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小关节病变的CT诊断

陈军;李谨

关键词:
摘要:资料与方法因腰腿痛而作腰椎CT检查的患者198例,男130例、女68例.年龄22~84岁,平均44岁,采用美国GE单排全身CT扫描机,以软组织窗位及骨窗分别观察椎间盘及骨关节结构.结果在198例腰椎CT检查中;其发现腰椎间盘突出110例,各类小关节病变142例,包括关节间隙狭窄70例,关节突肥大61例、关节面硬化41例、软骨下侵蚀38例、骨鳌形成35例、软骨下囊肿7例,关节周围钙化6例及小关节真空现象3例.根据统计学处理发现小关节病变在合并有椎间盘突出者及老年人中发生率较高,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实施子宫肌瘤手术临床路径管理及按病种付费定额结算的探讨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妇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的文件明确规定,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在妇科要组织开展子宫腺肌病、卵巢良性肿瘤、宫颈癌和输卵管妊娠等妇科4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的试点工作.我院根据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制订了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住院手术的临床路径,并进行总费用控制,与市医疗保险事业处合作,实行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参保患者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手术临床路径管理,按病种付费,定额结算的办法,通过实施这一办法,大大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减轻了参保人的负担,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王素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异位妊娠误诊后行人工流产46例分析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由于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腹腔镜的应用,异位妊娠的确诊率明显提高.但是仍有部分异位妊娠患者误诊为宫内孕而行人工流产术.2005年3月~2011年3月收治异位妊娠误诊为宫内孕而行人工流产术患者46例,现就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石莉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子宫切除术后继发腹腔妊娠致失血性休克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38岁,因恶心、乏力3月,腹痛伴肛门坠胀6天,晕厥1次入院.于2006年9月因第1胎足月妊娠,忽略性横位,子宫破裂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有发热,阴道浓液排出,经抗炎治疗痊愈出院.之后从无月经来潮.约在入院前3个月出现恶心、乏力,胃脘不适等,近6天感腹胀伴肛门坠胀在当地医院以胃肠炎予助消化治疗.今因晕厥1次急诊入住我院.查体:T 36.6℃,P 120次/分,R 24次/分,BP 50/30mmHg,呈休克状态,腹部膨隆,压痛拒按,叩诊实音,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5ml.即刻行床旁彩色超声检查:腹腔大量积液,探及一胎体,头臀长4.0cm,盆腔子宫缺如,双附件未见异常,随查尿HCG阳性.

    作者:马清明;马玉梅;杨玲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锦州城区1989~1996年新发肺结核病患者起始耐药监测调查分析

    一个地区的新发肺结核病患者的起始耐药趋势监测是结核病控制工作中作为流行病学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总结了1989~1996年历年新发肺结核病患者203例的起始耐药情况,参照流行病学,按年份进行队列分析.初步阐明了7年的耐药率发展趋势.肺结核病患者起始耐药情况严重,应采取多项控制措施控制耐药率.

    作者:祖伟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我市在产科推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实行新生儿出生即在产科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工作已经多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新生儿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目的;相继实行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并实现全省资源共享以来,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如果在产科推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实行儿童出生即在产科建立首次预防接种信息将更能使此项工作得到全面实质性进展,建议如下.

    作者:解丽娟;周德娟;陶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卡前列甲酯栓在防治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前或顺产后应用卡前列甲酯栓防治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收治产妇426例,顺产206例,剖宫产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0例)和对照组(21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顺产妇于产后20分钟置入阴道卡前列甲酯栓2粒(共1mg),剖宫产术前10分钟置入直肠2粒(1mg).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观察两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血患者15例,对照组27例,两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卡前列甲酯栓能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作者:王双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乙酰谷酰胺联合白蛋白治疗脑栓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乙酰谷酰胺联合白蛋白治疗脑栓塞所致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脑栓塞所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乙酰谷酰胺0.6g,静滴、1次/日,连用14天;20%白蛋白50ml静滴、2次/日,连用7天,7天后改1次/日,连用7天,共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7天、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疗程结束后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观察组较对照组好转更明显,14天时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乙酰谷酰胺联合白蛋白治疗脑栓塞所致大面积脑梗死效果肯定,能显著改善预后.

    作者:刘培华;王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CT引导下穿刺技术在肾囊肿硬化治疗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肾囊肿硬化治疗穿刺技术价值.方法:收治肾囊肿患者,经CT定位,在CT引导下进行穿刺注入无水酒精,对肾囊肿硬化治疗.结果:本组32例肾囊肿患者准确穿刺31例(96.6%),针尖稍偏离囊肿中心者5例(3.2%).2例患者出现心悸,11例患者在注射无水酒精时出现疼痛,5~10分钟后疼痛消失.经过对20例36个肾囊肿进行随访,其疗效0级1个(2.8%),Ⅰ级3个(8.3%),Ⅱ级6个(16.7%),Ⅲ级26个(72.2%),多在术后3~6个月时囊肿消失,总有效率为97.2%.结论:CT引导下肾囊肿硬化法治疗效果显著,创伤小.

    作者:华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普米克令舒联合西咪替丁辅助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西咪替丁辅助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40例,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3组均采用综合治疗,利巴韦林10~15mg/(kg·日),静滴;治疗A组加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用法为每次1ml(含布地奈德0.5mg),加0.9%氯化钠溶液5ml到氧驱动雾化器,由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3次/日,每次吸入10~15分,疗程为5~7天;治疗B组在治疗A组的基础上加用西米替丁,10~15mg/(kg·日),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静滴,疗程7天.对3组临床疗效以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对照评价.结果:治疗B组治愈率明显提高,哮鸣音、湿啰音、咳嗽消失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治疗A组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西咪替丁辅助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作者:朱尚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整形性体积易位技术在160例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整形性体积易位技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采用整形性体积易位技术治疗的16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0例患者美容积分情况:差(1~2分)0例,中(3~4)15例,良(5~6)145例,优良率为90.6%,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升.结论:整形性体积易位技术既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又能确保了术后乳房美容效果.

