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季海波

关键词:细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摘要:临床中多数疾病的致病因素为细菌感染,因此就普遍意义而言,多数医生都得会使患者服用相应的抗菌药物来治疗疾病.然而药物不会产生过多变化,细菌却在不断的进化,虽然某种抗菌药物能够在一时之间起抗菌作用,然而长时间后则将无法发挥任何功效.该文将对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重点分析.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血凝酶及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应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中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研究血凝酶及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入院治疗的8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40例,给予血凝酶及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照组40例,仅给予奥美拉唑.统计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量、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等基本治疗情况,同时比较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凝血功能指标以及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400.4±56.90)mL,明显少于对照组(498.5±65.30)ml,平均输血量为(342.6±32.80)mL,明显低于对照组(445.8±43.70)mL,止血时间(19.4±3.20)h显著低于对照组(30.9±4.00)h,住院时间(4.0±1.10)d明显短于对照组(6.5±1.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5、4.286、5.472、5.013,P<0.05).另外,观察组再出血率仅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15.0%(x2=4.185,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PT、APTT、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凝血功能指标由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35.0%,远高于对照组22.5%,有效率57.5%略高于对照组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效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27.5%,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④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凝酶及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凝血止血快,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乳腺癌手术前后,cd44+/cd24-,aldh1+作为人乳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血浆细胞含量变化与临床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正常人,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cd44+/cd24-,aldh1+作为人乳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血浆细胞变化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30名健康医护人员以及自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检测健康人员与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cd44+/cd24-,并将aldh1+作为人乳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血浆细胞含量,分析数据.结果 健康人员与乳腺癌患者的aldh1+作为人乳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两组人员的血浆细胞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乳腺癌外周血中的cd44+/cd24-作为人乳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时,乳腺癌患者的血浆细胞含量(5.3±2.1)%明显高于健康人组(0.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后,乳腺癌患者cd44+/cd24-,aldh1+作为人乳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血浆细胞含量均有降低,手术后cd44+/cd24-作为人乳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血浆细胞含量(0.7±0.3)%明显小于手术前(5.3±2.1)%,手术后aldh1+作为人乳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血浆细胞含量(0.8±0.3)%明显小于手术前(3.7±1.2)%,各组数据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4+/cd24-,aldh1+作为人乳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血浆细胞含量与乳腺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

    作者:徐延森;马红艳;杨明月;王平;李秀清;鞠英博;孙杰;杜文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脑电图、脑电地形图、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电图、 脑电地形图、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00例中枢神经感染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观察组,对患者行脑电图、脑电地形图、CT以及磁共振诊断,并且同期抽取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测诊断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行磁共振检测阳性率为98.00%、脑电地形图检测阳性率为90.00%、脑电图检测阳性率为85.00%、CT检测阳性率为56.00%,检测成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测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使用磁共振诊断、脑电地形图诊断以及脑电图的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T诊断成效;观察组患者的脑电图诊断、脑电地形图诊断以及CT诊断和磁共振诊断阳性率均明显的高于后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行脑电图、脑电地形图、CT及磁共振诊断,均具有显著治疗成效,脑电图以及脑电地形图还有磁共振检查,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早期病症诊断以及患者的具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后期的诊疗成效,均明显优于脑电图或者脑电地形图和CT诊断方法.

    作者:陈岩;杨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七氟醚全麻在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腹腔镜下小儿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8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儿126例,平均分为2组,A组七氟醚诱导麻醉,B组肌肉注射氯胺酮诱导麻醉.分别观察两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七氟醚吸入麻醉后A组患儿入睡时间(2±1)min较B组明显缩短,清醒时间(10±2)min明显快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插管后1 min(T2)、手术开始时(T3)的心率分别为(99±11)、(115±10)次/min,血压分别为(72±5)、(70±6)mmHg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指脉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诱导全麻,小儿入睡快,术中心率、血压变化小,术毕苏醒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光强;唐滇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复方阿嗪米特与盐酸伊托必利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及安全性

    目的 探究慢性胰腺炎合并消化不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复方阿嗪米特联合盐酸伊托必利干预的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消化内科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2016年8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仅接受盐酸伊托必利治疗,实验组则接受盐酸伊托必利与复方阿嗪米特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不良反应等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症状评分(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嗳气、早饱)分别为(0.71±0.66)分、(0.75±0.58)分、(0.80±0.11)分、(1.02±0.29)分、(0.41±0.0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非腹胀痛症状积分下降值、 生活满意度积分上升值、 腹胀痛严重程度积分下降值分别为(13.41±5.30)分、(7.81±4.12)分及(5.41±2.8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几率(8.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复方阿嗪米特与盐酸伊托必利联合治疗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的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产新生儿凝血四项检查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分析探讨对早产新生儿实施凝血4项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该院出生的新生儿1160名为实验对象,其中早产儿160例(早产组),另1000名为健康足月新生儿(足月组),对这些新生儿进行凝血4项检查,对比两组新生儿的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并对不同病理因素早产儿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早产组新生儿FIB为(1.54±0.56)g/L、PT为(16.33±6.14)s、TT为(24.03±2.60)s、APTT为(63.13±14.25)s,与足月组新生儿比较,PT、TT和APTT均显著延长,FIB显著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感染、吸入综合症早产新生儿的凝血四项检查结果与足月新生儿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早产患儿的FIB、PT、APTT水平均比窒息患儿与吸入综合症患儿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早产新生儿凝血4项检查可以有效地监测其凝血功能的变化,进而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

