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忠;胡昌盛;肖玲
目的:对肾上腺素盐水纱布压迫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16例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发现胎盘剥离面渗血,助手立即挤压子宫,术者迅速将肾上腺素(1mg)盐水纱布压迫于渗血处,5分钟后,边压迫边缝合子宫切口,关闭子宫切口前取出纱布,观察出血、血压情况。若是子宫下段、宫颈内膜渗血,则将肾上腺素(1mg)盐水纱布压迫于子宫下段,并将少许纱布头引出宫颈口(便于术后经阴道取出),边压迫边缝合子宫切口,观察出血、血压情况。结果:用手法压迫+子宫肾上腺素盐水纱布压迫治疗产后出血共16例,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100%。无一例切除子宫,无再出血现象。结论:手法压迫和肾上腺素盐水纱布压迫治疗产后出血能明显降低产后出血量,操作方法简单、迅速、有效、安全,临床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杨丹杰;陈秀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老年肺结核新型化疗方案疗效及对肝脏的近期损害。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肺结核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行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等进行治疗;试验组实行将两种以上抗结核药按一定的剂量制成的抗结核固定复合制剂(以下简称FDC)进行化疗治疗。结果:在完成整个治疗后,试验组的痰菌转阴率92%,对照组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2例患者出现肝脏损害,对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肝脏损害。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关的肝脏损害治疗后,患者的转氨酶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FDC新型化疗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搭配治疗可以减轻患者在化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加安全可靠,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值得在实际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庆彪;莫合塔尔·艾麦尔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慢性病诊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南京市孝陵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78例患者的分析,不分性别、年龄,其中39例治疗中辅以体质辨识问卷调查,辨别何种体质,进行针对性中医保健指导;另外39例对照组正常门诊治疗,未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以及针对性的中医养生保健指导,观察3个月后对慢性病控制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辅以体质辨识的患者,慢性病控制率81.25%,对照组的患者慢性病控制率72.51%,疗效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慢性病患者在中医体质辨识指导下慢性病指标控制更好,更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贺乘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食用富硒全麦粉食物对高血糖、高血脂的影响,结合当地情况,建立餐饮保健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确诊的高血糖、高血脂患者,用富硒全小麦食物取代以面食为主的主食,并定期复查血糖、血脂,进行配对、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治疗前在各项指标基本一致,观察结束后症状均有所缓解,但观察组(食用富硒全小麦食品组)血糖、血脂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富硒全小麦食物对高血糖、高血脂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明山;周莹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路径的服务模式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应用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率、住院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受到系统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水平和自我监控能力,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在糖尿病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星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瞳孔变化,注意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舒适的体位及大小便通畅,预防并发症。结果:完全恢复自理4例(9.5%),部分生活自理15例(35.7%),完全需要帮助17例(40.5%),死亡6例(14.3%)。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毛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近年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脑血管病的患者数逐年攀升,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的疾病之一,而缺血性卒中在其形成病灶前,就已经先有脑血管狭窄的基础了。所以,如果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做好合理的治疗,就会大大减少缺血卒中的发病率,减少致残率。本文就脑血管狭窄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李海丽;安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传统组接受单纯的传统西医方法治疗;中西医组在接受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通过对比治疗效果,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特点。结果:通过对比,中西医组总有效率达到85%,而传统组总有效率4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优于传统组。结论: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可以减轻化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作者:付亚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聚集及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日,静滴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丹红注射液40ml/日,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结果:观察组显效18例(45.0%),有效19例(47.5%),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7例(17.5%),有效21例(52.5%),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光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克霉唑联合曲咪新乳膏治疗股癣和足癣的效果。方法:收治股癣和足癣患者42例,采用克霉唑联合曲咪新乳膏治疗。结果:治愈16例(46%),显效17例(48%),无效2例,总有效率94%,无不良反应,起效时间1~8天,平均3.6天。结论:克霉唑联合曲咪新乳膏治疗股癣和足癣疗效显著。
作者:方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骨间背侧逆行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部重度热压伤的疗效。方法:收治手热压伤患者32例,其中20例采用逆行骨间背侧皮瓣修复,皮瓣(5cm×6cm)~(12cm×10cm),术后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颜色质地均佳,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骨间背穿支皮瓣是修复手热压伤的较好的皮瓣选择。
作者:王成;孙杰;张凯;肖文业;曲英伟;崔炳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病毒性肺炎胸部CT表现特点,进一步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病毒性肺炎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GE多排螺旋CT机进行检查和分析。结果:肺炎发生在左肺19例(38.0%),右肺22例(44.0%),双肺均有病变9例(18.0%)。肺炎形态表现统计,50例患者发生≥2种形态改变,其中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2例,条索影14例,胸膜下网状影1例,小结节影12例,大片状实变影10例,支气管气象30例,碎石征26例,磨玻璃影41例。伴随改变表现为腋窝淋巴结增大6例,纵膈淋巴结增大8例,肺门增大6例,肺门影增宽、密度增强。右侧气胸1例,胸膜肥厚6例,胸腔积液22例,其中双侧均有胸腔积液16例,单侧胸腔积液6例。结论:病毒性肺炎CT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及碎石征,而且多伴有胸腔积液。