    作者:张晏昶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股骨颈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对股骨颈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57例股骨颈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7例,常规手术后切口施行封闭式负压引流,连接扬州产无菌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持续负压引流约72小时左右;对照组70例在接受常规手术后切口采用传统橡皮管自然引流法.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较传统橡皮管自然引流法能降低股骨颈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陈艳;赵月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希罗达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希罗达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晚期乳腺癌患者60例,以上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观察组给予希罗达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评定两组化疗周期后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Ⅳ骨髓抑制、Ⅲ~Ⅳ消化道反应、肌痛、关节痛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希罗达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近期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较安全.

    作者:马晓鹏;井小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6例的护理体会

    随着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由疾病常识的缺泛引发的心脏猝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2008年以来对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实施程序和措施,通过与患者相互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疗性人际关系,了解和准确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问题,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表明及时有效健康教育可有效防止心脏猝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获得自身的佳身心状态,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红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异位胰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的护理体会1例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是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基础上发展而来,相比ESD,能够切除更深层次的黏膜下病变,近年来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物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2010年5月7日为1例胃窦后壁黏膜下肿物的患者行ESE.该患者术前行超声胃镜检查提示为黏膜下肿物,源于固有肌层.患者同意选择行ESE治疗,手术顺利,术后将切除的肿物送病检,提示为异位胰腺,基底及周边切除完整.术后1周复查内镜,溃疡形成、钛夹脱落,出院.现将ESE手术前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子燕;高峰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宝儿康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宝儿康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方法:收治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补液、纠酸、调节肠道菌群及保护肠道黏膜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宝儿康散.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缩短(P<0.01),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儿康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使用安全,增加疗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吴玉燕;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学脏腑辨证的方法

    中医学脏腑辨证部分是一切辨证的基础,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又是难点.普遍学生都反映是比较难掌握的内容.甚至熟悉了其临床表现后,仍感到难以互相鉴别.究其原因除了以有关基础理论不够熟练外,很重要的是还没有把握其中的规律和方法,就此问题谈谈自己在多年的理论和临床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作者:丛璐;周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慢性肺心病并发自发性气胸45例临床观察

    自发性气胸是导致慢性肺心病症状加剧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发病隐蔽,危害比较大,2008~2010年收治慢性肺心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45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37~86岁,平均64.8岁,>50岁83.7%.原发病:COPD 26例,支气管哮喘10例,重症肺结核3例,尘肺2例,支气管扩张2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例.

    作者:白桂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危重新生儿应激性高血糖90例治疗及预后探讨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将90例危重新生儿入院时静脉血糖>7mmol/L做为观察对象,根据血糖值,分为轻度高血糖组(7~10mmol/L),给予限糖治疗,输葡萄糖速度控制在2~4mg/(kg·分);中度高血糖组(10.1~15mmol/L)和重度高血糖组(>15mmol/L),给予禁糖治疗,首批静脉补液用0.9%氯化钠溶液,只有4.44%重度高血糖患儿给予小剂量胰岛素0.1U/(kg·小时)静脉泵入治疗.结果:16例轻度高血糖患儿,入院时血糖值为8.51±1.48mmol/L,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为6.81±1.39小时;中度高血糖组入院时血糖值为12.83±2.15mmol/L,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为9.21±1.24小时;重度高血糖组入院时血糖值18.52±3.41mmol/L,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为15.38±4.46小时.血糖>15mmol/L与血糖7~15mmol/L比较,死亡率明显升高(P<0.005).结论:危重新生儿病情越严重,血糖升高越明显,预后越差.血糖变化可作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常规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陈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紫杉醇和顺铂方案辅助治疗宫颈癌分析

    目的:探讨紫杉醇和顺铂方案辅助治疗宫颈癌疗效.方法:收治宫颈癌患者1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紫杉醇和顺铂方案辅助治疗后再手术治疗,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化疗结束后第14天观察肿块变化情况,观察组临床完全缓解29例(31.7%),部分缓解25例(39.7%),稳定9例(14.3%),无进展0例,总有效率85.7%.观察组3年生存率84.1%,5年生存率63.5%,局部复发率15.9%,远处转移率9.5%,对照组3年生存率58.0%,5年生存率48.0%,局部复发率24.0%,远处转移率1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紫杉醇和顺铂方案辅助治疗宫颈癌可以降低盆腔淋巴转移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黄兴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生儿住院期间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由于广大群众安全就诊意识的提高,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降消项目的开展,使得基层医院住院分娩人数的骤增,增加了产科护理工作量,并且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又是一个高风险及医疗纠纷多的主要学科.产后新生儿作为患者特殊的一族,由于其生理的特殊性和无行为能力,在产后住院期间的问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更要注意新生儿的安危,因为特殊,所以新生儿不具备防范的能力,故此在产科病房里,产后新生儿意外伤害对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其风险性更高,因此在治疗、护理上又有特殊的要求,而初为人父母又没有看护经验,对医护人员的期望也较高,医护人员的言行势必影响到父母及家人的情绪,引起不满,势必导致纠纷的发生,因此对减少产后新生儿在产科住院期间引发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原因主要包括专业技能、服务态度、法律意识、工作责任感.护士应加强业务学习、规范护理行为,改善专业态度,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加强沟通,提供优质护理的服务,是减少护患纠纷的关键.共同探讨,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罗艳萍;江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