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勤安;乔菲;鲁静;林瑞超
需要进行微生物学指标检查(包括无菌、细菌内毒素、细菌总数和致病菌检查)的医疗器械产品主要是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包括无菌产品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学指标是这类产品质量标准中极为重要的指标,按照法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检验对于确保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是极其重要的,为了全面掌握我市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产品微生物学指标检验的现状,我们结合日常监管工作对7家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以供商榷.
作者:邬健敏;陈志斌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喹诺酮类抗菌药因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组织渗透性好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应用过程中常发现其胃肠道反应以及皮疹、皮肤瘙痒、光过敏等不良反应.近年来,关于喹诺酮类药物致癫痫的不良反应相继有个案报道,现总结我院急诊科2003~2006年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癫痫发作的患者12例报道如下,以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何平;肖威;董建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建立克拉霉素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采用人工加入5种阳性对照菌测定其回收率.根据回收率试验结果,克拉霉素片对细菌抑菌作用强,必须采用离心集菌薄膜过滤法才能彻底消除其抑菌作用.该法可用于克拉霉素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刘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继发真菌感染的情况,对66例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老年患者是真菌感染的易感人群.抗菌药物应用是我院诱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占同期院内感染的59.5%.继发真菌感染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三代(58例次)、喹诺酮类(12例次)、氨基糖苷类(7例次).提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一定要掌握用药指征.据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选用抗生素.
作者:刘茹;张燕娥;纪庆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为建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笔者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该药原液对细菌内毒素和鲎试剂的反应无干扰作用.该药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控制药品质量.
作者:李展;张黎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建立莲芝消炎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色谱柱为SUNTEK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线性范围为脱水穿心莲内酯0.8000~2.240μg,r=0.9999,穿心莲内酯0.1011~0.2831μg,r=0.9995,平均回收率脱水穿心莲内酯为98.99%,RSD为1.4%,穿心莲内酯为101.48%,RSD为1.5%.方法准确可靠,简单易行,适用于莲芝消炎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测定.
作者:吴柳春;高敦宇;黄桂华;李可林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论述了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部通过加强组织管理,整合科技队伍,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研发重点,在加强管理创新,促进新生物制品成果转化方面进行的大量探索.
作者:吴金妍;郭盛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建立香连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药根碱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香连片(丸)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药根碱含量,色谱柱:Diamonsil C18;流动相:0.2 mol·L-1磷酸二氢钠(用磷酸调节pH至3.0)-乙腈(70 ∶ 30);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45 nm.盐酸小檗碱在10.2~51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43%,RSD=2.0%;盐酸巴马汀在5.0~25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51%,RSD=2.4%;盐酸药根碱在4.8~24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7.57%,RSD=2.7%.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更好评价香连片(丸)质量.
作者:曾三平;雷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介绍了欧盟生物制品批签发的实施及管理情况,并与我国生物制品批签发工作进行比较.对今后批签发工作提出了几点考虑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加强企业管理,不断完善批签发管理程序,加强信息化和实验室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加强批签发实施单位与生产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作者:侯继锋;李凤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研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和研究中心信息公开的法规,分析其利用互联网络平台,加强对审批和监管信息资源的组织、开发、利用及推进公众共享信息的披露,成为全球药品管理当局、制药企业和公众利用的信息资源平台的具体做法.说明其信息资源的服务定位和披露信息的整合方式,对我国药品注册审评审批公众共享信息披露的管理具有启示、借鉴和参考价值.
作者:董江萍;孙利华;马坤;刘璐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中心是国家局行政审批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产物.笔者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中心进行了观摩学习,并与广东省局的窗口办公现状进行对比,取长补短,提出进一步完善窗口监管机制的几点建议.
作者:蔡蕾;魏雪芳;张璐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选择适当的冲洗液,可减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液无菌检查的冲洗量.分别采用0.1%蛋白胨水溶液和pH 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作为冲洗液,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液进行无菌检查方法验证,结果表明,采用pH 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作为冲洗液可明显减少无菌检查中冲洗液的使用.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作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液无菌检查中的冲洗液可提高无菌检查工作效率.
作者:陈涛;王立云;薛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通过对法律条文的立法本意及相关法律条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析了药品监督管理实践中出现的三种违法制劣情形法律处理的难题,寻求解决之策.结果表明,将实践中出现的三种违法制劣行为规定为按劣药论处,并补充到<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第三款,才可以有效解决三种制劣行为法律处理的难题.
作者:于培明;黄泰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药品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具有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存在某些难以避免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关注与日俱增,国家也加大了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上报的管理.本文就我院2006年1~9月份收集上报的38例ADR作一总结分析.
作者:李慧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分离制备重楼药材中的专属性成分,建立相关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应用常规柱色谱和反相中压制备色谱分离、制备重楼中主要皂苷成分,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重楼皂苷Ⅰ、Ⅱ的含量测定方法.分离、制备了4种重楼皂苷单体,经光谱数据鉴定为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建立了其中Ⅰ、Ⅱ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控制和评价重楼药材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作者:黄勤安;乔菲;鲁静;林瑞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国家药品质量标准是用于检验药品质量的法定依据,严格执行标准进行药品质量检测是药品检测机构义不容辞的职责.各药品生产企业严格依据国家药品标准组织药品生产是确保药品质量的先决条件.我所在近来实践工作中遇到一些现行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明确的几个问题,无法予以界定和判定检测结果.
作者:热合曼·阿不都卡哈尔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建立复方地塞米松丁卡因乳膏中醋酸地塞米松、盐酸丁卡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色谱柱为SUNTEK Kroma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75∶25∶0.04),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线性范围:醋酸地塞米松2.5~20μg·mL-1,盐酸丁卡因100~800 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醋酸地塞米松为100.12%,RSD为0.89%;盐酸丁卡因为98.63%,RSD为0.97%.方法准确可靠,简单易行,可用于复方地塞米松丁卡因乳膏中醋酸地塞米松、盐酸丁卡因的含量测定.
作者:范玉峰;詹新卫;胡守莲;吴红英;杨小林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探讨黄芪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和预防方法.检索2000~2006年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报道应用黄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芪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关;大多数于用药过程中发生;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发生ADR几率相同;ADR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提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作者:宁彰;韩根利;冯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命质量和健康需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关注药品在治疗保健过程中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由此对生命健康带来的危害,希望通过药品不良反应(以下简称ADR)监测减少药物伤害,更加科学有效地防病治病.而政府管理部门则肩负着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避免用药人群发生群体性药害事件、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和症状的加重、大限度保障用药安全的职能.
作者:王宗敏;吴晓明;颜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国家分剂型、分阶段推行药品GMP后,大部分企业的药品生产车间通过GMP改造,产能大幅度提高.而产品市场是相对有限的,如何使生产达到饱和状态,是困扰药品生产企业的普遍性问题.GMP改造后的还贷压力,规范化管理后生产成本的相应增加,迫切需要企业尽可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创造更大产值,使企业经营走上良性循环.
作者:李晓莹;李南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