    作者:黄珍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对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来该院神经内科治疗的癫痫病患者103例,并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行丙戍酸钠缓释片治疗,实验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拉莫三嗪片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治疗显效21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8.43%.实验组治疗显效28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占21.57%,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占5.77%.经过比较发现,复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单一治疗患者,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癫痫病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在对患者临床诊断时应对患者病史及症状详细询问,综合判断后对患者予以丙戍酸钠缓释片联系拉莫三嗪片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并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于笑峰;王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2月—2017年4月间诊疗的精神分裂症且存在攻击行为的120例患者,按照病历号奇偶数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抗击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OAS评分(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PANSS评分(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MOAS评分为(9.67±2.93)分、PANSS评分为(84.53±5.97)分,实验组患者MOAS评分为(9.53±2.71)分、PANSS评分为(83.44±6.56)分,即两组患者MOAS评分、PANSS评分统计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PANSS评分较差于实验组患者,即两组患者PANSS评分对比,统计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若精神分裂症患者同时伴有攻击行为时,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模式,能够提升治疗安全性,改善患者MOAS评分、PANSS评分,存在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朝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音乐疗法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就诊于该院的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音乐疗法,观察两组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0.00%,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ACT评分(26.67±1.43)分,对照组ACT评分(19.68±2.06)分,试验组改善更佳.试验组住院时间为(9.21±1.71)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3.21±2.31)d,试验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疗法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中疗效肯定,且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小丽;熊浪;潘梅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膀胱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膀胱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2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收缩压(126.3±12.2)mmHg、平均动脉压(89.6±10.5)mmHg、舒张压(71.1±10.5)mmHg、心率(83.2±10.5)次/min以及血氧饱和度(94±4.0)%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方面,实验组CD3+指数(61.8±7.5)%、CD4+指数(40.5±6.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膀胱癌手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心率等指标及免疫系统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丁俊;唐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

    目的 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方便选取2016年4月—2017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注射稀释后的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注射稀释的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x2=4.71,P=0.0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247.62±20.03)μmol/L、BUN(15.64±6.12)mmol/L、CD4+-Treg(27.68±11.67)%、CD4+CD25+CD127-Treg(15.17±6.4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2±36.27)μmol/L、(20.59±7.21)mmol/L、(35.22±11.24)%、(19.51±8.96)%,Ccr(32.51±17.54)mL/min、Hb(90.78±18.36)g/L、Alb(39.06±14.19)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5.13±5.63)mL/min、(83.14±12.77)g/L、(32.52±8.48)g/L(P<0.05).结论 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DNA定量分析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DNA定量分析检查于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的4213例患者做DNA倍体检测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其中的138例液基细胞学阳性与DNA异倍体者做宫颈活检,总结DNA倍体检测于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4213例患者中,液基细胞学的阳性检出率为4.1%(共计171例),DNA异倍体细胞检出率为4.9%(共计206例),检出率的对比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NA异倍体细胞检出增多的同时、液基细胞学阳性检出率也随之升高.234例DNA异倍体与液基细胞检查阳性者中有138例进行活检,少量、中量以及大量DNA倍体异常者检出率分别是8.7%、48.6%、41.3%;以DNA异倍体出现为活检标准,宫颈病变敏感性是98.6%.结论 DNA倍体检测具有精准、快速、客观的应用优点,可作为宫颈疾病筛查的的有效工具在临床做积极推广.

    作者:梁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干细胞向耳蜗毛细胞分化的研究概况

    内耳毛细胞作为感知和平衡声音的主要换能器,它的形成受损或缺失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在哺乳动物中,内耳毛细胞是一种终末分化的细胞,因此毛细胞的损伤或缺失是不可再生的,造成的听力障碍也是永久性的.目前,很多研究者希望通过体外培养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毛细胞或者毛细胞样细胞(HCLs)的方式来治疗因毛细胞缺失引起的听力障碍.虽然干细胞是有前途的细胞治疗的来源,但目前很少研究能使干细胞诱导成有效的毛细胞;并且即使能诱导成毛细胞,但是成功移植并使其在正确的位置发挥正常的生理学功能也是目前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在该综述中,总结干细胞向内耳毛细胞分化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迪;吴革平;吴欣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性病合并真菌感染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析性病合并真菌感染发现情况.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性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78例实行临床检验诊断,采集患者的病史,对选取的患者实行身体检查,分析患者出现误诊的原因.结果 根据患者的病史以及体检的结果得出,患者均患有梅毒合并真菌感染,真菌感染中有68例为霉菌感染,有10例为假丝酵母菌感染.被误诊为仅有真菌感染,没有发现还有性病发生.经过随访发现,有4例患者出现反复,其余患者均获得康复.结论 在临床的诊断中出现被误诊的性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情况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需要采集患者的病史,对选取的患者实行身体检查,防止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

