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道微生态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李琳琳;王烨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肠道微生态, 肠道菌群
摘要: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复杂内分泌疾病,其发病机制仍有很多未知因素。近年来的研究中,肠道微生态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糖尿病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T2DM相关肠道菌群的发现、验证及分子机制的探索为主线,综述肠道菌群在T2DM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即从饮食、慢性炎症、短链脂肪酸、胆汁酸、肠道菌群群集及运动昼夜节律性和微RNA等方面对肠道菌群在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参总皂苷在实验性肺纤维化小鼠中的抗氧化损伤作用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苷(TG)对小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G 40,80和160 mg·kg-1组及阳性药醋酸泼尼松5 mg·kg-1组。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BLM)5 mg·kg-1建立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制模次日ig给药,每天1次,连续28 d,计算小鼠肺系数、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的表达;试剂盒检测小鼠肺组织羟脯氨酸(HYP)、谷胱甘肽(GSH)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羟自由基(·OH)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系数显著升高(P<0.05),肺泡炎及肺纤维化明显,α-SMA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小鼠肺组织HYP,·OH,NOS和MPO活性升高(P<0.05),但GSH和T-AOC水平下降(P<0.05);TG和醋酸泼尼松给药后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的肺系数(P<0.05),减轻肺纤维化程度;TG可使模型小鼠肺组织匀浆中·OH,NOS,MPO和HYP活性降低(P<0.05),GSH和T-AOC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TG能改善博来霉素所致小鼠肺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罗敏;舒磊;李映莹;肖江滔;石京山;邓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稳定表达人源α2A-肾上腺素受体细胞系的建立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源α2A-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AR)的细胞系。方法将带有潮霉素B(Hygro)抗性的α2A-AR(pcDNA3.1/Hygro-HA-α2A-AR)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至已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PKAcat)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以Hygro 200 mg·L-1进行压力筛选后,采用PKA重分布实验筛选阳性克隆),然后使用实时定量PCR验证α2A-AR受体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后以时间分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免疫实验检测cAMP含量以鉴定受体功能。结果 PKA重分布实验结果表明,CHO-PKAcat-α2A-AR 7号克隆反应性良好;与CHO-PKAcat-EGFP细胞相比,该细胞系α2A-AR mRNA表达水平较高(P<0.01),且多次传代能保持稳定;在α2A-AR激动剂作用后,能显著抑制forskolin引起的cAMP水平升高(P<0.01)。结论成功构建稳定表达α2A-AR的CHO-PKAcat-α2A-AR细胞系,可用于药物筛选及机制研究。

    作者:杨怿;李玉蕾;刘梦;周培岚;苏瑞斌;宫泽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贝伐珠单抗促进小鼠结直肠癌肺转移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目的:研究贝伐珠单抗治疗与结直肠癌肺转移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 BALB/c-nu小鼠脾内注射指数生长期的HCT116细胞,建立小鼠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16只模型小鼠分为贝伐珠单抗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治疗组ip给予贝伐珠单抗5 mg·kg-1,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同型对照IgG,分别于建模前2 d及建模后2d各给药1次,之后每5d给药1次,连续给药4周,共计给药7次。给药结束后处死小鼠,取出肝、肺器官,肉眼观察肝、肺表面转移灶;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肺组织转移灶;定量RT-PCR检测小鼠肺组织趋化因子受体4(CXCR)及其配体CXCL12 mRNA的表达。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体外与贝伐珠单抗5 mg·L-1共孵育24 h, Western蛋白印迹法和定量RT-PCR分别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CXCR4/CXCR7蛋白和CXCR3/4/7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肉眼观察发现,贝伐珠单抗治疗组小鼠2/8出现肝转移,较对照组(6/8肝转移)明显减少(P<0.05);贝伐珠单抗治疗组小鼠8/8出现肺转移,较对照组(2/8肺转移)明显增加(P<0.05);小鼠肺组织中鼠源CXCR4及人源CXCL12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CT116细胞体外经贝伐珠单抗诱导后,VEGFR1蛋白,CXCR4/7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CXCR3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贝伐珠单抗可能通过上调CXCR4及其配体CXCL12的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的肺转移。

