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侯永春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中药研究, 走出国门, 有机溶剂, 污染产品, 提取方法, 民族产业, 易控制, 资源, 质量, 知识, 收率, 流程, 疗效, 工艺
摘要:中药是我国的民族产业,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知识.但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比较落后:工艺复杂、流程长,大多数有机溶剂污染产品,收率低,质量不易控制,疗效不稳定.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中药产品还不能走出国门.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经验体会

    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拥有全军及军区的专科中心和数个特色科室,承担着区域内的体系部队和驻地群众的医疗保障和保健工作.虽然我国在1989年成立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99年我院才正式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我们借鉴了其他单位的做法,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具体工作使之从无到有,由消极应付变为各方面积极配合,有声有色,取得了一定成绩.

    作者:马金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HPLC体内药物分析:问题与对策

    1问题HPLC主要是一门实验科学,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是色谱技术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在生物样品分析中,如何避开常见内源性物质、临床联合用药和代谢产物对被测药物的干扰?这是选择一个良好的色谱条件、预处理条件和优化内标物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作者:朱莉;张蔚君;梁贵键;郝勇;张福成;胡永礼;吕冬;端裕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对老年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和疗效观察

    目的:动态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对老年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PAOD)患者的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和疗效.方法:住院的36例PAOD患者,给予Lipo-PGE110ug/次/日静脉滴注,共14天.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踝肱指数变化、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的改变、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指标等.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甲襞微循环的总积分值明显降低(P<0.01),血粘度降低(p<0.05).踝肱指数增加,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明显改善.结论:Lipo-PGE1可明显降低血粘度,改善甲襞微循环,改善PAOD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安全有效的用于老年PAOD的治疗.甲襞微循环明显障碍,可作为其诊治和判断疗效的筛选指标.

    作者:范利;李铁岭;李小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998年~2002年我院新药申请与引进状况分析

    我院新药的申请与引进随着院药品采购制度的不断完善,逐渐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极大地促进了我院药品结构的完善和用药水平的提高.笔者以每年药品采购领导小组的会议记录为依据,对1998年~2002年(第三季度止)我院申请和引进的新药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临床和同仁提供参考.

    作者:黄晓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例多巴胺静点引起外渗的观察及处理方法

    患者许某,男性,86岁,主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气肿,二型呼衰入我科,2002年9月17日17:20发现右足踝部液体外渗,其后几天连续出现右足踝部、右上臂、头部液体外渗.现将其临床表现、用药速度、浓度、处理方法及效果观察介绍如下:

    作者:任清风;于淑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临床研究

    1971年Brunner等人首先利用沙拉新(saralasin)(非选择性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特异性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获得成功.沙拉新的使用情况表明,单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或者合并利尿剂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循环血流动力学.不过,沙拉新还有许多缺点.

    作者:刘国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SARS病症及中药治疗方剂应用

    2003年春节前后,在我国广东地区出现了一些特殊的肺炎问题-现称之为非典型肺炎,其后在我国其他一些地区也发现了类似病例.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迄今为止,全球已有27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类似病例.

    作者:徐伟;方翼;王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疗法是直接把药物注射到某神经节、神经丛或神经干的周围,阻断神经的传导作用,所以又称神经节、神经丛或神经干阻滞.该方法是目前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的常用有效方法之一.神经阻滞的药物配方很多,作者自20世纪70年代末即采用一个基本配方(见下表)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收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且沿用至今.

    作者:贺柏林;穆娅玲;张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542例住院患者单日口服长期医嘱用药分析

    患者患病后首先希望医师做出正确的诊断,然后再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这时,药物就成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药到病除是所有患者所期望的,但是药物存在两重性,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不良反应,甚至毒性.

    作者:黄玉荣;魏晓鸣;郭代红;王爱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新癀片中异嗪皮啶含量测定

    新癀片是国家基本药物,其中中药主要成分为肿节风、三七、人工牛黄等,其质量标准中未见有中药成分的含量指标.我们建立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癀片中君药肿节风的有效成分异嗪皮啶含量的方法.

    作者:颜晓林;郑成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中药是我国的民族产业,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知识.但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比较落后:工艺复杂、流程长,大多数有机溶剂污染产品,收率低,质量不易控制,疗效不稳定.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中药产品还不能走出国门.

    作者:侯永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头孢羟氨苄致过敏反应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五岁,患儿出现无明显原因腹泻,大便为黄绿色、水样、量多、日3-5次、不伴脓血及恶臭、开始无呕吐、无咳嗽及发热,于某医院就诊,诊断为肠炎,予思密达(商品名:肯特令厂家:浙江海力生制药公司,批号:20020223,用量:每日3次,每次1.5g).

    作者:马培琴;周晓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0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瑞易宁的疗效观察

    Ⅱ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代谢疾病,其血糖控制水平的高低与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目前磺酰脲类药物仍然是Ⅱ型糖尿病患者常使用且疗效显著的药物之一,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李春霖;阎双通;田慧;张红霞;汪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静滴纳络酮致肝区疼痛1例

    1病例患者,男,76岁,因反复胸闷、心悸,加重1d于2002年2月14日入住我院28病区,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室早,房早)、脑供血不足、前列腺增生.患者平素体质尚可,无食物过敏史,对青霉素过敏,肝功检查指标正常,自诉从未有过肝脏疾患.

    作者:李俏;李育;陆晓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肠易激综合征药物治疗现状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表现为腹痛、大便形状改变及排便习惯异常.IBS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约10%以上的人患有IBS,我国IBS发病率具体不详,北京地区约为7%.

    作者:杨云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国SARS流行趋势分析及SARS用药ADR监测

    SARS是由冠状病毒的新变种引起的一种新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并已经在全球蔓延.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相关资料,对SARS的流行趋势以及相关用药ADR监测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裴斐;王睿;周筱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ADR)监察制度在我国的开展和深入,越来越多的人由关心药品的疗效,而逐渐开始转向关注药品的不良反应、关注有ADR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该项工作也开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有关ADR的报道也逐渐增多.本文对本院近几年收集的58份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赵力学;沈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细菌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新药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常见致病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药,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对照平行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疾病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研究.结果: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组(试验组)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8.97%、91.95%、79.31%和93.10%;细菌阴转率分别为95.65%和83.33%,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组(对照组)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3.86%、91.57%、86.21%和96.55%;细菌阴转率分别为92.19%和96.15%.试验组与对照组ADR发生率分别为5.51%、6.3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用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新药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临床常见致病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临床疗效较好而不良反应率较低,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相似,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又宁;王睿;余秉翔;段蕴铀;高和;张洪玉;孙铁英;张建鹏;王洪武;张沂;张歆刚;刘庆锋;樊毫军;柴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