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香连制剂中盐酸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含量

曾三平;雷鹏

关键词:香连制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小檗碱, 盐酸巴马汀, 盐酸药根碱
摘要:建立香连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药根碱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香连片(丸)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药根碱含量,色谱柱:Diamonsil C18;流动相:0.2 mol·L-1磷酸二氢钠(用磷酸调节pH至3.0)-乙腈(70 ∶ 30);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45 nm.盐酸小檗碱在10.2~51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43%,RSD=2.0%;盐酸巴马汀在5.0~25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51%,RSD=2.4%;盐酸药根碱在4.8~24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7.57%,RSD=2.7%.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更好评价香连片(丸)质量.
中国药事杂志相关文献
  • 重楼皂苷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分离制备重楼药材中的专属性成分,建立相关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应用常规柱色谱和反相中压制备色谱分离、制备重楼中主要皂苷成分,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重楼皂苷Ⅰ、Ⅱ的含量测定方法.分离、制备了4种重楼皂苷单体,经光谱数据鉴定为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建立了其中Ⅰ、Ⅱ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控制和评价重楼药材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作者:黄勤安;乔菲;鲁静;林瑞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安眠补脑糖浆质量标准研究

    制定安眠补脑糖浆的质量标准.对五味子、麦冬、制何首乌进行了薄层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在0.05632~0.6195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8%(RSD=1.5%).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安眠补脑糖浆的质量.

    作者:胡珍;胡玉芳;龚俊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RP-HPLC法测定人参健脾片中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

    建立人参健脾片中测定人参皂苷Rg1、Re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Alltima-C18为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20∶8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人参皂苷Rg1在41.24~1031μg·mL-1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0%,RSD=2.2%(n=6).人参皂苷Re在17.248~431.2μg·mL-1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6.4%,RSD=2.3%(n=6).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用于人参健脾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淑红;宋潇潇;熊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青霉素超敏反应及其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介绍了青霉素的化学结构、抗原决定簇、过敏原的产生、超敏反应的特点以及交叉过敏情况,并对常见的诊断技术(皮试)和体外诊断新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比较.

    作者:吴瑜;胡昌勤;金少鸿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永州市药品质量现状及监管对策

    药品质量的优劣,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市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级市,如何使药品监管到位,提高药品质量,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是我市药品监管人员急需探索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对我市药品市场现状及相应的监管对策浅析如下:

    作者:卜生高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浅谈现行国家药品标准需明确的若干问题

    国家药品质量标准是用于检验药品质量的法定依据,严格执行标准进行药品质量检测是药品检测机构义不容辞的职责.各药品生产企业严格依据国家药品标准组织药品生产是确保药品质量的先决条件.我所在近来实践工作中遇到一些现行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明确的几个问题,无法予以界定和判定检测结果.

    作者:热合曼·阿不都卡哈尔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红霉素眼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研究

    建立红霉素眼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利用红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失效的特点,采取在一定温度下调节pH值,对培养基进行稀释的方法建立红霉素眼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红霉素眼膏的抗菌活性灭活后可有效检出污染菌.该方法可行性强,能有效地对红霉素眼膏进行微生物限度的测定.

    作者:李凌云;邵红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GMP认证后药品生产企业的发展之路

    通过对天津市15家药品生产企业的实地调研考察,对其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据此提出思考建议,为天津市乃至全国药品生产企业在GMP认证后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作者:王瑾;曾俐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抗肿瘤药物经脑脊液途径给药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脑肿瘤中的脉络从乳头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等容易沿脑脊液转移播散,其中高级室管膜瘤脑脊液播散的发生率高达80%;颅外肿瘤也易侵入蛛网膜下腔形成脑膜癌病(癌性脑膜炎),其中白血病、淋巴瘤有5%~15%发生脑脊膜转移,其他实体瘤的发生率为4%~15%[1].

    作者:兰世杰;孙伟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质量评价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效力是右旋体的8~128倍,是氧氟沙星的2倍,而且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右旋体,临床应用广泛.目前左氧氟沙星制剂生产企业众多,药品标准不完全一致,为掌握不同厂家同一药品的质量状况,以利于推荐给临床选用,本文选择了4个厂家的多个批号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参照相关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分别考察了溶液颜色、pH值、有关物质、左氧氟沙星及右旋体含量等项目,并进行了治疗费用比较.

    作者:赵环宇;王昕;王靓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止痒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研究

    通过薄膜过滤法排除样品中的抑菌成分,用贴膜法进行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用薄膜过滤集菌法,铜绿假单孢菌检查用常规法.经方法学验证,结果符合现行<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要求.

    作者:吴潇;蓝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大流行流感疫苗研发和质量管理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季节性流感疫苗是公认的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有力武器,主要预防人流感病毒同型变异株造成的流行和感染.而大流行流感通常由新的流感病毒亚型引起,因此,大流行流感疫苗是一种全新的预防性疫苗.比较季节性流感和大流行流感的产生原因,进而从毒种制备、生产基质、抗原含量、佐剂、免疫效果评价、质控方法、生物安全等各个方面阐述大流行流感疫苗研制中面临的技术问题,同时介绍国外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技术法规.

    作者:李长贵;王军志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喹诺酮类药物致癫痫12例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因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组织渗透性好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应用过程中常发现其胃肠道反应以及皮疹、皮肤瘙痒、光过敏等不良反应.近年来,关于喹诺酮类药物致癫痫的不良反应相继有个案报道,现总结我院急诊科2003~2006年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癫痫发作的患者12例报道如下,以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何平;肖威;董建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微生物学检验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需要进行微生物学指标检查(包括无菌、细菌内毒素、细菌总数和致病菌检查)的医疗器械产品主要是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包括无菌产品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学指标是这类产品质量标准中极为重要的指标,按照法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检验对于确保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是极其重要的,为了全面掌握我市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产品微生物学指标检验的现状,我们结合日常监管工作对7家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以供商榷.

    作者:邬健敏;陈志斌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三种违法制劣行为的处理及按劣药论处制度的完善

    通过对法律条文的立法本意及相关法律条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析了药品监督管理实践中出现的三种违法制劣情形法律处理的难题,寻求解决之策.结果表明,将实践中出现的三种违法制劣行为规定为按劣药论处,并补充到<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第三款,才可以有效解决三种制劣行为法律处理的难题.

    作者:于培明;黄泰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依托数字化管理手段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

    药品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具有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存在某些难以避免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关注与日俱增,国家也加大了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上报的管理.本文就我院2006年1~9月份收集上报的38例ADR作一总结分析.

    作者:李慧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构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之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命质量和健康需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关注药品在治疗保健过程中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由此对生命健康带来的危害,希望通过药品不良反应(以下简称ADR)监测减少药物伤害,更加科学有效地防病治病.而政府管理部门则肩负着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避免用药人群发生群体性药害事件、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和症状的加重、大限度保障用药安全的职能.

    作者:王宗敏;吴晓明;颜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药物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

    简述了靶向制剂的特点及近年来的研究应用情况,为靶向制剂更好地应用于临床造福人类提供参考.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完善窗口监管机制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深化改革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中心是国家局行政审批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产物.笔者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中心进行了观摩学习,并与广东省局的窗口办公现状进行对比,取长补短,提出进一步完善窗口监管机制的几点建议.

    作者:蔡蕾;魏雪芳;张璐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加强管理创新,促进成果转化

    论述了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部通过加强组织管理,整合科技队伍,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研发重点,在加强管理创新,促进新生物制品成果转化方面进行的大量探索.

    作者:吴金妍;郭盛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中国药事杂志

中国药事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