    作者:陈亚琼;李媛媛;吕忠霖;陈国江;彭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和Keap1的分子结构和功能及其信号通路调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Nrf2)和抗氧化反应元件(ARE)结合可启动多种抗氧化、抗炎蛋白和解毒酶的表达。Nrf2/ARE信号通路在机体抗氧化和抗外源有毒化学物损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参与调节营养物质代谢等生理过程,也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本文综述了Nrf2/ARE的生物学结构和功能及其信号通路调控的分子机制。

    作者:王朝阳;荆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肠道微生态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复杂内分泌疾病,其发病机制仍有很多未知因素。近年来的研究中,肠道微生态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糖尿病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T2DM相关肠道菌群的发现、验证及分子机制的探索为主线,综述肠道菌群在T2DM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即从饮食、慢性炎症、短链脂肪酸、胆汁酸、肠道菌群群集及运动昼夜节律性和微RNA等方面对肠道菌群在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李琳琳;王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蟾酥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近年来,人们对中药的不良反应日趋重视。蟾酥作为临床广泛应用和已知的具有心脏毒性的名贵中药,人们迫切希望明确其毒性机制以及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蟾酥中主成分之一蟾蜍甾烯类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地高辛类似,也属于强心苷类化合物。它具有兴奋和抑制心脏的双重效果,在低剂量时可兴奋心肌导致心动过速和快速心律失常,而在高剂量时可抑制心肌导致传导阻滞和缓慢心律失常。Na+-K+-ATP酶作为调节心肌能量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枢纽,蟾蜍甾烯类物质通过结合酶的α亚基可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导致心肌细胞钙超载和能量紊乱,这可能是蟾酥心脏毒性的主要机制。本文分别从心脏毒性物质基础、整体动物实验、酶和离子通道、脂质代谢和离子稳态、药动学与心脏毒性的相关性等方面综述蟾酥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旻;李华;汪溪洁;马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猪甲状腺球蛋白诱导小鼠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模型的建立

    目的:通过注射猪甲状腺球蛋白(PTG)制备小鼠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模型,探索其模型发病率及稳定性。方法模型组C57BL6/N小鼠每只每周皮下多点注射PTG 25μg,共计6次。免疫攻击完成后测量心率和耗氧量;之后每2周进行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水平的测定,以模型组小鼠血清T3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T3的x+3s为造模成功,共计12周。第12周实验结束时处死小鼠测定脾和胸腺指数、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并对甲状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PTG免疫6次后,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心率加快(P<0.01),耗氧量增多(P<0.01),血清T3水平升高(P<0.01),其雄鼠发病率约为77.7%,雌鼠发病率约为88.8%。在免疫结束后的12周内,模型组血清T3水平始终高于正常对照组,雄性模型组T3水平有下降趋势,而雌性模型组血清T3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状态。结论本法制备小鼠GD模型造模时间短,发病率高,持续时间长,是较为理想的GD造模方法。

