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仙佛手丸的制备及儿科临床应用

司成桥

关键词:三仙佛手丸, 制备, 儿科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通过自制三仙佛手丸来控制小儿腹泻患者病情。方法:160例小儿腹泻患者,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口服三仙佛手丸,6个月~1岁1.5~2.5g/次,1~2岁3g/次,2~3岁3~4g/次。<2岁者将丸药研成粉末用温热红塘水拌成糊状冲服,>2岁者,用温开水冲服丸药,3次/日,疗程3~5天。对照组给思密达,按说明书剂量服用。两组同时按脱水程度分别给予补液、对症及支持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治愈率95.0%,对照组总治愈率75.0%。结论:口服三仙佛手丸治疗小儿腹泻患者效果显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干扰素、万托林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γ-干扰素、万托林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毛支患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A组加用γ-干扰素及万托林雾化吸入,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滴。观察3组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B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咳嗽、喘憋、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短于 A 组(P<0.01)及对照组(P<0.01);咳嗽消失时间与 A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干扰素、万托林雾化吸入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助治疗小儿毛支能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使用安全。

    作者:李春雨;孙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女性AM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临床依据。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2例,其中男219例,女123例,进行性别比较分析。结果:①女性AMI患者年龄偏大,其中56~64岁年龄段女性组和男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女性AMI患者,胸痛发作至就诊时间长,非典型症状多见,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病率高,两组间的临床表现有差异;③造影结果:女性多支病变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接受再灌注的比例低于男性;④心脏超声:女性AMI的射血分数明显低于男性;⑤女性组在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的比例要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女AMI患者在临床特征、并发症、死亡率等方面均有差异,性别是影响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宋芙荣;孙鸿彬;彭旭辉;郭改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双下肢静脉疾病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双下肢静脉疾病68例(87.1%)。结论:根据双下肢静脉疾病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谱勒超声上的特征性表现,提高双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率,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忠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探讨风湿及类风湿患者护理干预的疗效

    近年来,风湿及类风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往往没有较好而系统的治疗方法,只能应用止痛及激素类药物,而这类药物治标不治本,而且有胃肠及肝肾功能损害,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后导致关节畸形、挛缩,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我科采用护理干预及物理治疗方法,通过调节患者的情绪,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等方法,疗效确切,无并发症。大部分患者疼痛缓解,肿胀减轻,畸形关节逐渐恢复正常,活动与自理能力恢复。

    作者:袁瑞凡;宋追;史丽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消化内镜诊治中运用麻醉镇痛术的临床观察64例

    目的:前瞻性探讨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与治疗中运用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镇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在临床诊疗中筛选64例患者,同一患者短期检查与复查,分别选用常规检查与无痛之间对比,比较前后2次患者血压、心率、血氧、呻吟、肢体动作以及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麻醉镇痛组呻吟、肢体动作显著低于常规组;血压、心率波动不显著;血氧低于常规组。结论:麻醉镇痛术可有效缓解诊治所致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梁秋;张友亮;力士大;陈开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益生菌联合奥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粪便钙卫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奥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疗效及粪便钙卫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17例UC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8例,对照组109例),观察组应用益生菌联合奥沙拉嗪,对照组应用奥沙拉嗪,然后观察两组疗效及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粪便钙卫蛋白的水平。结果:在应用益生菌联合奥沙拉嗪治疗后,患者的粪便钙卫蛋白水平明显下降。结论:益生菌联合奥沙拉嗪能够有效地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粪便钙卫蛋白。

    作者:黎可京;邱小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磁共振3D-B-FFE和3D-TOF序列联合诊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磁共振3D-B-FFE和3D-TOF序列联合应用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均使用磁共振3D-B-FFE和3D-TOF序列进行三叉神经脑池段脑干薄层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从多角度共同观察患侧三叉神经脑池段及近脑干段与周围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双盲对照。结果:58例患者中,56例发现责任血管,单独用3D-TOF 序列发现责任血管的阳性率83.33%;单独用3D-B-FFE序列发现责任血管的阳性率93.10%;联合应用3D-B-FFE和3D-TOF发现责任血管的阳性率96.55%,并与手术结果完全符合。结论:联合应用3D-B-FFE和3D-TOF序列能够清楚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与责任血管的空间关系,对于明确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日晶;杨志宏;常国梁;齐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和利用

    医院文书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目前,随着医院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水平。医院文书是记录患者诊疗过程的重要依据,特别是随着医疗纠纷的增多,医院文书成为法律的重要依据,随着医疗举证倒置的实施,医院文书的完整性显得更为重要。另外,随着科研工作的逐步加强,医院文书作为诊治疾病的原始资料,对疾病的诊断回顾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网络的发展,档案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为医院发展提供真实、有效的档案信息,医院文书在医疗救护、学术探讨、学术研究和医疗纠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笔者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和医院工作实际对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和利用进行阐述。

