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匹胺组合物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李建木

关键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头孢匹胺组合物,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头孢匹胺组合物(头孢匹胺酸+甘氨酸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疗效.方法:选取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CAP患儿92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头孢匹胺组合物,对照组给予普通头孢匹胺,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7.39%(31/46)、97.83% (45/46),对照组为58.70%(27/46)、95.65%(44/46),2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痰菌转阴率为85.19% (23/27),对照组为78.57% (22/28),2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体温复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哆音消失时间以及肺部炎症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1/46),对照组为6.52%(3/46),2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匹胺组合物治疗儿童CAP的疗效与普通头孢匹胺相当,但头孢匹胺组合物可加快临床症状消退,缩短病程,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相关文献
  • 药师科普宣教进社区活动及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普及安全用药常识,了解社区居民的用药习惯,为药师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宣教提供参考.方法:与北京市通州区食品药品监督局合作,一起参与“惠民安全用药进社区”的宣讲活动,分别在宣教前(A卷)、宣教后(B卷)对居民的用药习惯等进行调研,评估宣教前、后居民对合理用药认识的效果.结果:经过历时2年,对28家社区及村镇居民进行宣教,惠及1 502人,参与调查问卷的有1 492人,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 750份(1 375人);96.9%的居民认为培训后有收获,98.4%的居民愿意接受社区大讲堂的传播方式.宣教后居民对药物知识知晓的正确率较宣教前提高了36.8%,由宣教前的46.2%上升到83.0%(P<0.01).结论:社区居民在合理用药上有了一定认识,但仍存在不足,药学科普宣教需向基层倾斜.科普宣教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增强了安全用药意识,减少了不良用药习惯,得到了居民的认可.

    作者:范秀荣;李海燕;李振全;刘颖;荣晨;吕志辉;赵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目的:了解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评价其合理性,为医院质控提供依据,以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水平.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613份,对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28.71% (176/613),无指征预防性用药率为2.12% (13/613).176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中,品种选择合理率为81.82%(144/176),术前给药时间合理率为88.07% (155/176),用药疗程合理率为86.36% (152/176).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已达卫生部的规定(<30%),但仍存在品种选择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等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水平仍需提高.

    作者:王婷;李文斌;王纯叶;叶文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房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左心房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MI+瑞舒伐他汀干预组(Rstatin组)及MI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3组大鼠左侧星状神经节(left stellate ganglion,LSG)及左心房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阳性物质含量以反映神经纤维的分布和密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者的蛋白含量.结果:Rstatin组和MI组大鼠LSG与左心房组织中GAP43及NGF阳性神经密度均明显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Rstatin组明显低于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statin组和MI组大鼠LSG及左心房组织中GAP-43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Rstatin组明显低于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statin组和MI组大鼠LSG及左心房组织中NGF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Rstatin组与MI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MI大鼠左心房交感神经重构,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LSG内GAP-43及左心房组织中NGF的表达及蛋白生成有关.

    作者:路清华;顾明明;魏长春;路鹏;刘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3784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调查及切口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专项整治活动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及切口感染的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病例3 784例,分析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切口感染率及切口感染的药物相关因素.结果:3 784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736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19.45%.736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选药合理724例(占98.37%),给药时间合理674例(占91.58%),用药疗程<24 h 407例(占55.30%),用药疗程<48 h 650例(占88.32%),联合用药3例(占0.41%),不合理用药69例(占9.38%);重点监控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率为6.38% (19/298),甲状腺(含甲状旁腺)疾病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率为0.85%(6/707),乳腺疾病手术及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率均为0%.3 784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8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0.21%.结论: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大大提高了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规范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并不会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率,而围术期不规范的预防性用药却可能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

    作者:黄玉玲;肖志斌;杨辉;刘佩坚;马海燕;陈健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药师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药学实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价值与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案讨论,在患者出现了拉米夫定耐药后,临床药师提出改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方案,并对不合理用药实施干预,对患者开展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为患者实施药学监护,提高了药物治疗效果,患者经过治疗后明显好转,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提高了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保障了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马薇;雷有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南海蜂海绵Haliclona sp.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南海蜂海绵Haliclona sp.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反相柱色谱及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海绵Haliclonasp.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及波谱分析等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海绵Haliclona sp.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Z,10Z,13Z,16Z)-二十二-7,10,13,16-四烯酸、琥珀酸单乙酯、正二十五烷、4-(2-氨乙基)-N,N-二乙苯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腺嘌呤.结论:这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作者:王宾;林耀才;熊云华;孙丽;蒋诗琴;黄日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药师参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腹水患者治疗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治疗的药学监护措施,为优化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腹水患者治疗过程所用药物进行分析,根据其疾病特点、病情变化等协助医师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开展用药教育.结果:在临床药师参与下,通过对利尿、保肝治疗的药学监护,患者得到了较好的个体化治疗,肝硬化腹水明显减少.结论:临床药师可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药学知识,从药物选择、对患者的用药教育、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寻找切入点,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作者:曹乐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安康市中心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安康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我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调取2014年药品使用的相关数据,利用Excel软件对其中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我院国家基本药物品种配备比例为50.96%(265/520).国家基本药物中,西药品种配备比例为86.42%(229/265),中成药品种配备比例为13.58% (36/265).国家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为13.24%(3 596.54万元/27 154.25万元);销售金额排序居前10位的国家基本药物中,西药以抗感染药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药为主,中成药以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药为主.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在我院的临床应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应出台相关制度促进国家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

