访1~5年均未出现并发症;1例出现牙髓炎症状,后经冠套咬面开洞做牙髓摘除并根治.结论:纯钛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邱志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