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娟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20例需要进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单一的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之后的血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清醒的时间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宫缩痛观察组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麻醉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地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涂其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纤维化程度进行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100例,按照穿刺活检的结果分成S0~S4 5期,根据炎症分成G1~G4,然后分别比较各组之间的超声指标有何差异.结果 在纤维化程度分成的不同小组中,脾长径和脾内径都有明显的差异;按照脾长径12.1 cm诊断出,早期的肝硬化特异性是74.9%,敏度度是60.3%,按照脾内径12 cm诊断出,早期的肝硬化特异性是78.3%,敏度度是59.8%;在超声诊断时发现,肝实质光点的形态及分布、肝表面的回声是和肝纤维化的炎症、分期有关的.结论 在检查早期肝硬化的时候,超声检查是很有效的工具,也是临床上的实用方法,适合随访复查.
作者:王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改善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同期收治的4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强化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估各个维度得分及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红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舒张功能不全患者B型钠尿肽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舒张功能不全患者91例为观察组,根据E峰和A峰流速比值分为3组,比值<0.75为观察Ⅰ组,比值0.75~1.5为观察Ⅱ组,比值>1.5为观察Ⅲ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例为对照组,比较B型钠尿肽水平、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依对照组、观察Ⅰ组、观察Ⅱ组、观察Ⅲ组顺序,B型钠尿肽呈明显上升趋势,相互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室射血分数呈下降趋势,观察Ⅰ组、观察Ⅱ组、观察Ⅲ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呈上升趋势,观察Ⅰ组、观察Ⅱ组、观察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左房内径呈上升趋势,观察Ⅰ组、观察Ⅱ组、观察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Ⅱ组、观察Ⅲ组明显高于观察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型钠尿肽与左室射血分数具有负相关性,B型钠尿肽与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房内径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B型钠尿肽、E峰和A峰流速比值、超声心动图指标有助于舒张功能不全的诊断.
作者:应虹;陈艳平;陈旭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壳聚糖(CS)是一种半合成高分子氨基多糖,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主要存在于动植物虾蟹壳中,由于对人体无毒、无刺激、无致敏、生物可降解等特性,是FDA认可的一类生物降解材料并且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该文简要介绍了壳聚糖材料在生物组织工程、药物释放载体和医用敷料方面的应用,对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前景做了进一步展望.
作者:朱香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发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入住该院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磁敏感技术显像(SWI)和常规磁共振显像(MRI)扫描,并根据患者有无脑微出血分为两组,监测患者的年龄、高血压、脑白质疏松症、高血脂的发生情况,并对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部位进行相应的统计.结果 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并发CMBs患者为28例,无并发CMBs患者1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脑白质疏松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脂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脑微出血的部位多位于丘脑.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CMBs与患者年龄、高血压、脑白质疏松症有关,并且多发于患者丘脑部位.
作者:张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儿茶酚胺心肌病是由于分泌儿茶酚胺的病灶向血液中持续或间断释放大量儿茶酚胺造成的心肌损害.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损害病理表现为心肌细胞间质出血,多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渗出,随着病情发展可以出现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本文报道嗜铬细胞瘤致儿茶酚胺心肌病1例,经治疗后痊愈.
作者:萧杏贤;尹松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其尿道细菌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将需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两组分别采用硅胶导尿管和乳胶导尿管,于拔管时分别进行尿道口周围皮肤、中段尿及导尿管尖端细菌培养.结果 观察组尿道口周围皮肤、中段尿及导尿管尖端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上述部位尿路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细菌种类的分布相似,从多至少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结论 使用硅胶导尿管可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降低;大肠埃希菌是留置导尿时常见的病原菌.