作者:李伟;王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两组不同药物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腹泻患儿130例,甲组70例,乙组60例。在综合治疗并指导喂养的基础上,甲组患儿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头胞曲松钠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和维生素,乙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头胞曲松钠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结果:甲组总有效率98%,明显高出乙组。结论:甲组药物治疗小儿腹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冰竹;古丽扎尔阿不都克然木;高风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8月收治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43例,静滴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g,1次/日。患者体温正常>48小时后改口服莫西沙星片剂,疗程7~10天。同时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平喘及祛痰等常规治疗。结果:43例老年患者中,显效23例(53.49%),有效17例(39.53%),总有效率93.02%。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多点加压缝合对减少皮下积液的作用。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60例,观察组28例采用多点加压缝合,辅以棉垫、胸带加压包扎;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间断缝合,棉垫、胸带加压包扎。对比观察住院期间,胸壁、腋窝局部积液情况。结果:多点加压缝合的28例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10.71%;单纯切缘皮肤间断缝合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34.3%。经统计学表明两组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点加压缝合可以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作者:吴元肇;郑克思;陈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收治贫血患者80例,按照贫血类型不同分为地中海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对两组的血液均采用 KX-21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分析,并对两组血液检验RDW、MCV、MCH以及MCHC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地中海贫血组在MCHC指标检测结果上高于缺铁性贫血组,在RDW和MCV指标检测结果上低于缺铁性贫血组,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MCH水平的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中海贫血组血液检测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分别为95%、66%、76%,缺铁性贫血组血液检测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分别为96%、69%、78%。结论:血液检验在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能够为贫血类型的确定提供诊断依据,且诊断具有可靠性。
作者:尚凤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保健干预在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5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保健干预前后,作相关问卷调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保健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与遵医行为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比保健干预前,保健干预后能够遵医嘱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健干预后,定期检查血压与按时服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人数明显增多,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健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主动性,培养患者的健康生活习惯,使其自我保健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毅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估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使用TR-Band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方法:根据术后止血方式的不同,将582例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患者分为A组(220例)和B组(362例)。使用TR-Band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止血为血管压迫器组(A组),使用手工弹力绷带加压缠紧的纱布卷为传统手工压迫止血组(B组),对两组的止血成功率、出血并发症、手部肿胀皮下出血、动静脉瘘和腕管综合征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止血成功率、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部肿胀皮下出血、动静脉瘘和腕管综合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Band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在止血成功率及出血并发症上等同于传统手工压迫止血法,且有利于术后出血观察,可以作为桡动脉途径冠脉诊疗术后的常规止血法。
作者:赵洪涛;李永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佳手术方式。方法:收治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4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中有21例行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为对照组;27例行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加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TUIBN),为观察组。对两组手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后的随访资料中,两组的 IPSS 和 Qmax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后无症状复发和任何并发症情况;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排尿困难症状加重,3例患者排尿困难的症状有所缓解,1例患者2次发生急性尿潴留并发症,后经过膀胱颈切开术后,排尿困难症状有明显的改善。结论: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比,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加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疗效更好,更具有安全性,应该在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中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张保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及腹部按摩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便秘患者185例,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58例,腹部按摩组62例,穴位按揉+腹部按摩组65例,并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对便秘的治疗效果。结果:穴位按揉+腹部按摩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腹部按摩组和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按揉+腹部按摩组使用缓泻剂、排便困难、排便费时、大便干结、有残留感等症状明显改善,与腹部按摩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行穴位按摩及腹部按摩可以加快患者恢复,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