    作者:周驰;玄振玉;邹珊珊;刘丹凤;雷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对原代神经干细胞(NSC)和NE-4C小鼠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原代NSC来源于孕15 d(E15)远交群SD胎大鼠脑皮质;NE-4C细胞为小鼠NSC。MEHP 0,1,10,100和1000μmol·L-1处理72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GR)、Y性别决定区框2(Sox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等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EHP1000μmol·L-1作用72 h后,NE-4C和NSC细胞活力明显减弱,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70.3%和40.0%。EdU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EHP 100μmol·L-1组细胞增殖率降低,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74.8%和12.0%(P<0.05)。Transwell实验发现,MEHP 100μmol·L-1处理72 h后, NE-4C细胞的迁移率降低至(63.4±2.0)%(P<0.05)。MEHP 100μmol·L-1组NE-4C中与增殖和迁移相关的基因GR,Stat3和Sox2的表达下调,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49.8%,26.0%和14.0%(P<0.05);在NSC中的相应基因也下调,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0.0%,14.0%和15.3%;在NE-4C中与增殖及迁移相关的蛋白GR,GRβ, p-Stat3和Sox2的表达下调,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2±0.17,0.87±0.35,0.62±0.24和0.81±0.22(P<0.05);在NSC中相应蛋白表达也下调,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2±0.20,0.56±0.12,0.53±0.20和0.84±0.36(P<0.05)。结论大剂量MEHP可抑制NSC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GR介导的Stat3及Sox2的作用实现。

    作者:黄意湘;马晓晓;郝欣蕊;刘劲;廖双菊;梅虹霞;苏颖;郑丽丹;林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亚慢性铝暴露对Wistar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CA1区c-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亚慢性铝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c-Fos表达的影响,探索铝对大鼠认知功能损害的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 Wistar子代大鼠自出生之日起,分别通过乳汁或饮水染毒AlCl32.0,4.0和8.0 g?L-1连续3个月。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子代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子代大鼠海马铝含量,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RT-PCR法检测子代大鼠海马CA1区c-fos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CA1区c-Fos蛋白表达。结果染AlCl3组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海马的铝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其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呈现神经纤维稀疏、神经元细胞脱失甚至空泡样变性等病理改变;染AlCl34.0和8.0 g?L-1组子代大鼠海马c-fos mRNA表达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和染AlCl32.0 g?L-1组(P<0.01)。染AlCl3组子代大鼠CA1区c-Fos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亚慢性铝暴露损害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可能与AlCl3造成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学改变、功能减弱以及c-Fos表达水平降低有关。

    作者:张立丰;白春玉;张迪;赵丽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抗氧化剂与延长寿命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氧化损伤理论是当前解释衰老机制的主流理论之一。研究表明,抗氧化剂能够通过清除自由基、调控压力应激相关基因表达及诱导毒物兴奋效应等方式延长动物寿命。但近期的一些研究也指出,此类抗氧化剂可能存在一系列副作用,具有促氧化、致癌和破坏代谢平衡等风险。同时,较低的吸收率和靶向性也限制了大多数抗氧化剂延长寿命的作用。因此,抗氧化剂和延长寿命之间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论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抗氧化剂延长寿命的研究进展,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吴奇;朱晨星;樊晓兰;杨德英;杨明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低剂量全氟异丁烯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及清开灵早期治疗长期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低剂量全氟异丁烯(PFIB)单次暴露诱发大鼠急性肺损伤(ALI)及清开灵注射液早期救治的长期效应。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气暴露后ip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1)、清开灵对照组(空气暴露后ip给予清开灵注射液10 mL·kg-1)、PFIB染毒组(PFIB 280 mg·m-3,染毒5 min,1 h后ip给予生理盐水10 mL · kg-1)和清开灵救治组(PFIB染毒后1 h ip给予清开灵注射液10 mL·kg-1),分别于染毒后24 h和3,6,12,24,36和48周随机处死8只,检测动脉血气、肺功能、肺系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肺组织和血浆中羟脯氨酸(HYP)含量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FIB中毒组大鼠染毒后24 h肺系数和BALF中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P<0.01)和氧饱和度SaO2显著降低(P<0.05),吸气时间、呼气时间、潮气量(TV)、呼气量(EV)、呼气末停顿和弛豫时间显著降低(P<0.01);上述指标从3周开始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至48周时,TV、EV和呼气峰流量(PEF)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中HYP含量在染毒后24 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之后至6周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12周后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浆中HYP含量在染毒后24 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升高(P<0.05),之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清开灵治疗组大鼠染毒后24 h BALF中蛋白含量显著低于PFIB中毒组(P<0.01);染毒后24 h至24周,TV、EV、吸气峰流量和PEF值与PFIB中毒组均无显著性差异,至48周时TV和EV均显著高于PFIB中毒组(P<0.05),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低剂量PFIB致大鼠ALI的长期修复过程中,肺组织损伤得到代偿性修复,但肺容量和肺通气功能有所降低。清开灵早期救治可抑制PFIB-ALI急性期BALF中蛋白渗漏,并对后期肺功能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芳;张东泉;许兴兴;邹春平;胡祖良;柳月珍;赵建;丁日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二烯丙基硫化物对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大鼠的抗氧化作用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硫化物(DAS)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PQ 70 mg·kg-1模型组、DAS 25,50和100 mg·kg-1治疗组,每组20只。一次性ig给予PQ 70 mg·kg-1制备PQ中毒模型,DAS组于造模前、后30 min ip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正常对照组ip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造模后1,3,6和12 h麻醉大鼠,取右肺下叶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并评分;右肺上叶进行肺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左肺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肺泡巨噬细胞(AM),培养24 h取上清,分光光度法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培养至72 h,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AM中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泡结构破坏严重,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中NO含量明显升高(P<0.01),AM培养上清液中iNOS含量明显升高(P<0.01),iNOS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DAS 50 mg·kg-1组在造模后3,6和12 h以及DAS 100 mg·kg-1组在造模后1,3,6和12 h肺泡结构损伤显著减轻,病理评分降低(P<0.05);DAS 25和50 mg·kg-1组肺组织中NO和iNOS含量及iNOS蛋白表达减少(P<0.05),DAS 100 mg·kg-1组NO含量减少更为明显(P<0.01)。结论 DAS可能通过抑制PQ中毒大鼠肺组织中的氧化损伤因子减轻肺损伤。

