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华
检验科发生感染的原因比较复杂,与众多因素有着关联,包括医院内管理人员的不重视,不能形成相对严格的规则制度,检验科的工作人员缺乏基础的预防感染知识以及医院内的硬件设施陈旧等。因此,管理人员要对检验科发生感染高度重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加强对工作人员预防感染知识的宣导和宣教,更新工作人员的观念,定期对硬件设施进行检查和消毒或者是更换,保证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检验科发生感染的概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8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塞通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在总有效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预后较好。治疗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有所降低。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性高,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首选药物。
作者:梁春霞;姜德华;姜秀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和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临床疗效。方法:2008-2013年收治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控制血糖、扩张血管、抗凝、降脂、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方泡脚和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随诊半年,观察其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优于对照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和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简便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爱霞;缪亚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SCF)与血浆内皮素水平(ET)的相关分析。方法: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心外膜主要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患者84例。采用校正TIMI血流计帧法(cTFC),将冠状动脉平均帧数>27帧者归为SCF,将患者分为SCF组(36例)和对照组(48例)。应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ET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比例、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SCF组E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ET是SCF的危险因素。结论:ET水平与SCF有关,可能参与了SCF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艾阳;汪坤;李必龙;方淑玲;朱春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皮肤、眼、外阴、直肠、肛门等部位,多见于30岁以上成人,小儿少见。本文对1例小儿恶性黑色素瘤进行探讨,发现该患儿可能为隐匿性恶性黑色素瘤发生广泛转移至心脏、胸膜及肺。
作者:蔡敏;王芳;姜旭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3月-2014年1月收治肺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80例肺癌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鳞癌52例(65.0%),腺癌6例(7.5%),小细胞癌22例(27.5%)。经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肺癌77例,其中鳞癌51例,诊断符合率98.1%;腺癌5例,诊断符合率83.3%;小细胞癌21例,诊断符合率95.5%。结论: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对诊断肺癌有极高的诊断价值,费用低,患者易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展秀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法在治疗肾囊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治疗肾囊肿方法,观察比较经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术、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及开放性肾囊肿切除术3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结果:后腹腔镜手术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肾囊肿穿刺术术后复发率高。开放性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大,恢复慢,术后并发症较多。结论: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已成为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临床上治疗肾囊肿应根据不同病例特点选择合适手术方式,以争取治疗肾囊肿的效果大化。
作者:杨远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患者172例,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分为两组分别加用培哚普利和酚妥拉明,探讨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总结治疗效果和治疗体会。结果:甲组显效9例(10.5%),总有效率55.8%;乙组显效8例(9.3%),总有效率57.0%。结论: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过程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可提高治疗效果,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分析个体的伴发病情况,针对用药,可使疗效满意。
作者:祁向荣;陈必勤;张馨予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探究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2例,对其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运用手术及药物互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出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原因及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32例患者在治疗后均达到愈合标准。术后检查发现,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出现异位,腺体分化良好,组织纤维化,病灶出现周期性出血,给予对症治疗后,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在后期的预后随访过程中,患者并未出现复发或恶变的情况。结论:在进行妇产科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对患者及产妇会阴处及子宫内膜的保护,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隐患彻底消除,以此确保妇女的手术安全及生命健康。
作者:于永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在宫外孕的临床诊断中阴道超声以及腹部超声联合检测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疑似宫外孕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行腹部二维超声以及阴道二维超声检查,比较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超声联合诊断显示有40例患者为宫外孕。经临床手术以及保守治疗之后,确诊38例患者为宫外孕,诊断准确率95.0%,2例患者误诊。结论:利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对疑似宫外孕患者进行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宫外孕临床检查提供有效信息,有助于宫外孕的临床诊断。
作者:崔晓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安全使用易过敏抗生素,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方法:摒弃传统皮试液配制方法;根据医嘱使用同种抗生素,采用自行研制的新方法配制皮试液并根据皮试结果用药。结果:传统方法配制青霉素皮试液平均耗时3分钟。新方法配制任何1种皮试液平均耗时1分钟,操作简单,步骤少,费时少。结论:新方法操作简便,同样适用于非抗生素类的易过敏药物的皮试配制,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
作者:郎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普及小学生心肺复苏(CPR)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多媒体方式理论讲解,简洁易懂的口诀传授,现身施教,学员训练等形式对南昌市8所大型小学部分学生进行培训,参与培训的护理人员为通过了国家救护知识师资培训合格者。通过自制表格对学员的知晓率、施救意愿进行调查。结果:培训后学员的知晓率、施救意愿和互助意识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从小学抓起,不仅能提高孩子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能以点带面,增强公众的救护意识。
作者:程艳萍;章萍;陈热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胶体金快速检测法检测霍乱弧菌的可信度。方法:在霍乱疫情标本检测中,分别采用金标法和分离培养法两种方法,对疑似病例进行检测,并结合受试个体的临床反应,对终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金标法检测结果中有4份标本结果为假阳性。假阳性标本检出率占总标本的1.8%。结论:金标法和培养法对受感染人群的检测率非常可靠。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小剂量MTX(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小剂量MTX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MTX保守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治愈率、输卵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1天、7天、14天的血β-HCG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MTX保守治疗相比,腹腔镜联合小剂量MTX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更好,且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常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针刀加阿法骨化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针刀加阿法骨化醇治疗和针刀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8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刀加抗骨质疏松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但骨质疏松与骨性关节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朱志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评价回生口服液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组加口服回生口服液。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63.3%和46.15%,生活质量比较分别为53%和46%。结论:回生口服液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以控制肿瘤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梁芳;张丽娟;张青松;李景梅;邢国臣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急诊ICU患者病情紧急、疾病多样,危重患者多、特殊人群多(如重度肝肾功能损害),故需平衡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的情况多;透析需调整剂量的情况多,药物使用复杂、疗程长的情况多,故用药方案更换多,药物种类多,以及非常规性使用多。急诊ICU感染患者的特点是基础疾病严重、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耐药菌多,故联合用药多;需侵入性诊疗措施,医院环境易发生交叉感染,重症感染多,故高级别、广谱抗生素使用多;感染类型多,故需考虑组织分布的情况多;静脉药物使用多。临床药师要针对以上情况去考虑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涂学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疝修补片在上颌骨全切术眶底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3-2012年收治采用疝修补片修复眶底缺损行上颌骨全切术的患者9例,评价其治疗效果,内容包括患者眼球位置、眼球功能和有无眼部常见并发症情况等。结果:9例患者术后眼球位置基本正常,眼球的运动功能良好,无一例产生复视或代偿头位。结论:应用疝修补片修复上颌骨全切术眶底缺损操作容易,可塑性高,材料在体内可促进自体组织长入,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并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对临床眼眶修复重建的手术治疗,尤其对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肖锋;毕致;张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房性早搏前PR段和ST段压低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住院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房性早搏前PR段和ST段压低的5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将房性早搏前无PR段和ST段压低的5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提前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P'波电压高于对照组(P<0.05),P'波时限长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P'R间期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和P波的电压及时限在窦性心律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P波增宽和高大或切迹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房性早搏的发生与PR段和ST段压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作者:张杰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针对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特定的工作环境、特定的服务对象、社会偏见、家庭偏见等,探讨其防范措施,包括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落实工资待遇,改善护患关系,改善医疗环境等方面,从而维护护士自身的心理健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朱海珍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