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免煎颗粒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开展与应用

蔡祖祥;眭秀文

关键词:中药免煎颗粒, 社区卫生服务, 应用
摘要:目的:在大力发展中医药进社区的前提下,寻求一种适合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开展的中医药新技术。方法:通过在兴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引进260余种中药免煎颗粒进行各种方剂配伍,对中医药治疗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提供多样化的给药途径。结果:由于中药免煎颗粒较传统中药饮片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得到了社区群众的大力欢迎和支持。结论:在社区开展中药免煎颗粒服务能真正做到方便百姓,服务基层。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弹性髓内针治疗小儿股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骨折的效果。方法:2009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股骨干骨折患儿26例,使用弹性髓内针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功能均达优,未发生感染、骨不连、弹性髓内针折断、骨骺损伤等并发症,1例患儿出现局部皮肤“激惹”现象,拔除髓内针后自愈。结论: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骨折,固定充分、安全、易于操作和拔除、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忠;伍峰;代宗涛;曾浩;孟炼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房性早搏前PR段和ST段压低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分析房性早搏前PR段和ST段压低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住院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房性早搏前PR段和ST段压低的5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将房性早搏前无PR段和ST段压低的5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提前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P'波电压高于对照组(P<0.05),P'波时限长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P'R间期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和P波的电压及时限在窦性心律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P波增宽和高大或切迹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房性早搏的发生与PR段和ST段压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作者:张杰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米索前列醇配合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在人流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配合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方法: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00例,孕周6~10周,按照自愿使用何种手术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术前1小时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μg,1小时后使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则使用传统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术中患者疼痛及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术中疼痛程度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配合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具有良好镇痛效果,创伤小、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又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方法

    目的:探讨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方法,即在服用维生素D3400IU基础上,是否需同时添加钙剂。方法:将120例足月出生的健康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单纯添加维生素D3)和对照组(添加维生素D3和钙剂),随访两组婴儿至6个月,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佝偻病患病情况以及6个月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血钙水平。结果:两组婴儿在发育指标、佝偻病患病率、血清25-(OH)D及血钙水平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足月出生的健康新生儿,在婴儿期只要保证摄入维生素D3400IU,即能达到预防佝偻病的目的,无需额外补充钙剂。

    作者:焦喜涛;孟晶;张东旭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新方法配制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液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安全使用易过敏抗生素,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方法:摒弃传统皮试液配制方法;根据医嘱使用同种抗生素,采用自行研制的新方法配制皮试液并根据皮试结果用药。结果:传统方法配制青霉素皮试液平均耗时3分钟。新方法配制任何1种皮试液平均耗时1分钟,操作简单,步骤少,费时少。结论:新方法操作简便,同样适用于非抗生素类的易过敏药物的皮试配制,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

    作者:郎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心理干预与舒适管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负面情绪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与舒适管理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对其负面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病例采用常规方案护理,观察组在上述方案应用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与舒适管理。结果:两组干预前抑郁、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加强心理干预与舒适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保障获得理想预后。

    作者:李秀花;武素珍;徐静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心理护理的基本内容,探讨心理护理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将收治的创伤性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而试验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0%,远高于对照组82.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7.1±5.4)分和(91.0±10.8)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模式是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护理模式的新探索,其优点不仅在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更有助于优化护理质量,对患者和护理人员均有积极影响,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新模式。

    作者:魏小英;王雪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西替利嗪、地塞米松和维生素C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西替利嗪、地塞米松、维生素 C 联合治疗急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荨麻疹患者48例,给予西替利嗪片、地塞米松片、维生素C口服治疗。结果:治愈21例(44%),显效15例(31%),无效2例,无不良反应,起效时间1~8天,平均3.6天。结论:西替利嗪+地塞米松+维生素C治疗急性荨麻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方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房室交界性心律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与鉴别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房室交界性心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都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诊断与鉴别对疾病的治疗与预后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阐述了房室交界性心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诊断及预后,旨在加强对两种疾病的认识,以指导临床。

    作者:董桂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及预防

    目的:观察探究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2例,对其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运用手术及药物互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出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原因及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32例患者在治疗后均达到愈合标准。术后检查发现,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出现异位,腺体分化良好,组织纤维化,病灶出现周期性出血,给予对症治疗后,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在后期的预后随访过程中,患者并未出现复发或恶变的情况。结论:在进行妇产科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对患者及产妇会阴处及子宫内膜的保护,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隐患彻底消除,以此确保妇女的手术安全及生命健康。

