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肩痛患者的康复护理

柳慧

关键词:脑卒中, 肩痛, 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2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同时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21天后其肩痛症状的缓解率.结果 20例肩痛患者经过治疗后VAS评分均下降,其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有效率达90%.结论 对脑卒中后肩痛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进而形成一种偏瘫肩的管理方式,可减轻其发病后肩痛的程度.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以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门诊西药房处方14736张,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共402张,占调查处方的2.7%.结论 我院门诊规范药房处方用药,避免用药不合理现象,加强监督医师遵循病理、药理合理合理开方的同时,也要加大监管药房工作人员配药的力度.

    作者:高红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教学实习中存在“教”的问题及对策

    临床护理教学实习工作对于医学生而言极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临床护理教学实习中存在“教”的问题,其次,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燕燕;霍惠敏;张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电话随访干预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出院后随访干预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6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有责任护上通过电话随访,组织病友会的形式给予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出院时和出院后第3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出院后第2个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出院时及对照组(P<0.05).结论 电话随访干预可提高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减轻癌性疼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本文就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的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硫酸吗啡控释片进行镇痛;给予观察组患者服用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在给予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控制,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的减轻和舒缓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产后抑郁症的心理学研究进展

    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症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以及新生儿的情绪、智力和行为发育.笔者通过分析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产后抑郁症有效干预疗法进行综述.

    作者:姜越娟;姜群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针灸疏经调脏法对脑梗塞偏瘫患者康复疗效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对于脑梗塞致偏瘫患者应用针灸治疗中的疏经调脏法进行康复治疗的疗效,以指导临床此类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 将近5年来于我科行康复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疏经治疗组、调脏治疗组和疏经调脏治疗组各30例,对比三组康复治疗的疗效.结果 在FMMS评分及Barthel指数方面比较,疏经治疗组、调脏治疗组及疏经调脏治疗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疏经治疗组与调脏治疗组比较,提高来见明显差异(P>0.05),但是疏经调脏治疗组较疏经治疗组与调脏治疗组提高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疏经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针刺部位感染,调脏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针刺部位出血,疏经调脏治疗组中,有例患者出现针刺部位出血.三组比较,P>0.05,即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疏经调脏法治疗脑梗塞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单用一种治疗方式更为优异,临床可以应用.

    作者:汤杰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急性白血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护理

    目的 就急性白血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30例急性白血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地护理.结果 本组30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没有出现其他的真菌感染,无复发,口腔真菌感染完全痊愈.有2例由于同时伴发肺部真菌感染,在入院之后20天之后死亡;1例患者在治疗护理之后,口腔白点、白斑消失,但是复查时,仍然发现口腔内有菌丝金额真菌孢子.有2例患者在停药10天后,再次出现了口腔白点、白斑.结论 我们应该结合药物的作用,加以适当的护理,对真菌感染做到正确处理、及时发现、早期预防.从而避免出现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作者:胡引兰;王海燕;李成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人文关怀探讨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这种新医学模式的出现,药剂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药学知识与医学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和综合的药学服务能力.本文就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人文关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更好的为医生、为患者做好药学服务.

    作者:汪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4h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目的 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所收治的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本组全部患者在监测前一周都不得再服用那些会对血压造成影响的药物,对血压进行常规测量,分别计算各组血压负荷值参数、低24h DBP、SBP及高24h DBP、SBP.结果 13例中高危险水平组的高血压SBP为(165,8±13.1)mmHg,高血压DBP为(98.9±8.4)mmHg,低血压SBP为(115.7±17.3)mmHg,低血压DBP为(76.3±10.6)mmHg. 17例低危险水平组的高血压SBP为(143.8±23.3) mmHg,高血压DBP为(85.4±8.2) mmHg,低血压SBP为(101.4±17.3) mmHg,低血压DBP为(61.3±6.6)mmHg.10例正常组的高血压SBP为(135.4±26.2) mmHg,高血压DBP为(71.4±11.1)mmHg,低血压SBP为(87.4±7.3)mmHg,低血压DBP为(50.4±9.0) mmHg,具有较大的差异.结论 对24h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明显地看出,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自主神经病变与血压昼夜节律改变存在着较大的关系.

    作者:朱猛;尹建春;张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上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110例自愿要求引产的10~14周妊娠的妇女,拟行钳刮术,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药;对照组在术前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干预后记录用药时间、宫缩发动时间、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等.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在子宫出血、胎盘胎膜残留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撕裂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具有完全流产率高、胎盘胎膜残留率和子宫出血发生率少等优点,克服了单一用钳刮术所致的不良结局,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李利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近十年来木耳多糖研究概况

    木耳是一种东北常见的食用菌,目前在我国东北已经大面积种植,为农民创造了客观的经济效益.木耳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有黑木耳,也有毛木耳,黄木耳和银耳等品种.如果木耳只作为食品食用,则限制了其本身价值的大化.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曾经有学者对木耳的一些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出有药用价值的前景.当前已经有多个厂家的木耳多糖胶囊问世.研究显示,多糖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药的多糖成分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可调控细胞分裂和分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降血糖、抗辐射等药理作用[1].