    作者:尹志国;封卫毅;王丹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泮托拉唑与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胃铋镁联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与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胃铋镁联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消化胃溃疡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与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胃铋镁联合治疗(四联疗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铋钾片与替硝唑片、克拉霉素片联合治疗(胃三联法).治疗2周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平均中位溃疡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25% (73/80),对照组为76.25% (6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13,P<0.05);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86.25%(69/80),对照组为66.25% (5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35,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6/80),对照组为13.75% (1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5,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幽门螺杆菌转阴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奕璇;孙建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比较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80%(5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9% (4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总胆固醇、左心房内径和二尖瓣舒张早晚期充盈流速比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晓芳;蔡红专;戴正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致降结肠造瘘口出血1例

    作者:杨典丽;苗苗;刘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药师参与肾衰竭患者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下抗感染药个体化给药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肾衰竭患者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期间抗感染治疗的药学实践.方法:介绍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1例肾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行CVVH治疗,临床药师建议万古霉素首剂给予1g,维持剂量0.5 g/次、每12 h给药1次,达到稳态后监测血药谷浓度,根据监测结果调整万古霉素给药方案,使其谷浓度控制在15~20 μg/ml内;CVVH治疗期间增大美罗培南的用量为1g、每8h给药1次,延长每次滴注时间至3h.结果:万古霉素首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22.14 μg/ml,根据Ritschel 一点法调整万古霉素给药方案为0.4 g、每12 h给药1次,再次监测谷浓度为18.05 μg/ml.临床药师通过治疗药物监测和个体化剂量调整保证了抗感染药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促使患者的病情好转.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可对此类特殊患者开展药学服务,制订个体化抗感染给药方案,发挥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彭怀东;何秋毅;陈杰;黄凯鹏;王若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肾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1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肾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7% (51/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57% (1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杜庆生;李勇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氨苄西林舒巴坦致不良反应1例

    作者:庞旭静;王心慧;褚燕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儿童中度干眼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儿童中度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7例儿童中度干眼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8例患儿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组49例患儿接受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相关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1.84%(45/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怠儿眼表疾病指数评分、结膜充血评分及睑板腺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 (3/49),对照组为4.17%(2/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儿童中度干眼症,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仁典;王莉;肖诗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注射用膦甲酸钠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注射用膦甲酸钠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7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85例).2组患者均静脉注射甲钴胺注射液0.5 mg/d,并给予脉冲激光照射患处,1日1次.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膦甲酸钠联合加巴喷丁胶囊,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时间均为10 d,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睡眠状况、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止疱、止痛及结痂时间,不良反应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47%(86/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2% (6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睡眠状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学(P<0.05);观察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5.38% (5/93),对照组为18.82% (16/85),2组的差异有统计意义学(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膦甲酸钠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锦;刘进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9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目的:了解临沂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909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909例ADR报告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1.04∶1;606例(占66.67%)由静脉途径给药引起;336例(占36.96%)由感染性疾病用药引起[其中296例(占88.10%)由抗菌药物引起];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多;严重的ADR有52例[其中18例(占34.62%)由抗菌药物引起].结论:感染性疾病用药,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使用是ADR发生的常见诱因,临床主要表现为各种皮疹和瘙痒,临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李宝生;李峥嵘;李俊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聂彩霞;赵启邹;林意菊;杨磊;卢若丽;尹思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滨州市滨城区市立医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培他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沙利铂.治疗21 d为1个周期,4个周期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为56.25%(27/48),肿瘤控制率为66.67%(32/4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75%(21/48)、52.08%(25/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周围神经毒性及手足综合征,但症状均较轻微,2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晚期胃癌可取得理想的近期疗效,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药品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作者:崔敬敬;高吉俊;张黎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肾移植术后患者应用他克莫司与环孢素A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Meta分析

    目的: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应用他克莫司与环抱素A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情况进行系统评价,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国内他克莫司和环孢素A用于肾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根据一定的纳入标准和质量评估对文献进行筛选,采用Rev Man 5.2软件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文献荟萃(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 0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肾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中,应用他克莫司的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环孢素A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0,95% CI=0.36~0.68,P<0.000 1).结论:在联合用药相同的情况下,相比环孢素A,肾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中应用他克莫司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黄晓宁;陈小娟;李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