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玲;廖斌
目的 探讨和研究结合三维技术下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成像的效果,并据此来判断该技术对于辅助诊断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等的临床价值和作用.方法 使用1.5 T超导型MR扫描仪与心脏相控阵线圈,运用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来进行多角度与双斜面的全面扫描,对来该院检查的70例受检者进行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成像.结果 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具有非创伤、可任意和重复性的进行检查的优点,使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在所有研究资料中的全部受检者都能够密切配合并顺利完成此项检查.在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右冠状动脉近、中段检查显示的满意率达96.7%;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中总显示的成功率达92.3%.结论 B-TFE序列的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于冠状动脉主干和主要分支的显示效果非常满意,也有利于在临床诊断中的综合筛选和检查.
作者:崔军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优质护理服务前(2010年4月-2011年4月)和优质护理服务后(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该院内科住院治疗的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一般内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差异.结果 在干预14 d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标准分明显低于入组时(P<0.05),而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标准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活动能够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佳萍;吴启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5例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设立为A组,另选择同期35例应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设立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手术观察指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确切,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莫时俊;潘志国;刘桂平;蒋忠诚;文信;王万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单纯中央塌陷型骨折采用可吸收内植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该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单纯中央塌陷型骨折的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单纯T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聚酰氨可吸收螺钉并加可吸收内植物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对两组患者行平均9个月的随访,依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定,观察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胫骨平台单纯塌陷型骨折患者在采用聚酰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的同时加用可吸收内植物治疗,可促使骨折愈合,显著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郭瑞;吉喆;宁凯;李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脑肿胀并硬膜下血肿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发际内额部切口手术治疗方式,对照组使用常规去骨瓣减压血肿方式,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重点对发际内额部切口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结果 在术后基本情况方面,观察组死亡率13.33%,重残6.67%,良好63.33%;对照组死亡率25.00%,重残12.50%,良好41.67%.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脑积水、脑软化、脑积液以及颅内感染上,观察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另外,对照组在脑膨出和癫痫并发症上,各出现1例患者.整体效果,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际内额部切口手术治疗方式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肿胀并硬膜下血肿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陶云川;邓光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羟基喜树碱联合顺铂与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治疗晚期消化道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4月-2010年10月收治的56例晚期消化道癌患者,按以下方式用药:羟喜树碱8 mg/d,静脉滴注4h;顺铂20 mg/d;氟尿嘧啶每天注射400~500 mg/m2,并在使用氟尿嘧啶前1h以及使用后的3h和7h分别使用亚叶酸钙片,口服60 mg/d,联合用药5d,每4周为1个疗程,使用2个疗程.同时,在用药2个疗程后,根据WH01981版有关实体瘤治疗疗效的评价标准,以及WHO有关抗癌药物毒副作用的分级标准,分别对治疗整体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整体疗效情况:食道癌患者总有效率58.33%;胃癌患者总有效率54.17%;结肠癌患者总有效率40.00%;整体总有效率为51.79%.并发症情况:共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发热、心悸、脱发、血尿异常、肝肾功能异常以及粘膜炎几种并发症.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脱发发生几率超过10%;其他均低于10%.结论 羟基喜树碱联合顺铂与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治疗晚期消化道癌,临床效果显著,副反应小,值得推广.
作者:陶树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黄芩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及抗氧化机制.方法 用D-半乳糖造衰老小鼠模型,受试药组衰老小鼠分别灌胃50、100、200 mg/kg的黄芩多糖溶液,共7周,观察其对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 黄芩多糖能使小鼠脑、肝中的丙二醛(MDA)不同程度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不同程度升高.结论 黄芩多糖可通过清除羟自由基而达到抗氧化活性.
作者:李国峰;陈金秀;杜鹏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在牙周支持组织形成的病变叫做牙周病,它是人类常见的疾病,也是古老的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牙周炎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牙周病的非手术治疗通常使用的是基础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组织工程学治疗.超声波治疗是目前咋基础治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药物治疗方面,缓释抗菌药是主要药品,它具有高的有效浓度、对患者的副作用小、剂量的使用比较容易掌握、不容易产生耐药性,也是目前药物治疗的研究热点.组织工程学治疗目前来说还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还处于研究的初期,所以需要有更多更深的研究.
