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天;高胜华;赵业志
肾脏病理活检对肾脏疾病具有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等意义,特别是在急性肾衰竭、急进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血管炎的诊断和治疗上,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1~3]。我院自1992年7月开展了经皮肾穿刺活检以来,目前已行肾活检术623例,其中581例为X线透视定位下经皮肾穿刺。下面结合文献对X线透视定位下经皮肾穿刺术的方法及并发症进行探讨。
作者:郝继英;陈海平;谢志宏;张启东;王质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观察了35例心功能Ⅱ~Ⅲ级OMI患者在服用比索洛尔(2.5 mg/d)前及用药后1~2月末的心率、血压和多普勒超声参数变化。用药后,血压由用药前(20.08/10.64±3.33/2.26) kPa降至(19.42/10.37±2.79/1.86) kPa(P<0.01),心率由用药前(70.66±12.86)次/min降至(64.31±9.84)次/min(P<0.01),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多普勒超声参数E/A显著增加〔用药前0.85±0.18,用药后1.14±0.35(P<0.01)〕,而收缩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心排出量(CO)、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的变化不明显。因此较小剂量的比索洛尔即可明显降低OMI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于东明;李群;王捷;王炯;李继红;张化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首次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O,O-二(β-叠氮乙基)-α-对甲苯磺酰胺基-α-取代苄基膦酸酯系列化合物。用1H NMR、元素分析、IR分别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同时对此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试。
作者:顾微;邹静恂;刘永利;杨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中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D)对大鼠局部脑缺血模型的脑血流和脑梗死面积的影响,将Wistar脑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ANHD组(n=8),于缺血前和缺血120 min内,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连续测定缺血周边皮质的局部脑血流(LCBF)变化,缺血后24 h测定脑梗死面积。结果显示2组在脑缺血后LCBF均显著下降(P<0.01)。ANHD组下降的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并且缺血24 h后的脑梗死面积也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提示中度ANHD可增加大鼠局部脑缺血模型的缺血周边区的LCBF,缩小脑梗死面积,在脑缺血情况下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梅弘勋;王恩真;翟晶;张辉;张家瑾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峡部裂对腰椎水平面稳定性的影响,将取自6具新鲜尸体标本的11个脊柱功能单位(FSU)分别在完整状态和峡部裂状态下进行剪切应力加载实验。结果:峡部裂较完整FSU水平稳定性显著下降(P<0.01)。提示:峡部裂使腰椎失稳,抗剪切力能力下降,造成椎体滑脱倾向。
作者:李锦军;赵易;王炳强;李东;杨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科从1996年以来,对中、晚期胃、大肠癌术后早期应用5-FU+卡铂联合腹腔化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雷雨激;张树友;王科;曹得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评价和比较氯沙坦、福辛普利和硝苯地平控释剂对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分别应用以上3种药物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酶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抗原(vWF)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一氧化氮(NO)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NO/E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种药物治疗4周后,血浆ET、vWF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但vWF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NO及NO/ET较治疗前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与氯沙坦和福辛普利组相比,硝苯地平控释剂组血浆GMP140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提示以上3种药均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病早期的血管内皮功能损害,硝苯地平控释剂对GMP140的改善作用优于氯沙坦组和福辛普利组。
