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宁;杨建华
目的:通过自制三仙佛手丸来控制小儿腹泻患者病情。方法:160例小儿腹泻患者,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口服三仙佛手丸,6个月~1岁1.5~2.5g/次,1~2岁3g/次,2~3岁3~4g/次。<2岁者将丸药研成粉末用温热红塘水拌成糊状冲服,>2岁者,用温开水冲服丸药,3次/日,疗程3~5天。对照组给思密达,按说明书剂量服用。两组同时按脱水程度分别给予补液、对症及支持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治愈率95.0%,对照组总治愈率75.0%。结论:口服三仙佛手丸治疗小儿腹泻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司成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癌围手术期呼吸困难的影响。方法:收治肺癌围手术期呼吸困难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治疗护理和心理疏导,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在焦虑、呼吸困难以及患者的抑郁情况方面,经过治疗后试验组均要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消除病患的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使患者极配合医生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一定保障。
作者:杜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当前,慢性病(以下简称慢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因慢病死亡的人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以上。随着慢病发病率的逐渐增高,慢病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目前研究者对慢病管理做了大量探索,但至今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慢病管理模式,现行的慢病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现就我国慢病管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杨海涛;吕志国;张影;王萍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卓尼县一年级新生口腔健康状况及流行特征,提出防治对策。方法:按《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要求和学生健康档案涉及内容进行调查。结果:801名一年级新生中存在各类口腔疾病476例(59.7%)。其中换牙798例,换牙率99.6%;龋齿426例,龋齿率53.2%;双层牙26例(3.2%),暴牙17例(2.1%),反牙4例,氟斑牙1例,锥形牙2例。结论:本县儿童口腔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其中龋齿是主要问题,其特点是城镇高于农村,农村高于牧区,汉族高于藏族。应该根据儿童牙齿发育特点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提高少年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作者:鲁毛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收治剖宫产分娩的高危产妇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胎儿娩出后,对照组宫体注射缩宫素,试验组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比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小时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小时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均明显较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前列素可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对预防产后出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文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双下肢静脉疾病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双下肢静脉疾病68例(87.1%)。结论:根据双下肢静脉疾病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谱勒超声上的特征性表现,提高双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率,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忠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总结银锌霜治疗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不同深度的烧伤创面以银锌霜治疗,采用暴露、半暴露或包扎疗法。结果:所有烧伤创面均获得良好愈合,且无感染及延期。结论:银锌霜为一种良好的烧伤创面外用药。
作者:管进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医疗纠纷是困扰医疗机构和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医生上班时不但受到疾病和技术的挑战,更时时受到医疗纠纷的折磨。解决医疗纠纷迫在眉睫。通过分析医疗纠纷的原因,得到解决的办法。
作者:孟定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132例动脉留置导管患者的治疗护理资料。结果:堵管4例,鞘管部分脱出2例,穿刺点血肿4例,穿刺点出血5例,过度灌注综合征22例,血栓栓塞1例,皮下出血5例,其他脏器出血3例。3例无好转出院,3例转骨外科截肢治疗,1例死于心力衰竭,125例好转出院。结论: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精心护理、慎独精神是保证动脉导管位置正确、用药精确、时间准确的前提,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并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采用针灸及自拟胃愈汤进行治疗。结果:本组60例患者治愈44例,治愈率73.3%,好转14例,好转率23.3%,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结论:中药内服并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治愈率高,总有效率高。
作者:梁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与疗效,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治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收集临床资料,总结其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及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等方法。结果:手术治疗120例,治愈112例(93.3%),复发2例(1.7%),术后并发手术切口感染8例(6.7%),甲状腺功能低下6例(5.0%),无甲状腺危象发生。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手术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吕宁;张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3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微生态制剂3次/日,2片/次,早晨、中午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片,疗程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肝健脾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总有效率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刘淑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机械牵引、推拿按摩结合射频和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机械牵引和推拿按摩。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疼痛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缓解疼痛。
作者:马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七氟醚对顺式阿曲库胺药效的影响。方法:收治全麻腹腔镜辅助经阴子宫全切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研究七氟醚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作用的影响。结果: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作用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七氟醚呈剂量依赖性增强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作用,静吸复合麻醉过程中应正确评估患者的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合理掌握顺式阿曲库铵的应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争取术毕及时恢复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及早安全拔管。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易发切口感染炎患者的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普外科收治患者200例,对其进行评估,找出危险因素,进行预见性护理,与未给予预见性护理的200例患者比较,观察切口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实施预见性护理后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患者。结论:找出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的易发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防止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关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3D-B-FFE和3D-TOF序列联合应用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均使用磁共振3D-B-FFE和3D-TOF序列进行三叉神经脑池段脑干薄层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从多角度共同观察患侧三叉神经脑池段及近脑干段与周围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双盲对照。结果:58例患者中,56例发现责任血管,单独用3D-TOF 序列发现责任血管的阳性率83.33%;单独用3D-B-FFE序列发现责任血管的阳性率93.10%;联合应用3D-B-FFE和3D-TOF发现责任血管的阳性率96.55%,并与手术结果完全符合。结论:联合应用3D-B-FFE和3D-TOF序列能够清楚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与责任血管的空间关系,对于明确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日晶;杨志宏;常国梁;齐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改进床边工作制护理中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两个不同的病区,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落实护士床边工作制,观察组以PDCA循环模式落实护士床边工作制,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工作效率指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进床边护理工作制护理中实施PDCA循环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形成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符宁;杨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导致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病情重症化早期预警提供依据。方法:收治手足口病患儿225例,按照临床表现分为普通组(170例)和重症组(55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以上患儿重症诊断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3岁、抽搐、意识障碍、精神状态差、神经传导异常、血糖水平>9mmol/L、3天以上体温>39℃、外周白细胞计数>12×109/L、颈抵抗,以上9个因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岁、精神状态差、3天以上体温>39℃、神经传导异常、血糖水平>9mmol/L,为重症儿童手足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早期预警作用。结论:对于年龄<3岁,有神经系统症状、精神异常、持续高热的手足口病患儿要高度监视病情的发展,及早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在病情恶化早期进行防治。
作者:李树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妇幼专科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方式方法,提升高危药品管理水平,保障妇女儿童特殊人群用药安全。方法:阐述妇幼专科高危药品安全使用影响因素,分析容易引发危机的常见原因,结合医院的管理方法和实践,探讨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结果:通过有针对性地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干预措施,有效降低高危药品使用风险。结论:妇幼专科医院尤其要重视高危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对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规范高危药品在妇女儿童特殊人群中的安全使用流程,保障妇女儿童特殊人群用药安全。
作者:程宇;张硕;王雨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分析3年间妊娠风险因素变化,进一步做好围产期健康教育宣教,加强高危妊娠管理,降低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方法:根据《上海市孕产妇管理规范》要求,通过回顾性研究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册并随访跟踪至分娩的孕产妇的各项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妊娠风险因素排名前3位的均为BMI>24、高龄、瘢痕子宫,其后顺序有所变化。结论:加强围产期健康教育宣教,做好高危妊娠跟踪管理,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曹开群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