    作者:于永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眼钝挫伤继发青光眼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眼挫伤继发青光眼的病因、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5月-2009年6月收治眼钝挫伤继发青光眼49例(49眼),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前房冲洗等处理,必要时采取手术方法降低眼压。观察其疗效。结果:49例眼钝挫伤继发青光眼中,经综合治疗后,出院时全部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出院视力(国际标准视力表)0.8~1.237例(75.5%),0.3~0.67例(14.3%),0.3~0.063例(6.1%),0.05~光感2例(4.1%)。随访半年眼压正常,视力稳定。结论:眼钝挫伤继发青光眼治疗时应尽可能保护视功能。

    作者:张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B超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利用B超对输尿管结石诊断分析并应用于临床治疗。方法: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50例,给予B超诊断报告,并结合临床检查证实。结果:B超诊断结果符合患者44例(88%)。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37例(74%),壁内段结石患者10例(20%),中段结石患者3例(6%),合并有肾积水患者47例(93.33%),结石大小4mm×3mm~38mm×10mm。3例患者临床出现误诊,后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结论:精确掌握B超检查方法可有效提高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诊断率,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

    作者:王树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多发性骨髓瘤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贫血症状33例,骨骼疼痛28例,双下肢活动障碍3例,发热3例,有明确感染部位9例,下肢水肿7例,蛋白尿20例,肾衰竭14例,出血倾向3例,误诊18例。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恶性单克隆增殖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为减少漏诊及误诊,争取早期发现、诊断与治疗。

    作者:陈斗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腹腔镜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350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及评价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13年3月收治腹腔镜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35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50例均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10~25分钟,平均18分钟,出现阴囊积气8例,术后1~2天出院,术后出现复发3例,复发率0.85%,无阴囊血肿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一种好方法,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郭二伟;马春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LH钛镍丝在开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LH钛镍丝在开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方法:收治开颌畸形患者16例,年龄12~18岁,平均15岁,矫治过程中使用LH钛镍丝矫治开颌。治疗前后拍摄全景片及头颅侧位片。结果:所有开颌畸形患者矫治后开颌消除,覆颌、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结论:LH钛镍丝可用于开颌的矫治,疗效显著。

    作者:赵健;罗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婴儿肺炎肺实变6例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1~2个月小婴儿肺炎肺实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提高对小年龄组患儿肺炎肺实变的认识。方法:2013年11月-2014年2月收治该类患儿6例,对其进行相关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平均治疗时间10天,均病情稳定出院。出院20天后复诊,5例患儿均精神反应可,呼吸平稳,无咳嗽、发热等不适,肺部检查无异常。1例患儿再次肺部感染住院治疗。复查胸部CT示3例完全恢复正常,2例肺部仍可见少量实变影。结论:明确病情后,通过改变体位,抗感染、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有效的治疗。

    作者:翟荣娜;宋素玲;张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满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何艳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1组只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2组只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3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1组总有效率75%,对照2组总有效率70%,观察组总有效率95%,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与对照1组、对照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璐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的对策分析

    检验科发生感染的原因比较复杂,与众多因素有着关联,包括医院内管理人员的不重视,不能形成相对严格的规则制度,检验科的工作人员缺乏基础的预防感染知识以及医院内的硬件设施陈旧等。因此,管理人员要对检验科发生感染高度重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加强对工作人员预防感染知识的宣导和宣教,更新工作人员的观念,定期对硬件设施进行检查和消毒或者是更换,保证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检验科发生感染的概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乡镇卫生院门诊注射室护理安全管理方法

    目的:门诊注射室护理安全为医院护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有着重大影响。由于乡镇医院门诊注射室的患者多、病情复杂、易交叉感染,同时还存在护士少且专业技能偏低、管理不到位等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加强护理工作的管理,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增强护理安全的有效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加强护士临床用药的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查对工作;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能力;严格做好无菌、消毒和职业防护;加强巡视;加强管理。本文对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和护理安全管理方法进行了阐述。

    作者:韩桂颖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