作者:华琦;邸茹杰;邢绣荣;刘荣坤;何士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自1991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14岁以下的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467例,其中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13例,占2.8%。为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外伤性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的认识,降低因误诊导致的伤残率,对以上13例患者的病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现介绍如下。
作者:葛明;赵继宗;马振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异丙酚血药质量浓度(以下简称血药浓度)的检测方法及诱导剂量的异丙酚的药代动力学的变化,对22例ASA分级1级的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在静脉注入异丙酚(2 mg/kg,注药时间30 s)后1、2、3、4、5、10、15、20 min抽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结果:从异丙酚和麝香草酚水溶液色谱图、空白血色谱图和病人血样色谱图上可以看出,其中杂质峰、麝香草酚峰和异丙酚峰分离效果好,根据检测结果得到异丙酚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标准曲线,显示:异丙酚的达峰时间很快,给药1 min血药浓度为9.06 mg/L,之后5 min迅速降低,5~20 min代谢则比较缓慢。
作者:陈文;王恩真;王保国;陈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采用对称和不对称PCR法,以地高辛素标记双链和单链探针,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56例肝组织中输血传播病毒(TTV)核酸,以探讨TTV的致病性。发现51例非甲~非庚型肝炎肝组织中TTV总检出率为27.5%(14/51);5例非肝炎肝组织杂交阴性。TTV DNA主要定位于肝细胞核内,受染肝细胞见于急性、慢性和重症肝炎的肝组织。双链探针杂交结果与单链探针检测病毒基因链的结果一致,2例(2/6)例组织TTV基因链与互补链同时存在。提示TTV是导致肝炎的一种新病原, 并且在肝脏内有复制。
作者:阎惠平;郎振为;黄德庄;周育森;金荣华;罗朝霞;贺立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观察了18例颅骨缺损病人选用深低温无菌保存的同种异体颅骨作为修补材料修补缺损的效果。18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无感染,外形美观。随访证实移植骨片稳固,无骨片吸收。提示利用深低温无菌保存的同种异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作者:孙振荣;石祥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筛选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血清48例,采用冰冻组织切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4种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采用巢式PCR法检测输血传播病毒(TTV)核酸。结果显示,48例病人中4种自身抗体阳性总人数22例(45.8%),其中抗-ANA阳性15例(31.3%),抗-AMA阳性5例(10.4%),抗-SMA阳性4例(8.3%),而抗-LKM 未检出阳性。有7例患者终诊断为自身免疫性疾病(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TTV阳性者14例(14/36,38.9%),男女比例2∶1,3例TTV感染者伴有自身抗体阳性。提示非甲~非庚型肝炎中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TTV感染者,TTV感染导致肝损伤的过程中可以伴有自身免疫反应。
作者:郭新会;阎惠平;贺立香;罗朝霞;黄德庄;郎振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在无症状尿毒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别抽取尿毒症非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组透析前和透析后、骨骼肌损伤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尿毒症合并心功能不全组病人的静脉血,以双抗体夹心法测定cTnT值,同时检测各组血肌酐(Cr)、肌酸磷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羟丁酸脱氢酶(HBD)。结果显示:心肌梗死时,由于心肌大面积坏死致cTnT质量浓度明显升高;尿毒症合并心功能不全时cTnT质量浓度升高,但随心功能不全缓解,cTnT质量浓度恢复正常。而尿毒症非透析组、血透组透析前和透析后病人cTnT质量浓度与肾病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测定无症状尿毒症患者的cTnT对判断心肌受损无特殊临床意义。
作者:陈向东;彭立人;刘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1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MI)及无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DM2)的相关情况,同时观察血清ACE水平与ACE基因多态性及疾病的关系。对82例MI、86例DM2和84例健康人(对照组)用PCR方法进行了ACE基因内含子16插入/缺失多态性的检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血清ACE水平。结果 MI组D等位基因频率0.52,DD基因型频率0.32,与对照组(0.36,0.15)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DD基因型对MI的比数比为3.01(95%可信区间为1.28~7.04,P<0.01);DM2组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中DD基因型个体血清ACE水平高,II基因型低,基因多态性与血清ACE水平呈相关性(r=0.65,P<0.01)。