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林
目的:探讨在改进床边工作制护理中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两个不同的病区,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落实护士床边工作制,观察组以PDCA循环模式落实护士床边工作制,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工作效率指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进床边护理工作制护理中实施PDCA循环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形成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符宁;杨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前瞻性探讨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与治疗中运用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镇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在临床诊疗中筛选64例患者,同一患者短期检查与复查,分别选用常规检查与无痛之间对比,比较前后2次患者血压、心率、血氧、呻吟、肢体动作以及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麻醉镇痛组呻吟、肢体动作显著低于常规组;血压、心率波动不显著;血氧低于常规组。结论:麻醉镇痛术可有效缓解诊治所致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梁秋;张友亮;力士大;陈开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方法:选择住院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治未病”的理论指导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疾病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未病”理论应用在健康教育中,对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和满意度有很大帮助。
作者:陈银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奥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疗效及粪便钙卫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17例UC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8例,对照组109例),观察组应用益生菌联合奥沙拉嗪,对照组应用奥沙拉嗪,然后观察两组疗效及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粪便钙卫蛋白的水平。结果:在应用益生菌联合奥沙拉嗪治疗后,患者的粪便钙卫蛋白水平明显下降。结论:益生菌联合奥沙拉嗪能够有效地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粪便钙卫蛋白。
作者:黎可京;邱小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 PTA(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于化脓期行扁桃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收治PTA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择期进行手术,试验组脓肿期进行手术。对比两组平均住院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更少、平均住院及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出血发生率更低(P<0.01,P<0.05),效果十分显著。结论:脓肿期行扁桃体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减住院及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概率。
作者:卢宣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女性AM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临床依据。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2例,其中男219例,女123例,进行性别比较分析。结果:①女性AMI患者年龄偏大,其中56~64岁年龄段女性组和男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女性AMI患者,胸痛发作至就诊时间长,非典型症状多见,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病率高,两组间的临床表现有差异;③造影结果:女性多支病变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接受再灌注的比例低于男性;④心脏超声:女性AMI的射血分数明显低于男性;⑤女性组在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的比例要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女AMI患者在临床特征、并发症、死亡率等方面均有差异,性别是影响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宋芙荣;孙鸿彬;彭旭辉;郭改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龄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对其心率、血压、AV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评估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心率(89.25±11.42)次/分,舒张压(84.34±13.26)mmHg,收缩压(120.54±24.35)mmHg, VAS 评分(3.4±1.9)分,并发症发生率10%,住院时间(10.8±1.1)天;常规护理组心率(106.65±13.28)次/分,舒张压(93.44±17.18)mmHg,收缩压(138.25±25.65)mmHg,VAS 评分(4.5±2.1)分,并发症发生率22.5%,住院时间(15.2±2.3)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应激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升高,与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可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密切相关,如何做好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成为社区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根据国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的关键是做好社区护理,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和自己的工作实际对如何做好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进行阐述,并对我国有关高血压人群的护理提出一些观点。
作者:李爱民;栾积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并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采用针灸及自拟胃愈汤进行治疗。结果:本组60例患者治愈44例,治愈率73.3%,好转14例,好转率23.3%,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结论:中药内服并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治愈率高,总有效率高。
作者:梁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维生素B6治疗痛经的效果。方法:收治120例痛经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维生素B6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84例患者(70%)治愈,28例(23.3%)患者有效,8例(6.7%)患者无效,总有效率93.3%。结论:血府逐瘀汤加维生素B6治疗痛经效果显著。
作者:李建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瘢痕切口再次剖宫产术,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及防范措施。方法:收治瘢痕切口再次剖宫产术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患者12例。切口愈合不良分为切口感染和切口脂肪液化两种,根据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仅3例经换药后,渗液减少后进行了Ⅱ期缝合,其他9例均经换药后,达到Ⅰ期愈合,收效良好。结论:加强防范,积极处理,尽量减少瘢痕切口再次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以促进切口的早期愈合。
作者:陶芳;骆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住院患者787例,所有受检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前,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PCT和高敏C-反应蛋白(CRP),与正常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病原体检测结果:165例培养结果阳性,其中痰培养阳性110例(58.8%),分泌物培养阳性57例(30.4%),血培养阳性20例(10.6%);PCT 和CRP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PCT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3.2719,P=0.005(P<0.01);细菌感染组CRP与对照组比较t=3.951,P=0.005(P<0.01)。结论:PCT可作为细菌感染的监测指标,它可以弥补细菌培养耗时的缺点,为经验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作者:赵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γ-干扰素、万托林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毛支患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A组加用γ-干扰素及万托林雾化吸入,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滴。观察3组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B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咳嗽、喘憋、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短于 A 组(P<0.01)及对照组(P<0.01);咳嗽消失时间与 A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干扰素、万托林雾化吸入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助治疗小儿毛支能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使用安全。
作者:李春雨;孙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喘息是婴幼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针对不同病因的喘息给予更适当的呼吸道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疗效。方法:收治不同病因喘息婴幼儿310例,利用统计学方法观察不同呼吸道护理方法对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心力衰竭的疗效。结果:浓盐水雾化对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优于万托林+普米克令舒;万托林+普米克令舒对哮喘有效,浓盐水雾化可加重喘息发作,浓盐水雾化对心衰患儿效果较好。结论: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重点为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纠正缺氧;哮喘为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并静脉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气道慢性炎症;心力衰竭病儿护理原则是强心、利尿、减轻心脏负荷,同时尽量祛除病因。
作者:曹建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132例动脉留置导管患者的治疗护理资料。结果:堵管4例,鞘管部分脱出2例,穿刺点血肿4例,穿刺点出血5例,过度灌注综合征22例,血栓栓塞1例,皮下出血5例,其他脏器出血3例。3例无好转出院,3例转骨外科截肢治疗,1例死于心力衰竭,125例好转出院。结论: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精心护理、慎独精神是保证动脉导管位置正确、用药精确、时间准确的前提,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肾病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如给予糖尿病饮食、消除诱因、低蛋白饮食、限制钠盐、正确控制血糖,配合小剂量利尿剂等。另外,对照组给硝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片联合卡托普利片治疗。观察用药前与用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结果:收缩压、舒张压用药前与用药后比较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并高血压有明显疗效,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黄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营养不良的诱发因素以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患者89例,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39例存在营养不良症状,对照组50例营养状况良好,回顾性分析两组的病历资料。结果:观察组贫血、低蛋白血症、感染性并发症以及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老年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症状时,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的几率相对较高,应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干预,纠正营养不良症状。
作者:刘扬;陈新国;徐理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转律前后血清N末端脑型钠尿肽(NT-proBNP)的变化,并评价其对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预后评估作用。方法:收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6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律前后测定血清NT-proBNP 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及EF、LVDD。结果: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律前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律后1周的 NT-proBNP 水平和对照组 NT-proBNP 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律后1周的NT-proBN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律前的EF、LVDD与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律后1周以及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NT-proBNP的定量检测可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直接病理生理学依据。
作者:孙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100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银杏叶提取物片,对照组服用氟桂利嗪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66%。结论: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优于氟桂利嗪胶囊,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钟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乙烯雌酚配合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老年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乙烯雌酚和中药薰洗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乙烯雌酚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38(88.4%),有效5(11.6%),无效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23(53.5%),有效16(37.2%),无效4(9.3%),总有效率90.7%。结论:乙烯雌酚配合中药薰洗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满意。
作者:张同欣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