    作者:张爱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97例

    医疗纠纷是困扰医疗机构和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医生上班时不但受到疾病和技术的挑战,更时时受到医疗纠纷的折磨。解决医疗纠纷迫在眉睫。通过分析医疗纠纷的原因,得到解决的办法。

    作者:孟定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无痛胃镜检查后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检查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3年7月收治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74例及对照组126例,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并采取了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后心理状态、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唐晓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糖尿病社区防治中全科医生发挥的作用探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的方式也渐渐出现变化,在这一转变过程当中,慢性疾病的频发率也随着越来越高,糖尿病就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国内医学报告,糖尿病已经被公认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如何在社区引起居民的关注,如何把防治糖尿的知识技能普及到大众,如何检测和避免糖尿病,笔者对此进行探讨。

    作者:陈朗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瘢痕切口再次剖宫产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及防范

    目的:探讨瘢痕切口再次剖宫产术,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及防范措施。方法:收治瘢痕切口再次剖宫产术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患者12例。切口愈合不良分为切口感染和切口脂肪液化两种,根据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仅3例经换药后,渗液减少后进行了Ⅱ期缝合,其他9例均经换药后,达到Ⅰ期愈合,收效良好。结论:加强防范,积极处理,尽量减少瘢痕切口再次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以促进切口的早期愈合。

    作者:陶芳;骆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癌围手术期呼吸困难的影响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癌围手术期呼吸困难的影响。方法:收治肺癌围手术期呼吸困难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治疗护理和心理疏导,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在焦虑、呼吸困难以及患者的抑郁情况方面,经过治疗后试验组均要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消除病患的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使患者极配合医生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一定保障。

    作者:杜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放疗结合热疗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放疗与热疗配合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晚期肿瘤患者58例,根据患者自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9例。其中观察组实施放疗与热疗配合治疗,对照组实施放疗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通过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后,两组治疗效果4个等级均存在差异,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24例,有效率82.76%;对照组治疗有效9例,有效率31.0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与热疗配合治疗晚期肿瘤能在治疗期间形成互补关系,增进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杜欣;尹明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59例,根据眼底荧光血管图片渗漏点的位置及患者意愿分别采取激光和药物综合治疗及单纯药物保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自觉症状,矫正视力及眼底变化。结果:眼底造影图片显示渗漏点离中心凹250μm以外,发病时间短,及早进行激光治疗,激光术后结合药物综合治疗者,视觉质量及眼底情况会恢复得更快,更好。结论:激光光凝治疗可使渗漏点在短时间内愈合,缩短病程,并且损伤小,操作方便,可重复治疗,光凝后结合口服卵磷脂络合碘胶囊综合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孙璁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轻度子痫前期孕妇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的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轻度子痫前期孕妇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治轻度子痫前期孕妇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25%硫酸镁40m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1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250ml静滴,1次/日。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尿蛋白方面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存活38例,存活率95.0%,新生儿心率异常3例(3.75%);对照组新生儿存活32例,存活率80.0%,新生儿心率异常8例(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子痫前期孕妇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

    作者:辛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三仙佛手丸的制备及儿科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自制三仙佛手丸来控制小儿腹泻患者病情。方法:160例小儿腹泻患者,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口服三仙佛手丸,6个月~1岁1.5~2.5g/次,1~2岁3g/次,2~3岁3~4g/次。<2岁者将丸药研成粉末用温热红塘水拌成糊状冲服,>2岁者,用温开水冲服丸药,3次/日,疗程3~5天。对照组给思密达,按说明书剂量服用。两组同时按脱水程度分别给予补液、对症及支持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治愈率95.0%,对照组总治愈率75.0%。结论:口服三仙佛手丸治疗小儿腹泻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司成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7例,以发病孕周34周为界限,分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78例(早发型组)及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129例(晚发型组)。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等指标。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越早,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P>0.05),新生儿死亡率和围生儿死亡率随着发病孕周的延长及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病情严重,围生儿愈后不佳,且发病越早,围生儿愈后越差。严格选择病例行短期的期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任喜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分析前的质量管理

    目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检测结果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人为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筛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近10年在西安市筛查中心的标本做回顾性分析。结果:针对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如采血,标本的储存、运输等)对新生儿疾病筛查检测结果的干扰进行探讨,促使检验人员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保证检测质量,提高阳性检出率,避免发生漏诊误诊。结论:由于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认识不足,导致标本不合格、递送不及时等,对儿童的智能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有必要将新生儿疾病筛查检测前影响因素逐一讨论分析。

    作者:孟祥萍;范皎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与疗效,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治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收集临床资料,总结其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及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等方法。结果:手术治疗120例,治愈112例(93.3%),复发2例(1.7%),术后并发手术切口感染8例(6.7%),甲状腺功能低下6例(5.0%),无甲状腺危象发生。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手术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吕宁;张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