    作者:杨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推动昆山市养老服务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养老问题日显突出.本文以昆山为例,分析目前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其对策,健全社区养老三级网络,实施“老有颐养”的目标.

    作者:陈子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孕期保健的关系

    目的 探讨孕期保健对妊娠糖尿病(GDM)影响关系.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1327例产前检查进行妊娠糖尿病(GDM)监测其孕期及住院分娩的情况.结果 本组选取的1327例孕妇经50克糖筛查(GCT)之后,发现有139例≥7.8MMOL/L,筛查:1例尿糖呈阳性;2例有多尿、多饮、多食症状病史,3例有死胎史,9例有自然流产史.60例口服葡萄糖耐量异常孕妇中有1例死胎,2例早产,4例新生儿窒息,18例胎儿窘迫,9例新生儿低血糖,5例产后出血,7例妊高征,9例巨大胎儿,5例胎盘早剥.有14例未控制饮食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者,有57.1%(8例)出现巨大胎儿;4例降糖药物治疗+控制饮食的没有出现1例巨大胎儿,42例实施控制饮食,有11.9%(5例)出现巨大胎儿.60例OGTT异常孕妇的分娩方式:31.6%(19例)采用自然分娩,6.67%(4例)采用会阴侧剪;61.67%(37例)采用剖腹产.结论 尽量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能够做到早期治疗、早期诊断、早期筛查,能够对母婴进行有效地预后,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谢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孕妇学校在孕产妇保健工作中的作用

    目的 提高孕产妇保健水平,促进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方法 对2009年1月~12月在我院参加孕妇学校的孕产妇和未参加孕妇学校的孕产妇妊娠情况与结局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孕妇学校传授的内容使孕产妇及家属掌握了一定的孕产期保健知识和家庭护理技能,极大地促进了母婴健康,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的死亡率,更有效地降低了剖宫产率.结论 孕妇学校是实现孕产妇保健工作的有效途径.

    作者:彭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对开展手术的患者经常遇到的一些心理进行分析,对手术室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进行人文关怀.方法 随机选取了240例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 2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方式,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实施全面的人文关怀,对术后患者的焦虑状态和手术配合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通过进行人文关怀之后,患者的焦虑清晰明显的降低.而对照组患者焦虑情绪变化不够明显.结论 手术室患者进行全面的人文关怀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对于手术的畏惧情绪,促进患者能够早日的康复.

    作者:英焕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控哮涂膜剂的皮肤致敏性实验研究

    目的 考察控哮涂膜剂对动物皮肤是否具有致敏性,为其临床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皮肤致敏性实验通过与2,4-二硝基氯苯对照,采用豚鼠同体左右侧自身比较法研究控哮涂膜剂对皮肤的致敏性.结果 控哮涂膜剂反复致敏后使用,未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结论 本品局部用药后,对正常皮肤无致敏性.

    作者:郭燕蓉;董琳;朱蔚;郑媛;赵庭珠;魏哲;茆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试析人文关怀在病患输液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病患输液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89例,4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4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模式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输液过程中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邓宝琴;黄穗香;童新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012年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情况,为临床治疗及ICU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将738份痰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出417株细菌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细菌敏感性测验.结果 417株细菌中,革兰氏阴性(G)菌346株(82.97%),革兰氏阳性(G+)菌71株(17.03%).革兰氏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99株(28.61%)、肺炎克雷伯菌58株(16.76%)、大肠埃希菌57株(16.47%)、鲍曼不动杆菌41株(11.84%),其它为奇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等.革兰氏阳性(G+)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26.76%),其它为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临床上及时掌握下呼吸道感染菌群变迁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ICU下呼吸道获得性感染.

    作者:郝利亚;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儿肺炎中医药研究进展分析

    小儿肺炎属于儿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四季均可发生,且主要以春季与冬季的发生率高.小儿肺炎病情容易反复,久治不愈,因此会对小儿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主要从小儿肺炎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给药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对近几年来采用中医对小儿肺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伟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氯氮平所致意识障碍临床分析

    氯氮平所致的药源性意识障碍是精神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严重的甚至是极为危险的药物副反应,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严重后果,现将我院用氯氮平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意识障碍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意识障碍患者均系1994年7月~2008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使用氯氮平后所引起,均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意识障碍的标准[妇.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4.5±11.6)岁,平均病期8.3年.

    作者:侯钦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