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龙
目的 研究建立健全有利于检验检测工作科学发展的管理新机制,综合考核评价各部门工作质量和效率.方法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日常检查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依据量化指标对部门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结果 得出部门自评和述职述廉测评,以及领导小组考评的权重得分.结论 为进一步强化综合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检验检测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依据.
作者:曹丽梅;赵晨;柴玉生;蒋祖唐;丁丽霞;李云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保证制剂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对医疗机构制剂监督检查时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结果 与结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医疗机构制剂的监管力度,促进医疗机构制剂室、药品检验室设施设备、质量标准、管理制度等不断完善.
作者:张瑞龙;于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安神补心六味丸中原儿茶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Kromasil 菲罗门C18;流动相:甲醇-0.1%冰乙酸(10:90);检测波长:260nm;柱温:25℃;流速:1.0mL·min-1.结果 原儿茶酸在2.26~11.3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26%,RSD=1.29%.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焕芸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解决我国互联网上药品信息服务存在的伦理问题.方法 采用实证研究及比较研究的方法.结果 与结论目前我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存在明显的问题,需要大力改进和完善,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作者:沈聪;赵迎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当前CAP感染细菌的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归纳和总结国内外新有关CAP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和主要致病细菌耐药的现状.结果 CAP致病原的组成因国家、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细菌耐药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高.结论 只有根据目前CAP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和当地细菌耐药的现状,结合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才能有效降低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减少CAP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降低总死亡率.
作者:石焕阶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测定烂积丸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的HPLC法.方法 采用HPLC法.以SHIMADZU VP-ODS为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5%磷酸(80:20);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1.结果 大黄素在4.304~21.5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大黄酚进样量在11.79~58.84 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大黄素的加样回收率平均为102.75%,RSD为2.23%(n=6);大黄酚的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7.67%,RSD为1.66%(n=6).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陈玉敏;曹红;邢俊波;水彩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加强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安全管理,防止药品滥用.方法 根据麻醉药品管理法规,结合医疗工作实践,分析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制定防范策略.结果 与结论麻醉药品在医疗机构门诊使用管理中存在安全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麻醉药品的安全使用.
作者:吴世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五苓散的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白术、泽泻对照药材为指标,进行薄层色谱鉴别;以桂皮醛作为含量测定的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桂皮醛的含量.以Agela 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33:67),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90nm.结果 桂皮醛在0.01315~0.26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99.09%,RSD=1.73%.结论 专属性强,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 可用于五苓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晓霞;周黎明;张清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修订注射用盐酸大观霉素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质量标准.方法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修改本品细菌内毒素限值,并研究注射用盐酸大观霉素对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的干扰情况.结果 3.333mg·mL-1的供试品稀释液对试验无干扰作用.结论 本品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并修订了本品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质量标准.
作者:祝清芬;国明;程春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为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出了建议.方法 通过对药品经营企业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的分析,进一步探讨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结果 与结论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强化ADR的监测意识,改善ADR的报告条件,才能更好地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作者:王永卫;尹爱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对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提出建议.方法 介绍了惩罚性赔偿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分析了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了在医药卫生领域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结果 与结论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可以弥补传统的补偿性赔偿制度的不足,遏制医药卫生领域的不法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
作者:黄碧燕;刘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以HPLC法测定柴连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3:77),检测波长为277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室温.结果 连翘苷进样量在0.2064~2.06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46% (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柴连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李锐;陈国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加强我国药品广告管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方法 分析国内外药品广告代言人的现状及相关管理规定.结果 与结论提出健全我国药品广告代言人制度的建议.
作者:陈蕾;张欣涛;白玉萍;黄志禄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善医院集中监测中医生和患者依从性的途径和手段,提高监测水平.方法 对监测中影响医生依从性的主要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总结出不依从的主要方面.结果 制定科学的集中监测研究方案、开展专业培训、普及知识、发挥监察员作用等是提高医生依从性的有效途径.结论 提高医生的依从性可促进医院集中监测研究的顺利开展.
作者:郭艳;徐厚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基层药品稽查装备水平.方法 讨论当前基层药监部门稽查装备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结果 与结论运用现代化的设备装备药品监管队伍,提高药品稽查的行政效能.
作者:许轶斌;叶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阐述规范药品名称和药学专业术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方法 分析当前药名的混乱及危害;对一些药学专业名词和术语进行分析,指出其不合理性,并提出建议的名称.结果 对药品名称和药学专业名词和术语清理、规范有重要意义.结论 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应组织有关专家对国内的药品名称和药学专业术语进行清理、规范.
作者:方忠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介绍维铁缓释片的质控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 建立质量控制方法.临床应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并建立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处方中Fe、维生素C、烟酰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均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r均大于0.9990,平均回收率结果良好.药物治疗组HB'RBC上升高于对照组2,副作用明显小于对照组1.结论 该质控方法的研究有效控制了维铁缓释片的质量.维铁缓释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好,副作用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
作者:毕雪艳;李晓菊;郄冰冰;郭瑞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贯彻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浦东新区乃至整个上海市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方法 分析近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审核及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监督管理情况.结果 医疗机构在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处方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结论 提出提高守法意识,定期组织医师和药师开展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临床使用的培训,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建立信息共享,实行多部门联合管理机制等建议.
作者:张煜;刘艳;赵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我国药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为<药品管理法>的再修订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认知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结果 <药品管理法>中对于新药定义过于宽泛,以所含成份的有无及含量作为假、劣药细分标准容易造成实际处理上的混乱,对制售假药、劣药的行为处罚过轻,尚未明确药品损害赔偿范围及其责任,药品广告监管体制存在着审批与监管相分离的弊端.结论 对<药品管理法>进行再修订十分必要.
作者:初炜;贾佩福;刘英伟;吴云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讨论目前我国药品无菌试验的实际情况.方法 从当前药品无菌试验及高压灭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两者对药品安全的重要性.结果 目前我国无菌试验培养基管理不适应药品行业的发展.结论 应实行无菌试验培养基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制度.
作者:谢文;赵宏大;纪绍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