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锦红
在临床治疗了1例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致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现将体会简要报告。
作者:王清丽;金向梅;张力;赵激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注治疗膝关节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71例膝关节积液患者,行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注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61例痊愈,有效10例,其中1个疗程治愈48例,2个疗程治愈13例。结论: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注治疗膝关节积液疗效显著。
作者:张永春;谭光胜;修春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成立糖尿病健康管理小组对提高糖尿病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本社区建立健康档案的14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配合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成立糖尿病健康管理小组,由全科医生、护士进行全面综合管理。观察3、6、9、12个月后,患者的合理运动、饮食控制以及血糖的控制情况,并与管理小组成立前进行对比。结果:成立糖尿病健康管理小组后,患者能够合理运动和控制饮食,血糖明显降低,与此前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健康管理小组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胃食管反流病在消化科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本文就1例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误诊病例做一简单汇报,以期望对临床工作有所指导意义。
作者:翟荣娜;宋素玲;张晓艳;杨晓霞;殷会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分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比较分析实施分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理质量、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科学管理,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袁玉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麻风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虽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在部分地区仍存在。本文简要介绍漳州市近25年麻风病防治情况。
作者:洪和泉;连少惠;张志锐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七氟醚对顺式阿曲库胺药效的影响。方法:收治全麻腹腔镜辅助经阴子宫全切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研究七氟醚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作用的影响。结果: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作用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七氟醚呈剂量依赖性增强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作用,静吸复合麻醉过程中应正确评估患者的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合理掌握顺式阿曲库铵的应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争取术毕及时恢复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及早安全拔管。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3种糊剂输送方式对根管充填效果的影响。方法:从2927例患者中选择1200例根管治疗病例进行分析,按牙位分为4类,每一类按不同输送方式分为3组,每组选择100例,输送方式分别使用日本Mani机用螺旋根管输送针;手用扩大针及光滑髓针输送糊剂,根管充填后观察疗效。结果:使用3种器械输送糊剂在上前牙,下前牙,下后牙分析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上后牙的分析组中螺旋输送针和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机用螺旋输送针输送糊剂在上牙复杂根管中有显著优势,根管充填密实,到位,根充效果佳,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魁;马海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100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银杏叶提取物片,对照组服用氟桂利嗪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66%。结论: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优于氟桂利嗪胶囊,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钟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锥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经验及疗效。方法:分析锥孔引流术治疗的2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痊愈出院,颅脑CT复查示脑组织复张良好,随访中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锥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确切,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
作者:张利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转律前后血清N末端脑型钠尿肽(NT-proBNP)的变化,并评价其对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预后评估作用。方法:收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6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律前后测定血清NT-proBNP 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及EF、LVDD。结果: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律前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律后1周的 NT-proBNP 水平和对照组 NT-proBNP 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律后1周的NT-proBN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律前的EF、LVDD与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律后1周以及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NT-proBNP的定量检测可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直接病理生理学依据。
作者:孙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卓尼县一年级新生口腔健康状况及流行特征,提出防治对策。方法:按《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要求和学生健康档案涉及内容进行调查。结果:801名一年级新生中存在各类口腔疾病476例(59.7%)。其中换牙798例,换牙率99.6%;龋齿426例,龋齿率53.2%;双层牙26例(3.2%),暴牙17例(2.1%),反牙4例,氟斑牙1例,锥形牙2例。结论:本县儿童口腔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其中龋齿是主要问题,其特点是城镇高于农村,农村高于牧区,汉族高于藏族。应该根据儿童牙齿发育特点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提高少年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作者:鲁毛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169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短程化疗,X线下动态观察其病灶变化、化疗效果。方法:收治>60岁老年肺结核患者169例,年龄60~83岁,选择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并在X线下动态观察病灶变化,分析其X线平片表现特征。结果:169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病灶吸收、缩小、纤维化、消散,钙化,显效110例,显效率65.09%。结论:X线动态观察是病灶变化中的间接反应,X线的吸收好转与痰菌变化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李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皮疹消退的疗效。方法:将65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按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退热、补液、口服阿昔洛韦、加强手卫生护理等对症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取适量直接涂敷皮疹处,3~4次/日,连用3~5天;对照组给予炉甘石洗剂外涂皮疹,3~4次/日,连用3~5天。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93.45±5.46小时)短于对照组(105.32±5.76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住院时间(4.35±1.34天)短于对照组(6.87±2.4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5.24±4.24小时)与对照组(15.88±5.45小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外涂手足口病,患儿皮疹消退时间缩短,方法简单,显效快,无不良反应,是临床治疗手足口病安全可靠的选择。
作者:樊小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龄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对其心率、血压、AV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评估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心率(89.25±11.42)次/分,舒张压(84.34±13.26)mmHg,收缩压(120.54±24.35)mmHg, VAS 评分(3.4±1.9)分,并发症发生率10%,住院时间(10.8±1.1)天;常规护理组心率(106.65±13.28)次/分,舒张压(93.44±17.18)mmHg,收缩压(138.25±25.65)mmHg,VAS 评分(4.5±2.1)分,并发症发生率22.5%,住院时间(15.2±2.3)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应激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护理。方法:收治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84例,通过对患儿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精心的护理,例如病情的观察,呼吸道的护理,插管、拔管相关护理,基础护理等,以及合理及时的用药,观察患儿临床疗效,如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血气变化情况等。结果:84例患儿中,74例患儿治愈,6例患儿放弃治疗,4例患儿死亡,治愈率88.09%。结论:呼吸衰竭的新生儿经过呼吸机及辅助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临床疗效好。
作者:廖秀春;潘开国;温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检测结果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人为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筛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近10年在西安市筛查中心的标本做回顾性分析。结果:针对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如采血,标本的储存、运输等)对新生儿疾病筛查检测结果的干扰进行探讨,促使检验人员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保证检测质量,提高阳性检出率,避免发生漏诊误诊。结论:由于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认识不足,导致标本不合格、递送不及时等,对儿童的智能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有必要将新生儿疾病筛查检测前影响因素逐一讨论分析。
作者:孟祥萍;范皎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医疗纠纷是困扰医疗机构和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医生上班时不但受到疾病和技术的挑战,更时时受到医疗纠纷的折磨。解决医疗纠纷迫在眉睫。通过分析医疗纠纷的原因,得到解决的办法。
作者:孟定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小儿麻醉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收治短小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7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组患儿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结果:试验组患儿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丽斯;瞿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误诊的原因和相关的对策。方法:收治发生误诊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4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误诊病例经过上腹部CT或剖腹探查发现12例患者胰腺肿大或局部坏死,53例患者的胰腺大部坏死,35例患者的胰周组织出血坏死。64例误诊病例通过抢救48例成活,16例死亡。结论:采取恰当的措施可避免急性胰腺炎患者被误诊并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张连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