说明ACE基因缺失多态性参与中国人DM2合并MI的发病,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凌;王健军;王阳;许毓申;胡红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采用特异性引物多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了123例冠心病患者和172例健康对照者的纤溶酶原激动抑制剂-1(PAI-1)基因,并同时测定血液PAI-1质量浓度和活性,体质量指数、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探讨了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冠心病组的缺失型纯合子4G/4G型(47.2%)明显多于对照组(22.1%,P<0.05),4G/4G组的PAI-1质量浓度〔(40.87±0.99) μg/L)〕和PAI活性〔(750±350) U/L〕均高于5G/5G组〔(38.14±1.0) μg/L,(650±270) U/L,P<0.05〕。提示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PAI-1质量浓度及活性具有相关性,并与冠心病的发病过程有关。
作者:傅研;王旭东;翟艳玲;樊峥;杨玲;朱宇清;祁雅慧;赵相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先天性肺动静脉瘘是1种较少见的先天性肺内血管畸形,临床上常易误诊。在我院收治的肺部疾病患者中,仅发现2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1,女性,52岁,既往有脑栓塞病史,平时常感劳累后气短、喘息,常有鼻出血发生。本次因体检发现右下肺阴影于1996年10月收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鼻、口腔黏膜和舌多发毛细血管瘤。肺通气功能正常,血气分析示血氧饱和度0.88,胸部CT示右下肺圆形阴影,边界光滑,并有血管与肺门相连,CT值25 Hu。心电图示右室肥厚、心电轴右偏。未做血管造影。手术探查见右下肺囊性肿物34 mm×40 mm×35 mm大小,囊壁较薄,无搏动,穿刺抽出血液,仔细解剖发现有4支肺动脉与其相连,肿物近心端直接汇入右下肺静脉。诊断为肺动静脉瘘,行右下肺切除术。术后随访3月,活动后劳累、气短及喘息症状大为改善。
作者:王若天;高胜华;赵业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研究于1997至1998年将荷lewis肺癌小鼠置于强磁场作用之下,于不同时间观察肿瘤细胞的病理形态及其生长情况。1 材料和方法 实验性肿瘤:具有高度转移性的lewis肺癌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研所提供。 实验动物:C57小黑鼠,雄性,体质量17~19 g,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饲养场提供。 瘤组织匀浆的制备及接种:取接种lewis肺癌10 d的C57小鼠1只,断颈处死,在洁净台内分离出瘤体。取瘤组织1 g放入5 mL生理盐水中做瘤组织匀浆,于镜下计算其瘤细胞数为每1 mL匀浆含7.5×104个瘤细胞。用4.5号针头抽取匀浆2 mL,于右股处皮下注射,第12天时可在接种部位摸到绿豆大小的游离肿块,开始记录其体积变化并对其进行磁疗。
作者:宋爱利;刘国贞;陈瑞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血、尿内皮素水平在肾性高血压及肾脏疾病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对正常人和慢性肾炎患者血浆内皮素(PET-1)、24 h尿内皮素排泄量(UET-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尿β2-微球蛋白(β-m)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PET-1和UET-1水平均升高,且PET-1或UET-1与平均动脉压(MAP)和β-m呈正相关,与Ccr呈负相关。提示:血、尿内皮素均参与肾性高血压形成和肾脏病的进展。
作者:石蕾;赵轶文;张小平;单若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气管切开术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对1997年间我院行气管切开的37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分析。37例患者GCS评分3~8分,其中保守治疗14例,急诊手术治疗23例。气管切开后常规进行了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37例中生存27例,死亡10例,病死率27.0%。气管切开后94.6%呼吸改善,78.4%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完全纠正,18.9% SaO2改善。痰培养显示气管切开后易出现耐药菌株感染,对常用的传统抗生素如青霉素等耐药率高达84.6%,泰能的耐药率低为14.3%。提示早期气管切开可有效改善通气,纠正低氧血症。气管切开后应常规进行痰培养,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经呼吸道给药是防治肺内感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富壮;王永刚;赵元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随着肾移植手术的不断开展,移植肾存活时间的不断延长,肾移植术后并发恶性肿瘤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重视。我院在1991年6月至1999年12月间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848例,术后发生恶性肿瘤共11例。为及早发现和治疗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我们结合文献对这11例病例进行了总结。
作者:王玮;韩志友;管德林;李响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