    作者:曹玉芳;王洪武;苏醒;侯宇;管军;谢斌;余燕梅;王莲藕;陈颖斌;韩艳丽;邱平;宋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肉苁蓉乙醇提取物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肉苁蓉乙醇提取物肉苁蓉苯乙醇样糖苷(CPhG)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鳖甲软肝片(0.6 g·kg-1)阳性药对照组、CPhG 0.125,0.25和0.5 g·kg-1组,CPhG组每组13只,其他每组12只,皮下和尾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ig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共15周。测定大鼠肝指数,Masson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纤维化,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变化,羟脯氨酸(HyP)测定试剂盒测定肝匀浆中HyP含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指数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胶原纤维延伸连接,包绕整个肝小叶使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大方型假小叶形成;模型组大鼠血清中GPT,GOT,ALP,TP和ALB含量及肝匀浆中HyP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CPhG 0.125,0.25和0.5 g·kg-1能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指数(P<0.05),肝组织形态与正常对照组接近,血清中GPT,GOT,ALP,TP和ALB含量及肝匀浆中HyP含量降低(P<0.05,P<0.01),且能抑制肝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P<0.05,P<0.01)。结论 CPhG能降低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进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胶原生成有关。

    作者:由淑萍;赵军;马龙;木克热木·吐地买提;张石蕾;刘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RNA-129表达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目的:分析微RNA-129(miR-129)表达对食管鳞癌(ESCC)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miR-129过表达载体(pGCMV/EGFP/miR-129)和对照载体(pGCMV/EGFP/miR-NC),分别稳定转染ESCC细胞Eca109和EC9706,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29表达水平;MTT法、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iR-129表达对食管癌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构建含有Bcl-2基因3′-UTR野生和突变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分别与pGCMV/EGFP/miR-129共转染人ESCC细胞Eca109,双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荧光素酶活性变化;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cl-2、激活型胱天蛋白酶3及总胱天蛋白酶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iR-129过表达可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P<0.01),增加细胞凋亡率(P<0.05),并诱导细胞G0/G1期比例增加和S期比例降低(P<0.05),G2/M期比例则无显著变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结果表明,miR-129可显著降低含有Bcl-2基因3′-UTR野生序列的荧光素酶活性,而不降低含有Bcl-2基因3′-UTR突变序列的荧光素酶活性。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提示,miR-129过表达可显著降低ESCC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增加激活型胱天蛋白酶3蛋白水平(P<0.05),总胱天蛋白酶3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miR-129可能通过靶向调控Bcl-2表达而影响ESCC细胞增殖活性、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为miR-129成为ESCC临床治疗的分子靶标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李青峰;高燕萍;吴勉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西达本胺对结肠癌细胞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

