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劲良
目的:研究使用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于小儿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小儿病毒性肠炎患者2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4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进行抗病毒治疗,注意进行实时补液,及时进行调整患者体内肠道的微生物,对胃肠黏膜进行合理保护;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80例治疗效果显著,32例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77.78%;治疗组93例治疗效果显著,44例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95.14%。对照组中,对发热、呕吐以及腹泻的治疗时间明显多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波长半导体激光进行治疗,治疗的效果好,并发症少,患者的体征恢复良好。
作者:肖红亮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作用,探讨如何提高小儿哮喘雾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9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雾化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治疗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82.05%;观察组住院时间缩短、治疗的依从性高。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哮喘患儿雾化治疗的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成本,值得推广。
作者:黄莹;钟友娣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作为血站血液质量检测体系的关键部门,血站检验科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和任务。然而,如今血站检验科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尤其在质量管理方面,探索质量管理的途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从血站检验科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出发,探索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医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陆建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伊托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2014年2月收治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比分析两组在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时间,观察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结果:两组在接受治疗前的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接受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明显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1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托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陈振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0例拟诊为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经阴道与腹部超声检查资料,比较诊断符合率。结果:380例病例均经手术或随访观察统计,376例确定为宫外孕,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99%,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23%。结论: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包块多较小,早期经阴道超声较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明显增高,经阴道超声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华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近日从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获悉,深圳已启动医疗人才评价制度改革试点,将打破传统以课题、科研论文为唯一导向的医疗人才评价体系,以临床技术为核心制定新的评价标准,遴选临床型实用医疗人才。
作者:《健康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12月15例住院患者发生跌倒,根据不良事件报告表,对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评价2013年1月-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效果显著。
作者:邱素芬;林洁清;陈海花;谭素勤;冯凤谊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实境横截面检查联合床边查房在提高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1月-12月选取低年资护士38名,实行实境横截面检查联合床边护理查房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工作指导及考核。结果:实施后护士核心能力测评结果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实境横截面检查联合床边护理查房模式有利于提高低年资护士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及其分析、判断问题、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真正提高了年轻护士的核心能力。
作者:陈芳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情绪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分娩孕妇98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包括产前、产时、产后各个阶段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产前、产后负面情绪进行评价。结果:两组产前与产后相比 SAS、SDS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前、产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孕妇产后情绪,减少产后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发生,对于保障母婴健康有极大的意义。
作者:张新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术(VSD)与灌洗引流术(CCD)在治疗慢性骨髓炎中的近期疗效。方法:收治慢性骨髓炎患者40例,经彻底清创后分别给予VSD(20例)和CCD(20例)治疗,比较分泌物细菌培养转阴时间、冲洗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观察两组疗效。结果:40例患者伤口均临床愈合出院。治疗期间分泌物细菌培养转阴时间、冲洗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优良率、复发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 优于 CCD。结论:在治疗慢性骨髓炎彻底清创后,与灌洗引流术相比,VSD能显著防控创面的感染、减少抗生素用量、改善局部血运、减轻局部水肿、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利于创面修复,缩短病程,提高慢性骨髓炎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孟祥永;崔旭娜;崔建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内镜诊疗对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内镜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医药治疗,内镜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内镜下药物注射、喷洒、金属钛夹等方法诊疗。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止血总有效率77.78%,内镜组止血总有效率94.44%,内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内镜组转手术率、再次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内镜诊疗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风险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友亮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40 mg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注射液0.1 mg缓慢静脉推注,继之以25μg/h持续静滴,同时口服云南白药1.5 g,3次/日。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花砚;王华光;汤永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良性胆囊疾病患者183例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103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组80例实施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早于开腹组,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在准确掌握适应证和认真操作下,并发症发生率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开腹胆囊切除术适应证广,技术成熟,可应对复杂病变。
作者:王鹤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观察急性肺脓肿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 C反应蛋白(CRP)情况,同时,对比肺结核及肺癌患者3种炎症指标水平,了解联合炎症指标检测在肺脓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对16例肺脓肿患者的血清 PCT 进行检测,同时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计数WBC。并与肺结核组、肺癌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肺脓肿患者血清PCT、CRP及IL-6的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血清PCT及CRP水平高于肺癌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水平较肺癌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血清PCT水平较肺脓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低于肺脓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水平与CRP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4,P<0.01);血清PCT水平与IL-6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65,P<0.01)。结论:联合PCT、CRP及IL-6检测可以成为肺脓肿鉴别诊断的依据,并为临床决定是否使用抗菌素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李云飞;周国旗;黄天银;刘振锋;刘代顺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对心绞痛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和体会。方法:2012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心绞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0%,对心绞痛患者实施精心的舒适护理,提高了心绞痛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结论:对心绞痛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贴合心绞痛患者的需求,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蕊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龙珠软膏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的疗效。方法:2009-2010年收治直肠炎患者684例,采用中药联合龙珠软膏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疗效。结果:684例患者中,痊愈66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联合龙珠软膏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优缺点。方法:2006年1月-2011年5月收治股骨近端骨折患者65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和人工关节置换组,比较两组复位情况、临床效果和长期预后情况。结果:65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术后药物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金属植入方式均可缩短病程,达到治疗骨折的目的。但两组也都存在缺陷。结论:临床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不同采取差异化治疗。
作者:高静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调查分析肿瘤患者的抑郁症。方法:2013年2月-10月收治抑郁症肿瘤患者11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14例肿瘤患者中,患有抑郁症67例(58.77%)。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患者抑郁症患者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分类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症患者要做到对症护理,尤其要有效缓解疼痛,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张燕;高海燕;野丽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脑血管病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鼻饲间隔时间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治脑血管病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具有相同的日鼻饲总量、鼻饲体位以及鼻饲置管方法,对照组间隔时间3小时进行鼻饲,观察组间隔4小时进行鼻饲。结果:在淋巴细胞总数、总蛋白以及血清白蛋白数量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误吸以及反流方面,相对于观察组而言,对照组明显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间隔时间3小时鼻饲而言,间隔时间4小时的鼻饲可以有效减少反流的发生几率,实现吸入性肺炎再发率的降低。
作者:李晓久;姜艳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不同模式和功率的高频电刀对扁桃体组织产生热损伤方面的临床特点,以降低高频电刀在治疗扁桃体时造成的损伤。方法: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成3组,各40例。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电凝模式和电切模式,1组功率15 W和20 W,2组功率25 W和30 W,3组的功率35 W和40 W。观察各电凝和电切模式下不同功率对扁桃体组织产生的热损伤情况。结果:电凝和电切这两种模式下的功率20~25 W时,高频电刀对患者扁桃体组织产生的热损伤是低的,和其余功率情况下产生的热损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模式下和不同功率下的高频电刀对于扁桃体组织的热损伤程度不一,损伤程度低的是20~25 W,医师在使用时需注意控制高频电刀的使用功率。
作者:刘亚昕;张幸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