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检查清脑降压片中非法添加氢氯噻嗪的方法研究

孙晓翠;高尚;刘艳丽;李敏;赵广良

关键词:清脑降压片, 氢氯噻嗪,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建立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添加氢氯噻嗪的清脑降压片进行分离、分析,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进行进一步的鉴定.通过测定8个厂家12个批次的样品,发现一个厂家2个批次的清脑降压片中添加了化学药品氢氯噻嗪.
中国药事杂志相关文献
  • 实施药品召回制度,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药品召回(Drug Recall)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制度,当某药品经广范应用后发现存在严重缺陷或即使正确使用也可能出现严重安全隐患时,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有责任对该药品撤回或改正.在召回制度成熟的国家,药品召回的程序、监督和赔偿等均有明确的规定.目前,我国的药品召回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具体实施无法律依据,使得具有潜在不安全因素的药品在使用中缺乏监管.

    作者:侯宁;张文;苗毓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部门GMP现场检查之我见

    药品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是直属厂长领导的独立科室,包括质量保证系统和检验系统,对企业所有的质量问题均有决定权.质量管理部门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并有与生产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场所、仪器、设备.

    作者:吴绍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药品不良反应法律责任设置的理论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在本质上是合格药品存在的特殊缺陷导致的复杂后果.通过恰到好处的法律责任设置,可以既保护新药创新的积极性,又能促使生产者在药品上市前研究及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中认真对待药品研制设计缺陷,保障药品使用安全.根据药品生产者存在的过错程度,其法律责任设置可以从低限度的补偿责任、一般赔偿责任到惩罚性赔偿责任.

    作者:于培明;黄泰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关于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社会招考公务员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安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针对新组建人员知识、专业及年龄结构不够合理的实际情况,连续4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有力地推进了干部队伍科学化、年轻化和专业化建设.

    作者:吴丽华;许伏新;尹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资料分析

    2005 年版《中国药典》增加了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内容,完善了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和标准.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需经验证,以确定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1].

    作者:罗书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头孢羟氨苄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以头孢羟氨苄的含量测定为例,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陈汝红;杨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不换金正气散质量标准研究

    制定不换金正气散的质量标准.对广霍香、苍术、陈皮进行了薄层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通过方法学验证,三个薄层鉴别专属性强;厚朴酚在0.0622~0.5598μg范围内、和厚朴酚在0.0446~0.4014 μg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厚朴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n=9),RSD为1.5%,和厚朴酚的平均回收率为99.8%(n=9),RSD为1.6%.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不换金正气散质量.

    作者:彭仕梅;李敏;叶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药物引起的嗜睡

    查阅国内近12年来医药学文献,综述26篇共39例药物引起的嗜睡不良反应,并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张隽;高逢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药品检验报告书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

    药品检验报告书是药品质量鉴别和仲裁的依据,为了保证药品检验报告书的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有效性,必须加强对药品检验报告书的规范化管理.根据长期从事药品检验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了对药品检验报告书规范化管理的意见.

    作者:王振宇;丁太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茵栀黄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

    茵栀黄胶囊是由茵陈、栀子、金银花、黄芩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降酶,抑菌作用.用于黄疸,发热,淋症,胁痛,肺痈等.为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强产品的控制,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对其中的主要成分绿原酸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作者:宋伟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不同白芍炮制品中芍药苷含量的比较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干燥根,炮制加工品有酒白芍、土炒白芍、炒黄白芍、焦白芍等,供中医临床辩证选用.白芍含有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多种蒎烷单萜苦味苷成分.其中,芍药苷为主要成分,具有镇痛、解痉、抗炎、抗溃疡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作者:郭富华;黄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2006年滁州市医药生产企业洁净室(区)监测分析

    我国医药企业在 GMP 认证、新建厂房验收或改造车间验收时,均要求对药品、医疗器械、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洁净室(区)进行洁净度监测.净化监测是针对生产过程的控制,防止产品在不良的生产环境中生产造成污染,导致产品不合格,是一个事前控制过程.本文对我市辖区内 8 家生产企业洁净度监测做一简单分析,供大家参考.

    作者:刘冰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丹栀逍遥丸中栀子苷和芍药苷的含量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丹栀逍遥丸中栀子苷和芍药苷的含量.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1%醋酸溶液(13∶87);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8 nm,柱温:30℃.栀子苷的线性范围 0.48~3.20 μg,r=0.9990;芍药苷线性范围0.45~3.00 μg,r=0.9992;平均回收率栀子苷为100.08%,RSD为0.79%;芍药苷为99.75%,RSD为1.10%.该法简便,结果可靠,可有效地用于丹栀逍遥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瑾;庄惠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冠心通胶囊中丹参素的含量

    建立冠心通胶囊中丹参素的HPLC测定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8∶91∶1),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 281 nm,丹参素在0.052~0.52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1.4%(n=5).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稳定性好.

    作者:成培光;刘青梅;王玉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小儿支气管炎颗粒的研制及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颗粒剂是临床使用的常见剂型,在儿科治疗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它的特点是质量稳定,服药剂量准确,而且口感好,小儿易于接受,又便于携带和贮存,是受小儿患者欢迎的剂型之一.

    作者:吴学新;赵孝林;闫希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试论自检在实施药品GMP中的作用

    强制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保证药品质量的根本措施.至 2004-06-30,所有制剂和原料药生产企业均已通过了 GMP 认证[1].但是,根据 GMP 跟踪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在通过药品 GMP 认证以后,生产和质量管理水平没有得到很好保持,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

    作者:姚茂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用药安全性

    他汀类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血脂调节药物.其主要机制是抑制胆固醇合成途径的HMG-CoA还原酶,可有效地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且对各种类型的高脂血症均有一定疗效[1].

    作者:李连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花红片致皮肤过敏反应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6 岁,既往无药物过敏史.2005年9月,因患有妇科常见病附件炎,购买广西花红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花红片,(国药准字 Z45020922,批号为 20050701),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服用花红片1天,24小时后左腿膝关节部位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皮肤瘙痒、出现红斑和小水疱,皮肤红肿、发热,查体红斑范围在 5 cm×8 cm 左右.

    作者:唐仲萍;朱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以现代化管理理念推动医院中药房管理水平的提高

    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是我国政府的重大决策,特别是实现中药现代化,是一项紧迫的战略目标,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医药产业领域,如何使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药焕发出新的光彩,为人民的身体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护,是摆在全体从事中药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

    作者:范震洪;葛亚彬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加强能力建设实现综合发展

    近几年来,我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抓住有利时机,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服务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收到显著成效.

    作者:曾祥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中国药事杂志

中国药事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