    目的:考察西达本胺对结肠癌细胞HCT-8和HT-29能量代谢调节的作用。方法西达本胺5,10和20μmol· L-1分别处理HCT-8和HT-29细胞,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存活,荧光细胞活性试剂盒检测ATP含量,糖酵解压力试剂盒检测代谢变化,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糖酵解关键酶乳酸脱氢酶A(LDH-A)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西达本胺处理组HCT-8和HT-29细胞形态不规则,出现变形、皱缩和细胞碎片,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西达本胺5和10μmol · L-1处理16 h,HCT-8和HT-29细胞内ATP总含量均无差异,而20μmol·L-1处理组ATP总含量显著降低(P<0.05)。西达本胺20μmol·L-1处理HCT-8和HT-29细胞16 h,有氧呼吸水平均无差异,而糖酵解ATP产生速率分别降低30.7%和37.9%(P<0.05);LDH-A mRNA水平无差异,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1)。结论西达本胺具有抑制结肠癌细胞糖酵解能力的作用,可能与下调LDH-A有关。

    作者:何牧;乔志新;任素萍;李常兰;王艳冰;郐启源;王钰;罗云敬;于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盐酸阿姆西汀对行为绝望模型和单胺递质耗竭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

    目的:研究新型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双重重摄取抑制剂阿姆西汀(AMX)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ig给予AMX 2.5~20 mg·kg-1后,采用悬尾和强迫游泳2个行为绝望模型对AMX抗抑郁活性进行评价;采用单胺神经递质对氯苯丙胺(p-CA)、对氯苯丙氨酸(p-CPA)和α-甲基酪氨酸(AMPT)耗竭模型探讨AMX对小鼠脑内5-HT和NE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次ig给予AMX 10和20 mg·kg-1后,小鼠悬尾不动时间缩短51.4%和80.7%,游泳不动时间缩短48.0%和66.2%(P<0.05,P<0.01)。自发活动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MX各剂量没有显著增加或减少小鼠的移动距离,表明其有效剂量范围内无明显中枢兴奋或抑制作用。单胺神经递质耗竭模型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p-CPA或AMPT模型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与p-CPA或AMPT模型组比较,单次ig给予AMX 5,10和20 mg · kg-1可显著缩短对p-CPA致5-HT耗竭模型动物和AMPT致NE耗竭模型动物悬尾不动时间,分别缩短了63.6%,93.4%,90.5%和61.9%,77.2%,100%(P<0.01)。高效液相结合电化学检测结果显示,AMX 20 mg·kg-1可显著增加p-CA及AMPT模型小鼠脑内5-HT和NE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44.7%和57.2%(P<0.05)。结论 AMX在小鼠行为绝望模型上和单胺递质耗竭模型上具有抗抑郁作用,其机制与增加脑内5-HT和NE含量有关。

    作者:郭岩;薛瑞;张亭亭;范琼尹;李云峰;仲伯华;张有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五氯联苯PCB118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细胞黏附的影响