    作者:温贵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出血预防中卡贝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后出血预防应用卡贝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00例需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单纯应用卡贝缩宫素预防术后出血,实验组则采用卡贝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术后出血,比较预防效果.结果 实验组产妇子宫收缩良好率(97.0%)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子宫收缩良好率(83.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出血预防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出血预防总有效率(89.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应用卡贝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术后出血明显提高了子宫收缩效果,起到了预防术后出血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阿托伐他汀防治再狭窄的实验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阿托伐他汀应用下对预防再狭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冠脉植架患者86例,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植架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TC、TG、APN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TC、TG、APN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架内管腔密度值(293.5±40.5)HU小于对照组(320.8±30.5)HU,支架内径(2.4±0.6)mm长于对照组(1.7±0.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植架患者中,对预防再狭窄情况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童元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奥沙利铂联合不同使用方法5-FU/FA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L-OHP)联合不同使用方法 5-FU/FA(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方法方便选择于2016年1—12月间该院收治的46例患者参与疗效评价,按照奥沙利铂联合不同使用方法5-FU/FA用药划分为ArmA方案组与ArmB方案组各23例,分析不同用药方案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rmA方案组,完全缓解1例(4.35%)、部分缓解14例(60.87%)、稳定7例(30.43%)、进展1例(4.35%);ArmB方案组,完全缓解1例(4.35%)、部分缓解15例(65.22%)、稳定6例(26.09%)、进展1例(4.35%).ArmA方案组与ArmB方案组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稳定及进展百分比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0.406、0.465、0.000,P>0.05).ArmA方案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8.70%)、腹泻3例(13.04%)、外周神经毒性反应1例(4.35%)、白细胞减少10例(43.48%);ArmB方案组恶心呕吐3例(13.04%)、腹泻2例(8.70%)、外周神经毒性反应1例(4.35%)、白细胞减少11例(47.8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72、0.972、0.000、0.381,P>0.05).结论 奥沙利铂(L-OHP)联合不同使用方法5-FU/FA(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不同方案用药后取得疗效结果比较无差异;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

    作者:王莹;孟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T与MRI早期诊断急性脑梗塞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计算机体层摄影(CT)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技术在早期诊断急性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早期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MRI 2种影像技术进行检查.比较2种方法的检出情况和不同时间段的诊断率情况.结果 MRI对腔隙性脑梗塞、缺血性脑梗塞诊断率分别为95.00%、86.84%,均明显高于CT(60.00%、42.11%,P<0.05);但对出血性脑梗塞诊断率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内MRI的诊断率明显高于CT(P<0.05),但24 h后MRI的诊断率与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T相比,MRI早期诊断急性脑梗塞的诊断符合率更高,且在诊断不同类型急性脑梗塞上亦更具优势.

    作者:张元刚;代永亮;王丽;赵飞;张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h阴性MPN患者JAK2、CALR或MPL基因突变检测及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K2、CALR或MPL基因突变情况及相关临床特症,加强对MPN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菏泽市立医院就诊的105例Ph阴性MPN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105例Ph阴性MPN患者中,中位发病年龄65岁,约半数患者无症状,大多首发以头痛、眩晕、疲乏、视力障碍、肢端麻木等神经症状、出血、血栓形成、腹痛、脾大等症状为主.39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中30例JAK2V 617F突变(突变率77%),42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中22例JAK2V617F突变(突变率52%),11例CALR突变(突变率26%),1例MPL W515L/K突变(突变率2%).24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中18例携带有JAK2 V617F突变(突变率75%).PV患者中,JAK2 V617F野生型血小板、白细胞数低于JAK2 V617F突变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T患者中JAK2 V617F突变阳性患者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血管事件发生率、危险度分层高于CALR突变阳性患者(P<0.05).MPN治疗主要包括:抗血栓治疗,放血疗法,细胞减少治疗.并发症主要为骨髓造血衰竭及血栓形成、出血等.结论 JAK2 V617F、CALR、MPL突变基因检测对MPN诊断、分类及预后有直接影响.对于PV和PT,治疗主要是预防血栓、出血等并发症,减缓疾病的进展;PMF治疗目标是对生存影响的评估.

    作者:孙福金;刘南;陈伟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个性化疼痛护理在肿瘤介入术后疼痛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为肿瘤介入术后疼痛患者实施个性化疼痛护理,分析其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在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肿瘤介入术患者实施研究,将其分为常规组和个性组,每组25例.为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开展护理工作,个性组患者联合运用常规护理措施及个性化疼痛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VDS评分、VA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个性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护理前VDS评分[(4.7±1.8)分vs(4.8±1.9)分]和VAS评分[(5.7±2.4)分vs(5.5±2.2)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个性组患者V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1.8±1.2)分vs(3.5±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个性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2.1±1.8)分vs(3.9±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0%)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64.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肿瘤介入术患者运用个性化疼痛护理,能够获得显著的效果,不仅可以对患者疼痛感进行缓解,还可以将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提高.

    作者:杨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