作者:张杨;李钢;尹婷;陈幼美;胡鹏;陈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103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析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从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间200例急性阑尾炎,所有患者都使用低频超声和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按照1:1的比例将他们分为低频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组(A组),高频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组(B组),并且这些患者都经过手术治疗并得到病理证实.结果 这2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低频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组(A组)对急性阑尾炎显示率为:单纯性的阑尾炎是15%,化脓以及坏疽性的阑尾炎是55%,急性阑尾炎合并周围脓肿或炎症性肿块的是30%;高频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组(B组)对急性阑尾炎显示率为:单纯性的阑尾炎是20%,化脓以及坏疽性的阑尾炎是70%,急性阑尾炎合并周围脓肿或炎症性肿块的是10%.结论 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低频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显示患者肿大阑尾的结构上有着更高的显示率,借此可以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有效地诊治急性阑尾炎,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和有效的依据.
作者:王友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餐饮业的食品安全关系着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人生安全,地沟油事件的曝光和食物中毒事件的时常发生,餐饮业的食品卫生问题越来越突出.文章从目前中式餐饮业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如何加强餐饮业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作者:杜复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 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性的护理,观察组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上,再实行循证护理的相关措施,对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观察组当中,患者的总的有效率达到59.52%,面对照组中患者总的有效率是45.23%,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总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的有效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病症,提升患者治疗总的有效率,加强患者的身体健康,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运用.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对比分析16层螺旋CT和单层CT的临床诊断差异.方法 选取于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PE患者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人,实验组的患者接受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对照组的患者接受飞利浦单层螺旋CE扫描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实验组栓塞检出率为34.99%;对照组栓塞检出率为12.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单层CT相比,16层螺旋CT的三维重建图更为清晰地显示动脉血管的走向、分支等细节.结论 16层螺旋CT的临床诊断准确率高,为临床提供可靠治疗依据.
作者:黄茂勇;李维金;易文中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颅底脊索瘤手术切除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6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6例内镜辅助经鼻蝶入路颅底脊索瘤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该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积极有效地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经鼻蝶入路颅底脊索瘤术后并发症、保障手术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晶;于倩;孙炜;戴艳;林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局麻下小切口腹膜前修补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资料,对治疗中应用局麻+小切口+腹膜前修补的预后情况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10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4例因术中疼痛追加麻药后减轻,术后6h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1~3 d.术后尿潴留1例,出现阴囊水肿5例,出现局部慢性疼痛3例,无复发病例.结论 腹膜前修补更少对机体生理的干扰和排异反应,可同时解决腹股沟斜疝、直疝、股疝三种疝的疾患,局麻手术大程度上规避了麻醉风险,小切口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
作者:刘建洛;白明辉;薛玉龙;张彦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就诊于该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90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方法(如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用药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5.56%,不良反应率为12.22%,而对照组总有效率则为83.33%,不良反应率为11.11%,可见观察组的有效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邹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2007年1月—2012年1月来该院治疗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法安明治疗,7d为1个疗程.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4h心肌缺血次数及室性早搏次数均明显减少,心肌缺血总时间与缺血长持续时间均明显缩短,心绞痛频率降低,硝酸甘油用量均有所减少;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具优越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法安明,可以更加有效地对心绞痛发作加以控制,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作者:刘文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在妇产医院产科所发生的各类医疗纠纷当中,绝大部分都是医患和护患纠纷.所以应该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产科护理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各项改进工作,来加以杜绝与积极的防范.从护理人员的角度来综合分析,目前出现产科护理的纠纷的主要原因是护士责任心差、法律意识淡薄和护理服务态度不好以及业务操作不够规范.当前,防范和化解产科护理纠纷的主要措施是强化护患沟通、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增加护士的法制观念以及规范各种护理行为,从而大限度地避免发生产科护患纠纷.
作者:孟宪秋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CZF型超声波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CZF型超声波治疗仪对3597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超声波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总有效率为99%,其中一次性治愈率为83%.结论 CZF型超声波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安全无创伤,并发症少,治愈率高,操作简单,患者易接受.
作者:王秀庆;辛雪翠;刘梅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Ⅲ~Ⅳ期),预后较差.临床上常用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CS),大限度的切除盆腹腔内的肿瘤病灶.但是手术成功率偏低,许多病人难以达到减瘤标准.有学者提出对于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概念,即先行化疗后再行减瘤手术,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预后.该文将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鄹丽华;胡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4期