    目的:探讨五氯联苯PCB118对人肝癌细胞细胞-基质间和细胞-细胞间黏附的影响和机制。方法人肝癌细胞BEL-7402用PCB1180.1,1.0和10.0 nmol· L-1分别处理4和6 d后,采用细胞-基质间黏附实验检测细胞-基质间黏附,细胞聚集实验检测细胞间黏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黏附关键因子CD29、E-钙黏着蛋白和N-钙黏着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细胞对照组相比,人肝癌细胞BEL-7402在PCB1180.1,1.0和10.0 nmol· L-1处理6 d后,细胞-基质间黏附能力明显提高(P<0.05),细胞-细胞间黏附明显降低(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CB118明显提高黏附关键因子CD29和N-钙黏着蛋白mRNA水平(P<0.05),显著降低E-钙黏着蛋白mRNA水平(P<0.05)。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表明,PCB118处理后,CD29和N-钙黏着蛋白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E-钙黏着蛋白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PCB118影响肝癌细胞黏附并改变黏附因子CD29、E-钙黏着蛋白和N-钙黏着蛋白的表达,这可能与PCB118促进肝癌的发展有关。

    作者:梁文丽;宋莉;李卓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镉诱导HEK293细胞自噬和凋亡

    目的:探究镉(二氯化镉,CdCl2)能否诱导HEK293细胞自噬与凋亡以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和AKT蛋白在自噬中的作用。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微管相关蛋白Ⅰ轻链3B(LC3B)重组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24 h后,以CdCl22,4,8和10μmol·L-1诱导细胞12 h,荧光显微镜观察自噬情况;以CdCl22,4,8和10μmol·L-1诱导未转染GFP-LC3B重组质粒的HEK293细胞12 h,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自噬泡;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LC3B-Ⅱ/Ⅰ的表达变化,以及ERK1/2和AKT蛋白的磷酸化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CdCl2(≤10μmol·L-1)对HEK293细胞凋亡的影响。用3-MA(自噬抑制剂)预处理CdCl210μmol·L-1诱导的HEK293细胞12 h,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细胞内激活型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结果 CdCl2(≤10μmol·L-1)诱导HEK293细胞12 h,荧光显微镜下转染细胞出现绿色荧光点状聚集,电镜下观察到自噬泡,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到LC3B-Ⅱ/Ⅰ表达量增加(P<0.05,P<0.01),ERK1/2和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均增加(P<0.05, 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出CdCl2(≤10μmol · L-1)诱导的HEK293细胞发生了细胞凋亡;加入3-MA 20μmol·L-1+CdCl210μmol·L-1后,细胞自噬被抑制,激活型胱天蛋白酶3表达增加(P<0.01)。结论低浓度CdCl2(≤10μmol·L-1)能引起细胞自噬,可能通过ERK1/2和AKT蛋白介导细胞自噬;自噬与凋亡相伴发生,自噬可能抑制凋亡。

    作者:刘宣宣;王文倩;毛伟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普拉克索引起大鼠Y迷宫冲动样行为及机制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PPX)改变大鼠Y迷宫电击逃避任务的行为特点,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一次性sc给予PPX 0.1,1和10 mg·kg-1后,采用Noldus Etho Vision XT8影像行为轨迹分析系统检测大鼠Y迷宫电击逃避任务中判断正确反应次数、穿梭次数、运动距离和安全区停留时间的变化。通过大鼠震惊反射前脉冲抑制实验和清醒大鼠脑微透析实验,观察PPX对正常大鼠感觉运动门控系统以及对纹状体、杏仁核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PPX组大鼠在Y迷宫判断正确反应次数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一次逃避任务完成后、下一个任务开始前,迷宫内继续穿梭次数和运动距离显著增加(P<0.01),安全区停留时间明显减少(P<0.05),表现出类似强迫冲动的行为。震惊反射实验中,PPX组大鼠出现了前脉冲抑制受损的现象(P<0.01)。脑微透析结果显示,PPX对纹状体和杏仁核内多巴胺和5-羟色胺(5-HT)的浓度无明显影响。结论 PPX可能通过损害感觉门控系统而诱导大鼠表现出类似强迫-冲动的行为。

    作者:马文涛;高翔;宫泽辉;雍政;苏瑞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理学会,中国毒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