作者:王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信息化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和通信的技术相结合出来的产物,信息化网络技术在信息社会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建立计算机网络是医院管理的发展方向,医院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有药品管理、门诊收费、财务管理、住院病人收费、病案管理等.对医院进行改革使医院变为电子医院,传统化的信息由电子化的信息所取代,实现网络的互连以及信息的交流,不但可以更好的为病人进行服务,而且还能使数据的处理工作其结果的准确性得以保障.
作者:唐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内科护士对优质护理认知现状及优质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 结合该院2011年开展的内科优质护理工作,展开内科护士对优质护理认知情况分析,并对比以往护理工作评价优质护理应用的措施和效果.结果 经过优质护理的患者在住院时间、疾病治愈率、并发症等方面均好于传统常规护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全新的模式,也是未来护理的方向,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兰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行剖宫产术中粘连程度、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进腹到胎儿娩出时间等方面与首次剖宫产术式的关系,得出剖宫产的佳手术方式.方法 选取该院1996年1月-2012年7月第1次、第2次、第3次都在该院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90例、改良式新式剖宫产的产妇90例,180例疤痕子宫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按第1次剖宫产的手术方式分为新式组90例和传统组90例,新式组产妇施行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手术,传统组则施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结果.结果 在术中粘连程度、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进腹到胎儿娩出时间等方面比较,改良式新式剖宫产组显著优于传统剖宫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明确把握剖宫产指征的情况下,利用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手术方式可减少手术创伤,且便于再次手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蔡金存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抢救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0例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0例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后,19例顺利分娩,1例死亡;21例新生儿,1例双胎,1例死胎.结论 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心衰后,使用酚妥拉明同时用西地兰效果较好,视病情变化无论心衰是否纠正及时终止妊娠,利于母婴预后.
作者:龚晓洁;刘小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急诊接诊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该院接诊的31例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 在急诊接诊时,应根据患者是否有暴力倾向给予妥善安置;治疗过程中,应把握心理、躯体双重护理,提高安全意识,并做好出院护理计划.结论 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能够使精神病患者的急诊接诊以及护理工作有条不紊且减少复发.
作者:张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外科手术前,良好的护患沟通作为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起着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术前有效的护患沟通在于为患者提供整体的身心护理,使患者增加手术耐受性,以佳状态顺利度过围手术期,预防和减少手术后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重返家庭和社会.良好的护患沟通对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护患沟通,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温馨的护理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感动服务,把患者的满意作为护理工作的标尺.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增进护士对患者的了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更好地为患者健康服务,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方君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医生进行疾病的治疗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患者56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只接受一般的临床生化检验,实验组的患者接受严格质量控制的生化检验过程,从样品的采集,运送、处理、检测系统的质量管理都按标准严格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的差异大小,确定质量控制对于临床生化检验的意义.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接受严格质量控制的生化检验过程得到的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完整性更强、正确度更高、也更加及时,两组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科学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医护、患者、检验三个环节一体,密切配合,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完整性、正确性和时效性,为临床医生进行疾病的治疗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桂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巴氯芬治疗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54例,均合并有中、重度及张力增高.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巴氯芬片进行进一步治疗.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shworth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氯芬治疗脑损伤后肌痉挛,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肌张力增高现象.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建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在困难性胆囊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困难性胆囊切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情况、胆囊窝积液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C在困难性胆囊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风险.
作者:杜云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基础护理学是研究临床各科疾病护理中共性问题的学科,是专科护理学的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如何使学生熟练掌握过硬的基础护理理论和技术操作技能是教学中的关键.该文结合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探讨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
作者:苏洪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患者51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结果 51例患者共死亡12例,死亡组患者的年龄较高、APACHEII评分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治疗时间晚,合并伤较多,与存活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不同手术方式在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需要医生给予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愈率.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该次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共40例,均为该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40例患者中,治愈36例,占90%;放弃治疗2例,死亡2例,各占5%;死亡患者均为>70岁的患者,死亡原因分别为呼吸循环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与<70岁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的患者需依据机体特点,及时明确诊断,把握手术时机,积极预防并发症,可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罗光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