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和泉;连少惠;张志锐
目的:评价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机械牵引、推拿按摩结合射频和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机械牵引和推拿按摩。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疼痛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缓解疼痛。
作者:马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维生素B6治疗痛经的效果。方法:收治120例痛经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维生素B6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84例患者(70%)治愈,28例(23.3%)患者有效,8例(6.7%)患者无效,总有效率93.3%。结论:血府逐瘀汤加维生素B6治疗痛经效果显著。
作者:李建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易发切口感染炎患者的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普外科收治患者200例,对其进行评估,找出危险因素,进行预见性护理,与未给予预见性护理的200例患者比较,观察切口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实施预见性护理后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患者。结论:找出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的易发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防止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关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女性AM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临床依据。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2例,其中男219例,女123例,进行性别比较分析。结果:①女性AMI患者年龄偏大,其中56~64岁年龄段女性组和男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女性AMI患者,胸痛发作至就诊时间长,非典型症状多见,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病率高,两组间的临床表现有差异;③造影结果:女性多支病变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接受再灌注的比例低于男性;④心脏超声:女性AMI的射血分数明显低于男性;⑤女性组在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的比例要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女AMI患者在临床特征、并发症、死亡率等方面均有差异,性别是影响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宋芙荣;孙鸿彬;彭旭辉;郭改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收治患者2500例,根据患者相应的临床资料和院内感染登记报告卡等信息,统计妇产科患者的感染率、感染部位和感染年龄分布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妇科1500例患者共有6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4.27%;产科1000例患者共有1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1.4%。感染率排前两位的为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妇产科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逐渐升高。产科由于年龄段比较集中,无特异性。结论:妇产科感染的发生中以妇科发生率较高,感染的部位以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为高,妇科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关系密切,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贺忠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强化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2011年采用传统管理方法,2012年采用强化管理模式对CSSD进行管理,比较两个时间段医院感染控制各项指标。结果:工作区域人员着装规范,待灭菌器械包质量提高,手术器械清洁数量增加,消毒物品丢失率下降,消毒物品循环时间缩短,因器械问题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各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周豫华;周红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妇幼专科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方式方法,提升高危药品管理水平,保障妇女儿童特殊人群用药安全。方法:阐述妇幼专科高危药品安全使用影响因素,分析容易引发危机的常见原因,结合医院的管理方法和实践,探讨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结果:通过有针对性地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干预措施,有效降低高危药品使用风险。结论:妇幼专科医院尤其要重视高危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对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规范高危药品在妇女儿童特殊人群中的安全使用流程,保障妇女儿童特殊人群用药安全。
作者:程宇;张硕;王雨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产后出血在产科当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为主要的原因之一。造成出血的原因有多种,本文就由于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的护理做一简单介绍,以期望能对之后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韦永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老年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老年TBM和中青年TBM各84例,从入院前确诊率、症体特征、辅助检查异常情况及治疗转归方面进行回顾分析,找出老年 TBM 特点。结果:老年 TBM 和中青年 TBM 患者相比,确诊时间老年组(45±35)天,中青年组(20±15)天,老年组就诊前误诊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高热患者明显少于中青年组,中低热患者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老年组头痛、视力下降患者少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脑压升高患者少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死亡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 TBM 患者症状不典型,导致入院前诊断时间长,误诊率和死亡率高;对疑似患者应及时反复腰穿行脑脊液检查及头部CT、MRI检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万志;田荆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抗炎、补液、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洛赛克注射液40mg缓慢静滴,1次/日,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0.2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日。结果:两组治疗后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28例,治愈率93.3%,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治愈21例,治愈率70.0%,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结论: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显著。
作者:张建刚;何小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龄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对其心率、血压、AV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评估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心率(89.25±11.42)次/分,舒张压(84.34±13.26)mmHg,收缩压(120.54±24.35)mmHg, VAS 评分(3.4±1.9)分,并发症发生率10%,住院时间(10.8±1.1)天;常规护理组心率(106.65±13.28)次/分,舒张压(93.44±17.18)mmHg,收缩压(138.25±25.65)mmHg,VAS 评分(4.5±2.1)分,并发症发生率22.5%,住院时间(15.2±2.3)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应激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住院患者787例,所有受检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前,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PCT和高敏C-反应蛋白(CRP),与正常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病原体检测结果:165例培养结果阳性,其中痰培养阳性110例(58.8%),分泌物培养阳性57例(30.4%),血培养阳性20例(10.6%);PCT 和CRP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PCT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3.2719,P=0.005(P<0.01);细菌感染组CRP与对照组比较t=3.951,P=0.005(P<0.01)。结论:PCT可作为细菌感染的监测指标,它可以弥补细菌培养耗时的缺点,为经验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作者:赵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相关因素。我院5年来产科住院分娩总数和剖宫产率呈阶梯式上升,其原因可分为社会性因素和医源性因素,社会性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应值得重视,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是产科工作者及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作者:孙美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利培酮与氯氮平分别合并碳酸锂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躁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使用碳酸锂的同时,分别合并利培酮或氯氮平平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采用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与氯氮平平疗效相当,利培酮起效时间迟于氯氮平,但不良反应较轻,依从性好。结论:利培酮合并碳酸锂与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症总体疗效相当,但安全性较高。
作者:孙锦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收治的6246例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近年来收住的急性中毒病例数呈增加趋势,2008-2013年平均每年递增16.01%,2013年比2008年增加了80.03%;患者中男性3040例(48.67%),女性3206例(51.33%),男女比例1:1.05;发病年龄以居住农村(79.91%)的20~60岁(65.00%)青壮年居多;毒物类别以化学物(38.00%),如酒精和一氧化碳为多,农药(23.01%)次之;中毒原因主要为意外(61.98%)和自杀(24.94%);中毒途径主要为经口(76.00%)和经呼吸道(18.36%)。6246例患者中死亡476例,病死率7.62%,死亡病例主要为农药中毒(55.88%)。结论:急性中毒病例逐年增加且发病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应针对相关发病特点采取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提高急诊部门诊疗水平等防治措施,减少急性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张国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放疗与热疗配合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晚期肿瘤患者58例,根据患者自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9例。其中观察组实施放疗与热疗配合治疗,对照组实施放疗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通过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后,两组治疗效果4个等级均存在差异,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24例,有效率82.76%;对照组治疗有效9例,有效率31.0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与热疗配合治疗晚期肿瘤能在治疗期间形成互补关系,增进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杜欣;尹明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的方式也渐渐出现变化,在这一转变过程当中,慢性疾病的频发率也随着越来越高,糖尿病就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国内医学报告,糖尿病已经被公认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如何在社区引起居民的关注,如何把防治糖尿的知识技能普及到大众,如何检测和避免糖尿病,笔者对此进行探讨。
作者:陈朗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γ-干扰素、万托林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毛支患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A组加用γ-干扰素及万托林雾化吸入,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滴。观察3组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B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咳嗽、喘憋、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短于 A 组(P<0.01)及对照组(P<0.01);咳嗽消失时间与 A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干扰素、万托林雾化吸入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助治疗小儿毛支能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使用安全。
作者:李春雨;孙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失眠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失眠患者逐渐增多。本文简要介绍对失眠患者的生活干预。
作者:邓晓玲;王秀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 PTA(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于化脓期行扁桃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收治PTA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择期进行手术,试验组脓肿期进行手术。对比两组平均住院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更少、平均住院及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出血发生率更低(P<0.01,P<0.05),效果十分显著。结论:脓肿期行扁桃体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减住院及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概率。
作者:卢宣桦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